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身心學的意涵

Somatics,其字意源自希臘文“ soma "意為「完完整整活生生的有機體」

(Hanna,1983)。是強調含有陰陽兩面且需從內觀自覺才能體會到的活體-mind body(有心性的身體)、living body(在活動狀態中的身體),有別於我們俗稱的 身體(physical body);Hanna 指出 soma 是身心合一的身體,它是一種存在當下 當刻之感知、自我覺察和自我調整、改變的生命有機體(Hanna,1970)。於是,

這樣的論點驅使人們以截然不同的態度和方式來重新看待「身體」,對待身體不 再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而是以第一人稱(自我內在的體驗)的觀點來體察身體每 分每秒的改變。為了突顯 soma 之不同,有別於 physical body ,林大豐、劉美珠

(2007)將 soma 譯為身心,並將此研究領域譯為身心學,是一門探究身體心靈 的藝術和科學,重視自我內在經驗的體會與反省,重新建構身與心的合作模式,

強調以「身體」為主體探索人體覺察(awareness)、生物功能(bio-function)和 外在環境(environment)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劉美珠、林大豐,2003);透過 身心動作來開發覺察身體的智慧,重新審視身體的結構與功能、體會身體當下的 經驗、更清楚的認識自我來獲得更深層的身心對話與滿足。

一、身心學之起源與架構

身心合一的觀念始於十九世紀中、末期,在北歐及美東人們為了增進人體自 然動作、協調、律動及情緒表達的適當發展,創造出歐式新體操,除了治療本身 的疾病與健身外,其身心一體的概念也衝擊了當時的身心二元論;漸漸地,所發 展出各派的身心技法被廣泛地運用到教育及治療上,並且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

(一)身心學的起源

十九世紀末,一位奧地利的演員兼歌劇家亞歷山大先生,透過內在自我觀察 和探索治癒了慢性喉炎,過程中發展出亞歷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同 一時期,歐洲新體育教育家金德樂女士,也透過自我探索的呼吸方法治癒了自身 的結核病,而發展出有「西方禪」之稱的身心調和技巧-感官復甦(Sensory Awareness),這二位身心學的先驅皆強調人體自然動作的經驗及深信身體有自我 調整和治療的功能。

在 1950s 到 1960s 期間,因一股研究東方文化的風潮,許多身心學研究者受 到東方哲學思想及健身方法的影響,強調身心一體、天人合一的觀點,尤其經絡、

指壓、推拿等治療觀念和方法,以及氣功、太極拳、合氣道、瑜珈等武術之開發 覺察的方法,對西方身心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1962年,莫菲(Murphy)和派爾斯(Price)在加州成立了一個實驗性的教育 中心-伊斯蘭中心(The Esalen Institute, Big Sur, CA),提供給不同身心技巧的發 展者,一個經驗分享和心得交換的場所。1975年,漢納夫婦(Hanna & Criswell)

在加州成立一所身心整合的研究與訓練中心。1976年,湯瑪斯.漢納發行了一本專 屬身心學的雜誌 SomaticsJournal of the Bodily Arts Sciences(身體藝術與科學雜 誌),提供一個學術發表與心得分享的空間,並正式界定此一新的研究領域為 Somatics。

國內身心學的起源首推劉一民教授,在其「省心」與「省身」的沉思-「運

動身體學」芻論文章中提及 “ Sport Somatics"(運動身體學),相信「身」與

「心」永不可分且互為影響(劉一民 1991),指出新的研究方向。十年後,林大 豐、劉美珠(2007)為了突顯 soma 所指身體為 living body、thinking body或 mind body (有心靈的身體)之有別於 physical body 之譯為身體,而將 soma 譯為身 心,並將此研究領域譯為身心學。

(二)身心學之架構基礎

雖然國內身心學的研究尚處於起步的階段,相關之研究報告數量亦相當有 限,然則在身心學理念哲思下所發展的研究領域和方向,卻已逐漸有明確的界定,

身心學學者劉美珠(2005)在思索、分類、統整與歸納後,嘗試依其理念、目的、

手段、型態加以歸類,提出身心學領域之發展架構圖(圖2-1-1)。

身心學因應時代之需求而蓬勃發展,其範圍日益擴大,從教育到身體、心理 的治療…等等,各有不同的研究領域,身心動作教育也包含在其中。從以上的發 展架構圖可以發現,人們為了達到教育或是治療等目的,於是根據身心學理念發 展出一系列動作設計與技巧,並透過此動作與技巧的操作達到教育與治療的目 的,於是,發展出身心動作教育、身心動作治療、身心手技教育以及身心手療等 型態。

理念 somatic education

身心治療 somatic therapy

二、身心學的基本理念探討

近二十年來,身心學的理念和各派身心技法的推行,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

隨著「新時代運動」(New Age Movement)潮流,已逐漸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林 大豐、劉美珠 2003),而身心學的範圍相當廣大,不同的學派有其不同的理論支 持,但是不論是身心教育(somatic education)或是身心治療(somatic therapy),

都有著相同的目標,透過不同技法,強調內在經驗的感受,喚醒人類沉睡已久的 潛能,幫助人們重新體知身體的使用方式,活出健康、活出創意,享受生命當下 的每一刻。(以下十點整理自林大豐、劉美珠,2003)

(一)主張身心合一(body & mind are one, not two)

反駁身心二元論,身體絕非心智的奴隸,身心是一體兩面,一起成長一起改 變的,唯有身心和諧一體,互相輔助,共同調整,才是一個真正完整的全人。

(二)活生生的有機體(the living body)

人體是一個隨時隨地都在流動的活體,每一刻都在動,都在調整,呼吸的調 整,結構的調整,乃至於心情的調整,這個流動的身體(flowing body)透過各種 調整的方法達到全人的健康。

(三)從第一人稱觀察人體(observed from a first-person viewpoint)

人們習慣用第三人稱(他人)的角度來看待身體,而忽略了由第一人稱(自 己)來體察身體(Kleinman,1990)。身心學強調以第一人稱來探索身體內在的經 驗,體察身體的現象,才能真正覺察出身體的智慧。

(四)強調由自我內在去經驗(experienced from within)

身體是有靈性、有智慧的有機活體,要學習跟自己的身體溝通、對話,向內 探索身體細微的變化,傾聽身體所發出的聲音,留意體內所發生的一切動作,才 能深入體會身體的存在,才能讓自己的身與心緊密的合而為一。

(五)重視過程導向(process-oriented)

強調內在體察的過程與改變,在內觀自省、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我們會更加 瞭解自己的身體。

(六)開發覺察能力(awareness)

覺 察 能 力 的 開 發 可 謂 身 心 教 育 最 主 要 的 重 點 , 包 括 身 體 覺 察 ( body awareness)、情緒覺察(emotional awareness)、社會化覺察(social awareness)

及環境覺察(environmental awareness)的能力

(七)覺察改變(change)與選擇(choice)

學習的發生在於「瞭解有何選擇」和進行「有意圖改變」的過程中。費登克 萊斯(Feldenkrais,1977)認為:一個人如果不去體察自己的身體,就無法區別身 體的改變和感受;也就無法區別動作與動作之間的差異;不能區別差異,就無從 選擇;無從選擇,就無法做有意圖的改變。

(八)接觸(touch)的力量與習慣動作的重塑(re-patterning)

接觸乃人類重要的溝通方式之一。透過身體的接觸引導,除了和身體的心智 溝通外,更希望能提昇到意識層面,使被操作者能體會到不同的身體感受,如此 才能對其習慣動作進行重新調整。

(九)尊重身體的智慧(body wisdom)

「心」存在於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之中,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有它自己的心靈 和運作的智慧,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而自我調整與改變。身體是我們最偉大的老 師,也是人類能夠增進心識、覺醒和開悟的殿堂。

(十)自我與外在環境之間的調和(the harmony and balance between the inner word and the outer word)

身心學的論點不僅強調自我內在的平衡,更應包含自我與他人、個別與團體、

內在與外在、公眾與私人之間關係的和諧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