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施隨堂測驗與重視解題溝通的回饋方式對教師的影響

本次行動研究藉由實施隨堂測驗來加強學生上課的學習,並重視解題溝通的 方式來批閱隨堂測驗卷與習作,對研究者來說,不只是挑戰,更是一種成長。為 了瞭解學生習作上可能發生的困難,教師必須不斷思考、規劃、行動與調整、反 思自己的行動計劃進行改善,透過不斷循環的行動歷程,解決遭遇到的問題。藉 由這次行動研究的實施,研究者在課前備課、授課與施測、批閱上都有所改變,

以下將分別說明之。

一、課前備課

(一) 考量不同的教學內容,思考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重點。

每個學習單元的內容不同,學生要培養的基礎能力也不同。第一行動環中的 二項分布,學生對於公式的使用都相當嫻熟,但是在使用公式前常常沒有注意題 目是否符合二項分布。因此,教師在教授時,要將重點擺在名詞定義的認識上。

第二行動環的三角函數圖形,重點先放在圖形的繪製而非名詞認識上,後面的應 用單元,才將重點放在程序性知識上。。第三行動環的極限單元,重點則是放在 名詞定義與極限符號的對應關係,學生在學習後面單元時才不會混淆。

(二) 考量學生的數學能力,思考學生上課的認知行為目標。

除了教師以自身經驗,決定該單元的教學重點。研究者還考量班上多數學生 的數學能力,以決定學生的認知行為目標。主要是為了學生當天能做到有效的練 習,所以要針對學生的能力來設計學生做得到的目標。尤其是對學生來說,屬於 新學到的單元或是符號更是不可操之過急。例如:第一行動環的二項分布與統計 推論。學生無法太快接受文字較多的名詞定義,先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寫出見解,

讓學生聚焦在名詞定義的學習上。對學生而言,這是容易做到的事情,教師也能 從中了解到,學生上課所學到的內容是否正確。第二行動環的三角函數章節,則 是考慮學生基本的三角函數運算是否熟練,根據學生的熟練程度決定該堂課的認 知行為目標。教師若能給予學生恰當的學習任務,能提升學生上課的學習信心。

87

88

(四) 教師可以了解在不同的教學單元,學生解題中常見的錯誤類型有哪些。

教師在批閱學生的隨堂測驗卷或是習作時,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蒐集學生的錯誤類型。像是第一單元的隨機變數,學生常常忘記假設未知 數。求信賴區間時沒有在標註信心水準,這些都是學生常見的錯誤。教師 可在下堂課時提醒同學,或是作為教師下次教授同一單元時的教學重點之 一。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