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研究反思與未來研究方向

一、 研究反思

有別於以往陳述研究限制的論述方式,本節主要欲對本研究執行過程進行反 思,意即研究若重新執行,又將如何修正。其中,研究者認為本研究最大的問題 在於同時納入物質工具與人際關係網絡等二項中介資源進行討論,儘管論述取徑 依循「配置型智能」觀點,認為問題解決的協力資源與二者密不可分,但同時納 入二項資源卻也凸顯本研究結果雖具廣度,但深度略顯不足。為免落入見樹不見 林之憾,本節欲拆解上述二項中介資源,意即當研究僅聚焦在單一中介資源時,

我們又將如何進行研究設計,利用何種研究方法來蒐集田野資料,進一步深化研 究結果。

(一)以「物質工具」為主的研究

當研究聚焦在「物質工具」中介資源時,我們主要欲探問記者與物質工具之 間互動的態樣?然而,記者在尋人時,由於面臨不同情境目標與限制之間的衝 突,因此所謂的「互動」,不僅在於歸納出記者利用哪些工具來完成任務,更須 觀察記者如何運用這些工具來化解結構的囿限。尤其依據「機緣」的觀點,工具 本身的用途並非僅侷限在物質性單一要素,而是人、工具與情境三者之間交互作 用下的結果。有鑑於此,在蒐集田野資料時,研究者即必須能觀察到記者在面對 多重情境之下,如何選擇不同的物質工具,進一步運用這些工具來對抗結構的層 層限制,以期最終能蒐集到尋人線索,尋獲小人物消息來源。

由此可知,記者運用物質工具的知識乃是座落在個人、工具及情境三者相互 作用之下所浮現的結果,因此,資料蒐集及分析的基礎實際上應是以記者個人、

工具及情境三者所組成的系統,而非僅止於記者個人。具體而言,即是我們不僅 要觀看記者與物質工具的互動關係,更須了解記者與情境、工具與情境之間的關

係為何,如此一來,工具的利用才具有意義。

爰此,本研究建議可採民族誌法與實驗法等二種方法,主要係以民族誌法為 主,實驗法則可進一步作為驗證研究效度之用。

1. 民族誌法

民族誌法注重情境的描繪,尤其作為一種厚描(thick description)的方法,

可對於記者在運用物質工具時,背後涉及的意圖有所了解,此也意味著我們將可 從物質工具原先被設計出來的用途,轉向到記者在不同情境下所感知到工具的實 際用途,進而從中獲取文化上的意義。

本研究為捕捉記者在不同情境下如何感知物質工具的用途,實際上已採取參 與觀察法及深度訪談法等二種方法,不過,對於參與觀察法的執行,仍有下列二 項建議,以期能蒐集更完整的田野資料:

(1) 擴大觀察地域範圍

有鑑於不同地域富涵個殊的區域特性及展現迥異的地方生態,進而體現在地 方記者的日常作業中,以及最終新聞文本的呈現上。因此,本研究建議日後在進 行參與觀察作業前,在樣本的選擇上,宜盡量顧及各區域的地方記者,以期研究 結果更具代表性。

在實際抽樣上,本研究建議採用分層抽樣(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方式,

將台灣區分為東、西、南、北等四大區域,依各區域涵蓋的縣市數目等比例隨機 抽取縣市,再從抽取的縣市中,挑選中時、聯合、自由與蘋果等四報中各一位從 事小人物報導的記者。

(2) 以自我記錄法(self-dairy)輔助資料蒐集

基本上,地方記者尋找小人物消息來源並非每日必備功課,而人物線索蒐集 的起迄時間亦非記者可預先掌握,有時記者僅是突然接獲線報通知,因而臨時起

意採取尋人行動;然而,有時又會因突發的社會事件中斷尋人工作,因此,研究 者若不察便貿然進行參與觀察工作,有可能一無所獲。

有鑑於此,本研究建議日後在進行參與觀察作業時,可輔助自我記錄方法,

意即在研究者無法觀察的時間點上,要求記者以自我記錄方式詳實記載任何一項 涉及小人物資料蒐集工作的工具運用過程。當然僅就記者自我記錄的資料是無法 解釋物質工具背後運用的意義,尤其在若干時候,記者對於工具的操作因過於熟 稔,因而幾乎未有感知在進行運用(例如駕駛人在初學開車時,對於何時須換檔 乃記憶深刻,但一旦熟稔後,對於換檔動作則幾乎未有感知)。準此,研究者必 須與深度訪談法配合一併執行,在記者進行自我記錄的隔日,透過訪談方式以釐 清記者行為背後的意義。

2. 實驗法

本研究建議可採實驗法方式以驗證研究效度,實際上,若僅單獨觀測這些在 職場上已對物質工具操作嫻熟的記者,而無對照對象可供比較,則亦較無法輕易 判斷工具操作的知識是否存在。

有鑑於此,我們可同時對於線上記者及實習刊物記者進行觀測。在此,專家 與生手之間的區隔並非年資,而是接觸物質工具的時間長短。對於線上記者而 言,他們接觸物質工具的頻率應較實習刊物記者高,因此可模擬一情境,例如指 派實驗組與對照組同時尋找同一主題的小人物,而研究者則從旁觀測與記錄雙方 所運用的工具資源及執行時間,並以執行時間長短及人物本身的新聞價值性作為 評斷能力優劣的標準。

不過,必須強調的是,本研究建議的實驗法由於非在實驗室中進行,故又稱 為田野實驗法(field experiment),因而無法像在實驗室中可完全控制其他干擾變 數;另一方面,則是獨立變項係為「使用物質工具的嫻熟程度」,用以驗證是否 會影響記者尋人的表現,因此僅可透過取樣或測量的方式來選取樣本,而無法「操

弄」(隨機化分配樣本),伴隨而來可能就會有若干混淆變數,例如受測者本身的 獨 特 特 質 或 個 別 差 異 , 因 此 研 究 又 稱 為 準 實 驗 研 究 設 計 ( quasi-experiment design)。爰此,研究者必須注意研究結果可能會產生效度上的疑慮。

(二)以「人際關係網絡」為主的研究

針對人際關係網絡研究,本研究主要引用社會網絡分析中 Granovetter(1973)

「弱連結優勢」概念,進一步透過田野蒐集而來的實徵資料驗證理論意涵;然而,

社會網絡分析本身其實已有一套社會計量(Socio-Metric)的方法,而本研究在分 析地方記者與網絡中其他行動者之間的連帶關係時,僅依據受訪者口述資料判定 行動者相互之間連帶關係的強弱,如此一來,研究效度的準確性恐產生疑義。

對此,陳百齡(2009)在解析日據時代新竹地方仕紳之間的網絡關係時,曾 透過地方史料、官方公報、族譜、戶籍資料、新聞報導等實證資料輔助判斷,例 如以新聞報導中提及行動者共同參與的事件,作為雙方往來互動次數計算的依 據;然而,地方記者及與其往來互動的行動者通常非為顯赫人物,因此亦鮮少有 記載雙方互動的資料。

有鑑於此,Granovetter(1973)曾提供四項量化指標作為連帶關係強弱的判 定標準,包括:行動雙方的投入時間、情感強度、親密程度及互惠性服務等。因 此,研究者建議日後相關研究可延長田野資料的蒐集時間,進一步依據上述四大 指標詳細記錄與觀察記者與其他行動者之間往來互動的情形,藉以判斷行動者之 間關係的親疏遠近。

二、 未來研究方向

(一)可就不同媒介的新聞文本進行調查研究

本研究僅以報紙新聞文本進行取樣,然實際上,不同媒介因有其獨特的機構

特性,亦將促成記者展現不同的工作型態,例如電視台記者在小人物新聞上,雖 大多根據當日報紙新聞中較具價值性者進行追蹤採訪,但仍有部分專題新聞,非 以跟進採訪方式,而是電視台記者自行策劃。因此,未來研究仍可選擇不同媒介 的新聞文本作為取樣對象,藉以探究不同媒介記者的尋人行為,應可發現有別於 報社記者的行為態樣。

(二)可利用紮根理論法將記者尋人行為進行理論化工作

本研究透過「機緣理論」、「社會資本」及「社會網絡」等理論來詮釋記者尋 人行為的現象資料,主要著重在「驗證邏輯」(logic of verification)思維上,意即 驗證與修正既有的理論模式,然而研究並未對記者尋人行為本身進行理論化建構 工作。有鑑於此,若透過紮根理論法,將可替記者尋人行為建立一套自己的紮根 理論。由於紮根理論法注重「發現的邏輯」(logic of generation),因而在資料蒐 集階段即有一套客觀、可依循的操作原則,以至於後續的資料分析技術及抽樣方 式皆是立基在特定的原理原則上。本研究建議未來研究方向可朝紮根理論法邁 進,替記者尋人行為建立一套理論架構。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加藤秀俊(1994)。《讓資訊活起來》。台北:錦繡。

季良玉(1997 年 9 月)。〈【回應與挑戰】不要淪為官方傳聲筒〉,《目擊者》,1。

上網日期:2009 年 5 月 7 日,取自 http://www.atj.org.tw/watch/newscon1.asp?

number=930

胡幼慧(2008)。〈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胡幼 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 3-19。台北:巨 流。

胡守仁譯(2003)。《連結:混沌、複雜之後,最具開創性的「小世界」理論》。

台北:天下遠見。(原書 Buchanan, M. [2002].

Nexus: Small worlds and the groundbreaking science of networks

. New York: W.W. Norton.)

姚美華、胡幼慧(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 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 女性研究實例》,頁 117-132。台北:巨流。

姜雪影譯(1994)。《製作新聞》。台北:遠流。(原書 Roshco, B. [1975].

Newsmaking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侯勝宗、蕭瑞麟(2008)。《科技意會:衛星派遣的人性軌跡》。台北:台灣培生

侯勝宗、蕭瑞麟(2008)。《科技意會:衛星派遣的人性軌跡》。台北:台灣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