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歷史思維能力的評量與教學策略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歷史思維能力的評量與教學策略

近三十年來,英美等主要國家在歷史教學與研究上花了不少心力,1966 年 英國針對 15 歲不再繼續升學者做了一項調查,發現多半的學生覺得歷史科不具 有重要性,而且是非常無趣的一科,英國學生參加會考的時候,選考歷史的學生 急遽減少,引起「歷史處於危機之中」的疑慮,許多歷史學者不得不認真思考,

歷史教學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其中最重要、影響深遠的是 1972 年以里茲大學

(University of Leeds)為核心推動的「學校委員會歷史科研究計畫 13-16」(Schools Council History 13-16 Project,簡稱 SCHP13-16)。這個為期四年的大型教學實 驗研究,結合歷史教育學者與學校歷史教師,企圖共同建立一套完整的課程發展 計畫,並設計以探究為基礎的問題解決型(problem-solving)教學模式。亦即學 生藉由對史料的考察與提問,能夠認知到歷史乃是一個具有經由提出特定問題、

佐以史料證據而加以解釋層面的學科。而評量也不再著重於學生記得多少事實知 識,而是設法考驗出較高層次的認知能力。在筆試中加入學生從未學過的史料,

讓學生根據這些陌生史料來回答問題,以測驗他們歷史思維的程度。採用「結構 式題組」取代以往的申論題與選擇題,並將平常作業活動成果納入考試的總分之 中。SCHP 試教成果得出:實驗組的學生在各方面的表現的確優於對照組。而且 最重要的差異是,實驗組的學生能以較為成熟的方式對歷史主題進行推理,達到 了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中較高的層次(吳翎君,2004;林慈淑,2002;陳冠華,

2001)。此研究不同於以往認為學生的歷史認知發展能力較遲的研究報告,而認 為若透過適當的教學原理、方法和教材,學生在歷史思維方面的發展可以有所提 昇;學生也普遍認為雖然歷史變難了,但卻能在課堂中享受到個人成就與知識成 長所帶來的喜悅與滿足(林慈淑,2001a)。此成果引起更多人對新的歷史課程 的興趣,參與的學校亦急遽增加。尤其歷史教學不再一味強調要教哪些知識、哪 些內容給學生,而是開始以學生為主體進行了解,釐清學生思維的運作過程,並 嘗試與教育專家合作,共同研發教材、課程與教學法,目標在發展學生的歷史思

維。

當研究累積到一定成果時,這股注重歷史教育中思維能力培養的風氣也吹到 了台灣,除了出現以強調歷史教學為主的期刊文章外,也開始有研究者探討台灣 學童歷史思維的發展狀況,甚至有不少研究即是根據英美歷史思維的成果,設計 能提升台灣學生歷史思維之課程,並進行實證研究。接下來將針對國內外的相關 研究進行說明。說明分成兩部分,以有無進入現場,以及是否嘗試透過教學來促 進學生思維改變作為區分依據。以下首先針對單純透過研究了解兒童思維狀況作 說明、再說明哪些研究是透過教學介入來改變兒童歷史思維。

壹、 透過研究了解學童歷史思維能力的狀況

一、以「故事+問題」的家庭作業方式了解學生歷史思維能力

英國的 CHATA 計畫是為了延續先前對於兒童思路歷程的研究而產生,1992 開始由倫敦大學教育學院的 Peter Lee 和 A. K. Dickinson 主持,選定七至十四歲 共三百二十名學童參與計畫,探討兒童第二層次的理解力,重要目的之一是希望 整理出各思考類型與模式,以便最終能建立一套兒童歷史思維發展的進程

(progression)(吳翎君,2004;林慈淑,2001a,2001b)。研究成員相信學童 在建立歷史圖像時,是抱著先前已有的想法去思考的,為了解這些隱而未宣的想 法,研究避免採用直接問答的方式,而是改採筆試與面談交叉並行的間接方式。

整個測驗最大特色是仿照一般課堂作業,針對每個欲探討的概念設計成兩至三份 的故事或相關史料,學生閱讀後再回答相關問題。譬如在「歷史記述」部分,研 究者設計「同一段歷史,兩個不同的故事」,從學生針對看似矛盾的兩個記述表 達他們的想法,以了解學生對歷史記述理解的進程(林慈淑,2002,2003a)。

學生有五個反應:(一)記述是相同的,差異在於述說的方式不同;(二)不同是 因為獲得有關過去的知識是困難的;(三)兩個故事是關於不同的事情、時間和 地點;(四)作者不同造成差異;(五)記述的本質不同(Lee, 1998)。

從學童的思考反應可驗證歷史思維是進階性,有一定的模式可循。但兒童的 思考不是依著年歲而始終固著於某一層級水平。CHATA 的學者觀察到兒童的想 法會機動的跳級,甚至也有倒退的狀況。根本的關鍵在於,兒童的思維是游移、

不固定的,與年齡無絕對關係,反而會隨著面對內容的熟悉度、難易度的不同,

而使思維水平可能上升或下降(林慈淑,2002)。所以歷史教師要幫助學生達到 更高的水平,首先,有必要明白學生的歷史思維,再進行指導,挑選教材時也要 考慮學生對於內容的接受度,學生越是陌生的教材越需要教師協助,在學生理解 的過程中運用技術、制定一些教學目標、發展教學的手段,以加速學生達到更高 的水平(Dickinson,1993,周孟玲譯,1996)。

受到英國研究方式的影響,台灣也有學者研究台灣學生歷史思維進程,例如 林慈淑發展的 CHIN 計畫:「台英兒童歷史認知模式的比較分析:歷史敘述與歷 史理解」計畫(Children’s Ideas about Historical Narrative: Understanding Historical Accounts 1999-2001),便在探測 10-14 歲的小四、小六、國二共五十四位學童,

面對多元並存的歷史記述時的歷史思維情況。問卷有兩個主題「羅馬人在不列顛」

(參考 CHATA 計畫)、「秦始皇」,每個主題有兩個代表正、負面觀點的記述,

記述內容長度相等,格式相近。問卷題目與 CHATA 計畫相同,亦是以「故事─

問題」的方式測試,學童閱讀完畢後,回答六至七道題目,筆試完後再分別接受 訪談,進一步追蹤兒童思考,從回答中逐步整合他們的思索歷程。結果發現:(一)

面對同一段歷史卻出現兩個故事,有些學童感到困惑難以接受,但緊接著會開始 探索具體細節,建構意義;(二)受限學童語詞表達能力的不成熟,辨識兒童思 考層次不太容易;(三)學童的思考遠比想像中複雜,面對同一段歷史卻有兩種 敘述,出現以下五種類型,認為不同的故事是:1.來自人們不同的想法、2.其中 必有真假和對錯、3.是用來提供學習和啟示、4.各自談及事情的不同內容、5.著 眼於不同層面。在 CHIN 的前測階段,也發現多數學生認為歷史本身就存在在某

處,傾向把歷史學家視為尋找資料(歷史)的「偵探」2以及「紀錄者」,職責 就是把所見所聞如實地記載下來(林慈淑,2001b)。

對照 CHATA 研究結果,有將近 20%的學生認為導致兩個故事出現的主因是 作者的解釋角度和觀點,另外至少有 10%的學生能從記述的「性質」思考差異原 由。反觀 CHIN,只有 6%的受訪兒童談及解釋角度,而未有人提到「記述性質」,

林慈淑(2003a)反思這或許是出自文化教育背景的不同所導致。從 CHIN 的研 究發現可以知道學生缺少深入仔細分析文章的內容,比較記述的重點有何不同,

而且未想到歷史學家的角色是主動的,能進一步運用和解釋資料,也因為史家的 不同觀點,而造成解釋的多元性。正是深埋學生腦海中根深蒂固的想法,成為進 一步思考的障礙,導致學生無法接受兩種故事同時並存。這或許與過去台灣的歷 史教育只依賴教師與單一觀點記述的教科書有關。由此可見,歷史教師不能只強 調將課本的歷史知識一味強加在學生的記憶當中,應該在教學前先了解學生的歷 史思維發展到哪一個階段,在教學過程中,兼顧歷史知識與歷史概念的方法,補 充訓練歷史思維概念的相關活動,只要方法得當,透過教師舉例解釋,溝通討論,

並且指導學生同歷史學家般學習如何處理史料,學生便可以逐步理解抽象的歷史 概念,確實掌握歷史的意義。教師可提供學生閱讀多樣的歷史資料,透過思考不 同歷史文本的機會,了解歷史解釋有其觀點與多樣性,改變學生看待事物的單一 角度,從被動接收者變成參與「做歷史」的主動思考者,讓學生真正學習到知識 與思維並重的有意義歷史課,重新喚起學習歷史的興趣與樂趣,發揮歷史教育的 真正功能。

二、結合小組討論了解學生歷史思維能力

CHIN 計畫的共同主持人之一劉靜貞教授(2001)模仿英國盎格魯薩克遜人 神裁法的方式,設計有關秦始皇的一段歷史,分別採用兩種記述(一個趨向負面,

2 林慈淑借用英國里茲大學教授 Shemilt 提到兒童心中史家形象的說法,其中偵探(從事偵察工

作的人)指的是到處尋找資料,試圖發現歷史的「發現者」,而不是主動建構歷史的「建構者」

一個趨向正面),同樣請學生閱讀完後回答問題。不同的地方在於,不是透過紙 筆回答,而是將受測學生分成小組,共同閱讀完畢後就七個開放式問題進行討 論,研究人員從中觀察他們的表現,以了解小四、小六、國二、高一各六位同學 的歷史概念。結果發現:(一)在因果關係的理解中,似乎要到高一,才會對過 去歷史情境的特殊性有所掌握;(二)在神入與歷史解釋中,出現六類思考方式:

對古人思考脈絡困惑難解、不能體會與想像古人實際遭遇的困難、概括的人性認 為人都是一樣、角色決定做法、與個人心理和能力相關、考慮現實情境的複雜性。

對古人思考脈絡困惑難解、不能體會與想像古人實際遭遇的困難、概括的人性認 為人都是一樣、角色決定做法、與個人心理和能力相關、考慮現實情境的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