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組學生對課程的意見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實驗組學生對課程的意見分析

為了瞭解實驗組學生對於實驗課程的意見與收穫,研究者於實驗課程結束後 針對 A、B 兩組設計了活動回饋問卷(見附錄七、八),問卷內容包括:實驗組 學生對於整體實驗課程的各項評分、對於四個單元文本的喜愛程度、對四個單元 討論活動的喜愛程度(此部分實驗組 B 沒有)、對提升能力的幫助程度、對本課 程提出的改進意見,最後,則請學生寫下對整個活動的意見或想法。下文將依次 分析學生填寫的意見。

壹、實驗組學生對於整體實驗課程的各項評分

此部分的意見調查,採取 Likert 五點量表作為評分標準(5 分表示程度越高,

1 分表示程度越低),請實驗組學生根據整體實驗課程,依照自己的真實感受圈 選分數,其中第 4、5、6、7 四題是有關多文本討論的意見,所以僅有實驗組 A 作答。學生意見如下表 4-4-1。

表 4-4-1 實驗組學生對整體實驗課程圈選評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號 題目 實驗組 A 實驗組 B

M SD M SD 1 你喜歡閱讀本次活動所提供的文本嗎? 4.21 0.88 3.69 1.12 2 閱讀歷史文本對你的幫助程度? 3.93 0.90 3.65 1.02 3 填寫閱讀小幫手學習單對你的幫助程度? 3.86 0.93 3.19 0.80 4 你喜歡和小組成員一起討論歷史題目嗎? 4.04 1.04 ─ ─ 5 你喜歡和其他組別一起討論歷史題目嗎? 4 1.02 ─ ─ 6 和小組成員討論歷史題目對你的幫助程度? 3.89 1.07 ─ ─ 7 和其他組別討論歷史題目對你的幫助程度? 4.21 0.92 ─ ─ 8 你對本活動課程的用心程度? 4 0.82 4 0.89 9 你是否經由本活動課程更加理解歷史? 4.14 0.89 3.88 0.99 10 整體而言你對本活動課程的推薦程度? 4.21 0.96 3.46 0.76

從表 4-4-1 可知,兩組的各項分數皆在 3 分以上,表示學生對於實驗課程的 整體態度反應屬於中等以上。在對活動課程的用心程度方面,兩組學生的分數都

達 4 分,代表學生自認為頗投入在活動課程中,對照兩組學習單的回答狀況以及 討論的參與程度,也的確如此,大多數的同學都能認真填答以及參與討論。而實 驗組 A 的分數普遍高於實驗組 B,可見閱讀完多文本後再進行小組與全班的討 論,可以增加學生對活動的正面評價。分析實驗組 A 在討論活動方面的分數,

和其他組討論的分數(4.21)高於和小組成員討論的分數(3.89),對大多數的學 生而言,聽全班討論可以聽到更多的聲音,課程結束後研究者訪問學生,所有受 訪的學生都表示比較喜歡全班一起討論:「如果是小組的話,意見都一樣,就不 會去想其它的。聽全班有意見不同的就可以聽理由是什麼。」(訪 S31-1010417), 認為全班討論對自己的幫助比較大,與回饋意見是一致的。

貳、實驗組學生對於四個單元文本的喜愛程度

為了瞭解實驗組學生對於實驗課程選擇文本的喜愛程度,研究者請學生回憶 四個單元的文本與討論內容後,分別給予每個單元的文本評定喜愛程度(5 分表 示最喜愛,1 分表示最不喜愛),並在評分的同時填寫評分原因。表 4-4-2 為實驗 組學生對於實驗課程選取文本的喜愛程度。

表 4-4-2 實驗組學生對實驗課程各單元文本喜愛程度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單元 文本名稱 實驗組 A 實驗組 B

M SD M SD 一 文本一:清廷對外商的限制

文本二:外商在廣州生活之謎 3.64 0.83 3.16 0.99 二

文本一:中國人看西洋人 文本二:中國客人吃「番鬼」餐 文本三:西洋人看中國人

3.79 1.03 3.88 0.97

文本一:從中國的角度看鴉片戰爭

文本二:從英國的角度看鴉片戰爭 4.12 0.91 3.4 1.08 四

文本一:參與太平天國的現身說法 文本二:洪秀全的生活片段 文本三:經濟與男女平等的真相

4.25 1.08 3.84 0.69

從表 4-4-2 可以看出,兩組學生對文本喜愛的順序不同,實驗組 A 最喜歡單 元四有關太平天國的文本;實驗組 B 則最喜歡單元二描述中西文化差異的文本,

研究者分析學生的評語內容可將學生喜愛文本的原因分成以下幾種:

一、 文本補充課本沒有、老師上課也未提到的知識,對於學生而言幫助比較 大:「(單元二)裡面補充了很多課本沒有提到的說法,例如中國人認為茶葉 是外國人的必需品,對我更有幫助。(饋 BS01)」此類學生認為文本補充越 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識越有幫助,也令自己越喜歡。

二、 學生也喜愛能令他們看到不同角度想法的文章:「可以從各個角度看對 方,更能清楚的了解他們當時的想法。(饋 AS13)」認為透過這個方式可以 更加了解不同的人,所以喜歡這樣的文本。

三、 文本內容有趣令學生印象深刻,學生越喜歡:「(單元二)我覺得很有趣,

原來在中國人眼中的外國人這麼的奇怪啊,我很喜歡!(饋 BS06)」、「(單 元四)太平天國提出男女平等,我原本認為很成功,結果並非如此,讓人驚 訝。(饋 AS13)」當內容超越學生的想法、挑戰學生原有的認知時,會令學 生感到印象深刻,喜愛度也就增加。

四、 單元一的文本得分較低,除了認為印象不深刻的理由外,有幾個學生提 到「跟課本有很大出入」、「有些地方和課本不一樣」,表示這些學生是課本 的忠實者,內容若是跟課本牴觸或是矛盾,就會覺得奇怪而降低喜愛度。學 生長久以來都被考試制度馴服的乖乖相信課本,過度依賴課本而欠缺獨立思 考的能力,這或許就是我們教育制度最該省思與改進的地方。

参、實驗組 A 學生對於四個單元討論活動的喜愛程度

為了瞭解接受多文本閱讀討論實驗組 A 的學生,對於每個單元討論活動的 喜愛程度,研究者請學生回憶四個單元的討論題目與內容後,分別給予每個單元 的討論活動評定喜愛程度(5 分表示最喜愛,1 分表示最不喜愛),並在評分的同

時填寫評分原因。表 4-4-3 為實驗組 A 的學生對於四個單元討論活動的喜愛程度

練習,學生對於討論已經駕輕就熟,甚至還會將討論延伸至下課後,討論問題真 的促使學生動腦思考,並且產生興趣,願意花課餘時間和同學持續討論。礙於時 間限制,討論課程在本實驗結束後就停止了,若是能夠將討論融入在正式課程 裡,長久練習下來必定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帶來助益。

肆、實驗組學生對本課程之評價

此部分的意見調查,採取 Likert 五點量表作為評分標準(5 分表示程度越高,

1 分表示程度越低),請實驗組學生根據整體實驗課程對自己能力提升的狀況圈 選分數,其中第 6、7 兩題是有關合作討論與意見表達的能力,所以僅有實驗組 A 作答。學生意見如下表 4-4-4。

表 4-4-4 實驗組學生對本課程之評價

號 題目 實驗組 A 實驗組 B

M SD M SD 1 閱讀理解能力 4.04 0.84 3.31 0.88 2 時序觀念(依事件發生的時間先後思考問題) 3.57 0.92 3.04 1.00 3 歷史神入(能站在古人的立場看歷史事件的發展) 3.75 1.04 3.42 1.14 4 因果關係(能清楚明白歷史事件的原因和結果) 4.07 0.86 3.77 1.03 5 分析問題(能針對問題、運用文本資料與既有知

識進行探討) 3.93 1.09 3.31 0.93 6 口語表達(小組成員討論、課堂發言) 4.04 1.07 ─ ─ 7 互動合作(與小組成員互動合作) 4.18 0.98 ─ ─

根據表 4-4-4 實驗組 A 的學生在各項思考能力上的平均評分都高於實驗組 B,對照兩組學生在量化資料中歷史思維能力測驗的表現,實驗組 A 的進步分數 也的確顯著高於實驗組 B。可見有討論多文本的學生比僅閱讀多文本的學生,對 課程能提升能力方面給予較高評價,也自覺到此課程對自己能力增進方面是有幫 助的。

僅閱讀多文本的實驗組 B 給予提升「因果關係」能力的分數最高(3.77),

實驗組 A 給與第二高分(4.07),在前述調查學生對文本喜愛程度時已經發現,

A、B 兩組學生對於能補充知識的文本會比較喜歡,而在評語中也多次強調喜歡 文本的原因是:「使我更加明白鴉片戰爭的起因。(饋 BS03)」、「這文本更詳細記 載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以及真相。(饋 BS07)」、「討論讓我更能明白戰爭 的始末。(饋 AS13)」認為文本能使他們了解事件的因果關係,所以對於提升因 果關係的能力幫助最大。

而接受多文本討論的實驗組 A 的學生最高平均分為「互動合作」的能力

(4.18),從對討論活動的喜愛評語中可以看出實驗組 A 的學生對於彼此之間的 討論默契、進行狀況非常在意:「漸漸熟悉,討論越來越有默契。(饋 AS03)」、「(第 四單元)戰火最猛烈,搶分大作戰,各組火力全開,真恐怖!(饋 AS20)」。再 對照學生單元一所寫的閱讀學習單,有些同學一開始就提到此課程可以培養團隊 默契、發揮團隊精神,故在最後評分時,給予互動合作最高分。

伍、實驗組學生認為活動課程需要改進之處

實驗組 A 與實驗組 B 認為實驗課程應該改進之處,著重的點不同,實驗組 A 針對討論過程給予建議,實驗組 B 則對文本內容提出看法,故分別描述如下。

一、實驗組 A 認為多文本閱讀討論活動需要改進之處

(一)控制每一題的討論時間

非常多的同學都對討論時間提出想法,認為有些題目討論太久,應該要限制 時間:「有一些題目都爭論太久了。(AS32)」、「對於討論時間應該要限制些,不 然有時一討論就是很久,往往一題就是十幾二十分鐘。(AS22)」。研究者最初在 每題討論時,是希望可以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發表自己的意見與想法,但往往也會 因為各組意見分歧導致對於同一題爭論時間過久,使得後面的題目無法完整討論 完。有些學生對於這樣的狀況提出解決的辦法:「分太多組了!影響了整體的進

度,而一組反駁的次數不能太多,造成了許多問題。(AS20)」、「在每個問題時 可限定一段時間,不然都無法將所有的問題討論完。(AS11)」如同研究者在討 論過程的反省,每組成員可以四人一組,不至於人數太多導致每個人的意見無法 充分表達,全班組數也可以減少成六至七組,縮短每一題討論的時間,而每一單

度,而一組反駁的次數不能太多,造成了許多問題。(AS20)」、「在每個問題時 可限定一段時間,不然都無法將所有的問題討論完。(AS11)」如同研究者在討 論過程的反省,每組成員可以四人一組,不至於人數太多導致每個人的意見無法 充分表達,全班組數也可以減少成六至七組,縮短每一題討論的時間,而每一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