•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支持的理論取向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社會支持的理論取向與相關研究

一、社會支持的定義

社會支持是指個體的人際關係網絡所能提供的各種支持性行為,是來自他人 的心理與物質資源協助,也是滿足個人需求的一種支持性的力量,可以協助個體 應對所面臨的困難(Cohen & Syme, 1985; Taylor, 2011)。Thoits(1986, 2011)認 為社會支持是指來自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所提供的協助,如社會情緒的 協助、工具性的協助、訊息性的協助,而重要他人通常泛指家人、朋友、同事、

鄰居等個人人際網絡中的成員。透過他人提供的社會支持,人們可以感受到自己 是隸屬於某個團體或網絡的成員,也因為所屬網絡的訊息傳遞,知覺到自己是被 愛、被關懷並且受到尊重的個體(Cobb, 1976)。在與個人的社交網絡的互動過 程中,個體不僅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慰藉、提高自我評價等心理層面的支持性力量,

也有助於物質資源或知識訊息的交流與取得(House & Kahn, 1985)。綜上所述,

社會支持可以視為個體從不同的人際關係互動中,可以得到的各種形式的支持與 幫助。

15

二、社會支持的觀點取向

社會支持所包含的層面相當廣泛,可由結構性與功能性兩個觀點瞭解個人獲 得的社會支持,前者注重的是社會網絡,將社會支持視為網絡間流動的資源;後 者則將社會支持視為人際互動中所能提供的協助內容(Cohen & Syme, 1985;

Taylor, 2011)。

結構性觀點著重於以人際關係或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的結構層面來瞭 解支持的概念。社會網絡是指由各種互動關係連結而成的關係網絡,藉由客觀地 測量個人的人際結構,例如人數、連絡頻率、成員、多元性等,呈現其所處的社 會網絡的特性,以瞭解個人可能的社會支持來源(Hall & Wellman, 1985)。從結 構層面探討社會支持可以得到關於社會關係的存在與數量的證據,但是對於社會 連結間所提供的社會支持內容,以及社會支持對個人生理、心理健康的影響的運 作機制的掌握會較不足(House & Kahn, 1985; House, Umberson, & Landis, 1988;

Wortman & Conway, 1985)。

功能性觀點則是探討個體的人際關係可以提供的特定功能,強調社會支持的 內容或其所能發揮的功能,以個人知覺他人在物質、情緒等各方面的支持協助,

及這些協助的可得性(availability)與滿足需求的適當性(adequacy),主要是以 個體的主觀知覺感受為主(邱文彬,2001;Taylor, 2011)。

三、社會支持來源

由上述可知除了社會支持的功能內容外,其來源也在討論範疇中。社會支持 來自於社會網絡的互動中,因此社會網絡可以視為社會支持的來源;有些學者則 指出個體的支持是來自家人、朋友、鄰居或同事等組成的重要他人(Thoits, 1986, 2011)。Bennett 與 Morris(1983)將社會支持分為初級支持系統與次級支持系統,

初級支持系統中的成員和 Thoits 所指的重要他人相似,由個體的家人、朋友等緊 密連結之社會網絡組成;而次級支持系統中的社會支持,則是由如醫療機構、社 會團體及宗教機構等組織提供,一般而言與個體的社會連結較前者弱(引自方紫

16

薇,2008)。

社會支持也需要考慮個別差異狀況,包含個人渴望或需求的支持類型,以及 個體所處的社會環境脈絡。探討社會支持的來源可以有助於瞭解社會支持提供者 與接收者的關係,例如特定人給予的支持行為,能夠對接受者產生正向的效果;

但是如果同樣的支持行為由不同人來給予,其正向效果並不一定能被發揮

(Cohen & Wills, 1985; Shumaker & Hill, 1991; Taylor, 2011)。不過 Wortman 與 Conway(1985)認為,要對個體的社會支持類型與來源進行全面性的探討並非 易事,因此可以根據社會支持接收者的特性,關注幾種可能是重要社會支持來源 的社會關係。

考量到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國內大學生,環境脈絡的考量因此以日常與校園 生活為主,相關研究結果亦指出國內大學生所知覺的社會支持,主要由初級支持 系統中的成員提供,整體以從家人、朋友或同學處獲得的社會支持為主(方紫薇,

2008;江穎盈,2008),師長所提供的社會支持則主要表現在訊息性支持的部分

(李金治、陳政友,2004;吳家楹,2005;莊惠雯,2004)。研究者因此在此篇 研究中,將大學生的社會支持來源界定為朋友、家人、師長,以瞭解大學生從朋 友、家人、師長處知覺到的社會支持程度。

四、社會支持的類型

不同學者依據各自對社會支持的定義,提出的社會支持功能或分類不盡相同,

Cobb(1976)較早時提出的三種社會支持功能分別是使人感受到關愛的情緒性 支持(emotional support)、提供尊重與肯定訊息的尊重支持(esteem support),

與歸屬感。Cobb 對社會支持的定義強調的是情感與社會網絡歸屬層面的支持,

因此並未包含物質或行為上的支持。

之後學者所提出的社會支持功能與分類,除了上述情感與歸屬性支持外,大 多也會考慮包涵了物質、金錢或行為層面的工具性支持,與提供資訊、建言、策 略的訊息性支持(Cohen & Hoberman, 1983; Gottlieb & Bergen, 2010; House, 1985;

17

Wills, 1985)。雖然各學者在偏重的層面或歸因方式各有所異,但是社會支持可 以由三個層面滿足個體的需求,一是心理情緒層面,可以提供個體心理上的慰藉,

穩定情緒或加深正向情意的感受;二是訊息層面,可以提供個體更多的資訊或啟 發不同的思考方式;第三則是較實際層面的協助,視個體的需求,直接提供其欠 缺的物質或行動支援。在面對生活事件時,這三方面的社會支持可以協助個體較 有彈性地因應處理。個體可以藉由心理情緒方面的支持減緩對壓力事件的過度反 應,並透過訊息性支持提供的訊息資訊,重新評估狀況,降低事件所造成的威脅 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透過他人實際的物質資源之支持,或行為上的協助解決問題

(葉在庭,2001)。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社會支持分為情緒性支持(emotional support)、訊息性 支持(informational support)、工具性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三類。各項支 持的定義與包含內容如下:

1.情緒性支持:提供個體心理或情緒上的支持,滿足其對情感支持的需求,使其 產生正向積極、愉快的感受,例如經由他人所表達或給予的關懷、

理解、鼓勵或歸屬感等,感到自己是被關心與接納的個體,也經 由他人對自己言行的肯定與認同得到尊重感。

2.訊息性支持:透過建議、忠告、指導或經驗分享等方式提供個體所需要的資訊,

協助其掌握更多的訊息,增加對情境或事件的認知程度,以因應 情境或解決問題;同時也包含提供回饋性訊息,協助個體改善因 應情境的策略。

3.工具性支持:指直接提供物質或行為上等實質的協助,滿足個體的需求,例如 金錢、工具等有形的物質,或以具體的行動支援提供個體所需要 的協助。

18

五、社會支持的作用

社會支持具有對壓力緩衝(stress-buffering)的特性,能改善對個體心理健 康的影響及適應狀況。而壓力情境或事件可以是指任何使個體需要重新適應,或 改變其行為模式的需求,包含環境因素、社會因素、或內在因素的需求(Thoits, 1995)。Cohen 與 Syme(1985)也提出社會支持影響健康的直接效果假說(direct effect hypothesis)和緩衝效果假說(buffer effect hypothesis)。前者主張在任何程 度的壓力情境下,個體知覺到他人的支持或從其社會網絡中得到歸屬感時,社會 支持都有促進健康的效果。而在緩衝效果假說中,社會支持的作用有二,一是扮 演壓力源和壓力經驗的中介變項,可以較好地評估所知覺到的壓力傷害,或增加 個體的因應能力;二是在壓力經驗下,緩衝壓力帶來的衝擊,進而減少不良情緒,

增加適應能力。

過去研究認為社會支持有助於人們身心健康,主要是因為社會支持對於人們 因應壓力情境或是在緩衝壓力的作用上具有效果(邱文彬,2001;傅瓊儀、陸偉 明、程炳林,2002;Cohen & Wills, 1985)。個人在面對壓力時,藉由周圍的重要 他人所提供的援助,使得壓力得以受到緩衝,並且可以降低壓力源對個人所產生 的負向反應。壓力可能直接對身心健康產生影響,也可能透過社會支持間接影響 身心健康,而此時的影響強度通常會降低,因為負向影響已受到社會支持的緩衝

(黃寶園、林世華,2008)。

六、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

(一)性別之相關研究

與社會支持相關的性別差異研究,包含了男女在社會支持的提供與接受的差 異,以及從社會支持獲益的程度差異等,過去研究大多顯示,女性不僅在社會支 持的提供、接受、獲益程度表現都較男性佳,在面對壓力事件時,也較男性會調 動其社會網絡中存在的社會支持(Taylor et al., 2000; Thoits, 1995)。

Copeland 與 Hess(1995)研究青少年壓力因應策略,發現青少年時期的女

19

(Taylor, 2011; Tamres, Janicki, & Helgeson, 2002)。

(二)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

關於社會支持與寂寞感間關係的探討,有些研究著重於瞭解社會支持來源與 寂寞感間的關係,有些則是探討社會支持類型與寂寞感的關係。

在過去研究中,來自朋友、家人、師長、戀愛對象等重要他人之社會支持與 寂寞感間的關係皆曾被探討,不同來源社會支持與寂寞感間有穩定的負向相關

(Cavanaugh & Buehler, 2015; Eshbaugh, 2008; Segrin & Passalacqua, 2010)。

Cavanaugh 與 Buehler 的研究顯示知覺到較高父母支持、同儕支持、師長支持的 青少年,感受到的寂寞感會較低,表示青少年可以藉由從不同對象處得到的支持 得到歸屬感、陪伴與慰藉,降低寂寞感受程度,三者中又以來自父母的社會支持 最能夠減緩青少年的寂寞感。

不同於青少年群體,在以大學生為對象之相關研究中,寂寞感的重要預測因

不同於青少年群體,在以大學生為對象之相關研究中,寂寞感的重要預測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