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二 O 一一年夏天知名作家九把刀所導的國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造成轟動,無論是衝著作者兼導演的名氣去觀看,或是想回味過去青春的記憶,

總之,「你看《那些年》了沒?」變成朋友、學生之間的流行用語。許多青春正 待萌芽的國中學生,也衝著流行及對國片的支持,跑去電影院一窺究竟,回來後 喜孜孜地與同學、師長們分享他們年輕人的想法。其中一個學生對我說:「老師,

片中男主角說的很對,『我就算不會 log,十年之後我還是會活得好好的』,我 覺得歷史和其他科目正是這樣,為了考試所以拼命背,說不定以後根本就用不 到,我們學了要做什麼?」聽了這番話,讓研究者不禁汗流浹背。對學生而言,

歷史科所教授的知識只是為了考試而不得不「記憶」的科目,甚至認為因為不實 用不學也無妨,這樣的教學結果不僅令人憂心忡忡,更與目前的教育走向大相逕 庭。

政府為迎接二十一世紀的來臨與面對世界各國教改的脈動,在提升國民素質 與國家競爭力的考量下,教育部自 90 學年度開始推動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 程,強調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教育部,2003)。隨著九年一貫課程的推 動,國民教育階段的課程開始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並規畫十項基本能力作為培養 學生的重點。由傳統歷史、地理與公民三學科合併而成的社會學習領域,也同樣 強調「由知識學習到能力培養」的過程,以九大主題軸能力指標指示學習的基本 方向與範圍,以及能力表現的水準(陳新轉,2004)。在這樣的改革風氣之下,

歷史教學的觀念也開始改變,從教師「傳授知識」給學生,轉變成「以學生的學 習為中心」。教師應該盡量了解學生心中的想法,考量到學生的興趣,並進行歷 史課堂中的教學轉型(張元,2001)。可見歷史教師已經無法再用過去「背多分」

強調記憶的方式進行教學,反而應該開始反思如何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教學轉 化,如同批判教育學者 Giroux 極力主張,教師必須自覺本身為一個「轉化型的

知識份子」(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亦即不再自我設限為只是完成專家或 上級長官所交付任務的技術執行者,而是能夠對社會及宰制階級進行批判與質疑 的工作(引自方永泉,1999)。在「增權賦能」的課程理念之下,歷史教師的課 程角色知覺也應該作一番調整。教師不再只是課程的使用者,而是課程的設計者 與決定者,除了教導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詮釋者、探究者與行動者外,教師 本身也是終生學習者,透過不斷自我反省與成長,以配合課程革新的需要(陳新 轉,2004),以期在改革的時代需求下,除了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外,也更 能勝任教師的角色,享受專業自主的快樂與教學成就感。

在強調能力為主的課程改革之下,歷史教師應該調整自己的教學,試著在教 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究竟歷史課可以培養何種能力呢?根據 97 年高中歷史課程綱要,開宗明義即點出歷史的學習目標要藉由探討歷史問 題,以提升學生的思維,歷史教學要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中等教育司,2010)。 吳翎君(2004)即認為歷史教育的目標在培養學生的了解、分析和反省能力,最 後才能建立對自己有意義的歷史知識。而英國在 1970 年代為了改變歷史被視為 無聊的、無用的印象,開始推動新歷史教學,支持歷史教育改革,推展「能力」

教學,改變以往從第一層次「歷史是過去的事情」角度思考歷史,開始從第二層 次「對過去事情的了解」出發。教導學生蒐集證據以詮釋某事件的因果關係,根 據資料進入歷史人物的角色(神入歷史),了解歷史事件的原因,從中培養學生 分析、判斷和神入的思維,學習如同史學家「做歷史」(do history)的能力。美 國 1994 年出版的「歷史科國定課程標準」,也提到訓練學生評估證據、發展因 果分析能力,使學生能夠解釋歷史紀錄和建構歷史論證,並從過程中發展學生歷 史性思維(郭時渝譯,1996)。無論國內外,歷史教育最重要的目標便是培養學 生能從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分析史料,掌握歷史的因果關係,在時間的架構下了解 歷史的變遷情況,並提出暫時性解釋以回應問題。過程中,學生具有時間概念,

有清楚的歷史時間意識,能理解歷史敘述,透過分析與解釋獲得歷史觀念,能研 究歷史及對歷史議題進行分析和做出決定。而上述這些時序觀念、對歷史的理解

(歷史理解)、判斷解釋(歷史解釋)、研究分析(歷史研究)與做決定等便是 歷史思維的重要能力。提升歷史思維的歷史課才能夠真正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 力」,思維程度高的學生能夠融於時代脈絡,解釋因果時,能夠結合當時社會的 思想、價值、習慣、信仰及制度。

由上可見,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歷史教學的主要目標,然而現場教師的教學 實況又如何呢?根據宋佩芬(2004,2007)的研究,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由於 要挪出彈性時間以發展學校本位課程,導致社會領域的教學時數縮減為過去的一 半,平均一週上課時數為3.19節。若採用分科教學,則歷史課分配到的教學時間 平均一週只有一到二節,時間縮短但卻仍然要教和過去一樣的知識內容,為了要 有效率的講解完課程內容,只能不斷地靠老師講解。高達九成的國中歷史教師在 70%的課堂時間中採用講述作為教學的方法,間或搭配口頭問答,但口頭問答的 答案都是預設好的標準答案,無法提供學生進一步思考問題。雖然能在短時間內 傳授大量知識,符合效率原則,但是被動的講述方式,使學生無須花費力氣即可 獲取知識,但確無法保證學生確實消化吸收(Buchler, 1993)。

研究者曾在教學現場服務過,受限於時間的不足,每堂課都只能抓緊時間趕 趕趕,有時上課前研究者還會無奈地跟學生開玩笑說:「各位同學,今天歷史課 要用『噴射機』的速度前進,要繫好安全帶啊!」在不浪費時間為前提下,講述 法是最常也最有效率的方法。但講述教學法常常因其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式填鴨 灌輸教學型態為人所詬病,老師為了在有限的時間之內將課本內容大量授與學 生,導致無暇帶領學生體會學習歷史的價值。或許短時間之內,學生能在紙筆的 考試上獲得不錯的成績,但是卻無法激起對歷史的好奇與興趣,甚至將歷史窄化 為應付考試的科目,使其被扭曲為「背誦之學」;被動的學習也可能養成學生依 賴的人格特質,長久下來學生將缺少在課後自主學習的能力,更別說進一步將觸 角伸入歷史其他相關領域進行探索(林慈淑,2001a;吳翎君,2004)。但也有學 者持相反意見,Good指出有效的講述能提供學生他們自己得花好幾個小時才能 獲得的知識,好的講述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有用的知識,為批判思考、問

題解決等深入學習預備好基礎(引自宋佩芬,2008)。

講述法雖然有許多缺點,但仍是現場歷史教師的主要教學法。既然現況是這 樣,難道講述法完全無法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嗎?宋佩芬(2008)針對八位 經過推薦的國中歷史教師進行研究,想了解講述中培養歷史思維的可能。結果發 現,講述法所能培養的歷史思維是受限的,尤其有關詮釋的部分,亦即歷史教師 在課堂上口沫橫飛地講解歷史,雖然賣力但卻無法真正有效的提升學生歷史思維 能力。換言之,在有限的時間下,光靠老師一人的講述法,是無法提供學生有機 會考量不同觀點,檢視歷史解釋的多元性。歷史思維的教學應該鼓勵學生從不同 的證據中考量不同觀點,提出合理的歷史解釋。於是研究者開始思考,是否能在 講述法外嘗試減少某些講述(即使捨不得),以增加學生思考的空間?而這個空 間不僅可以加強學習歷史解釋的能力,也能刺激學生思維的發展。

學者林慈淑(2010)和吳翎君(2004)認為要訓練學生思考能力,教師可以 提供從不同觀點出發的歷史材料,營造問題並未完全解決的氣氛,以學生為中 心,採用問題來導引學生,讓學生主動思考,進入古人的情境覺察差異,獲得理 性的理解。如此一來,不僅能擴展學生看事情的角度,也能增進對人與自我的認 識。歷史教材若是能提供學生探索事件的不同觀點,帶領學生討論爭議的議題,

學生便能發展合理判斷、謹慎思考和擴充觀點的能力,進而達成歷史教育的目的

(Marcus & Stoddard, 2009)。研究者在就讀研究所期間有幸參與指導教授的國 科會計畫,到國中進行閱讀方面的研究。我們針對一個歷史主題,提供學生一些 從不同觀點出發的資料,研究目的是想了解在沒有教師教學之下,學生是否能透 過獨立閱讀及學習單問題的輔助,自行搭建出對該主題的上層理解。雖然成果不 錯,但在過程中,研究者卻觀察到學生對於學習單上以文字呈現的問題,有時會 出現理解有誤的情況,填寫的答案常以後見之明的眼光批評古人,無法理解當時 的環境脈絡,出現低程度的思維能力。當時研究者心想,若是教師此時能協助學 生,一起討論「迷惘、誤解」的地方,在教師和同儕的輔助之下,學生是否能更 快學習用歷史的眼光來看待歷史的事件,經由討論的過程,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