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對於完成式的幾種分析(Anteriority, XN)

2.3 完成式的介紹和 「了 2 」的關連性

2.3.3 對於完成式的幾種分析(Anteriority, XN)

先前提到語言中完成式主要環繞著幾個概念時間前置(Antertority),“和參照 時間相關”(current relevance-CR)。Parsons(1990)提出完成式可以看作是 resultant state。19接下來我們針對這幾個不同概念,一一介紹前人的研究。

2.3.3.1 時間前置分析(Anteriority theories)

Reichabach(1974)提出一個完整的時制動貌理論。這個架構下由三個主要時間點 組成:事件時間(Event time), 參照時間(Reference time),以及說話時間

18 Michaelis(1998)認為結果貌完成式和近時過去完成貌(perfect of recent past)兩者真假值 上並沒有任何差異,並不需要獨立出來近時過去完成貌。

19 Resultant state 和 result state 的定義相當不同。前者是指事件一旦成立之後,就會產生 resultant state,而此狀態是指向這件事情的確成立了,所以此 state 永遠都是成立的。如,

張三跌斷了腳。張三跌斷腳這個事件一旦成立(cumulated),則同時衍生出一個 resultant state, “他跌斷過腳”。

Result state 通常和目標狀態同義: 事件終結自然而然得到的狀態。在前例,則是張三斷腳的 狀態。Result state,和 resultanat state 不同的是: Result state 是可以被取消的。張三 斷腿這件事情曾經在時間軸出現就是真實的出現過不能取消,但斷腿的狀態可以經由接回就取 消了。

(Speech time)。三個時間點的關係解釋了時制與動貌的情形: 說話時間和參照 時間的前後關係決定時制,而事件時間和參照時間的前後關係決定動貌。以下我 們用圖示來說明:

 時制動貌的結構圖

Tense Aspect

Present S,R Simple E,R

Past R_S Perfect E_R

Future S_R Prospective R_E

(“A,B”標示 AB 兩個時間為同時; “A_B”標示 A 先於 B)

根據 Reichanbach,時制和動貌的組合有下面可能性(Hornstein (1990:

87-88)):

 24 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tenses

Present Simple S,R,E S,E,R R,S,E R,E,S E,S,R E,R,S Past Simple E,R_S R,E_S

Future Simple S_R,E S_E,R Present Perfect E_S,R E_R,S Past Perfect E_R_S

Future Perfect S_E_R S,E_R E_S_R E,S_R Distant Future R_S,E R_S_E R_E_S

Proximate Future S,R_E R,S_E

由上面的示意圖,我們很清楚的可以看到完成式的語意是“E_R”, “E_R”就 是相對過去概念的來源。

我們回頭看(2.3.1)(b)(c)例,的確參照時間剛好是說話時間而事件時間先於 這兩個時間(E_R,S),所以這兩個句子都是現在完成式。但對於(3.2.1a)句,這 句話提供從過去的某一個時間到說話時間為止的幾個小時內都持續等待的狀 態。這樣的一個事件如何延續到說話時間,又得同時讓事件先於說話時間呢?因

為這是現在式,所以參照時間為說話時間,所以無法事件時間先於參照時間。除 此之外,不只是(a)例,其他的持續貌完成式都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如

(d) John has been living here since he was five. (Continuative Perfect)

上述的問題依然出現在(d), 這句話說明 John 從五歲到說話時間都住在這裡的 狀態。但因為現在式的原因,所以說話時間又相等參考時間。又因為事件整個延 續到說話時間,事件時間無法先於說話時間,但是句子合法。

另一個出現在 Reichanbach 理論內的問題是,光藉由 ERS 三個時間(及事件時 間、參照時間、和說話時間)的對比並沒辦法把完整體(perfectivity)以及非完 整體(imperfectivity)的關聯納入(即 viewpoint aspect)。20對於這個問題,

Klein(1994 提出焦點時間(TT)來取代先前的參照時間,也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接下來我們繼續介紹 Klein,其同樣也用時間前置理論來詮釋完成式。

2.3.3.2 Klein (1994)

Klein(1994)在“Time in language”也提出一套時制動貌系統。概念上跟 Reichanbach 的很接近,在他的架構下有事件時間(Situation time(Tsit))相當 於 Event time, 說話時間(Utterance time(TU))即 Speech time。唯一不同的是,

Klein 用焦點時間(TT)取代參照時間(Reference time-R)。TT 和原本參照時間(R) 最大的差異來自於 TT 為時段而 R 只是一個時間點,所以對於上述視點體

(Perfectivty and imperfectivity)的問題,Klein 利用 TT 和 Tsit 互相包含的 關係解釋,TSit⊆TT 為完整體;反之,若是 TT⊆TSit 則是非完整體。以下是 Klein's

20 事實上,對於 Reichanbach 的討論相當的多也更加的複雜。完整體和非完整體的問題也可以藉 助別的方式來解決。但這些文獻的討論並非本文的重點,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見 Prior(1967), Comrie(1985)。

時制動貌理論:21

 Klein's tense and aspect system:

(i)

PERFECT: TT after TSit

PERFECTIVE: TT including end of TSit and beginning of TSit IMPERFECTIVE: TT properly included in TSit

PROSPECTIVE: TT before TSit

And English perfect goes as following:

(ii)

Tense part Aspect part Chris had been in York. TT<TU TT in posttime of TSit Chris has been in York TU in TT TT in posttime of TSit Chris will have been in York TT>TU TT in posttime of TSit

對於完成式的解釋,Klein 和 Reichanbach 一樣採取時間前置(Anteriority)的 觀點: 事件時間會在焦點時間之前-“TSit<TT”。對於(3.2.1.a)句 –“I have been waiting for 2 hours.”,Klein 認為 “I wait for fours”為事件時間 (Tsit)。由於句子為現在式,所以焦點時間(TT)包含說話時間(TU),但焦點時間 是座落於事件時間(Tsit)之後,所以構成完成式。

而 Klein 的說法並沒辦法解釋(3.2.1.d)含有“since”的句子。在 Klein 的 架構下,含“for-phrase”的(3.2.1.a)可以解釋成主語等待兩個小時的事件先 於說話時間點,所以在說話時間點的時候,等待已經超過兩小時了。但若是含有

“since-phrase”的句子,John 不管在事件時間,或說話時間點的時候都是繼 續維持著“從小時候就住在這裡”的狀態,所以並不符合 “TSit<TT”。

換句話說,”for-phrase”也許可以定義事件時間(event time)的時間長 度,所以即使是設 TT 在 Tsit 之後,設定 Tsit 的時間長度並不會影響句子的合

21 焦點時間(TT)的英文定義是: “the time that an event is confined”

法度。但“since-phrase”只是設定 Tsit 的左端,Tsit 的右端並不明確,所以 並不會讓事件在焦點時間之前就結束,所以 Klein 的理論並不能完整解釋完成 式。

大致上來說,除了持續貌完成式這部分,其實時間前置理論下的理論都可以 解釋經驗貌完成式以及結果貌完成式,兩者的確都是事件在參照時間點前結束。

下面我們將繼續介紹另一個討論完成式的理論 - 延續至現在時間理論 (Extended- Now(XN)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