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寮國華人的生活環境

在文檔中 寮國華人角色的改變 (頁 85-93)

第四章 華人在寮國的生活環境與問題

第一節 寮國華人的生活環境

一、 教育

近年中寮兩國經貿往來頻繁,寮國人為了更好的發展,也都努力學習 華語,中文幾乎成為繼寮文、法文之後的寮國第三種官方語言,寮國家長 也都願意付更高的學費,將孩子送到華文學校就讀。華文教育目前已被寮 國納入國家教育體系,涵蓋幼稚園至高中各個階段。寮國裔學生在永珍市 的唯一華校「寮都公學」中,占了大多數,華裔學生僅占20%。此外,每 年有近7000 名寮國留學生赴中國求學,顯示華語教育在永珍的市場規模。

寮國第一所華文學校,是占巴色省百細華僑於 1929 年所合力創辦的 百細華僑公學。195 1932 年,川壙華僑學校成立;1937 年,永珍寮都公學 成立;1939 年,他曲寮東學校成立;1940 年,素旺崇德學校成立;1943 年,

瑯勃拉邦海南、潮州二幫196分設華僑學校各一所。1971960 年代,百細華僑 公學在校學生曾一度達到1700 餘人。1975 年,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

華人紛紛外逃,1984 年,曾經鼎盛的百細華僑公學畢業生僅有小學畢業生 20 人。1991 年,中國國務院僑辦開始派遣華文老師至百細華僑公學,中斷 十餘年的初中教育才重新開始。目前百細華僑公學開設有幼稚園、小學、

初中及高中,為私立學校性質。至1990 年代中期,全寮國有 4 所華文學校 復辦,學生總人數約2000 人(方芸,2018)。

195 1939 年,百細客家幫創辦的華僑學校和潮洲幫創辦的崇德學校合併為華僑公學。

196 寮國各地華僑分幫的多少,視當地華僑的籍貫而決定,1940 年代,瑯勃拉邦當地的華人以潮 州和海南人居多,設潮州幫公所及海南幫公所。1945 年,二次大戰剛剛結束,兩個幫公所合 併,取名中華會館;兩所華文學校也合併成一所,取名中正學校,開設 6 年制小學。到 20 世紀 60 年代增設初中部。1974 年,改名為新華學校,一直沿用至今。

197寮國目前有五所華文學校,分別是:永珍寮都公學,百細華僑公學,瑯勃拉邦新華學校,沙 灣拿吉崇德學校,他曲寮東公學。

- 76 -

永珍市「寮都公學」創辦於 1937 年,是永珍中華理事會主導的一所 由華僑興辦的華文學校。草創時期只有一間教室,數十名學生。迄 1970 年 代初期,發展成學生人數達 5,600 人,規模相當宏大的名校。及至 1970 年 代中期因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華人紛紛逃離,以致學生僅餘 4~5 百 人。目前寮都公學涵蓋幼稚園到高中,有 2800 多名學生。教職員工 160 人,

74 名中文教師,19850 名寮文教師,36 名行政及其他人員,寮都公學教師 的薪資由中華理事會發給,工資比寮國政府職員的平均工資還要高出 20%。

199但「寮都公學」是公益性質的學校,學費與公立寮文學校差不多,大幅 低於永珍的其它私立學校(中國僑網,2017)。200因為教學品質與內容的 優勢,寮都公學也成為永珍市不論寮人或華人均頗有意願就讀的學校。

張超奇(2017)曾分析寮國華文教育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相較,具有下 列特色:(一)華文和寮國文雙語並重;(二)、提供可「校內直升」的完整 教育體系,有效減少生源流失。(三)、華人社團對華校嚴格監督辦學品質;

(四)寮國當地華人社會華語環境的存在,201有利於華文教育的發展。202 寮國各華僑公學的華文教育也多具有(一)學生學習動機強,學習氛圍濃 厚;(二)華語教師學歷較高,教學方法多樣;(三)注重交流與合作,積 極引進先進教育人才;(四)華文教育歷史悠久,教學體系完整等優勢。但 也面臨華僑華語教師數量不足;辦學經費來源不穩定,教學設施落後;教 材實用性不強與課程設置不合理等問題。203以上所列問題的部份,當交通 改善交流頻繁後,應該都可以消弭,優勢部分則將日趨顯著。綜觀各華僑 公學70 多年來的經歷,華教最主要的致命傷就只是政治因素,204若能避開 政治干擾,寮國的華文學校都可以蓬勃發展成規模宏大的名校。

198 其中有 32 名為中國援助。

199 2019 年 4 月 11 日,取自:寮國永珍寮都公學官網 http://www.laolieutou.com/index.php?c=content&a=show&id=189

200 2019 年 4 月 11 日,取自:http://www.chinaqw.com/app/6/2017/1114/1764.html

201 寮國籍華人在社交中,基本的語言使用順序是:寮語、法語、英語、華語、越南語、泰語。

潮州話(主要使用的方言)(張超奇,2017)。

202在華人社會本身使用方言混雜的狀況下,寮國華人社會達成共識,以普通話為當地華人的共 通語言,積極營造華語環境。

203 羅華榮《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6-08-18 第 06 版 ) 2019 年 4 月 11 日,取自: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06-08/18/content_10175966.htm

204 二戰期間,日軍開入和後來法軍進駐,都對寮國華僑公學造成重大傷害。1970 年代中期的政 治風暴,導致大部分華人逃亡國外,對華校造成更大衝擊。

以有 20 餘萬華人新移民的永珍市而言,即使寮都公學規模宏大,然 而除了僅有寮都公學一所華校,形成無法容納的問題之外,另外還有學歷 認證的問題,205所以,截至 2017 年,20 餘萬新移民子弟的華文教育上尚 無可令新移民滿意的解決辦法,造成在下一代的遷移和教育考量上,新移 民習慣把子女送到中國讀書,由老人或親戚代為照顧,成為留守兒童。針 對此問題,中國湖南商會和湖南邵東僑商計畫投資約 1.2 億人民幣,在永 珍市區建一所涵括幼稚園、小學、初中到高中課程的華語國際學校,206設 計符合中國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大綱和寮國教育部雙方的國家規定課程,

207第一期工程完工後,估計可容納700 至 1000 名學生(中國僑網,2018)。

208

另一個寮國華語教學的主要機構為 2010 年成立的寮國國立大學 孔子學院,開辦成人華語培訓課程,統籌辦理寮國當地華語能力考試 及培訓寮國本土華語教師209

2008 年,江蘇省政府為加強江蘇省與寮國政府體育及經貿合作,責令 蘇州大學決定在寮國創辦一所綜合性大學–寮國蘇州大學。210寮國蘇 州大學是中國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第一所境外大學,211也是寮國政府批 准設立的第一所外資大學。為克服因中寮兩國間國情、法令及政策間 差異而產生的窒礙,在學校申辦過程中,寮國政府各級官員,都為促

205 子女在寮國讀書,除了寮都公學無法容納的問題之外,還有學歷認證的問題。針對此一問 題,湖南省商務廳副廳長李心球表示,將把學籍認證問題作為一個專題案例進行探討;省教育 廳黨組成員徐偉表示,這一問題目前存在政策障礙,將通過正常途徑向教育部尋求國家層面的 協調。2019 年 4 月 11 日,取自:http://www.twoeggz.com/news/9186508.html

206 命名為永珍創新國際學校,是寮國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所外資華文學校,董事長為張建亞。

207這一問題目前存在政策障礙,將通過正常途徑向教育部尋求國家層面的協調。2019 年 4 月 11 日,取自:http://www.twoeggz.com/news/9186508.html

208 據永珍投資局副局長辛拉巴貢介紹,龍月湖特許經營項目位於永珍市主城區,面積 24.2 公 頃,目前已完成移民搬遷和資產註冊工作,並獲得永珍市政府頒發的特許經營許可和土地證。

未來學校設備齊全,配備多媒體軟硬體設備和多功能體育場等。由創新實驗學校、華資開發商 和寮國湖南商會共同籌備。

209。2016 年,中國政府簽署援助寮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專案實施協定,2017 年動工。(中國商務 部,2017-10-19)。2019 年 4 月 11 日,取自: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shangwubangzhu/201710/20171002660689.shtml

210 2006 年,蘇州大學應邀參與寮國「永珍新城」高等教育建設工作,經過 2007 年兩次去寮國 考察後,2008 年 4 月,現任蘇州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院長汪解先受命前往寮國辦學。2019 年 4 月 11 日,取自:老撾蘇州大學官網。

211 2011 年 6 月,中國教育部正式下達《教育部關於同意設立寮國蘇州大學的批復》。

- 78 -

使寮國蘇州大學成立而 盡力提供各種協助,212校舍建設則是 與中資企 業先鋒木業公司以「校-企合作」方式建設(蘇州日報,2017/11/20)。213 在永珍的寮國蘇大於 2012 年招收首屆學生正式開課 。214

二、社交

新移民對於參加寮國當地的婚宴、宗教、節慶等傳統文化活動並不 排斥,但多是出於禮貌性尊重受邀參與,移民群體內部的婚姻、宗教 和節慶等活動仍普遍按中國各地風俗與禮儀舉行,例如每年春節和清 明節就是寮國新移民大量回國的兩個重要節日(周大鳴、張恩迅,2017)。

在寮國鄉村生活的新移民,其社交範圍大多仍限於同鄉的交流,既 使移出多年仍保持說家鄉話、吃家鄉菜、打家鄉牌、過家鄉節的生活 習慣。215寮國都市華人新移民的社交,很主要是以商會為軸心,如過 年由商會籌辦團拜活動,216或由商會組團與寮國中國大使館互訪。217

三、華文媒體

1959 年,寮國華人方開辦《寮華日報》,218此為寮國第一家華文報紙,

219因銷路有限,於同年 12 月停刊。後來又發行了《自然報》、《虎報》,

均於數月後停刊;1965 年有《華僑新聞》誕生;1967 年有《永珍日報》問

212 2019 年 4 月 11 日,取自:http://m.dooland.com/index.php?s=/article/id/488255/from/faxian.html

213 寮國蘇州大學主校區校園建設於 2013 年開工,工程正在進行中,目前上課校舍暫時租用民 間建築代替。

214 其課程分為華語培訓和大學教育二個部分。華語培訓部分又分為初、中、高三級,三個月一 期,報名人數通常很快額滿。大學教育部分,首先開設的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金融、中文 (中國語言)、電腦科學與技術四個系所。初期採取「1+3」形式,即在寮國學習 1 年中文及寮國 國內必修課程,其餘 3 年前往中國江蘇省蘇州大學留學。去中國的留學生回到寮國就業,待遇 比寮國國內大學畢業生高出 50%左右(中國教育部網,2014/1/8)

215 根據周大鳴、張恩迅 2017 年在瑯勃拉邦省南巴縣的調查:湖南人多有親戚關係,或來自邵 東縣簡家隴鄉,他們平日騎摩托走幾十公里去另一家吃飯、打牌、聊天、喝茶的現象很普遍,

並建有專門的微信群來發佈公告和資訊,每逢中國傳統節日或生日、婚宴、開店等重大事件,

並建有專門的微信群來發佈公告和資訊,每逢中國傳統節日或生日、婚宴、開店等重大事件,

在文檔中 寮國華人角色的改變 (頁 8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