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四節 實施程序

本研究之進行程序分為:準備階段、發展階段、研究階段、完成階段。實施 步驟為:蒐集研讀分析身心動作教育與游泳教學相關之文獻、確定研究主題、撰 擬研究計畫、發展研究工具、選取受試者、進行游泳能力前測、實施游泳教學課 程、進行游泳能力後測、資料整理與分析討論、撰寫論文報告。整個研究之主要 程序,如圖 3-4-1 所示:

圖 3-4-1 研究流程圖 研讀分析身心動作教育與游泳

教學相關文獻

確定研究主題 撰寫研究計畫

研究工具為游泳教學課程、游泳 能力紀錄表、學童課後回饋單、

教學省思日誌、觀察員紀錄

選取二年級學童 33 人為受試者 進行游泳能力前測 實施 10 週游泳教學課程

進行游泳能力後測

資料整理與分析討論 撰寫論文報告

一、準備階段

(一)文獻蒐集研讀分析

廣泛收集國內外身心學領域及游泳教學相關文獻資料,並經分析、整理,建 構研究架構,以形成研究主題。

(二)確定研究主題

經廣泛收集及研讀文獻後,對於身心學領域、國內學生游泳能力及實施游泳 教學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因此,藉由身心動作教育的技巧,發展身心動作教育 課程,以期提升學生游泳能力作為建構研究的主要架構,並確認研究主題。

(三)撰擬研究計畫

撰寫研究計畫,共分三章敘述,第一章緒論,包含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與問 題、研究的範圍與限制、研究之必要性、名詞解釋。第二章文獻探討,瞭解身心 學的意涵、探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理論與相關研究、探討游泳能力與游泳教學 的相關文獻。第三章研究方法與步驟,包含研究架構、實施程序、研究人員和場 域、研究工具、解釋課程內容、資料處理。

二、發展階段

(一)發展研究工具

為研究需要,以身心動作教育為基礎,發展出一套為期 10 週共 20 節的游 泳教學課程、游泳能力紀錄表、學童課後回饋單、教學省思日誌、觀察員紀錄做 為研究工具。

(二)選取研究對象

採隨機抽樣方式選取研究者自身所任教之學校-台東縣 A 國小二年級某一 班學生為教學研究對象,並告知其研究目的及過程,經同意後填寫參與研究同意 書(如附錄六)。

三、研究階段

(一)進行前測

於課程實施前一週,透過游泳能力紀錄表實施前測,了解課程實施前研究對 象的游泳能力,前測主要收集的資料為:

1. 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如年齡、身高、體重等。

2. 研究對象的游泳能力。

(二)實施課程

時間:97 年 4 月 8 日至 97 年 6 月 10 日為期 10 週,每週 1 次,每次 80 分鐘的游泳課程,前 40 分鐘在學生活動中心進行身心動作教育相 關之游泳暖身活動,後 40 分鐘在游泳池進行水中探索活動。

地點:台東縣 A 國民小學游泳池及學生活動中心。

(三)進行後測

於第 10 週課程結束後,實施後期測驗,瞭解學童的游泳能力是否透過課程 的實施而有所提升。

(四)資料整理與分析討論

以游泳能力紀錄表進行統計分析,配合受試者之課後回饋單、教學者之教學 省思日誌及觀察員紀錄等文字紀錄,試圖了解以身心動作教育為基礎所發展出的 游泳教學課程,對於受試者游泳能力的提升、學習游泳興趣的提高、呼吸放鬆覺 察能力改變的情形。

四、完成階段

將研究結果撰寫成論文,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以完成研究論文,並申請參 加學位論文口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