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第四節 小結

綜合本研究實徵資料結果,可知地方記者在尋找小人物消息來源時,乃大量 仰賴環境周遭的中介資源作為助力,而此亦呼應「配置型智能」概念所指稱,任 何工作的完成皆須透過個體再加上某項資源(person plus)的輔助,光靠個人之 力,尋人工作將注定失敗;然而對於中介資源的運用過程,實際上亦非想像中輕 而易舉,其中又蘊含若干玄機竅門,同時亦彰顯出地方記者在尋人時的知識策略。

由於本研究以「機緣」觀點檢視地方記者選擇與運用中介資源的過程,其中 機緣係打破以往主、客體二元對立的關係,並強調工具的使用功能乃隨行動者當 下所處情境有所變動,因此「情境」亦成為本研究討論的焦點。有鑑於此,在本 章第一節中,遂先就新聞機構性進行探討,從研究結果可知新聞機構在時間與空 間面向上,係不斷對於新聞產製過程進行操控,因此記者尋人行為同時亦反映出 新聞機構性的特徵。

在新聞機構性的情境下,雖有利於組織掌控新聞產製的節奏,但同樣亦造成 部分失控的現象,諸如地方記者平日雖可依個人工作節奏處理小人物新聞,然而 一旦特殊議題發酵或節慶來臨時,在地方記者必須兼顧轄區內各類新聞事件之情 況下,便會產生在短時間內湧入鉅量新聞事件之情形,進而造成記者工作負擔不 斷增強;另一方面,新聞機構將地方新聞以轄區方式進行責任分配,目的係為了 捕捉每一則新聞事件,並且致使新聞產製工作可有效率完成,然而,此一方式仍 舊無法預防小人物新聞遺漏的情形發生,此可歸因於小人物非同於紙本或電子資 源,人會不斷進行遷徙、移動,甚或因失蹤、病殤等因素而終至消失,而後者一 旦預先建立詮釋資料(meta-data)檔案,除非人為刻意更動、刪減,基本上,使 用者皆可利用資訊系統搜尋至實體資料典藏位置或電子檔案連結。

有鑑於此,為了化解新聞機構情境所造成若干窒礙因素,我們發現地方記者

乃會適時導入工具,透過工具的運用,一方面,地方記者壓縮了原先新聞處理所 需花費的時間,提供更充裕的時間以利於小人物尋人線索與新聞素材的蒐集;另 一方面,工具更可協助記者彌補新聞遺漏的缺口,防止小人物新聞的疏漏情形;

除此之外,我們發現在工具導入記者工作脈絡後,相較以往,地方記者更加活用 工具來鞏固其與資訊中間人之間的情感關係,進而俾利於後續社會資源的交換。

由此可知,新聞機構以時間及空間佈下一張強而有力的結構網,然而透過工具的 運用,卻也同時彰顯出地方記者在結構之中的能動性。

另一方面,在探討地方記者如何運用人脈資源尋人時,研究結果亦顯示記者 與資訊中間人之間的關係特質乃是影響其選擇關鍵資訊中間人的重要因素,意即 記者必須確切知曉哪些資訊中間人具有可以解決問題的知識與資訊,並且又可立 即讓記者獲取這些資源,以免耽誤截稿時間。此時,我們發現記者的策略即是從 資訊中間人所隸屬的組織機構來判斷其所擁有的位置資源;另外,則是透過自身 所擁有的版面資源進行利誘與交換,促使資訊中間人自動接近記者,以省卻尋找 關鍵資訊中間人的時間。當然為加速資源的取得,地方記者同樣亦會因應資訊中 間人不同的回應風格,施展不同策略,例如對於有所顧忌、保持緘默的資訊中間 人,地方記者會以旁敲側擊方式,先從別處蒐集初步線索,再以試探性口吻漸進 突破資訊中間人心防;有時若礙於時間不足,記者更會直接開口以版面資源作為 資訊交換的籌碼。當然地方記者所有策略的施展,皆是在是否能與資訊中間人維 繫長久關係的前提下進行,目的欲使資源可長期流通,因此倘若資訊中間人堅決 不出借資源時,地方記者亦會控制自身行為,以免有損雙方情誼,影響日後資源 的交換。

最後,本研究則是探究地方記者與資訊中間人之間的連帶關係是否會影響記 者資源的取得。透過本研究個案,乃驗證 Granovetter 所稱「弱連結優勢」假設,

顯示新資訊的流通主要仍是仰賴與自身擁有弱連結關係的行動者。然而實徵資料 結果在若干層次上仍與 Granovetter 的研究假設有些微出入,有鑑於此,本研究乃

援引「機緣」觀點來解決此一矛盾情形。意即地方記者在人脈的選擇上,係先對 於每一個行動者(資訊中間人)所擁有的資源與限制進行辨識,因此資訊中間人 的選擇乃是經過各項情境目標與限制不斷比對及調和的過程,進而求出一最大公 約數,而此亦符合本研究先前所不斷強調:記者工作係處於多重情境之下,而任 務的達成乃端視記者如何權衡得失、調和不同情境目標與限制之間的衝突。例如 即便鑲嵌在縣議員人際關係網絡內的資源龐大又豐富,然若其未能符合記者截稿 時間的限制條件,則記者勢必得轉向求助其他資訊中間人;此時地方村長的出 現,其所擁有的資源恰巧是記者所缺乏者,包括語言資源及可接近小人物消息來 源的信任憑狀,因此亦成為記者選擇作為資訊中間人的不二人選。

第 第 第

第五 五 五 五章 章 章 章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重要發現與討論

本研究主要立基在以往新聞學研究所持續關注「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 之議題上。就過往的研究架構中,不乏可見學者亟欲捕捉記者與消息來源之間互 動過程的細微脈動,試圖發展出各式模式以窮盡記者與消息來源之間互動關係的 態樣(Gieber & Johnson, 1961; Grossman & Rourke, 1976; Wolfsfeld, 1984, 1991)。儘 管如此,傳統研究仍因其預設框架的限制,故亦作為本研究發端的楔子。

本研究試圖跳脫傳統研究僅以政治人物或公關人員作為研究對象的框架限 制,在以往研究對象的設定下,記者與消息來源之間互動關係的討論,僅限於雙 方關係的培養、鞏固、強化及修補等面向上,對於記者尋找消息來源所涉及策略 研擬與施展過程幾乎避而不談。實際上,在傳統架構之下,亦可說未有任何策略 可言,此乃因政治人物或公關人員平日大多有固定出入的場合及特定隸屬的組 織,記者若欲獲取新聞素材,通常僅須蹲點採訪即可,有時甚且不須主動出擊,

消息來源亦會主動提供訊息,以博取版面資源。換言之,傳統研究受限於一開始 研究對象的選擇,因而在後續的討論,大多僅聚焦在記者與消息來源之間如何維 繫雙方關係,抑或當關係破裂時,如何進行修補,以期可使雙方之間的資訊管道 持續暢通,以各取所需。

另一方面,傳統對於消息來源的定義,係指任何可提供新聞素材的人物(Gans, 1979;鄭瑞城,1991),然而以往研究大多將最終在新聞文本上呈現的新聞當事 人及關係人,與提供記者線索,指引記者尋覓至新聞當事人與關係人之資訊中間 人混為一談,此亦阻礙研究者觀看資訊資源流動的情形,而不易分辨出最終新聞 素材取得,究竟是靠記者自身,抑或是資訊中間人。

有鑑於此,本研究乃重新檢視記者與消息來源之間的互動關係,在消息來源 的選擇上,不再以政治人物或公關人員為主,而是一般不具社會能見度的小人 物,藉以探索記者在尋找素昧平生的小人物時,如何運用環境周遭的中介資源(物 質工具、人際關係網絡)來蒐集尋人線索;對於新聞記者而言,尋找小人物消息 來源同時亦為平日已漸趨常規化的新聞工作,增添不少挑戰性,跳脫出以往依循 公關稿行程跑新聞的制式模式。綜言之,本研究乃歸納出下列三項重要發現:

一、 記者尋找小人物消息來源雖受新聞機構性影響,形成特 定假設,但假設的形成卻是一不斷循環建構的過程

記者身處新聞機構情境之中,因而在尋人過程中乃不斷受機構情境的影響,

亦對新聞事件形成特定假設,如受訪者 S4 在展開尋人任務之前,即形成三大假 設:意外造成、黑道介入及女色糾紛。而假設乃會對於記者尋人行為產生若干作 用,即記者在面對某一新聞事件時,腦中將形成一種想像或意念,並且指引記者 後續觀察及蒐集資料的方向,藉以印證假設是否成立(Attfield & Dowell, 2003;

章倩萍,1994),因此,在本研究中,受訪者 S4 一開始係依據假設去尋找採訪對 象(學校總務主任)。另一方面,記者因長期沈浸在組織文化之中,因而不自覺 對於小人物本身所擁有的資訊素材,應具備哪些新聞價值性元素存有預設,有時 甚且不需長期潛移默化過程,新聞機構便會設定若干標準,直接下達命令要求記 者遵循,加以配合日常工作常規的要求,因而又更深化哪些小人物應被選擇、忽 略或排除,而新聞機構則會透過每月考評表,來監督記者的表現是否符合組織期 望。

但實際上,記者在尋人過程中,假設並非自始至終皆呈現一致性態樣,且亦 非以一種線性結構方式控制記者尋人的方向。在記者實際進入尋人線索蒐集之 前,即是根據若干浮現在眼前的事實與指標來建構假設,並且依據事實與指標浮

現的數量及差異性,有時亦會同時形成多重假設,以至於彼此之間產生相互競爭 的情形,因此仍須透過後續資料的蒐集工作,來決定所有可能的假設中何者將脫 穎而出;有時則是在資料蒐集過程中,因蒐集到若干關鍵性指標,並於釐清相互

現的數量及差異性,有時亦會同時形成多重假設,以至於彼此之間產生相互競爭 的情形,因此仍須透過後續資料的蒐集工作,來決定所有可能的假設中何者將脫 穎而出;有時則是在資料蒐集過程中,因蒐集到若干關鍵性指標,並於釐清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