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理論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是以身心學的理念為基礎,透過動作教育的型態,強調開 發身心覺察的能力與認識自我身體的結構、功能及體會自我當下的經驗之教育過 程(劉美珠、林大豐,2004),而編排一系列身心教育向內自我探索的動作課程。

(一)身心教育(somatic education)

「身心教育」與「身心治療」其理念皆源自於身心學,其目的不外乎是為了 減輕壓力、矯正肢體、處理病痛、學習放鬆、增加覺察能力,讓生活更舒適、更 有效率;雖有「教育」與「治療」之分,但 Hanna(1977)認為兩者有相同的方 向,都是要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治療者藉此調整身體的失調以改善不舒服的 情況,教育者藉此引導人們自我更有能力;治療移除生存的障礙,教育使人活的 更舒適、更自在,兩者之差異僅在於動機不同。

Linden(1994)提出身心教育的方向,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六點:

1.改善身體覺察的能力(body awareness training)

2.放鬆與壓力的處理(relaxation and stress-management)

3.提昇姿勢與動作的效率(efficiency of posture and movement)

4.情緒的覺察(emotional awareness)

5.社會化的覺察(social awareness)

6.環境的覺察(environmental awareness)

(林大豐、劉美珠,2003)

(二)身心動作教育(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身心動作教育就是在身心學的哲思與理念下,融合各派身心技法與動作教育 原理所設計出之身體教育方法。重視個人內在經驗體會和反省,藉由身體動作進 入自我的內在世界,來重新教育身體與學習對身體的尊重和傾聽(劉美珠,

2003a)。身心學在國小教育課程上的應用研究,以「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為最

多,如陳怡真(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國小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蔡 琇琪(2004)-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三年級學童靜定、放鬆效果之行動研究、

吳美慧(2006)-身心遊戲課程對國小學童身體學察能力與體操動作技能學習之 效果研究、鄭國雄(2006)-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童身體自我概念 之影響…等等,大部分的研究者會選擇「健康與體育」領域,乃因此領域課程在 國小教育課程中,與身體相關性最高。學者劉美珠更以身心學理念為基礎,從概 念、課程目標、課程觀念、教師角色、課程內容設計與評量方式,整理出身心動 作教育的體育課程新模式,如表2-2-1。透過身心動作教育模 式,發展身體覺察 能力之系列課程,並實施於國小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之中。

表2-2-1 身心動作教育模式表

身心動作教育模式

基本概念 身心合一,以身體為原點,強調身體智慧的體認,並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

課程目標 透過身體的探索,開發覺察能力(包括與自我、與他人、與環境)及提升身體使 用的效率,並了解自我以因應外在多變的環境,促進身心平衡的健康。

課程觀念 身體本身即是動作體,強調內在經驗的反省及自然本能動作的探索從動作中了解 到當下自我的身心狀態,並享受動作中所得到的滿足和自信。

教師角色 有正確身體觀念和態度。對動作結構與功能有充分的認知和體 會。是一個協助 者引領者。

課程設計

課程內容主要規劃出六個方向:以呼吸練習為基礎,進而認識與體會身體結構,

學習體會身體中心與各部位之關係,探索本能性的自由動作,提升身心適能以及 改善人際關係與適應環境,來進行課程內容的設計。

評量方式 以檔案評量為主(包含學習日誌、身心檢核表、學習單…等)

(引自劉美珠,2004)

身心動作教育強調的是「做自己」,專注於自己的身體內部,每一分每一秒 所發生的,那「發生的」是難以形容的,因為那是只有你深入自己的身體才能感 受到的(王麗珊,2006)。身心動作教育更以「教育」的角度來引導學生重新檢

視自己的身體,而不再只是運動技術的學習或體適能的增進,是人體動作的再教 育、再反省與再學習(林茂欽,2005)。而九年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之 基本理念強調透過「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個層面的互動與反省,

搭配「身體、情緒、社會、精神、文化」五項適能的培養,以達全人健康(total well-being)的教育目標,正好與身心學強調覺察、自省、再教育的觀點相穩合。

二、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相關研究

近年來,由於學者林大豐與劉美珠致力於身心學理念的推廣,身心動作教育 在教學上的應用已逐漸受到重視,也有研究者陸續將其理念應用於實際教學之 中,並收到良好的成效,茲將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整理如下:

(一)「靜心」、「呼吸」與「放鬆」

「靜,學之始也」,任何的學習都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劉美珠、林大豐(2004)

認為以呼吸練習做為準備活動的效果相當好,可以很快地讓學習者靜下心來,進 入身心探索之旅。蔡琇琪(2004)也發現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之呼吸覺察活動方案,

對國小三年級學童之呼吸、放鬆方面具有正面的效果。透過呼吸的練習,可以達 到身體的放鬆與心情的放鬆。透過身心遊戲課程的實施,可增加國小學童的呼吸 深度,呼吸認知概念轉變,喚醒身體放鬆意識,增加喜愛身體的感覺,對學童呼 吸覺察有提昇之效能(吳美慧,2006)。

卓子文(2002)在舞者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研究報告中指出,舞者在接受20 小時的身心教育課程後,能清楚覺察到肌肉張力與鬆緊的感覺,透過課程中呼吸、

意象與放鬆的學習,讓舞者覺察到呼吸和動作之間的關係。陳怡真(2004)也認 為,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實施對身體鬆與緊的覺察、呼吸的覺察及身體使用的改 變等身體覺察能力之提昇有正面的效果。張玉佩(2006)指出,學童透過身心動 作教育課程的學習,已能靜心並感受到身體放鬆時,舒服平靜的體驗與感受,經

由體驗丹田呼吸、舞動身體時呼吸的改變,感受呼吸時身體的變化,學童對身體 覺察能更清楚、更敏銳了。

(二)「伸展」與「柔軟度」

好的柔軟度是許多運動項目必須具備的最佳條件之一,要如何增進身體的柔 軟度呢?許多研究指出,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實施有助於柔軟度的改善。Howell

(1982)在一所公立高中實施身心教育課程,發現學生的柔軟度有顯著的進步,

身體覺察的能力也增加了。林大豐(2003)發現,透過十週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 進行,下背痛的運動員左右體側彎及體前彎的柔軟度皆獲得非常顯著的改善。鄭 國雄(2006)亦指出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國小五年級學童的柔軟度改善有明顯的 幫助。劉美珠(2003b)也認為肌膜動作探索活動應用在體育課程之教材內容與教 法確實可行,學生反應良好,接受度也高,很快即能達到延展身體、鬆活關節的 效果。

綜合上述相關文獻,透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學習,可以提高身體的覺察能 力,在一呼一吸之間,學會如何把身體放鬆,身體一但放鬆了,柔軟度也會隨之 增加,將發現動作的表現會有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