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日華斷交前友台派的萌芽(1955-1972)

第四節 小結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但是最後避免了這種最惡劣的狀態。從之後日華兩國雖然沒有官方的外交關 係,但仍繼續經濟、貿易、技術、文化、人民往來等民間基本交流與發展的 情況來看,或許不可無視椎名三郎訪問台灣的作用146

第四節 小結

綜合本章所分析,日華斷交前友台派的特徵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第一,友台派採取徹底的「親美」政策。

重回政壇的岸信介追求的是修正美國占領體制,以及透過修憲「完成日 本的獨立」。岸信介在國內推動「保守合同」(聯合保守勢力),對外則與美國 協調合作,在此脈絡下進行「反共」。岸信介也是戰後首位訪問台灣的首相,

這也是為了完成他自己「修改日美安保」政策的一個伏筆,而表現出與美國 合作的態度。在此點上,其胞弟佐藤的訪美也是為了完成「返還沖繩」而展 示出與美國合作的姿態,並因此獲得好評。

越戰自美軍對北越進行大規模轟炸(北爆)開始,在世界上掀起一股「反 美」氣氛,日本也不例外,左翼勢力在反美輿論上火上加油,增加「反美」

宣傳。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以岸信介為首的友台派還是支持美國的越戰政 策,強調「親美」的路線。

總括而言,從岸信介的例子來看,友台派可說是「親美」政策的結果。

美國在國際戰略上採取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支持中華民國的政策,因而 友台派利用美國以謀求日本的國防與經濟發展。亦即友台派在採取「親美」

146 丹羽文生,〈日台断交と椎名特使派遣(Ⅱ)〉,《政治経済史学》,510(2009.4),頁37-3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路線的意義之下亦可說是「親美派」。他們提倡「再軍備」與「完成日本的 獨立」,而這些同時也是始終在與美國協調合作的路線上進行。尤其以岸信 介的例子來看即可知,正因他是「親美派」,所以也是友台派。就岸信介的 潛意識來說應該會有「反美」情緒,但是,以他為代表的友台派在政策上絕 對採取「親美」路線。

進一步而言,雖說蔣介石「守護天皇」為友台派思想的根源,但「親美」

思想亦可說是友台派思想的根源。雖然也有為了順利占領日本而利用天皇的 此一層面,但確實是由美國維持天皇制的存續,此點成為戰後保守政治家「親 美」的背景之一。甚至昭和天皇亦期望由日美合作保衛日本,此事亦成為友 台派「親美」思想的基礎。

第二,從戰後到日華斷交之前,友台派已在正式外交管道之外,成立友 台組織。例如,自由亞細亞協會、中日合作策進委員會、亞洲問題研究會。

「自由亞洲協會」是以在野人士為中心的團體,主要工作是聯繫東南亞的「反 共」團體,推進多邊交流及經濟合作。「中日合作策進會」則是由日本與中 華民國政經界重要人物參與的組織,該會採取兩國輪流舉辦年會的方式定期 交流,促進雙方在政治經濟諸議題的合作。「亞洲問題研究會」則為自民黨 内友台派國會議員的組織,機動性地為中華民國展開組織性的聲援活動。

第三,日華斷交之兩國政府發生問題時,友台派發揮重要作用。蔣介石 時代中華民國對內對外的政治基礎皆不可謂安定,然而在外交上,友台派的 活動是建立在承認中華民國為「中國唯一政府」的基礎上,努力穩固中華民 國的政局。

1960年代在處理周鴻慶事件時,友台派傳達中華民國政府的期望而對池 田政權施加壓力,甚至運作吉田訪華一事也是友台派促成。還有,在可稱為 友台派內閣的佐藤內閣時期,關於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問題上,為了傳達美國 要求阻止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對中華民國嘗試進行勸說工作。

友台派亦反對為了日中邦交正常化而導致日華斷交,直到最後仍不斷呼 籲維持邦交。他們透過個人人脈及長期交流,受到中華民國當局信賴,因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可為外務省從事前期的磋商工作。

以下幾件重要事例可看出友台派的角色。在吉田訪華與聯合國中國席次 問題上,佐藤首相支持中華民國;在日華斷交時期友台派的抗議活動以及椎 名訪華;在「日台航線」復航問題上秦野章議員對外相宮澤喜一的國會質詢 等。這些問題的處理結果並非全部符合中華民國的期待,但受益於友台派的 活動,穩固了中華民國的政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