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組成員與導師之訪談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實驗組成員與導師之訪談分析

為了深入了解本研究中多文本討論課程對學生的影響,研究者分別對實驗組 成員,以及全程參與的實驗組 A 導師,進行訪談(訪談日期:2012/4/17)。以下 分成「訪問實驗組 A 的學生」與「訪問實驗組 A 的導師」兩部份說明。

壹、訪問實驗組 A 的學生

研究者為了瞭解小組討論的狀況與組內分工情形,並希望提供成員間對話的 機會,決定以組為單位進行訪談,從全班七組中挑選三組共八名學生(扣掉訪談 當天請假的同學),其中包涵每個單元得分最高的前兩組(第四組、第一組),以 及得分較低、舉手發言次數最少的第六組進行訪談。

一、訪談第四組成員(AS10、AS31)

第四組在每次活動後統計各組分數時常常是最高分的,有幾次因為另外一位 同學請假的關係,第四組只剩兩人相依為命,但並不因此削弱他們的士氣,甚至 發揮兩人合作的威力,一人報告一人翻閱資料找證據。但是大部分發言的都是三 十一號同學,當問及小組內討論的情況以及為何都是三十一號舉手發言時,研究 者發現跟學生反應能力有關,反應快的往往是全組發言的人,也是帶領討論的人。

AS10:我們會討論,意見有時會不一致。

AS31:會先把自己的原因講出來,再看是還是不是。

AS10:譬如說我有這個意見,他的意見比我還多,然後我就會參考他的意見,

他講的應該有道理,因為他很聰明。

研究者:為何每次都是 AS31 舉手發言?舉手的動力是什麼?

AS10:因為他比較會講話。

AS31:糖果。還有真的覺得人家講的有問題才會舉手。

研究者會準備巧克力作為討論最高分的小組獎勵,三十一號同學在回答過程 中態度的確積極,反應能力也很快,導師曾說他的歷史成績在班上是屬於優秀 的,造成在組內討論時,十號同學依賴三十一號的能力與答案。但是對於能力比

較好的三十一號同學,比起小組討論更喜歡全班一起討論。

AS31:我比較喜歡全班(一起討論)。因為每一組都是經過不同意見整合出來的 答案,所以從出發的角度也不一樣。

AS10:總比老師一直在講比較好。

研究者:有哪一組讓你們印象最深刻嗎?

AS31:班長那一組(第一組)吧,因為班長很會講話,然後也很有內容。

和能力好的同學一起討論,的確可以激發想法、獲得刺激,對於組內能力好 的同學而言,就會更希望能夠聽到別組不同的意見與答案。所以討論課程只有小 組討論是不夠的,尤其對於組內程度較好的同學來說,進步的空間與刺激幅度較 小,若是能藉由和程度更好的同學討論,進步更快。

二、訪談第六組成員(AS26、AS05、AS02)

每個單元統計小組分數時,第六組總是敬陪末座,發言與回應他人的次數也 是屈指可數,這並不代表第六組的學生不在乎討論,相反的,研究者發現其中兩 位同學:五號與二號,在討論完的隔天,都會在聯絡簿上寫下對討論課程的感想。

圖 4-5-1 實驗組 A 第六組成員的聯絡簿回饋 註:左則為五號同學在單元三後書寫的內容,

右則為二號同學在單元一後書寫的內容。

從圖 4-5-1 聯絡簿內容可以了解,第六組的成員很在乎自己的組是否在討論 過程中有所進步,既然很在乎那為何參與度不高呢?在回饋問卷中,第六組成員 反應:「我認為很好玩,但是隊員可以自己找,不要請老師分配,這樣就不好玩 了,在自己分隊中,我覺得要男女都有,這樣女生就不用害羞了。(饋 AS05)」

研究者想要了解第六組成員的參與度不如其他組踴躍,與性別議題有關嗎?於是 請第六組的學生進行訪談。

研究者:請問你們小組討論內部情況如何?通常都是誰提出意見比較多?

AS05:我提出意見比較多,有時候會加入自己的想法,AS26 無所事事、發呆。

研究者:你(AS05)和 AS02 的意見會一樣嗎?

AS05:有時候會不一樣,有時候剪刀石頭布,或是兩個融入。如果完全不一樣 答案就再翻文本,互相討論。

研究者:你(AS26)為何不加入她們討論?

AS26:不知道怎麼跟她們講,如果都是男生同組比較好。

AS05:我希望男女混合,然後人多一點,這樣報告可以交給男生,他們膽子比 較大,紀錄可以交給女生。

五號同學一開口就抱怨全組唯一的男生(二十六號)在討論時發呆,不積極 參與討論,而二十六號則反應不知道怎麼和女生討論,希望可以跟男生同組就 好。由於討論前的分組方式與名單是由導師決定,導師根據學生的歷史成績做安 排,並且微幅調整使每一組有男生女生,錯開不對盤的同學。研究者原本是想,

八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半的相處,對彼此應該不陌生,小組討論問題應該不大,

沒想到性別反而造成討論的障礙。因為整組成員只有二十六號是男生,害羞膽小 之餘,不知如何和其他兩位女同學討論。這也提醒了研究者,在分組時可採取四 個人一組,兩個男生、兩個女生是最好的方式,男女人數各半,在同性陪伴之下 增加安全感。而五號同學對性別的刻板印象,認為男生適合報告,女生適合作文 靜的記錄工作,也可以請她們老師考慮在性別議題方面進行機會教育。

研究者:通常會舉手提問題嗎?

AS05:不敢舉手。

研究者:覺得其他組講的都有道理嗎?

AS02:有的有。

AS05:因為已經在想下一題,所以沒有舉手。其他組大部分有道理,不舉手是 不想像他們一樣吵來吵去。

AS02:不舉手因為沒有準備好,不知道要講什麼。

對第六組而言,討論過程就像吵架一樣,吵來吵去,所以不願意舉手提出問 題,但是又認為別組講的大部分都有道理,沒有準備好就不知道要講什麼。前後 的表達是有矛盾的,既然別組講的都有道理,就不需要舉手提問,也不需要準備。

所以不想吵來吵去應該是一種推拖之詞,實際反映的是第六組學生不太清楚如何 從別人的回答中尋找不合理的地方,並且適當的表達自己的疑問,導致活動過程 中大部分的時間只能觀看其他組別「吵來吵去」。這也許跟學生本身的表達能力 與反應能力有關,訪談中研究者感受到這組學生的個性比較溫吞,說話音量小給 人柔弱的感覺,很容易在全班討論過程中被淹沒。或許研究者可以嘗試每一次討 論完後,請學生在學單上寫下最想對某組說的話或是提出哪些問題,讓這些不善 發言的學生,可以透過紙筆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想法,也提升他們的參與感。

從圖 4-5-1 聯絡簿的填寫內容,也可以透露一個訊息,五號同學在單元三討 論結束後說:「不用這麼累,希望可以上輔導課!」對學生而言閱讀與討論課雖 然能夠提升能力,但卻多了許多要做的事情,要額外閱讀文本、寫學習單,還要 與其他同學討論歷史問題,相較於原本的輔導課的確加重了學生的負擔,而且實 驗組 A 還比實驗組 B 每個單元多增加一節討論課。與量化資料對照來看,實驗 組 A 的歷史思維測驗分數的確比實驗組 B 進步,但是歷史學習態度的提升幅度,

與實驗組 B 相較就沒有那麼明顯,會不會與學生感受討論帶來的疲累有關,使 得學習態度的增進不如僅閱讀文本的實驗組 B?這也提醒了研究者,國中學生定 性與穩定度不如成人一般,若是整節課一直不斷地沉浸在歷史問題的討論,難免

會讓學生出現疲累的情緒,課程中最好還是要配合有趣與輕鬆的彈性活動,調整 討論的節奏也吸引學生保持投入的熱忱。

三、訪談第一組學生(AS03、AS16、AS24)

第一組是很多組別認為發表內容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組,研究者發現大多時後 發表意見的都是三號同學,也是實驗組 A 的班長,她的表達能力、口語能力都 較其他同學佳。

研究者:小組分工情形和討論狀況如何?

AS03:我們四個會投票。一開始大家會說是不是,是的舉手,不是的舉手,再 想理由。一開始不會講為何是、為何不是。

研究者:通常意見會一致嗎?

AS03:不會,理由再一起想。

AS16:大部分都是班長(AS03)在想,她想像力比較豐富。

研究者:小組討論對理解歷史有幫助嗎?

AS16:幫助大,自己沒有想到的,別人可以想到。

AS03:有時候他們(同組成員)講的也不錯,大概 55%可以聽其他人講,但自 己想的比較多,全班討論比較有用。

AS16:全班討論和小組討論內容差不多。

AS03:雖然討論內容差不多,可是有時候還是會有遺漏點。

第一組的情況與第四組有點類似,在小組內三號的能力比較好,所以負責大 部分的發言,在組內討論時也成為其他組員依賴的對象,理由是因為她想像力比 較豐富。其實指的是三號的思考程度比較好,往往可以想到許多同學想不到的地 方,注意其他同學沒注意到的層面。但是對三號同學而言,聽其他組的討論比較 能幫助自己周全思考,檢視自己疏忽未考慮的因素,全班討論對她幫助比小組討 論大。這也再次證明,若是與自己能力更好的人討論,進步的情況會更明顯。同 學們自己也注意到討論的益處。

研究者:這幾次活動對你影響最大或是收穫最大的部分?會不會改變你的學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