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對傳統資訊尋求理論的補強及新聞教育與實務的建議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對傳統資訊尋求理論的補強及新聞教育與實務的建議

綜合上述研究發現,本節主要欲藉由本研究結果,分別對於傳統資訊尋求理 論及新聞教育與實務層面進行反思,試圖在傳統理論層次部分進行補強,並對目 前新聞教育與實務部分提出幾項建議。

尤其當我們在討論記者尋人行為時,一般實務界人士不乏認為理論與實務之 間乃存在嚴重扞格,新聞工作非得透過實踐過程,而非理論的灌輸,才能有效體 認與掌握。整體而言,理論與實務的扞格,部分仍出自於我們習於以單一理論(新 聞學)進入觀看新聞場域。然而,新聞工作的現象層面,卻早已非單一理論可以 滿足,唯有透過科際整合的方式,才能對於現象層面的了解更為深刻。因而本研 究遂向圖書資訊學領域(如:資訊尋求理論)、生態與認知心理學領域(如:機 緣理論)及社會學領域(如:社會資本、社會網絡)借火,希冀可藉以探究記者 尋人行為,並就本研究最終研究結果部分,進一步對於資訊尋求理論進行反思與 補強。

一、 對傳統資訊尋求理論的補強

以往不乏有研究援引資訊尋求理論的架構來探析新聞記者的資訊尋求行為

(如 Attfield & Dowell, 2003; Attfield, Blandford & Dowell, 2003; Campbell, 1997;

Kessler & McDonald, 1992; Nicholas & Martin, 1997; Ward & Hansen, 1987),然而,對

於新聞記者尋人行為的討論卻往往付之闕如。

基本上,從以往分析記者資訊尋求的研究中,可知記者資訊尋求行為乃被視 作是一種記者尋找可作為報導素材之資訊的行為;而在本研究中,記者尋人行為 則被視作是記者從消息來源身上尋找可作為報導素材之資訊的行為;另一方面,

記者資訊尋求行為乃是一種在多重情境下,協調不同目標及限制的產物(Attfield

& Dowell, 2003; Attfield, Blandford & Dowell, 2003);而根據本研究發現,記者尋人 行為同樣亦須協調不同情境的目標與限制。由此可知,記者尋人行為與資訊尋求 行為,在若干層次上,實具有相似性,無法全面截然二分。但本研究同時亦發現 記者尋人行為又有其特殊性,可用以補強傳統資訊尋求理論未能洞察的視角。

(一)信任關係的延伸

記者尋人行為與資訊尋求行為最大的差異在於,尋人行為乃是一種「信任關 係的延伸」(extension of trust)。然而,該一論述並非否定記者資訊尋求行為就不 需「信任」元素,在透過以人作為中介管道近用資訊時,即是講求資訊尋求者與 資訊中間人之間是否存在信任關係,由於資訊中間人因完全擁有或支配資訊資源 的使用權,因此,資訊中間人若視資訊尋求者是可信任的,將可大幅提高資訊分 享的可能性61

相較於資訊尋求行為,僅侷限在資訊尋求者與資訊中間人之間的信任關係,

本研究發現,記者在尋人的過程中,乃經歷兩階段的信任考驗,除與資訊中間人 之外,更須接受來自與消息來源之間信任關係的檢驗。

此乃鑑於記者雖透過資訊中間人作為中介管道,近用消息來源身上的新聞素 材,但資訊中間人所擁有及支配與消息來源相關的資訊,並非完整的素材內容,

僅是平日與小人物接觸時或由第三者口中所聽聞片段、零星的線索,如同受訪者

61

不可否認,資訊資源在被個人支配而非擁有的情況下,係存在若干資訊分享的限制,如法令規 範,但透過雙方的信任關係,將有機會可進行化解,此乃因資訊中間人在資訊分享的當下,係 存有一信念,認為資訊尋求者可在不危及其個人利益之下使用該資訊。

S4 指出,新聞記者猶如一「拼圖遊戲者」,須整合不同來源的線索,以拼湊出最 終新聞的圖像;另一方面,受訪記者亦表示,唯有在與消息來源進行實際採訪的 過程中,才能真正瞭解該名小人物的價值性,發現若干資訊中間人未能察知的面 向。由此可知,每一個資訊中間人所擁有及支配與小人物相關的資訊,皆僅是最 終新聞事件全貌的一隅。因此,新聞記者仍須與消息來源進行直接接觸,此時,

若欲獲取完整的新聞素材,信任關係便得由記者與資訊中間人向下延伸至記者與 消息來源身上。

另一方面,即便資訊中間人所掌握的資訊,可大致拼湊出新聞事件的全貌,

如醫師擁有罕見疾病病患的完整病歷資料,然同於資訊尋求行為所陳述,資訊的 分享仍存有若干規範限制,如醫院即將病患隱私列入醫師評鑑考核項目之一,此 時,資訊中間人並無法僅憑其與記者之間的信任關係即可決定是否進行資訊分 享,因資訊內容已涉及第三人(消息來源),且若經由記者披露,而未獲得新聞 當事人的許可,資訊中間人亦將難辭其咎、遭致責難62。換言之,在記者尋人行 為中,信任關係的討論是複雜的,並非僅限於記者與資訊中間人這一端。

然而,本研究一開始即是以新聞記者如何尋找不具知名度的消息來源為主,

因而彼此之間幾乎互不相識,又何來信任之有?尤其整體社會情境脈絡的轉變,

詐騙事件的頻傳,導致陌生人之間又更顯疏離,亦造成信任關係的培養不易。

有鑑於此,本研究發現,記者尋人行為雖觸及信任關係的延伸,然而並非指 涉記者與小人物消息來源之間關係的培養,而係為記者須辨識資訊中間人與小人 物消息來源之間是否存在信任關係。此乃因關係的培養並非短時間就可一蹴可 幾,而新聞記者最大的限制即在於時間資源不足;另一方面,因記者一般期望在 一次報導中即能將所有有關該一小人物之故事善盡,以防其他記者跟進,因而小 人物消息來源所能提供的資訊價值通常亦僅限於一次,鮮少有相同的人物被報導

62 由於小人物新聞是由人(消息來源)作為承載資訊內容的載體,而非無任何情緒反應的工具

(如電子資料庫),因此當資訊中間人若不當使用或洩漏當事人個人資訊時,乃會引發當事人 不滿,進而採取法律途徑解決。

二次,此有別於資訊中間人,後者通常可持續不斷提供不同小人物消息來源的線 索訊息,因此,記者與小人物消息來源之間信任關係的培養,便顯得不若與資訊 中間人重要。

基於上述因素,可知記者尋人行為與資訊尋求行為的差異係在於,前者除要 求記者需與資訊中間人之間有信任關係外,尚得辨識該名作為中介管道的資訊中 間人,是否與小人物消息來源之間亦存有信任關係。一旦記者可辨識出合適的資 訊中間人人選,不論在說服消息來源或引薦工作上,皆對於記者尋人工作有所助 益。由此可知,本研究延伸及拓展以往資訊尋求理論對於「信任」元素的討論,

並凸顯記者尋人與資訊尋求之間的差異性。

(二)資源價值性的辨識

以往在記者資訊尋求行為中,由於大多數紙本資料皆已建檔管理,例如記者 平時仰賴的政府公報、檔案或統計資料等,並有專門機構負責典藏,建置線上公 用目錄或電子資料庫以供使用者查檢,而每一筆資料在建檔同時,亦針對資訊內 容賦予相對應的主題標目(subject headings),形式類同現今 Web 2.0 的標籤(tag), 因此,使用者可輕易判斷資訊內容是否符合個人需求。

然而,小人物新聞素材並未如同上述資訊已被建檔管理,並給予一特定主題 標籤,再藉由檢索系統進行使用63;另一方面,那些收錄在新聞資料庫中的新聞 文本,亦是已報導過的素材內容,失去新聞原創性價值。因此,在小人物新聞素 材的價值性判斷上,有別於傳統資訊尋求中所指陳的方式,記者在尋人時,必須 先由組織機構出發,瞭解哪些機構專職負責與小人物新聞相關的素材,再從中尋 覓關鍵的資訊中間人以近用這些新聞素材,為採取一種迂迴、間接的方式,辨識 及近用資訊素材。

63 此意謂部分政府資訊可援引〈政府資訊公開法〉,要求在正當合理的範圍下,公開讓一般民眾 使用;但小人物的資訊素材卻受〈個人資料保護法〉規範,即便有專門機構典藏,亦不得隨意 公開。

二、 對新聞教育與實務的建議

(一)對新聞教育的建議

根據研究發現,可知記者尋人行為係為一種蘊含「行動中思考」(thinking- in-action)的過程,此乃意味記者每一步的行動皆非依照腦中預先計畫的步驟進 行,而是按當下所處的情境,權衡與協調不同目標及限制,以適時運用情境所賦 予各式中介資源施為的過程。倘若我們回歸至新聞教育,則在課程的設計上,理 應協助學生發展出「行動中思考」的能力,並且能對「行動中思考」之概念進行 反思,以期能在不確定的情境之中,發展出若干相對應的策略。有鑑於此,本研 究遂從研究結果出發,對於現階段新聞教育提出二項建議,以增進新聞傳播科系 學生日後進入職場時的尋人行為表現。

1. 情境式教學

從研究結果可知,記者尋人時乃大量仰賴中介資源的協助,包括物質工具與 人際關係網絡,其中,工具的物性及記者與資訊中間人之間的關係特質係為影響 記者決定選擇何種中介資源來完成任務的關鍵。然而,在課程設計上,若欲完全 善盡每一個傳播與資訊科技工具的物性,抑或每一位與記者擁有關係之資訊中間 人特質,實在洵非一件易事;加以這些工具物性或關係特質並非以一常數固定不 變存在,因此中介資源的使用與否,仍是得依記者當下所處情境是否允許記者視

從研究結果可知,記者尋人時乃大量仰賴中介資源的協助,包括物質工具與 人際關係網絡,其中,工具的物性及記者與資訊中間人之間的關係特質係為影響 記者決定選擇何種中介資源來完成任務的關鍵。然而,在課程設計上,若欲完全 善盡每一個傳播與資訊科技工具的物性,抑或每一位與記者擁有關係之資訊中間 人特質,實在洵非一件易事;加以這些工具物性或關係特質並非以一常數固定不 變存在,因此中介資源的使用與否,仍是得依記者當下所處情境是否允許記者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