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寂寞感、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寂寞感、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

Copied!
10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李綢 博士. 大學生寂寞感、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關 係研究. 研究生:謝明均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六月.

(2) 誌謝詞 回首這三年,從對學術研究領域的探索到論文研究的完成,得到的不只是目 標完成的成就,更多的是在這段學習過程中的省思和成長。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 教授陳李綢老師,老師在繁忙的工作與研究之餘,也不忘關心學生;於論文撰寫 的過程中,總是以耐心與包容的態度支持我,在我迷茫之時給予鼓勵與指點,協 助我將所有想法融入研究中,最終將其具體呈現。感謝曾端真老師與陳淑美老師, 兩位口委老師給予的建議與回饋,幫助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研究的各種可能性, 補足論述上的不足之處,提升論文的完整性。感謝臺大黃恆綜老師,不僅在問卷 發放上欣然予以協助,我也在與老師的對談中,得到不少鼓勵與動力。謝謝過去 曾經指導過我的每位老師,不論是在學術領域、實務工作、為人處事等各個方面, 老師們都讓我得到許多的啟發與寶貴的學習經驗。 謝謝我的同學們,我非常喜歡與大家一起修課、討論的時光;尤其感謝虹仰、 淑玉、雅雯,很開心除了平日課業上的互相協助外,還能夠在學術之餘,與你們 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十分喜歡在圖書館前聊到忘了時間的我們。謝謝 2364, 你們讓我零時差地適應了久違的宿舍生活,也為我在公館校區的生活增添了不少 樂趣,真的是我在公館不可缺少的好夥伴!謝謝狗熊好朋友們,喜歡我們每一次 的聊天和聚會,與你們的老默契總是能夠讓我活力滿滿。謝謝其他各路好友們, 你們的關心總是來得很是時候!再一次謝謝好友們,不只是開心的時候,你們也 總是在我有需要時幫我一把,真的非常謝謝大家這段期間的陪伴與幫助。 最後,最最要感謝的當然是我親愛的家人們,爸爸、媽媽、姊姊、普拉德、 老賴(Life)、虎小胖(Huban),不論是在家休息或是與你們的各種互動,都是 我最放鬆自在的時刻;更要感謝跋扈的老賴與笨笨的虎小胖,你們是我化壓力為 動力的最大功臣。謝謝家人們一直以來的信任與支持,以及所有有形與無形的協 助與鼓勵,有你們在的家,就是我最大的依靠。完成研究所學業與論文研究的這 一刻,最想要做的便是與你們分享我的喜悅與成果! 明均 i. 2015. 07.

(3) ii.

(4)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寂寞感、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間的關係,以及不同背景 變項大學生在寂寞感、社會支持、幸福感上的差異情況。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 以臺灣 568 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寂寞量表」 、 「社會支持量表」 、 「幸福感量 表」為研究工具,將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法、積差相 關分析法、多元迴歸分析法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性別差異中,女大學生的社會支持顯著高於男大學生。年級差異中,一年級 大學生在社會支持、幸福感上顯著高於四年級大學生。另外,大學生會因為 居住情形之不同,在寂寞感、社會支持、幸福感上有顯著差異。 二、寂寞感與社會支持的各層面間皆有顯著負相關。社會支持與寂寞感間有顯著 負相關;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間則為顯著正相關。 三、在寂寞感的預測分析中,不同來源社會支持可以有效預測寂寞感,朋友支持、 師長支持、家人支持三者皆可以負向預測寂寞感,其中以朋友支持的預測力 最高。不同類型社會支持亦可以預測寂寞感,其中情緒性支持、工具性支持 的預測力達顯著水準,二者中又以情緒性支持的預測力較高。 四、在幸福感的預測分析中,寂寞感、不同來源社會支持可以預測幸福感,有預 測力之因子依序為寂寞感、朋友支持、家人支持。除此之外,寂寞感、不同 類型社會支持亦可以預測幸福感,有預測力之因子依序為寂寞感、情緒性支 持、訊息性支持。 五、社會支持可以部分中介寂寞感與幸福感。 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結果,提出相關研究限制與建議,以供未來研究者參考。. 關鍵字:社會支持、幸福感、寂寞感. iii.

(5) iv.

(6)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of loneliness, social support, and happines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Ming-Chun Hsieh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loneliness, social support, and happiness on college students, as well as students’ gender, grade, and living arrangement differences in these variables. A sample of 568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consisting of self-report measures of loneliness, social support, and happiness. The data collected was then analyzed by t-test,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in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reported higher levels of social support than male students. For grade differences, social support and happiness were higher in freshmen than in seniors. Still, there were significant living arrangement differences in loneliness, social support, and happiness. (2) For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loneliness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social support and happiness, whereas social suppor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happiness. (3) In predicting loneliness, social support from different sources predicted loneliness significantly. Friend support, family support, and teacher support were all predictors of loneliness, and friend support served 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For different types of social support, emotional support and instrumental support negatively predicted loneliness, while the former was the stronger predictor. (4) In predicting happiness, loneliness, friend support, family support, emotional support, and informational support were all significant predictors. Among these variables, loneliness w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5) In addition, social support acted as a partial mediator between loneliness and happiness. In the last,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rs were given based on the results and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KEY WORDS: happiness, loneliness, social support v.

(7) vi.

(8) 目次 誌謝詞.............................................................................................................................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vii 表次............................................................................................................................... ix 圖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寂寞感的理論取向與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社會支持的理論取向與相關研究...................................................... 14. 第三節. 幸福感的理論取向與相關研究..........................................................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0.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3 第一節. 寂寞感、社會支持、幸福感之現況與差異分析.............................. 43. 第二節. 寂寞感、社會支持、幸福感之相關分析.......................................... 48. 第三節. 寂寞感、社會支持、幸福感之預測分析.......................................... 50. 第四節. 中介模式分析...................................................................................... 54 vii.

(9) 第五章 討論.............................................................................................................. 57 第一節. 寂寞感、社會支持、幸福感之現況與差異討論.............................. 57. 第二節. 社會支持、寂寞感之相關與預測結果之討論.................................. 62. 第三節. 寂寞感、社會支持、幸福感之關係討論.......................................... 6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71 第一節. 結論...................................................................................................... 71.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限制.................................................................................. 73. 第三節. 建議...................................................................................................... 74. 參考文獻...................................................................................................................... 77 中文部分.............................................................................................................. 77 英文部分.............................................................................................................. 80 附錄.............................................................................................................................. 91 附錄一. 量表授權同意書一.............................................................................. 91. 附錄二. 量表授權同意書二.............................................................................. 92. viii.

(10) 表次 表 3-1. 預試樣本資料 ........................................................................................... 28. 表 3-2. 正式樣本資料 ........................................................................................... 29. 表 3-3. 寂寞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32. 表 3-4. 社會支持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34. 表 3-5. 社會支持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 36. 表 3-6. 不同來源社會支持內部一致性 ............................................................... 37. 表 3-7. 不同類型社會支持內部一致性 ............................................................... 38. 表 3-8. 幸福感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39. 表 4-1. 各變項之描述統計摘要表 ....................................................................... 43. 表 4-2. 性別差異分析摘要表 ............................................................................... 45. 表 4-3. 年級差異分析摘要表 ............................................................................... 46. 表 4-4. 年級之事後比較結果 ............................................................................... 46. 表 4-5. 居住情形差異分析摘要表 ....................................................................... 47. 表 4-6. 居住情形之事後比較結果 ....................................................................... 48. 表 4-7. 寂寞感、不同來源社會支持、幸福感之積差相關矩陣 ....................... 49. 表 4-8. 寂寞感、不同類型社會支持、幸福感之積差相關矩陣 ....................... 50. 表 4-9. 不同來源社會支持對寂寞感的預測分析摘要表 ................................... 51. 表 4-10 不同類型社會支持對寂寞感的預測分析摘要表 ................................... 52 表 4-11 寂寞感、不同來源社會支持對幸福感的預測分析摘要表 ................... 53 表 4-12 寂寞感、不同類型社會支持對幸福感的預測分析摘要表 ................... 53 表 4-13 中介模式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 55. ix.

(11) x.

(12) 圖次 圖 3-1. 研究架構 ................................................................................................... 27. 圖 3-2. 中介模式示意圖 ....................................................................................... 41. 圖 4-1. 中介模式結果示意圖 ............................................................................... 55. xi.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章首先說明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據以提出研究問題與假設,並針對重要 名詞解釋其概念與操作型定義。全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 二節為研究問題與假設;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寂寞感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歷過的情緒體驗,通常被認為與人際關係狀 況息息相關,當個人對自己的社會關係感到不滿,無法自與他人的互動中滿足人 際需求時,寂寞感受也會隨之而來(Cacioppo & Hawkley, 2009; Peplau & Perlman, 1982)。有些人的寂寞感來得快且短,有些人則是長期受寂寞感所困擾,針對不 同對象之相關研究顯示,寂寞感與憂鬱間有高相關,並且可能影響之後的憂鬱傾 向(李靜如,2006;Hsu, Hailey, & Range, 1987; Mounts et al., 2006; Wei, Russell, & Zakalik, 2005) ,顯示寂寞感不僅是多數人都可能會遇到的情緒,也是影響個人心 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對國內許多大學生而言,進入大學的同時,他們也由青少年晚期邁入成年初 期的階段,正處於 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中的「友愛親密與孤獨疏離(intimacy vs. isolation)」時期(張文哲,2013) ,因為求學而離家的他們,面臨的發展任務 便是與他人建立信任和親密的社會關係以滿足人際需求,同時也透過與他人的親 密互惠關係,彌補家人無法立即提供之關懷與協助(王以仁,2007);若無法順 利與他人建立良好親密關係,可能因此感到寂寞或與人群的疏離,造成人際關係 發展上的危機。而當社會關係在質與量上不符合個人期待時,則更容易產生寂寞 感(Peplau, 1988) 。除了內在的發展因素外,外在社會環境的改變也會引起大學 生的寂寞感(王以仁,2007;Heinrich & Gullone, 2006) ,因為離開過去熟悉的生 活環境,也意味著人際關係上的重大變化。當大學生必須遠離舊有社會關係,新 1.

(14) 的關係亦未建立完善時,就容易因為社會關係的匱乏、人際需求的不滿足而產生 寂寞感(Peplau & Perlman, 1982; Weiss, 1987)。 大一新生正處於由高中至大學的轉換期,也是最需要建立與適應新的環境與 人際關係的階段,被認為可能面臨較嚴重之寂寞問題(Heinrich & Gullone, 2006) 。 國外不少研究即是針對大一新生的寂寞感受進行探討,指出大一新生的確會受寂 寞情緒困擾(Cutrona, 1982; Larose & Bernier, 2001; Wei, Russell, & Zakalik, 2005); 不過相關研究中較少探討不同年級在寂寞感上的差異性,本研究將比較不同年級 學生的寂寞程度,以瞭解一年級大學生的寂寞程度是否較其他年級學生嚴重。 過去研究顯示居住情形與個人的寂寞感程度有密切之關係,與他人共同居住 者在歸屬感、社會關係的滿意度上有較好的表現,感受到的寂寞程度也較低 (Mellor et al., 2008) 。國內大學生並非僅有住在學校宿舍一種選擇,根據學校與 家庭所在區域、經濟情況、個人習慣等考量,也可能選擇在家居住或在外租屋等 方式,但是國內外對大學生居住情形與寂寞感的相關研究較少,也尚未得到一致 結果(王以仁,1989;蔡鳳薇,2006;Cutrona, 1982; Nicpon et al., 2006),居住 情形與大學生寂寞感間的關係仍有持續探討的必要,以釐清不同居住情形、是否 與他人同住與寂寞感的關係。 外在環境與人際關係的變動也會影響個人過去所依賴的支持系統,因為社會 支持是來自於個人關係網絡中的資源與支持行為,也是與他人互動後得到的回饋 (Taylor, 2011; Thoits, 2011) ,透過與不同對象的互動,可以得到不同形式的支持 與協助,以滿足個人需求。過去研究指出社會支持與寂寞感間存在負向關係,其 中來自朋友、家人的社會支持被認為是寂寞感的預測因子(Cavanaugh & Buehler, 2015),不過以外國大學生為主之研究中,相關研究對家人支持是否為寂寞感的 預測因子則有不一致的結果(Eshbaugh, 2008; Eldeleklioglu, 2008; Mounts, 2004; Mounts et al., 2006)。對臺灣的大學生而言,家人支持是否會是寂寞感的預測因 子?本研究希望能釐清此一問題。除此之外,師長雖然也是校園中能夠給予學生 協助的網絡成員之一,其與大學生寂寞感間的關係卻甚少被提及。家人支持預測 2.

(15) 效果的不一致、師長支持效果的探討需求,皆顯示不同來源社會支持與寂寞感間 的關係仍待探討。 在社會支持提供的功能中,個人能夠透過歸屬感需求的滿足及其他情緒層面 的支持減緩寂寞感,情緒性支持也是寂寞感的重要預測變項,顯示其對寂寞感的 重要性(Larose, Guay, & Boivin, 2002; Mellor et al., 2008);國內相關研究(方紫 薇,2008)則顯示高低寂寞程度的大學生,得到的社會支持程度有所差異,高寂 寞者不僅是情緒層面的支持較少,能得到的訊息性支持也較少。過去情緒性支持 已被證實能夠預測寂寞感,其他類型社會支持是否也能預測寂寞感?本研究因此 亦將針對不同類型社會支持與寂寞感間的關係進行探討。 過去有關心理健康的研究多著重於負面狀態的探討,隨著正向心理學的興起,正 向心理健康的概念也開始備受重視(陳李綢,2014;Pilgrim, 2009) 。幸福感反映出 人們感受到的正向情緒與對生活的滿意程度(Diener, 2000; Diener & Ryan, 2009), 也是正向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 。人際關係. 被認為是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人們皆有歸屬感的需求,也會期望與 他人發展社會連結,若能夠發展出良好、深厚的社會關係,藉由與他人的正向交 流與親密互動滿足個人需求,將有助於個人幸福感的提升;但是當既有社會連結 被打破,或是社會關係不足時,所引發的負面情緒則會對幸福感產生負向影響 (Buss, 2000; Diener & Ryan, 2009; Myers, 2000)。 陸洛(1998)提出影響個人幸福感的心理歷程可能有「加強」與「消弱」兩 種,其中正向事件對幸福感有正向的促進作用,負向事件則有相反的效果,並認 為消弱歷程的影響力可能大於加強歷程。過去研究顯示寂寞感與幸福感間有負向 關係(Chipuer, Bramston, & Pretty, 2003; Fiori & Consedine, 2013) ,社會支持與幸 福感間則屬於正向相關(曾文志,2007b;De Freitas, 2014),二者皆分別與幸福 感有不同方向的顯著相關,研究者希望探討二者對幸福感的預測情形,以瞭解正 負向因子對幸福感的預測力。. 3.

(16) 二、研究目的 綜合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 一、瞭解大學生寂寞感、社會支持、幸福感現況。 二、瞭解大學生寂寞感、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關係。 三、瞭解大學生寂寞感與社會支持對幸福感的預測情形。.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一、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的寂寞感、社會支持、幸福感是否有差異? 1-1 男、女大學生的寂寞感、社會支持、幸福感有顯著差異。 1-2 不同年級大學生的寂寞感、社會支持、幸福感有顯著差異。 1-3 不同居住情形大學生的寂寞感、社會支持、幸福感有顯著差異。. 二、大學生寂寞感、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間是否具有顯著相關? 2-1 大學生寂寞感與幸福感有顯著相關。 2-2 大學生寂寞感與整體社會支持間有顯著相關。 2-3 大學生寂寞感與不同來源社會支持間有顯著相關。 2-4 大學生寂寞感與不同類型社會支持間有顯著相關。 2-5 大學生整體社會支持與幸福感有顯著相關。 2-6 大學生不同來源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間有顯著相關。 2-7 大學生不同類型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間有顯著相關。. 三、大學生社會支持是否能有效預測寂寞感? 3-1 不同來源社會支持可以有效預測寂寞感。 3-2 不同類型社會支持可以有效預測寂寞感。. 4.

(17) 四、大學生寂寞感、社會支持是否能有效預測幸福感? 4-1 大學生寂寞感、不同來源社會支持可以有效預測幸福感。 4-2 大學生寂寞感、不同類型社會支持可以有效預測幸福感。. 五、大學生寂寞感在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間是否具有中介效果? 5-1 大學生社會支持在寂寞感與幸福感間具有顯著中介效果。.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寂寞感(loneliness) 寂寞感通常被視為個人主觀的情緒經驗感受,是個人因為人際需求未能得到 滿足,自覺社會關係匱乏而產生的不愉快感受;同時也是當個人認知到實際與理 想的人際互動關係有所落差時,所產生的負向情緒狀態(Cacioppo & Hawkley, 2009; Peplau & Perlman, 1982)。 本研究將寂寞感視為「大學生對現有社會關係網絡的不滿意,或因為現實與 期望的人際關係有落差所感到的人際關係的不足,而主觀經驗到的不愉快感受」 。 本研究以大學生自陳方式測量其寂寞感,採用 Russell(1996)發展之「寂寞量 表(UCLA Loneliness Scale Version 3)」為測量工具,並以受試者在「寂寞量表」 上的分數作為本研究的寂寞感指標,其中量表分數愈高,代表寂寞感受程度愈 高。. 二、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 社會支持是指個人的人際關係網絡所能提供的各種支持性行為,也可以視為 來自重要他人所提供的各種協助,如社會情緒的協助、工具性的協助、訊息性的 協助等,可以協助個體應對所面臨的困難(Cohen & Syme, 1985; Taylor, 2011;. 5.

(18) Thoits, 2011)。 本研究將社會支持定義為「大學生從與朋友、家人、師長的互動關係中,可 以得到的各種形式的支持與幫助」;將大學生社會支持的來源定為朋友、家人、 師長,分別探討「朋友支持」、「家人支持」與「師長支持」,另外亦將社會支持 依照支持功能分為「情緒性支持」 、 「訊息性支持」與「工具性支持」等三種類型。 研究者以自編之「社會支持量表」作為測量工具,以自陳方式測量大學生平日可 知覺到之社會支持,受試者在「社會支持量表」上的分數即為本研究之社會支持 指標,其中量表分數愈高,代表社會支持程度愈高。. 三、幸福感(happiness) 幸福感指的是個體對整體生活的主觀認知評價,包含有個人的情緒感受、生 活滿意度、自我實現與生活意義等面向(Diener, 2000; Diener, Oishi, & Lucas, 2003; Ryan & Deci, 2001)。 本研究將幸福感定義為「大學生對正向情緒、自我實現、與整體生活滿意度 的主觀感受」。本研究以大學生自陳方式測量其幸福感,採用陸洛(1998)編修 之「中國人幸福感量表簡短版」為測量工具,以受試者的量表總分作為本研究的 幸福感指標,其中量表分數愈高,代表感受到的幸福感愈高。. 6.

(19) 第二章 第一節. 文獻探討. 寂寞感的理論取向與相關研究. 一、寂寞感的概念取向與定義 寂寞感是大多數人都不感到陌生的一種情緒經驗,並且大多將其歸類為負向 的情緒感受,因為當個體意識到寂寞時,伴隨而來的往往是孤立感、沮喪、無助 等等負面感受;寂寞常與獨處(aloneness)、孤立(isolation)、孤獨(solitude) 等狀態連結在一起,因為一般而言,相比與他人在一起時,獨處或獨自行動更有 可能使人產生寂寞感(李靜如,2006)。不過寂寞感的起因並非全是因為獨處或 獨自行動, 學者依據寂寞感的形成原因提出不同的概念取向(Cacioppo & Hawkley, 2009; Heinrich & Gullone, 2006; Peplau & Perlman, 1982) ,本研究將以社 會需求取向(social needs approach) 、認知差異取向(cognitive discrepancy approach) 的概念為主。 在社會需求取向中,寂寞感被認為與個體社會關係的匱乏息息相關,該取向 中強調的是「親密需求(needs for intimacy)」對人類的重要性與必要性(Peplau、 Perlman, 1982)。當個體在經營自己的社會關係時,會期望從與他人的人際互動 中滿足自己的需求,Sullivan 在關於人際關係的理論中,即提出每個人都會有人 際親密的需求,當個體無法透過與他人的關係滿足自己對人際親密的需求時,就 會產生極度不愉快的感受,這種經驗感受即為寂寞感(引自 Peplau & Perlman, 1982)。除此之外,Weiss(1982, 1987)從依附理論的角度描述寂寞感,認為不 同社會關係提供不同功能的需求滿足,因此缺乏與特定對象的社會關係也會使個 體無法滿足特定的需求,而產生寂寞感。 而在認知差異取向中,強調的則是個人在關係認知上的落差(Cacioppo & Hawkley, 2009)。當個體評估自己目前所擁有的社會關係,並與過去經驗、理想 狀況做比較後,發現目前經驗與期待中的人際互動關係有落差時,會產生不愉快 或失落的感覺;這種伴隨實際關係與期望關係間的落差而產生的感受,就是寂寞 7.

(20) 感(De Jong Gierveld, Van Tilburg, & Dykstra, 2006) 。從認知差異觀點而言,獨處 並不一定會感到寂寞,與他人在一起時也不表示不會感受到寂寞,理想與實際人 際關係間的差異,才是寂寞感受的關鍵。 Peplau(1988)認為社交關係網絡不論是在質或量上有所缺乏時,都會使人 產生寂寞感。也就是說,當個人在所擁有的社會關係的數量、品質或對象與內心 期待不符合時,會因此而感受到人際關係需求未被滿足而產生寂寞感。雖然對寂 寞感的定義並不完全相同,各學者對寂寞感的觀點有三個共同之處(Peplau & Perlman, 1982),第一,寂寞感起因於個體認為自己在人際關係上有所不足,即 社會關係的匱乏;第二,寂寞感是個人的主觀經驗感受,與客觀的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不同,個體可能在獨處時不覺得寂寞,也可能身處人群中卻感到寂寞; 第三,寂寞感是一種令人不愉快且挫折、痛苦的經驗感受。綜合各學者過去對於 寂寞感的不同定義,本研究將寂寞感視為「個體對現有社會關係網絡的不滿意, 或因為現實與期望的人際關係有落差而感到人際關係的不足,而主觀經驗到的不 愉快感受。」. 二、寂寞感的成因探討 (一)寂寞感的促發事件與前置因素 Peplau 與 Perlman(1982)將寂寞感的成因分為二類,分別是促發事件 (precipitating events)和前置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s),其對二此類成因的描 述如下。促發事件指的是會引起個體寂寞感的改變事件,包含個人實際社會關係 的改變或社會需求的改變,前者指的是生活環境的轉變或一段關係的結束,例如 進入大學、搬家、親友逝世、情侶分手等,當生活中面臨這些改變時,社會關係 的流失即可能會引發寂寞感;後者指的則是個人對社會關係的需求產生質或量上 的改變,從發展觀點而言,不同人生發展階段的個體,會有不同的關係需求,以 大學生為例,步入成年初期後,對於親密關係的渴望會使他們的社會需求產生改 變,如果未能得到與改變一致的需求滿足,就會感受到社會關係的缺失,進而產 8.

(21) 生寂寞感。前置因素包含個人內在的人格特質,如害羞、內向,以及外在環境的 文化與情境特質;不同於誘發事件可能立即引發寂寞感,前置因素的形成與影響 都較長期,並可能在這段期間間接增加個體感受到寂寞的可能性。 (二)相關理論取向 除了 Peplau 與 Perlman(1982)對寂寞感成因的分類方式,也有學者以各種 理論取向討論寂寞感的形成與持續原因(Cacioppo & Hawkley, 2009; Heinrich & Gullone, 2006; Peplau & Perlman, 1982; Weiss, 1982) ,以下為四種較常用以討論寂 寞感成因之觀點,分別為社會需求取向、認知差異取向、互動論取向、時間取向 之觀點。 1. 社會需求取向(social needs approach) 如同在寂寞感概念與定義中所言,寂寞感的社會需求取向強調的是人們對關 係的需求,因此社會關係的匱乏被視為引發寂寞感的因素,這種關係需求上的不 滿足會因為特定關係的缺乏、關係不夠親密而產生(Weiss, 1982),當個體感到 渴望的社會需求無法被滿足時,就容易產生寂寞感。Weiss(1987)以「社會關 係匱乏」的觀點,將寂寞感依據形成原因分為二種類型,分別是情緒性寂寞(the loneliness of emotional isolation; emotional loneliness)和社會性寂寞(the loneliness of social isolation; social isolation)。 情緒性的寂寞起因於缺乏親密的情感依附對象,不論是否擁有社交網絡中他 人的陪伴,失去親密依附對象者容易感到孤寂、焦慮,並感到內心空虛。只有在 有新的親密依附對象,或是與原來的依附對象恢復關係時,才能使其免於情緒性 的寂寞(Weiss, 1982, 1987) 。國內學者吳靜吉(1987)認為當人們無法透過親密 關係得到快樂、情愛等良性情緒,甚至感受到害怕、迷網等負面情緒的狀態時, 就會引發情緒性寂寞的感受。 社會性的寂寞起因於社交網絡的不足,即使有特定之親密依附對象,個體仍 可能因為社交網絡的缺乏,而無法感受到他人與自己的連結,容易產生無聊、無 目的、邊緣化的感受,覺得自己被孤立於所處的環境中,進而產生寂寞感(Weiss, 9.

(22) 1987) 。 「歸屬感」需求是否被滿足亦是產生社會性寂寞的因素之一,如果社會關 係不足或被剝奪,個體容亦因此有空虛或被拋棄的感受(吳靜吉,1987)。 綜上可知,人們從不同的社會關係中,會得到不同需求的滿足,無法單靠一 種社會關係就滿足所有需求,這些需求得經由建立各種社會關係而得到滿足。也 因此他所提出的二種寂寞類型,雖然同樣是社會關係的不足,卻會因為不同類型 的社會關係匱乏,形成不同類型的寂寞,並且這二種寂寞都只有在滿足相對應的 社會關係的不足後,才能得到解決,所缺乏的需求並無法經由另一種社會關係提 供的支持與陪伴得到滿足,顯示發展不同社會關係的重要性。 2. 認知差異取向(cognitive discrepancy approach) 個人實際擁有與理想中人際關係間的落差是引發寂寞感的原因之一(De Jong Gierveld, Van Tilburg, & Dykstra, 2006),而落差程度的知覺與判斷則與個人 的認知方式有關,即個體對自己及他人的想法,以及對待人際關係的態度與歸因 方式,皆是影響其評估自我人際關係狀態之因素(Peplau & Perlman, 1982)。 人們面對社交處境時會有不同的態度與歸因方式。有些人容易抱持自我責備 的態度,認為自己是無趣且不具吸引力的人,甚至在與他人的應對中表現出自我 防衛的行為;在歸因方式上,則認為自己並無法控制所面臨的社會情境,也無法 改變自己的人格特質以應對人際處境(Cacioppo & Hawkley, 2005; Solano, 1987) 。 當個體傾向於以負向、自我責備、預期被拒絕的態度以及內在歸因方式解釋所面 臨的社會情境時,不僅容易流失人際互動的機會,也會對人際關係的評估產生負 向影響,加劇實際與理想關係間的落差,因此較容易產生寂寞感(Heinrich & Gullone, 2006)。 3. 互動論取向(interactionist approach) 不同於前述的理論取向著重於處遇情境或個人認知特質等單一因素的探討, 互動論取向以不同因素間的交互作用解釋寂寞感的產生。Weiss(1982)認為寂 寞感的起因並非由單一因素所引起,而是由個人特質、文化與情境因素三者間的 交互作用所產生。個人特質與文化、情境因素間的交互作用有助於建立及維持社 10.

(23) 會關係,但是如果交互作用提供的功能不足,無法滿足個人的社會需求時,就會 產生寂寞感(王以仁,2007;Heinrich & Gullone, 2006)。 4. 時間取向(chronicity/ stability of loneliness) Young(1982)以寂寞的「持續時間」做為分類依據,分為「短暫的寂寞(transient loneliness)」、「情境的寂寞(situational loneliness)」、「長期的寂寞(chronic loneliness)」三種。 短暫的寂寞指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時會產生的寂寞情緒,是一般人很常 會有的寂寞經驗。情境的寂寞指原本擁有滿意的人際關係者,因為生活中發生的 特殊事件,或是人生發展中可預期的改變,而產生的寂寞感受,例如親友過世、 一段關係的結束、離家求學、工作等。情境的寂寞、短暫的寂寞二者與長期的寂 寞相比,都是屬於持續時間較短的類型,如果個體無法在一段時間後調適狀態, 這種短時間的寂寞最後有可能會演變成為長期的寂寞。長期的寂寞則是指個體在 連續兩年或以上的期間持續有寂寞的感受,並且在這段期間持續地對自己的人際 關係感到不滿足。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個體在人際互動上有認知或行為上的缺失, 導致其長期都無法發展出滿意的人際關係。. 三、寂寞感的測量 依據學者對寂寞研究的理論取向與目的的不同,在測驗工具的發展上也形成 了單向度與多向度測量的區別,以下分述二者。 (一)單向度測量 部分學者在發展寂寞相關的測量工具時,採取的是單向度觀點 (unidimensional perspective),認為寂寞感受有共同的核心經驗,所以寂寞感只 有頻率與強度之分(林千立、林美珍,2007)。單向度的測量工具以測得不同程 度的寂寞感為主要目的,所得出的結果可以呈現出個體整體寂寞感的強弱之分, 其中以 Russell、Peplau 與 Cutrona(1980)發展之 UCLA 寂寞量表修訂版、Russell (1996)修訂之 UCLA 量表第三版最廣為使用。這兩版 UCLA 寂寞量表在量表 11.

(24) 的修訂發展過程中,以不同群體為施測對象,並在信、效度考驗的部分提供內部 一致性、重測信度、聚歛效度、建構效度、因素結構等豐富的資料,顯示其為具 備良好信效度且適用於不同群體之測驗工具,因此在後續之寂寞感相關研究中廣 受使用。國內學者在介紹寂寞感概念或進行寂寞感相關研究時,也多是以這份量 表為工具(吳靜吉,1987)。 (二)多向度測量 Weiss(1982, 1987)強調與不同對象的社會關係會產生不同的寂寞感類型, 例如情緒性寂寞與社會性寂寞。許多學者以此為基礎,發展寂寞感的多向度測量 工具,例如 DiTommaso 與 Spinner(1997)即根據這二類型的寂寞編製「成人社 會與情緒性寂寞量表(Social and Emotional Loneliness Scale for Adults, SELSA)」 。 國內目前有亦有學者發展多向度的寂寞感測量工具,如施懿真(2008)、林千立 與林美珍(2007)皆是以情緒性寂寞與社會性寂寞為主發展寂寞感量表。 一般而言,單向度的寂寞測量工具較能夠提供穩定、一致的測量結果,呈現 出個體的整體寂寞感受程度;多向度測量則受到測驗結果較不穩定及題數較多的 限制,但是可以提供更貼近實際狀況的寂寞感內容;二者間並無優劣,端看各研 究之需求與目的決定欲採用單向度或多向度之測量工具(DiTommaso, Brannen, & Best, 2004; Heinrich & Gullone, 2006)。. 四、寂寞感的相關研究 (一)性別之相關研究 在過去性別與寂寞的相關研究中,結果並不完全一致,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分別是女性的寂寞感受高於男性、男性的寂寞感受高於女性,以及男女在寂寞感 受上無顯著差異(Borys & Perlman, 1985; Heinrich & Gullone, 2006)。 一般認為女性在情緒感受上較男性脆弱敏感(Killeen, 1998) ,女性較男性寂 寞感受高的研究結果呼應了這樣的論述(蔡玉慧,2007;Allen & Oshagan, 1995; Medora & Woodward, 1986)。有學者則認為這樣的結果可能是因為相比起男性, 12.

(25) 女性較有可能直接地表達出自己的寂寞狀態,且較不害怕分享自己的寂寞情緒 (Borys & Perlman, 1985; Rokach & Sharma, 1996)。 與前述相反的研究則結果指出男性的寂寞感受高於女性(方紫薇,2008;蔡 鳳薇,2006;Koenig & Abrams, 1999; Wiseman, Guttfreund, & Lurie, 1995) 。Koenig 與 Abrams 認為孩童的寂寞感在性別上的差異並不明顯,但是在進入青年期後, 男女則會在寂寞感受上有差異,且男性感受到的寂寞感會稍比女性高。Wiseman、 Guttfreund 與 Lurie 以國外大學生為樣本,方紫薇、蔡鳳薇分別以國內大學生為 樣本,三個研究結果皆顯示男大生的寂寞感較女大生高。也有研究指出性別差異 主要反應在社會性寂寞上,其中男性感受到的社會性寂寞高於女性(Nicolaisen & Thorsen, 2014)。對於這樣不同的結果,相關研究則多是以缺乏友伴或社交技巧 特性解釋其中的差異(黃鈺婷,2010;陳斐柔,2012;Cheng & Furnham, 2002)。 在人際互動中女性較重視情緒的表達,也較男性善於自我揭露,這樣的特性使女 性相較於男性感受到較少的寂寞感,尤其反映在與社交技巧、人際互動較相關之 社會寂寞的表現上(羅立人,1999;DiTommaso et al, 2003)。 部分研究結果則是指出寂寞感無顯著的性別差異(王以仁,1989;李靜如, 2006;吳靜吉,1987;Russell, 1996) ,認為在控制住年齡、婚姻狀態、家庭等變 項後,性別對寂寞感受程度的影響會下降(De Jong Gierveld, 1998; De Jong Gierveld, Van Tilburg, & Dykstra, 2006; Rokach et al., 2007) ,這樣的論述也指 出寂寞感的測量方式、測量工具、主題也可能是影響性別差異的因素之一。 (二)居住情形之相關研究 Cutrona(1982)將大一新生分為校內住宿者、在外獨自租屋者二組,比較 各組在寂寞感上的差異後,指出各組寂寞感無顯著差異存在,即居住情形對寂寞 感的影響不大。Nicpon 等人(2006)亦將大學生的居住情形分為校內與校外二 組,校外組包含與家人居住或獨自租屋等情況,研究結果顯示寂寞感會因為居住 情形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其中校外組的寂寞感高於校內組,研究者們認為可能 是由於居住在校外地大學生自覺與學校的連結較弱,較難建立歸屬感所致。 13.

(26) 國內研究中,王以仁(1989)調查大學生的寂寞情形,結果指出大學生不同 居住情況在寂寞程度上達到顯著差異,校外租屋者較學校住宿者不寂寞。王以仁 以居住品質解釋二者間的差異,認為可能是當時國內大學的宿舍設施較不完善, 房間人數較多等居住品質都不如校外租屋所致。蔡鳳薇(2006)的研究結果則指 出大學生的寂寞感不會因為居住情形而有所不同。國內關於大學生居住情形與寂 寞感受程度的相關研究結果較少,且由以上研究可以發現結果並不完全一致,可 能是由於年代以及對居住情形的分類方式有所差異,因此目前在大學生的居住情 形與寂寞感的部分仍有待釐清。. 第二節. 社會支持的理論取向與相關研究. 一、社會支持的定義 社會支持是指個體的人際關係網絡所能提供的各種支持性行為,是來自他人 的心理與物質資源協助,也是滿足個人需求的一種支持性的力量,可以協助個體 應對所面臨的困難(Cohen & Syme, 1985; Taylor, 2011) 。Thoits(1986, 2011)認 為社會支持是指來自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所提供的協助,如社會情緒的 協助、工具性的協助、訊息性的協助,而重要他人通常泛指家人、朋友、同事、 鄰居等個人人際網絡中的成員。透過他人提供的社會支持,人們可以感受到自己 是隸屬於某個團體或網絡的成員,也因為所屬網絡的訊息傳遞,知覺到自己是被 愛、被關懷並且受到尊重的個體(Cobb, 1976)。在與個人的社交網絡的互動過 程中,個體不僅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慰藉、提高自我評價等心理層面的支持性力量, 也有助於物質資源或知識訊息的交流與取得(House & Kahn, 1985) 。綜上所述, 社會支持可以視為個體從不同的人際關係互動中,可以得到的各種形式的支持與 幫助。. 14.

(27) 二、社會支持的觀點取向 社會支持所包含的層面相當廣泛,可由結構性與功能性兩個觀點瞭解個人獲 得的社會支持,前者注重的是社會網絡,將社會支持視為網絡間流動的資源;後 者則將社會支持視為人際互動中所能提供的協助內容(Cohen & Syme, 1985; Taylor, 2011)。 結構性觀點著重於以人際關係或社會網絡(social network)的結構層面來瞭 解支持的概念。社會網絡是指由各種互動關係連結而成的關係網絡,藉由客觀地 測量個人的人際結構,例如人數、連絡頻率、成員、多元性等,呈現其所處的社 會網絡的特性,以瞭解個人可能的社會支持來源(Hall & Wellman, 1985)。從結 構層面探討社會支持可以得到關於社會關係的存在與數量的證據,但是對於社會 連結間所提供的社會支持內容,以及社會支持對個人生理、心理健康的影響的運 作機制的掌握會較不足(House & Kahn, 1985; House, Umberson, & Landis, 1988; Wortman & Conway, 1985)。 功能性觀點則是探討個體的人際關係可以提供的特定功能,強調社會支持的 內容或其所能發揮的功能,以個人知覺他人在物質、情緒等各方面的支持協助, 及這些協助的可得性(availability)與滿足需求的適當性(adequacy) ,主要是以 個體的主觀知覺感受為主(邱文彬,2001;Taylor, 2011)。. 三、社會支持來源 由上述可知除了社會支持的功能內容外,其來源也在討論範疇中。社會支持 來自於社會網絡的互動中,因此社會網絡可以視為社會支持的來源;有些學者則 指出個體的支持是來自家人、朋友、鄰居或同事等組成的重要他人(Thoits, 1986, 2011) 。Bennett 與 Morris(1983)將社會支持分為初級支持系統與次級支持系統, 初級支持系統中的成員和 Thoits 所指的重要他人相似,由個體的家人、朋友等緊 密連結之社會網絡組成;而次級支持系統中的社會支持,則是由如醫療機構、社 會團體及宗教機構等組織提供,一般而言與個體的社會連結較前者弱(引自方紫 15.

(28) 薇,2008)。 社會支持也需要考慮個別差異狀況,包含個人渴望或需求的支持類型,以及 個體所處的社會環境脈絡。探討社會支持的來源可以有助於瞭解社會支持提供者 與接收者的關係,例如特定人給予的支持行為,能夠對接受者產生正向的效果; 但是如果同樣的支持行為由不同人來給予,其正向效果並不一定能被發揮 (Cohen & Wills, 1985; Shumaker & Hill, 1991; Taylor, 2011)。不過 Wortman 與 Conway(1985)認為,要對個體的社會支持類型與來源進行全面性的探討並非 易事,因此可以根據社會支持接收者的特性,關注幾種可能是重要社會支持來源 的社會關係。 考量到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國內大學生,環境脈絡的考量因此以日常與校園 生活為主,相關研究結果亦指出國內大學生所知覺的社會支持,主要由初級支持 系統中的成員提供,整體以從家人、朋友或同學處獲得的社會支持為主(方紫薇, 2008;江穎盈,2008),師長所提供的社會支持則主要表現在訊息性支持的部分 (李金治、陳政友,2004;吳家楹,2005;莊惠雯,2004)。研究者因此在此篇 研究中,將大學生的社會支持來源界定為朋友、家人、師長,以瞭解大學生從朋 友、家人、師長處知覺到的社會支持程度。. 四、社會支持的類型 不同學者依據各自對社會支持的定義,提出的社會支持功能或分類不盡相同, Cobb(1976)較早時提出的三種社會支持功能分別是使人感受到關愛的情緒性 支持(emotional support)、提供尊重與肯定訊息的尊重支持(esteem support), 與歸屬感。Cobb 對社會支持的定義強調的是情感與社會網絡歸屬層面的支持, 因此並未包含物質或行為上的支持。 之後學者所提出的社會支持功能與分類,除了上述情感與歸屬性支持外,大 多也會考慮包涵了物質、金錢或行為層面的工具性支持,與提供資訊、建言、策 略的訊息性支持(Cohen & Hoberman, 1983; Gottlieb & Bergen, 2010; House, 1985; 16.

(29) Wills, 1985)。雖然各學者在偏重的層面或歸因方式各有所異,但是社會支持可 以由三個層面滿足個體的需求,一是心理情緒層面,可以提供個體心理上的慰藉, 穩定情緒或加深正向情意的感受;二是訊息層面,可以提供個體更多的資訊或啟 發不同的思考方式;第三則是較實際層面的協助,視個體的需求,直接提供其欠 缺的物質或行動支援。在面對生活事件時,這三方面的社會支持可以協助個體較 有彈性地因應處理。個體可以藉由心理情緒方面的支持減緩對壓力事件的過度反 應,並透過訊息性支持提供的訊息資訊,重新評估狀況,降低事件所造成的威脅 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透過他人實際的物質資源之支持,或行為上的協助解決問題 (葉在庭,2001)。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社會支持分為情緒性支持(emotional support) 、訊息性 支持(informational support)、工具性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三類。各項支 持的定義與包含內容如下: 1.情緒性支持:提供個體心理或情緒上的支持,滿足其對情感支持的需求,使其 產生正向積極、愉快的感受,例如經由他人所表達或給予的關懷、 理解、鼓勵或歸屬感等,感到自己是被關心與接納的個體,也經 由他人對自己言行的肯定與認同得到尊重感。 2.訊息性支持:透過建議、忠告、指導或經驗分享等方式提供個體所需要的資訊, 協助其掌握更多的訊息,增加對情境或事件的認知程度,以因應 情境或解決問題;同時也包含提供回饋性訊息,協助個體改善因 應情境的策略。 3.工具性支持:指直接提供物質或行為上等實質的協助,滿足個體的需求,例如 金錢、工具等有形的物質,或以具體的行動支援提供個體所需要 的協助。. 17.

(30) 五、社會支持的作用 社會支持具有對壓力緩衝(stress-buffering)的特性,能改善對個體心理健 康的影響及適應狀況。而壓力情境或事件可以是指任何使個體需要重新適應,或 改變其行為模式的需求,包含環境因素、社會因素、或內在因素的需求(Thoits, 1995) 。Cohen 與 Syme(1985)也提出社會支持影響健康的直接效果假說(direct effect hypothesis)和緩衝效果假說(buffer effect hypothesis) 。前者主張在任何程 度的壓力情境下,個體知覺到他人的支持或從其社會網絡中得到歸屬感時,社會 支持都有促進健康的效果。而在緩衝效果假說中,社會支持的作用有二,一是扮 演壓力源和壓力經驗的中介變項,可以較好地評估所知覺到的壓力傷害,或增加 個體的因應能力;二是在壓力經驗下,緩衝壓力帶來的衝擊,進而減少不良情緒, 增加適應能力。 過去研究認為社會支持有助於人們身心健康,主要是因為社會支持對於人們 因應壓力情境或是在緩衝壓力的作用上具有效果(邱文彬,2001;傅瓊儀、陸偉 明、程炳林,2002;Cohen & Wills, 1985) 。個人在面對壓力時,藉由周圍的重要 他人所提供的援助,使得壓力得以受到緩衝,並且可以降低壓力源對個人所產生 的負向反應。壓力可能直接對身心健康產生影響,也可能透過社會支持間接影響 身心健康,而此時的影響強度通常會降低,因為負向影響已受到社會支持的緩衝 (黃寶園、林世華,2008)。. 六、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 (一)性別之相關研究 與社會支持相關的性別差異研究,包含了男女在社會支持的提供與接受的差 異,以及從社會支持獲益的程度差異等,過去研究大多顯示,女性不僅在社會支 持的提供、接受、獲益程度表現都較男性佳,在面對壓力事件時,也較男性會調 動其社會網絡中存在的社會支持(Taylor et al., 2000; Thoits, 1995)。 Copeland 與 Hess(1995)研究青少年壓力因應策略,發現青少年時期的女 18.

(31) 孩子比男孩子擁有更多非正式的社會支持來源,有需要時也較會尋求同儕的協助。 Cecen(2008)比較男女大學生當面對壓力或問題的因應方式,發現女性較男性 會以尋求社會支持的方式因應。整體而言,目前研究大都顯示不同階段的女性都 較男性能夠調動其社會網絡中存在的社會支持,女性的社會支持來源也較男性多。 在有需要的時候,女性較會尋求社會支持來因應問題,其中又以情緒性支持為最 (Taylor, 2011; Tamres, Janicki, & Helgeson, 2002)。 (二)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 關於社會支持與寂寞感間關係的探討,有些研究著重於瞭解社會支持來源與 寂寞感間的關係,有些則是探討社會支持類型與寂寞感的關係。 在過去研究中,來自朋友、家人、師長、戀愛對象等重要他人之社會支持與 寂寞感間的關係皆曾被探討,不同來源社會支持與寂寞感間有穩定的負向相關 (Cavanaugh & Buehler, 2015; Eshbaugh, 2008; Segrin & Passalacqua, 2010)。 Cavanaugh 與 Buehler 的研究顯示知覺到較高父母支持、同儕支持、師長支持的 青少年,感受到的寂寞感會較低,表示青少年可以藉由從不同對象處得到的支持 得到歸屬感、陪伴與慰藉,降低寂寞感受程度,三者中又以來自父母的社會支持 最能夠減緩青少年的寂寞感。 不同於青少年群體,在以大學生為對象之相關研究中,寂寞感的重要預測因 子為朋友支持(Eshbaugh, 2008; Eldeleklioglu, 2008; Nicpon et al., 2006),而家人 支持的預測結果則不完全一致。Eshbaugh、Eldeleklioglu 的研究皆指出家人支持 無法有效預測寂寞感;不過亦有其他研究顯示父母支持可以有效預測大學生的寂 寞感,並指出父母支持較高的大學生,可以較好的適應大學生活,也有較低的寂 寞感(Mounts, 2004; Mounts et al., 2006)。另外,Segrin 與 Passalacqua(2010) 的研究則指出,朋友數量、家人數量、與朋友見面或談話皆可以有效預測成人的 寂寞感,與家人見面或談話則否,亦顯示與朋友的互動在滿足社會關係需求上之 重要性。 除了不同來源的支持外,寂寞感與情緒性、社會性、工具性、訊息性等類型 19.

(32) 社會支持間亦屬於負向相關(Larose, Guay, & Boivin, 2002; Sherbourne & Stewart, 1991),Larose 等人進一步指出情緒性支持是大學生寂寞感的預測因子,也是最 能夠解釋大學生寂寞感的支持類型;該研究亦顯示情緒性支持尋求行為(seeking emotional support)與寂寞感有負向相關,表示大學生的確會有情緒性支持的需 求,而這類需求的滿足與否也與寂寞經驗有密切關係。另外亦有研究顯示,有較 高校園歸屬感的大學新生,會感受到較低的寂寞感(Chipuer, 2001; Pittman & Richmond, 2008),顯示情緒性支持中的「歸屬感」是影響寂寞感的重要因素之 一。 國內的相關研究中,方紫薇(2008)將社會支持內容分為「釐清問題與資訊 提供」 、 「情感陪伴支持」 、 「情緒抒解」 、 「不被接納了解」等四項,以瞭解高低寂 寞者在社會支持功能上的差異,研究結果中,高寂寞組的大學生在前三項得到的 社會支持顯著低於低寂寞組,而在「不被接納了解」面向則顯著高於低寂寞組; 顯示寂寞感較高的大學生所知覺到的各項社會支持功能較少,而且覺得自己較不 被接納了解。 從上述研究中,可得知社會支持與寂寞感間屬於負向相關,社會支持同時也 是寂寞感的預測因子,擁有充分朋友支持、情緒性支持的大學生,感受到的寂寞 感會較低,家人支持、師長支持、訊息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對寂寞感的預測情形 則仍待釐清。. 第三節. 幸福感的理論取向與相關研究. 一、幸福感的定義 幸福感取決於個體對自己生活的主觀評價,因此主觀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可以是解釋個人幸福感程度的指標,是由個體對生活事件的正負向 情意反應、對整體生活的滿意度構成,其中生活滿意度又來自於不同生活層面的. 20.

(33) 滿意度,例如健康、工作、休閒、意義與目標等(Diener, 2000; Diener, Oishi, & Lucas, 2003; Diener & Ryan, 2009)。Compton 與 Hoffman(2013)也認為主觀幸福感是 由人們所感受到的正負向情意,以及對整體生活的滿意程度評估而成,指出幸福 感同時包含了主觀的情緒感受與個人認知兩部分。Sirgy(2012)將主觀幸福感 視為個人長期的情意狀態(long-term affective state),並認為個人對生活的認知 評價方式,也會受到平日短期情感(short-term affect)的影響,因此幸福感是由 生活事件中累積的情感反應,以及個人對整體生活的認知評價所構成,也是評估 一個人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的重要依據。Ryan 與 Deci(2001)整合幸福感 的研究,提出幸福感的兩個觀點,分別是快樂主義取向(the hedonic approach) 與完善論取向(the eudaimonic approach)(曾文志,2007b)。快樂主義取向反映 出來的幸福感組成即是「愉快」,重視個人在生活中的愉悅感受;後者則認為幸 福感不只由快樂的情緒所構成,也包含在生活中的自我實現,強調生活目的與意 義對個人的影響。 部分學者認為幸福感的內涵會受到文化差異的影響,對東方文化脈絡下的幸 福感內涵有另外的見解,其中最受矚目之差異在於對正向情感之內涵有不同的理 解。正向情緒又可依激發程度而有程度高低上的不同,研究發現亞洲人偏好低激 發程度的正向情緒,例如平靜(calm),因此不同於西方人,平和安定的狀態 (peaceful and calm state)對亞洲人來說也是正向感受的表現(Lee, Lin, Huang, & Fredrickson, 2013; Tsai, Knutson, & Fung, 2006)。 除此之外,東方人偏好以和諧 (harmony)、平衡(balance)、知足(contentment)等詞形容他們所理解的幸福 感(Lu & Gilmour, 2004) ,這也與過去施建彬(1995)提出的臺灣人的九項幸福 感來源中的「人際關係的和諧」、「樂天知命」兩個面向相符。 從以上對幸福感的定義探討中可以得知,雖然東西方文化間對幸福感的內涵 存在差異,但是探討的面向皆是以對生活滿意度的認知與情意感受為主;除了對 整體生活的認知評價與正負向情緒感受外,部分觀點亦強調自我實現、生活的意 義也是構成人們幸福感的因素之一。而不論何種取向的幸福感,都著重於討論與 21.

(34) 個人經驗相關的面向,顯示「自我取向」對衡量個人幸福感的重要性,因此本研 究將參考主觀幸福感的定義,將幸福感定義為「個體對正向情緒、自我實現、與 整體生活滿意度的主觀感受」。. 二、幸福感的相關理論 Diener、Lucas 與 Oishi(2002)將幸福感的理論取向分為三類,分別是需求 與目標滿足理論(need and goal satisfaction theories)、過程或活動理論(process or activity theories)、基因與人格特質理論(genetic and personality predisposition theories),以下僅簡述與本研究較相關之需求與目標滿足理論、活動理論。 (一)需求與目標滿足理論 此理論取向認為在滿足個人需求或達成目標後,可以得到快樂,與 Freud 的 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s)及 Maslow 的階層需求模式(hierarchical needs model) 相關。當各種層面的需求得以被滿足,例如在生理或心理需求上的滿足,就會因 為達到理想的狀態而產生正向的情緒反應;或是在目標成功達成後的成就感也可 以提高人們的幸福感(Diener, Lucas, & Oishi, 2002)。 需求與目標滿足理論也被稱為目標理論(telic theory) (Die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因為人們所追求的目標類型和達成目標的狀況,都會影響他們的 情緒與生活滿意程度。但是並非所有的目標達成後,都可以提升人們的主觀幸福 感,如果成功達成的目標和人們的內在需求契合時,最能夠使人們得到幸福感。 除了人類的基本需求以外,追求的目標也會受所處的文化脈絡所影響,例如維持 與他人的和諧關係,對處於東方文化脈絡之下的人們來說即是相對重要的目標。 (二)活動理論 活動理論認為幸福感產生自參與或投入行動的過程中,因此社會參與對生活 滿意度也是很好的預測因素。除此之外,過去研究也指出人們在與他人相處時較 快樂,可以透過活動參與得到內在的滿足,顯示社會關係的重要(Diener, Lucas, & Oishi, 2002)。參與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可以提供個人心理需求或人際互動上 22.

(35) 的滿足,也透過共同參與成員的分享,彼此提供不同的社會支持,而促進幸福感 (陸洛,1998)。 雖然活動理論也涉及需求的滿足,但是這個取向中強調的是活動參與的過程, 認為人們可以從中得到社會連結感、人際關係與陪伴,而幸福感就是在這個過程 中產生的正向感受,因此不如目標理論般重視最後的結果。. 三、幸福感相關研究 (一)性別之相關研究 Diener 與 Ryan(2009)對近幾年的幸福感研究進行回顧,發現男性和女性 在整體幸福感的表現上並無顯著差異。他們根據過去研究指出,男女性在情緒上 的不同來自於正負向情緒感受的頻率與強度上之差異,女性在正向情感的感受上 較男性頻繁且程度強,例如女性在表達快樂程度時,傾向於反應非常快樂或非常 不快樂。男女性在幸福感的差異並非顯現在整體幸福感的程度上,而是女性在情 緒感受程度的分佈上會較為極端(Die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 國內針對大學生的幸福感研究中,曾文志(2007a)的研究結果顯示男女大 學生在生活滿意度上並無顯著的差異,但是在正向情意感受上,女生顯著高於男 生。林志哲(2010)則發現男女大學生在幸福感上有顯著差異,且女生在正向情 緒與生活滿意兩個面向上皆顯著高於男生,其認為這可能與女生對自我感受的程 度較敏銳有關。 綜合上述之國內外研究結果可以發現,部分學者認為兩性在整體幸福感上並 不一定存在顯著差異;不過相較於生活滿意度層面,相關研究較常會在情意感受 層面發現幸福感之性別差異。 (二)寂寞感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過去研究顯示寂寞感是預測生活滿意度的重要因子,Kong 與 You(2013)、 Kapikiran(2013)分別以大學生和青少年為調查對象,結果皆顯示寂寞感與不同 層面之生活滿意度有負向關係,且寂寞感對生活滿意度有負向的直接效果,會降 23.

(36) 低個體的生活滿意度。 Mellor 等人(2008)釐清未被滿足的歸屬感需求、寂寞感與生活滿意度間的 關係,發現寂寞感在歸屬感需求與生活滿意度間的中介效果,也就是說個體認為 歸屬感需求未被滿足的程度愈高時,較高的寂寞感會對生活滿意度有負向的影響, 使個體的生活滿意度下降。探討青少年與成年人的主觀生活滿意度狀況的研究中 (Bramston, Pretty, & Chipuer, 2002; Chipuer, Bramston, & Pretty, 2003) ,同樣發現 寂寞感與主觀生活滿意度的負向相關,並指出寂寞感可以負向預測其中的情緒幸 福(emotion well-being)層面。 Fiori 與 Consedine(2013)探討大一新生寂寞感與心理健康間的關係,以主 觀幸福感做為心理健康指標,先後於九月入學以及隔年四月等二個時間點進行問 卷調查,兩次的結果皆顯示寂寞感與正向主觀幸福感間有中高程度的負相關。除 此之外,研究亦發現寂寞感在社會交換(social exchanges)與幸福感間有部分中 介的效果,當正向的社會交換增加時,這種人際間的正向互動會減少個體的寂寞 感,對提升個體的主觀幸福感有正向效果;而當負向的社會交換增加時,負向的 人際互動會提高個體的寂寞感受程度,進而負向影響幸福感。 綜上所述,過去研究大多顯示寂寞感與幸福感的不同層面間有穩定的負相關 存在;除此之外,寂寞感與幸福感間的關係可能會受到中介變項的影響,因此除 了考慮二者間的直接關係外,也可進一步探討由中介變項所形成的間接關係。 (三)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社會關係的數量與品質與幸福感有關,當人們與他人在一起時,會因為彼此 之間的社會互動而比較快樂,因此當人們擁有較多數量或品質良好的社會關係時, 也會感受到較高的幸福感(Diener & Ryan, 2009; Diener et al., 1999)。 Rojas(2012)探討人際關係與幸福感間的關係,研究結果指出正向的人際 互動與生活滿意度間有顯著的正向相關,研究者認為對關係的需求是人們的基本 心理需求之一,能夠透過正向人際互動滿足這項需求的人,會表現出比較高的生 活滿意度。除此之外,該研究也顯示個人知覺取得協助的困難程度也與生活滿意 24.

(37) 度有顯著的正向關係,認為自己可以輕易的從他人處取得協助者,有較佳的生活 滿意度。 De Freitas(2014)在其研究中探討不同取向幸福感與社會支持的關係,幸 福感的三個取向分別是主觀、心理、精神幸福感。研究結果顯示情緒性支持、實 際性社會支持(practical support)與三種幸福感皆有顯著正向關係,而個體幸福 感、社會支持愈高,自我感知的健康程度也會較佳。為了進一步釐清幸福感與社 會支持間的關係,研究者以三種取向幸福感與社會支持間的關係為主,進行模式 假設與驗證,其中社會支持可以預測不同取向之幸福感,也對提升各類幸福感有 正向影響。 Brannan 等人(2013)將社會支持對象界定為朋友與家人,探討大學生不同 來源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家人支持可以有效預測主觀 幸福感的情緒層面、生活滿意度層面,朋友支持則最能預測正向情緒的部分。也 就是說,知覺到較高家人支持的大學生,在整體主觀幸福感上會有較好的表現; 知覺到較高朋友支持者,有較高的正向情緒感受。 在國內大學生為主之研究中,賴美蒨(2009)探討大學生同儕社會支持與幸 福感間的關係,將社會支持分為情緒性、工具性、訊息性支持,研究結果顯示各 層面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間皆有正向相關;在對幸福感的預測上,情緒性支持與工 具性支持的預測效果較佳。 曾文志(2007b)以結構方程模式探討社會支持與幸福感的關係,並將社會 支持分為情緒性支持與訊息性支持兩個層面,結果顯示情緒支持與訊息支持愈高 的學生,其主觀幸福感與心理幸福感亦愈高,表示社會支持在提升幸福感上有正 向效果。林志哲(2010)亦以結構方程模式探討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間的關係,指 出社會支持不只對幸福感有正向直接效果外,也會透過因應型態對幸福感產生正 向間接效果,不論何種途徑,社會支持皆能達到提升大學生幸福感的效用。除此 之外,曾文志與林志哲的研究皆指出,當大學生的正向特質使他們感知到較多的 社會支持時,較多的社會支持同時也有助於幸福感的提升,再一次顯現社會支持 25.

(38) 對幸福感的正向影響,因此擁有良好的支持資源對提升大學生的幸福感而言十分 重要。 歸納上述研究之結果後可以發現,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間存在穩定的正向相關, 也是幸福感的預測因子,知覺到較多的支持,有助於提升個體的幸福感,而擁有 充份的社會支持者,也會有較高的幸福感。除此之外,社會支持亦扮演不同變項 與幸福感間的中介角色,因此本研究亦將探討社會支持在寂寞感與幸福感間的中 介效果。. 26.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旨在說明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將分別對研究實施過程、對象、工具、分 析方式等進行說明,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架構,第二節為研究對象,第三 節為研究工具,第四節為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第一節 研究架構 圖 3-1 乃研究者依據研究問題與假設建構之研究架構圖,本研究將依據研究 假設探討背景變項在寂寞感、社會支持、幸福感上的差異,以及寂寞感、社會支 持、幸福感三者間的關係。. 社會支持. 背景變項. 不同來源 1. 朋友支持 2. 家人支持 3. 師長支持. 不同類型 1.情緒性支持 2.訊息性支持 3.工具性支持. 1.性別 2.年級 3.居住情形. 幸福感 寂寞感. 圖 3-1. 研究架構. 27.

(4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臺灣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以下分別說明本研究中的預試樣本與正 式樣本。. 一、預試樣本 為瞭解本研究所使用的「大學生日常感受問卷」的適切性,及其中三份量表 之信效度,本研究以便利取樣方式,選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及國立台灣大學之在 校大學生作為預試對象,至大學校園及班級進行問卷發放,共發出 225 份問卷, 收回 214 份問卷,並逐一檢視問卷填答情況,刪除明顯違反作答反應(如:全部 題目皆圈選同一選項)、作答不完全者後,得有效問卷 210 份。本研究預試將大 學生依目前就讀年級分為四組;大學生的居住情形亦分為四種,分別是與家人同 住、學校宿舍、獨自在外租屋以及與朋友在外租屋,有效預試樣本的詳細資料如 表 3-1。. 表 3-1 預試樣本資料 人數(n = 210). 百分比(%). 性別. 男 女. 104 106. 49.50 50.50. 年級. 一. 33. 15.70. 二 三 四. 44 52 81. 21.00 24.80 38.60. 與家人同住 學校宿舍 獨自在外租屋 與朋友在外租屋. 55 43 53 59. 26.20 20.50 25.20 28.10. 居住情形. 28.

(41) 二、正式樣本 本研究以臺灣北、中、南、東部各地區的公私立大學一年級至四年級大學生 為研究對象,以便利取樣方式至大學校園、班級及透過網路發放問卷,共收回 647 份問卷。問卷收回後,逐一檢視受試者的填答情況,刪除在「大學生日常感 受問卷」任一部份有明顯違反作答反應、作答不完全者後,得有效問卷 568 份, 其中北、中、南、東部各地區的樣本數分別為 289、139、128、12 名。本研究將 大學生依目前就讀年級分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有少部分樣本為大五在校 學生,則將其歸類為大四組;另外將大學生的居住情形分為四種,分別是與家人 同住、學校宿舍、獨自在外租屋以及與朋友在外租屋,有效樣本的詳細資料如表 3-2。 正式樣本中,以北部地區樣本最多,東部地區樣本最少;在性別上以女性居 多;在年級方面,大四學生的比例最高,大一、大三人數相同,大二學生所占比 例最少;居住情形中,以住學校宿舍的比例最高,其次為與家人同住,獨自在外 租屋者最少。. 表 3-2 正式樣本資料 人數(n =568). 百分比(%). 性別. 男 女. 210 358. 37.00 63.00. 年級. 一 二 三 四. 134 110 134 190. 23.59 19.37 23.59 33.45. 與家人同住 學校宿舍 獨自在外租屋 與朋友在外租屋. 156 208 82 122. 27.50 36.60 14.40 21.50. 居住情形. 29.

(4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的目的為探討大學生寂寞感、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及預測情形, 以「大學生日常感受問卷」做為資料蒐集之工具,問卷內容包含四個部分,第一 部分為個人基本資料,包含性別、就讀學校與科系、年級、居住情形,後面三個 部分則分別為本研究所採用的三項量表工具,以下將分別介紹各量表內容及預試 結果。. 一、寂寞量表 本研究使用之寂寞量表翻譯自 Russell(1996)發展之 UCLA 寂寞量表第三 版(UCLA Loneliness Scale Version 3),該量表的發展目的在於測量寂寞感的程 度高低,屬於單向度之測量工具。本量表具有有良好之信、效度表現,適用於不 同的研究群體,是目前相關研究中最廣為使用的寂寞感測量工具之一。考量 UCLA 寂寞量表第三版在發展目的與信效度表現都符合本研究之需求,因此採用 該量表為本研究的寂寞感測量工具。 (一)量表內容 全量表共有 20 題,採用 Likert 四點量表,其中有 9 題是反向題。原量表之 內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 α 為 .96,重測信度為 .73,顯示寂寞量表有良好之信 度表現。 原量表為了適用於電話訪問,將題目以 ” How often do you feel you are……? ” 開頭的問句型式呈現,然而考量本研究的問卷填答方式,以及與其他兩份研究工 具的一致性,翻譯時參考郭娉如(2008)的做法,將原量表中的主詞由「你」改 為「我」,並將陳述方式由問句改為直述句。研究者經過原作者授權同意後,將 原量表以上述方式翻譯,並進行預試。 (二)量表計分方式 本量表採用 Likert 四點量表,作答選項為「從未如此」 、 「很少如此」 、 「時常. 30.

(43) 如此」與「總是如此」 ,並依序以 1、2、3、4 分進行計分,量表分數加總後得分 愈高,代表寂寞感受程度愈高。原量表中有 9 題是反向題,翻譯時維持原題號與 正反向題型,因此其中第 1、5、6、9、10、15、16、19、20 為反向題,須以負 向計分,其餘 11 題皆以正向計分。 (三)預式項目分析 本量表採用極端組比較法、試題與總分的相關、全量表 Cronbach α 值檢驗 項目分析與內部一致性信度。結果如下表 3-3。 項目分析結果顯示,所有題項在平均數差異考驗的決斷值皆達顯著,試題與 總分相關皆大於 .40。全量表的 Cronbach α 值為 . 91,檢驗過程中亦未發現刪除 後可提高全量表 Cronbach α 值的題項。檢驗結果顯示,寂寞量表在決斷值、相 關係數與 Cronbach α 值上都有不錯的表現,表示試題具有一定的鑑別度與良好 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因此保留全量表之 20 題,作為正式寂寞量表。. 31.

(44) 表 3-3 寂寞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n = 210) 決斷值. 試體-總分 相關. 1.我覺得我和周圍的人關係和睦。 2.我缺少友伴。 3.我覺得沒有人可以讓我求助。 4.我感到孤單。 5.我覺得我是朋友中的一份子。. 5.94** 10.17** 9.25** 10.43** 7.06**. .45** .64** .66** .66** .56**. 6.我和周圍的人有許多相同之處。 7.我覺得我不再有親近的人。 8.我的興趣和想法無法與周遭的人共享。 9.我覺得自己是外向友善的。 10.我覺得我與他人親近. 9.24** 10.58** 8.17** 8.80** 12.58** 10.00** 10.49** 11.38** 14.72**. .53** .73** .57** .52** .68** .66** .67** .69** .80**. 15.當我需要的時候,我都可以找到同伴或人陪伴。 10.27** 16.我覺得有人真的很瞭解我。 7.96** 17.我感到害羞。 7.13** 18.我身邊雖然有一些人,但是我和他們並不是那麼深交。 6.39** 19.我有可以傾訴的對象。 10.45** 20.我有可以求助的對象。 12.04**. .63** .54** .46** .48** .67** .70**. 題項. 11.我覺得自己被冷落在一邊了。 12.我覺得我和他人的關係只是表面關係。 13.我覺得沒有人真的和我很熟。 14.我覺得我與他人有疏離感。. **p < .01. 二、社會支持量表 為了瞭解大學生從生活中不同人際互動中得到的各種形式的支持與幫助,研 究者參考曾文志(2007b) 、李金治(2004)的大學生社會支持量表,自編「社會 支持量表」以探討大學生的社會支持來源與類型。 (一)量表內容與編製過程 研究者首先依據文獻探討,將大學生社會支持的來源定為朋友、家人、師長, 並將社會支持依功能分為「情緒性支持」、「訊息性支持」與「工具性支持」,三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level of the variables to pension reform,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job characteristic,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Experiment a little with the Hello program. It will say that it has no clue what you mean by ouch. The exact wording of the error message is dependent on the compiler, but it might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s Mainland Chian tourist as survey responden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tore expertise, shopping satisfaction and share of wallet.. The study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ciousness, Attitude, and the Related Behavior toward Energy Conservation– A Case Study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measure human foot volume using 3D scanning range data,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foot length, width, height and ankle circumference, to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 ,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behavior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