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第三節 記者如何運用人際關係網絡尋人

Westerman 等人(2008)研究尋人者利用何種管道來獲取有關搜尋對象個人 相關資訊時,發現若搜尋對象與尋人者之間互為陌生人關係時,尋人者通常乃會 藉由詢問其他人(asking another person)的方式來獲取搜尋對象的個人資訊。若 基於此,則人際關係網絡應可說是記者尋找陌生人的關鍵來源;然而,Westerman 等人的研究僅處理尋人者與搜尋對象之間的關係類型及與尋人管道之間相對應 的關係,並未再深入探究及處理尋人者與資訊中間人之間的關係類型為何?以及 尋人者又是如何找到適合的資訊中間人,以協助尋獲最終的目標對象。爰此,本 研究將透過實徵資料的結果,藉以反映記者利用人際關係網絡中所蘊含策略操作 的面向。

一、關係特質辨識

Cross 與 Borgatti(2004)指出當行動者向他人尋求資訊/知識協助時,乃會 依據覺知(awareness)、近用(access)、投入(engagement)及安全(safety)等四 大關係特質,決定是否向對方提出請求。而本研究關注新聞記者如何辨識自身與 資訊中間人之間的關係特質,藉以轉向適合的資訊中間人尋求協助,以期可在時 限內完成報導任務。根據實徵資料結果,本研究發現地方記者在尋找資訊中間人

時,乃會依 Cross 與 Borgatti 提及四項判準,決定是否向對方請託資源以解決問 題。茲分述如下:

(一)覺知(Awareness)

覺知係指尋人者知曉對方乃擁有或支配與自身問題解決相關的資訊/知 源,他們為記者提供尋人線索,並且進行引薦工作。因此,就如同 Johnson(2004)

的研究指出,尋人者選擇資訊中間人的關鍵係在於對方是否擁有較佳的資源品 遇(information encountering)情形乃不列入本研究分析範疇之中;另一方面,此種資訊偶遇情 形發生的頻率亦相對較低,受訪者 S3 即曾表示:「新聞記者通常沒有辦法直接站到第一線,仍 須靠這些第一線的消息來源提供線索…這種靠機緣成為目擊者的新聞是不穩定的,如果我們靠 這個就完蛋了」

1. 從機構向人的傾斜

新聞記者對於資訊中間人的想像,並非一開始即浮現「人」的概念,而是先 設想小人物新聞應包含哪些報導角度,並且需有哪些敘事素材來支撐這些角度,

進而再推演至相對應可提供內容素材的權責機構;最後,則是從各機構之中向下 延伸至個別合適的資訊中間人。對於此種由機構開始的佈線行為,部分仍是反映 出新聞常規在記者身上運作的痕跡,突顯新聞組織如何在空間面向上進行操作,

藉以控制整體產製流程(Tuchman, 1979)。但更重要的是,從機構向人推演的方 式,著實替記者在判斷資訊中間人是否具有問題解決相關資源的工作上,省卻不 少蒐集及研判的時間成本。

實際上,記者並不易察覺資訊中間人身上所擁有的永久性資源,此乃因這些 永久性資源係是個人透過繼承、投資及交換等方式所獲取,一般而言,鮮少彰顯 於外;然而,一旦資訊中間人擔任某種要職,或隸屬某組織機構,佔據了特殊位 置,則必然會被賦予短暫、具時效性的位置資源(Lin, 2001∕張磊譯,2005)。對 於記者而言,從機構著手,進行位置資源的辨識,相較於對個人永久性資源的判 別,實在簡易許多,尤其部分受訪者(如 S1、S3、S5)表示,時下許多組織機 構,單從機構名稱即可判別其提供的資源類型,如醫療改革基金會、就業輔導會、

家扶中心等。

由此可知,記者在研判資訊中間人是否具有問題解決相關資源時,係是先從 報導角度出發,並於決定後續所欲蒐集敘事素材後,再由佈線的機構向可提供線 索的資訊中間人傾斜,例如記者若欲報導失業潮下的受害者,便會設法從各地方 就業輔導會或服務站開始建立人脈,這些機構因負責一般民眾就業事務,平日即 與失業小人物有所接觸,故擁有大量個案資料;抑或報導新移民議題時,則選擇 與各縣市專勤隊聯繫;而待機構確定後,記者則再從中培養可作為資訊中間人的 人選。

一般而言,人選的挑定,在理想中狀態乃是一網打盡,但實際上,仍是先從 組織中為居要職的主管開始,此乃鑑於這些高層人士握有最終訊息是否釋放的權 力,如受訪者 S3 表示:「盡量跟管理階層建立關係,因為有時候基層會不理你」,

又或如研究者觀察到,當受訪者 S2 向戶政單位洽詢某地方人士的出生日期及戶 籍遷徙資料時,每當記者詢問一項問題,承辦人員便向單位主任確認是否可透 露。因此,對於記者而言,一旦掌握組織中位居高位者,獲得線索的難度便大幅 降低;然而,並不見得所有高層人士皆願意與記者建立關係,此時,記者便會透 過旁敲側擊的方式尋找對於該組織認同感較低,或不滿高層人士作法,與其之間 充滿矛盾衝突的人物著手,有時這些人物甚且不須記者主動攀關係,通常乃會主 動向記者提供資訊。

譬如說你知道這個人他的死對頭是誰,那就要去跟他的死對頭建立 關係,他就會幫我們去打擊他對手,... 會有一撮份子看不慣這些高層 的作法,因為在一個團體裡面,一定有所謂的正義之士... 當然這個建 立不一定是我們找的,也有可能主動找上我們。(受訪者 S3)

綜言之,新聞記者覺知資訊中間人所擁有資源品質的第一步,即是找出可提 供報導角度所需敘事素材之機構,再從中挑選佔據關鍵位置資源的人物,這些人 物不外乎是位居組織高位者,抑或與組織存在歧見的人物。

2. 智能的分散與卸載

以往談及資訊尋求行為時,乃假定資訊尋求者必須主動搜尋資訊,以滿足個 人資訊需求,資訊並不會主動找上門來,因而亦考驗資訊尋求者搜尋、判斷資訊 的能力;同樣對於尋人行為的假定亦不例外,尋人者必須覺知人際關係網絡中的 資源擁有/支配者,並主動尋求其協助,以獲取尋人相關線索;然而,在地方記 者身上,我們卻看到不一樣的可能性。在時間緊縮的情況下,記者要判斷一個人 是否具有問題解決的相關資源,其實是會造成認知上極大的負擔,因此,聰明的

記者乃懂得如何將在短時間內遽下判斷的能力分散與卸載出去,由資訊中間人來 承擔,以減少尋人的時間。

由於新聞記者的優勢在於擁有版面資源,加以平日文章見報時,記者姓名皆 會一併附上,因此,對於有意增加曝光量的組織而言,便會主動找上記者,此時,

資源覺知的工作乃由這些組織機構替代新聞記者施行;然另一方面,新聞記者亦 由資源覺知者轉變成新聞教育者的角色,此乃因這些主動提供訊息的資訊中間 人,他們對於新聞的敏感度仍不若記者清晰,因而在雙方互動初期,時常從自身 利益出發,提供制式的官方活動訊息,而記者的工作即是教導這些資訊中間人如 何拿出手中具有價值的資源,另一方面,亦可同時省下記者研判資源品質的時 間,如受訪者 S1、S2、S4 表示:

其實現在的社團都很主動,都會主動公告、聯繫,不像以前要靠記 者一個一個去拜訪,現在根本就來不及拜訪,他的電話就先來了...這 些社團為了生存,時常需要跟媒體互動,甚至透過媒體募款,他們也會 在跟媒體磨合的過程中,投媒體所好,看媒體想要什麼題材,就提供給 你,所以我們現在很多小人物都是來自於社團,我會告訴社團,我要的 是什麼方向。(受訪者 S1)

有時候跟記者接觸久了,他就知道記者的喜好、需求,就是要有畫 面、有故事,被記者訓練出有這樣的概念。也許他這次安排的很平淡無 奇,那可能會稍微點他一下、溝通一下。(受訪者 S2)

在聚餐時,我會跟這些老師們談一下新聞是什麼?怎麼去找新聞?

怎麼去判斷什麼是好新聞?這樣才能在你的好朋友之中,建立你的抓耙 子群。(受訪者 S4)

換言之,新聞記者作為一個尋人者,並不須一直採取主動的態勢,尋人線索 有時是會自動浮現在眼前;然而,為了維持雙方資源的平衡,記者亦須適時提供

回報,否則將造成對方因無獲取適當報酬,而放棄提供資源之情形。從受訪者的 小人物新聞文本中,研究者亦發現記者乃會於報導中不時穿插資源提供者所舉辦 相關活動訊息,或於文末提及其單位名稱,以作為資源提供的報償代價。

(二)近用(access)

近用係指問題即時處理能力,由於新聞工作講求時效性,新聞記者在選擇求 助於資訊中間人時,即便資訊中間人擁有或支配問題解決相關資源,然若要是未 能即時給予協助,則對於記者而言,資源的效用性仍是不大。由此可知,新聞記 者尋人行動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自身是否可覺知資源位置外,亦端視於該資 訊中間人是否具有可近用性,以及回覆記者需求之時效性而定。

就可近用性部分,以往研究論及資訊尋求者在利用電子資料庫進行資訊檢索 時,即便使用者已事先知曉該資料庫特性,察覺內部存有若干具價值性資訊,然 若未取得該資料庫的使用權限,抑或須再付費進行檢索,則將大幅降低使用意 願,同時亦減少該資料庫可近用性程度。相較於科技物而言,資訊中間人則同樣 設有若干可近用的標準,然資訊中間人的標準卻是隨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差異,而 有相對性的變化,非如同電子資料庫具有絕對性的標準。

就可近用性部分,以往研究論及資訊尋求者在利用電子資料庫進行資訊檢索 時,即便使用者已事先知曉該資料庫特性,察覺內部存有若干具價值性資訊,然 若未取得該資料庫的使用權限,抑或須再付費進行檢索,則將大幅降低使用意 願,同時亦減少該資料庫可近用性程度。相較於科技物而言,資訊中間人則同樣 設有若干可近用的標準,然資訊中間人的標準卻是隨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差異,而 有相對性的變化,非如同電子資料庫具有絕對性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