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幸福感的理論取向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幸福感的理論取向與相關研究

國內的相關研究中,方紫薇(2008)將社會支持內容分為「釐清問題與資訊 提供」、「情感陪伴支持」、「情緒抒解」、「不被接納了解」等四項,以瞭解高低寂 寞者在社會支持功能上的差異,研究結果中,高寂寞組的大學生在前三項得到的 社會支持顯著低於低寂寞組,而在「不被接納了解」面向則顯著高於低寂寞組;

顯示寂寞感較高的大學生所知覺到的各項社會支持功能較少,而且覺得自己較不 被接納了解。

從上述研究中,可得知社會支持與寂寞感間屬於負向相關,社會支持同時也 是寂寞感的預測因子,擁有充分朋友支持、情緒性支持的大學生,感受到的寂寞 感會較低,家人支持、師長支持、訊息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對寂寞感的預測情形 則仍待釐清。

第三節 幸福感的理論取向與相關研究

一、幸福感的定義

幸福感取決於個體對自己生活的主觀評價,因此主觀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可以是解釋個人幸福感程度的指標,是由個體對生活事件的正負向 情意反應、對整體生活的滿意度構成,其中生活滿意度又來自於不同生活層面的

21

滿意度,例如健康、工作、休閒、意義與目標等(Diener, 2000; Diener, Oishi, & Lucas, 2003; Diener & Ryan, 2009)。Compton 與 Hoffman(2013)也認為主觀幸福感是 由人們所感受到的正負向情意,以及對整體生活的滿意程度評估而成,指出幸福 感同時包含了主觀的情緒感受與個人認知兩部分。Sirgy(2012)將主觀幸福感 視為個人長期的情意狀態(long-term affective state),並認為個人對生活的認知 評價方式,也會受到平日短期情感(short-term affect)的影響,因此幸福感是由 生活事件中累積的情感反應,以及個人對整體生活的認知評價所構成,也是評估 一個人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的重要依據。Ryan 與 Deci(2001)整合幸福感 的研究,提出幸福感的兩個觀點,分別是快樂主義取向(the hedonic approach)

(peaceful and calm state)對亞洲人來說也是正向感受的表現(Lee, Lin, Huang, &

Fredrickson, 2013; Tsai, Knutson, & Fung, 2006)。 除此之外,東方人偏好以和諧

(harmony)、平衡(balance)、知足(contentment)等詞形容他們所理解的幸福 感(Lu & Gilmour, 2004),這也與過去施建彬(1995)提出的臺灣人的九項幸福 感來源中的「人際關係的和諧」、「樂天知命」兩個面向相符。

從以上對幸福感的定義探討中可以得知,雖然東西方文化間對幸福感的內涵 存在差異,但是探討的面向皆是以對生活滿意度的認知與情意感受為主;除了對 整體生活的認知評價與正負向情緒感受外,部分觀點亦強調自我實現、生活的意 義也是構成人們幸福感的因素之一。而不論何種取向的幸福感,都著重於討論與

22

個人經驗相關的面向,顯示「自我取向」對衡量個人幸福感的重要性,因此本研 究將參考主觀幸福感的定義,將幸福感定義為「個體對正向情緒、自我實現、與 整體生活滿意度的主觀感受」。

二、幸福感的相關理論

Diener、Lucas 與 Oishi(2002)將幸福感的理論取向分為三類,分別是需求 與目標滿足理論(need and goal satisfaction theories)、過程或活動理論(process or activity theories)、基因與人格特質理論(genetic and personality predisposition theories),以下僅簡述與本研究較相關之需求與目標滿足理論、活動理論。

(一)需求與目標滿足理論

此理論取向認為在滿足個人需求或達成目標後,可以得到快樂,與 Freud 的 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s)及 Maslow 的階層需求模式(hierarchical needs model)

相關。當各種層面的需求得以被滿足,例如在生理或心理需求上的滿足,就會因 為達到理想的狀態而產生正向的情緒反應;或是在目標成功達成後的成就感也可 以提高人們的幸福感(Diener, Lucas, & Oishi, 2002)。

需求與目標滿足理論也被稱為目標理論(telic theory)(Die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因為人們所追求的目標類型和達成目標的狀況,都會影響他們的 情緒與生活滿意程度。但是並非所有的目標達成後,都可以提升人們的主觀幸福 感,如果成功達成的目標和人們的內在需求契合時,最能夠使人們得到幸福感。

除了人類的基本需求以外,追求的目標也會受所處的文化脈絡所影響,例如維持 與他人的和諧關係,對處於東方文化脈絡之下的人們來說即是相對重要的目標。

(二)活動理論

活動理論認為幸福感產生自參與或投入行動的過程中,因此社會參與對生活 滿意度也是很好的預測因素。除此之外,過去研究也指出人們在與他人相處時較 快樂,可以透過活動參與得到內在的滿足,顯示社會關係的重要(Diener, Lucas,

& Oishi, 2002)。參與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可以提供個人心理需求或人際互動上

23

的滿足,也透過共同參與成員的分享,彼此提供不同的社會支持,而促進幸福感

(陸洛,1998)。

雖然活動理論也涉及需求的滿足,但是這個取向中強調的是活動參與的過程,

認為人們可以從中得到社會連結感、人際關係與陪伴,而幸福感就是在這個過程 中產生的正向感受,因此不如目標理論般重視最後的結果。

三、幸福感相關研究

(一)性別之相關研究

Diener 與 Ryan(2009)對近幾年的幸福感研究進行回顧,發現男性和女性 在整體幸福感的表現上並無顯著差異。他們根據過去研究指出,男女性在情緒上 的不同來自於正負向情緒感受的頻率與強度上之差異,女性在正向情感的感受上 較男性頻繁且程度強,例如女性在表達快樂程度時,傾向於反應非常快樂或非常 不快樂。男女性在幸福感的差異並非顯現在整體幸福感的程度上,而是女性在情 緒感受程度的分佈上會較為極端(Diener, Suh, Lucas, & Smith, 1999)。

國內針對大學生的幸福感研究中,曾文志(2007a)的研究結果顯示男女大 學生在生活滿意度上並無顯著的差異,但是在正向情意感受上,女生顯著高於男 生。林志哲(2010)則發現男女大學生在幸福感上有顯著差異,且女生在正向情 緒與生活滿意兩個面向上皆顯著高於男生,其認為這可能與女生對自我感受的程 度較敏銳有關。

綜合上述之國內外研究結果可以發現,部分學者認為兩性在整體幸福感上並 不一定存在顯著差異;不過相較於生活滿意度層面,相關研究較常會在情意感受 層面發現幸福感之性別差異。

(二)寂寞感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過去研究顯示寂寞感是預測生活滿意度的重要因子,Kong 與 You(2013)、

Kapikiran(2013)分別以大學生和青少年為調查對象,結果皆顯示寂寞感與不同 層面之生活滿意度有負向關係,且寂寞感對生活滿意度有負向的直接效果,會降

24

(Bramston, Pretty, & Chipuer, 2002; Chipuer, Bramston, & Pretty, 2003),同樣發現 寂寞感與主觀生活滿意度的負向相關,並指出寂寞感可以負向預測其中的情緒幸

也會感受到較高的幸福感(Diener & Ryan, 2009; Diener et al., 1999)。

Rojas(2012)探討人際關係與幸福感間的關係,研究結果指出正向的人際 互動與生活滿意度間有顯著的正向相關,研究者認為對關係的需求是人們的基本 心理需求之一,能夠透過正向人際互動滿足這項需求的人,會表現出比較高的生 活滿意度。除此之外,該研究也顯示個人知覺取得協助的困難程度也與生活滿意

25

26

對幸福感的正向影響,因此擁有良好的支持資源對提升大學生的幸福感而言十分 重要。

歸納上述研究之結果後可以發現,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間存在穩定的正向相關,

也是幸福感的預測因子,知覺到較多的支持,有助於提升個體的幸福感,而擁有 充份的社會支持者,也會有較高的幸福感。除此之外,社會支持亦扮演不同變項 與幸福感間的中介角色,因此本研究亦將探討社會支持在寂寞感與幸福感間的中 介效果。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