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 第

第一 一 一章 一 章 章 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又到每周四《大學報》固定報稿單時間,一如往常,負責人物版的 採訪主任乃例行性召開「編前會議」,要求旗下每一位記者須提報 2 則當 周蒐集到的人物線索,記者同時須在上午 10 時前至「大學線上」(Uonline)

上稿系統輸入線索內容。採訪主任將依據線索單,逐項詢問記者有關該 新聞人物的特點與故事性,以及預備採訪的切點及面向等。

第二天中午,《大學報》則召開例行檢討會,針對上周刊物進行檢討;

而在下周一下午 4 時前,記者須至系統上傳當期刊物的初稿稿件,並於 當日幹部會議結束後(約莫晚間 7 時),由採訪主任監督記者進行改稿與 補採作業;最後,在周三下午 4 時前上傳二稿,並在當晚 6 時 30 分進行 最終改稿作業,直至完成為止,一周的新聞工作才宣告結束。

由於人物版當初設計走向係以專題人物為主,因此,在工作分配上,

乃以兩人一組方式,每周由不同組別輪流負責主題發想及尋找與主題相 符人物之工作;其餘未輪值記者則不受此限,可自由選擇人物,當然手 中若有符合當周主題之人選,亦可協助提供線索或直接撰寫。

對於《大學報》人物版而言,它所關注的「新聞人物」乃是各大專 院校的大學生,然而並非所有大學生皆可成為新聞人物,這些新聞人物 的共同特徵,係在於他們雖非公眾人物,擁有一定知名度與能見度,但 身上卻有若干可作為新聞報導所需的素材,同時也因他們不具知名度,

故亦增加《大學報》記者尋人的困難度。

有鑑於此,在茫茫人海中,新聞記者究竟要怎麼做,才能在每周截 稿前夕,找到至少 2 位符合專題主題的新聞人物,完成組織託付的任務?

以上案例,係為一個大學實習報紙人物版記者一周的工作流程,其中又涉及 新聞人物搜尋工作。而《大學報》作業方式雖與一般平面媒體不盡相同,但作為 一實習刊物,在若干程度上,仍希冀創造出與職場工作相似氛圍,以利於學生預 先體驗及模擬新聞產製實際作業流程,因此,《大學報》可視作是平面媒體的縮 影,進一步亦可知新聞人物搜尋工作乃是記者日常任務的重點之一。

我們看到《大學報》案例主要展現的是記者「尋人行為」(people-seeking behavior),所謂「尋人行為」係指記者在新聞組織設定的結構框架中進行新聞人 物的搜尋工作,以求獲取新聞內容素材,因此亦可稱作是一種「機構性資訊蒐集 行為」(institutionalized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此種機構性資訊蒐集行為的 特徵,即是反映出新聞組織在空間與時間面向上進行操控的結果(Tuchman, 1979),例如在空間面向上,每位記者在學期初即被指派特定數量及地域範圍的 大專院校,換言之,尋人範圍已侷限在這些採訪區域中,一旦超過記者管轄範圍 之外,即便有符合主題的新聞人物,記者亦未必能察覺;另一方面,在時間面向 上,《大學報》則是在每一項工作項目中皆明訂稿件繳交期限,一旦記者未如期 交付作業,亦有相對應的獎懲辦法。從本案例中可知,《大學報》記者實際尋人 時間乃十分有限,於周三晚間仍在處理當期刊物稿件之際,隔日上午 10 時前,

又須將下一期刊物的人物線索呈報至《大學線上》系統中。

由此可知,在新聞組織機構性的作用之下,在空間面向上,乃清楚劃分及限 定記者採訪的責任區域與駐守地點,此決定了記者觀察的方向,進而凸顯出特定 新聞人物,同時亦遮蔽了若干人物;另一方面,新聞組織為控管新聞產製流程,

在時間面向上同樣亦進行操控,此又致使記者尋人時間不斷受到壓縮。實際上,

新聞的生命週期十分短暫,因此記者的尋人行為不同於一般常人,可漫無止盡地 進行搜尋工作,尤其當新聞場域由實習刊物轉換至一般平面媒體時,新聞產製的 週期更由一周縮減至一日。有鑑於此,記者的尋人行為必須設定停止點,套用經 濟學術語,一旦超過停止點而仍未停止尋人動作,邊際效用將會不斷遞減,縱使

最終記者可獲得完整精確的線索資料或是找到搜尋對象,皆將因超過截稿時間而 終至徒勞無功。

另一方面,從《大學報》記者尋人過程中,也可隱約看到記者尋人除受空間 與時間因素限制外,採訪對象本身的特性亦是考量因素之一。這些採訪對象未必 是赫赫有名的公眾人物,也未必與記者原本就相識。也許他們在校園中是風雲人 物,但記者若非該校學生,亦無法知悉他們顯赫的事蹟;另一方面,記者在最初 進行報導時,引用的人物或線索,也許可從身旁的親朋好友下手,然而在《大學 報》要求每周須提供 2 則人物線索的狀況下,記者身旁具新聞價值性之人物或認 識這些人物的朋友,總有消耗殆盡的一天,此時,便促使記者得繼續搜尋及開拓 那些素昧平生的人物,而本研究亦稱這些不具知名度、與記者不相識的採訪對象 為「小人物消息來源」。

由此可知,我們不難想像在空間與時間因素的限制下,這些默默無名的消息 來源無疑又增加記者尋人的困難度。記者必須在有限的時間下,完成組織所交付 的採訪報導任務,倘若採訪對象又不具知名度,且與記者之間互不認識,則其中 勢必牽涉到若干知識策略的運作過程,方可使記者成功尋獲這些消息來源。

事實上,記者尋人工作孰非一件易事,必須仰賴他們的知識,以知曉周遭環 境中究竟蘊藏哪些有用的工具資源,抑或在資訊科技發達的今日,適時善用網際 網路或電子資料庫,以作為尋人線索發掘的管道;另一方面,除工具、科技的輔 助外,人脈資源更是不可或缺,人脈經常被記者視為是重要的工作資產,然而人 脈亦非無中生有、憑空出現,必須仰賴記者長時間的積累與佈線,有時甚且因採 訪對象的不同,人脈的培養亦有所差異。例如採訪對象若是一般不具知名度的小 人物(如《大學報》人物版中引述的「大學生」),在尋找過程中即已考驗記者的 能耐;其次,這些小人物的重複性利用價值,實際上,又不如其他類型的消息來 源高,例如政治人物因佔有特殊社經地位,並且時常進行佈樁以廣結人脈,因而 可持續提供記者源源不絕的資訊素材;相較之下,小人物本身則較缺乏人脈資

源,故在每一次的小人物報導任務中,記者鮮少可藉由這些小人物消息來源繼續 開拓其他採訪對象。由此可知,對於一般平面記者而言,找人實在具有一定程度 的挑戰性,更何況《大學報》記者在實務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又須在時限內找到 適合的小人物採訪對象,無疑更是一項艱難的考驗。

有鑑於此,本研究乃欲深入新聞場域,藉以探究新聞記者在尋找小人物消息 來源時,背後涉及的知識策略為何。當然本研究聚焦在小人物消息來源,並非意 指目前新聞報導的素材提供乃以小人物居多,事實上,目前新聞的主流仍以政治 及社會新聞為主,小人物新聞所佔的比例乃有限;然而,倘若新聞記者皆習於以 蹲點的方式守候採訪對象,一旦面臨職務輪調,或新聞組織重新調配任務時,如 中央社在 2009 年 3 月增闢《今天的台灣英雄》專題,即以報導台灣默默無名的 小人物為主,則記者若未能掌握尋人背後的知識技能,在接獲任務的當下亦將舉 足無措。

研究者即發現《大學報》人物版記者在尋找小人物消息來源時,常有感於人 脈資源不足或不擅於利用工具與資訊科技,以致於在實際執行任務過程中,屢屢 遭遇挫折,卻又不知如何改善現況,甚且時常在報線前夕或截稿當下,才勉強「生」

出新聞來,找到可刊登上版面的新聞人物。這群記者在進入職場後,同樣亦將面 臨相同窘境,新聞機構要求記者一進入職場,就須立即上手,記者幾乎未有充裕 時間進行佈線,一般僅能透過做中學方式,或向資深記者請較如何找出「新聞點」

1;但多半時候,資深記者的尋人策略亦未必能在菜鳥記者身上重複演練,有時 這些尋人策略因涉及若干看似枝微末節的執行步驟,但因資深記者記憶不正確或 認知偏誤之故,以致於選擇性陳述自身認為重要的部分,無法完全詳述尋人過程 中所暗藏的玄機竅門。而在一路碰撞的過程中,菜鳥記者最終雖能逐漸掌握尋人 的要領,但從生手邁向專家之路的過程卻也備嘗艱辛,耗費許多時間成本。

1 在此指涉具有新聞價值性人物,或可為具新聞價值性事件提供意見、建議,以及可佐證記者論 點、駁斥主流或另類觀點之人物。

對此,我們可知在新聞記者尋人背後,實際上乃是涉及許多綿密且複雜的知 識策略,但另一方面,目前我們對於記者如何尋找小人物消息來源的所知仍是有 限,主要乃因記者尋人行為所涉及策略性知識部分,通常仍以一種默識知識(tacit knowledge)的形式存放在各個記者的腦中,並不如組織規範一般清晰可見,即 便記者本身亦有可能對於成功尋人的奧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準此,本研究關心的核心問題是:

新聞記者在尋找小人物消息來源時,

背後涉及的知識策略究竟為何?

進一步根據上述核心問題,又可發展出下列三項延伸子題:

一、 記者尋人時,與機構情境互動之下,展現出何種機構性特性?

二、 記者尋人時,如何運用物質工具來蒐集尋人線索?

二、 記者尋人時,如何運用物質工具來蒐集尋人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