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山中姑娘》歌曲分析與演唱詮釋

Og Tonar på mjukare Strengjer. 樂聲更甚陰柔。

Det voggar um Li, 音樂迴盪谷中,

det svævest av Strid, 被擾動而平息,

Og Dagen ei kjenner den Sæle-Tid. 白晝不識如此美好之時。

Du Skall ikkje ræddas den Elskhug vill, 你不會再畏懼狂野的愛人,

Som syndar og græt og glöymer; 他犯錯、流淚又忘記一切。

“Det Syng”的直譯為「他在唱歌」(It sings),在歐美各版本中最普遍的英文翻譯為

「誘惑」(Enticement),由於此作品目前國內並無翻譯,考慮到內容與原文的契合,最 後決定以《引誘之歌》為題。值得特別提醒的是,維絲拉默依在聽到這首曲子時,並 不清楚演唱者是誰,然而這神祕的歌者卻非常了解女主角的一言一行,並從歌詞裡預 告她的戀情將以悲痛收場。另外,歌詞中「高大的你」代表的是維斯拉默依,侏儒雖 擁有法力能改變外觀面貌,但本身體型嬌小,因此相對之下女主角身形高大。

• 樂曲分析

調性:f 小調轉 F 大調 拍號:6/8

音域:c 2- f 3 曲式:詩節式 表情或速度指示:

A段:小快板(Allegretto con moto.) B段:轉為較緩板(Poco più lento.)

段落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A B A B A B 尾奏

小節數 1-13 14-24 25-34 35-45 46-55 56-66 67-69

本曲依歌詞分為三個段落,每段由AB兩部分組成,A部分像是強而有力的宣 告,而B段則展現抒情的一面。葛利格以簡單的結構組成整首歌曲,同樣的動機透過 模進重複樂句,簡化旋律素材,以不同音高或其它變化增加趣味性。一開始,鋼琴以 琶音帶出調性模糊的上主音七和絃,兩次長顫音加上右手大調音階上行,像是開啟雲 霧般的幕簾,展現異世界的神祕色彩,加上鋼琴踏板音效使整體融合在虛無飄渺的情 境中,在每個段落開始與結束前都會再次響起,使各段落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譜例 5-1-1)

鋼琴完成天籟般的輕柔琶音上行後,開頭的歌聲與鋼琴的塊狀和聲瞬間轉換情 境,歌聲的開頭由屬音上行琶音組成動機,接著升高半音並使用動機倒置,形成拱橋 一般的連貫線條,並以大跳增四度型結束樂句,而第二個樂句使用模進,簡單以往上 完全四度重復開頭樂段。(譜例5-1-2)

別於A段的f 小調,B段(譜例 5-1-3)音樂與口氣皆轉到輕柔的大調色彩,優美 帶點朦朧的旋律如同歌詞透露的濃厚誘惑。在這裡三度音型仍然是旋律的主要架構,

鋼琴模仿豎琴(quasi Arpa)撥絃的聲響,輕柔的推送著帶有魔力般的和聲,盤旋於F大 調與d 小調之間, 不協和的連續七和絃如同未知的領域,邁向無止盡深處,直到整段 結束才回到主和絃。相對之下,A段的鋼琴伴奏除了響應聲樂的回音外,皆徘徊於鍵 盤的低音聲部,讓歌者能盡情宣示歌詞的內涵,與B段鋼琴的輕柔波動形成強烈對 比,帶有好言相勸的哄騙意味,而踏板的連續使用讓飄送的和聲模糊的堆疊在一起。

在B段的最後一句的高音呈現,與接續的A段開頭形成強烈的對比,而F大小調 轉換的衝突感也凸顯了兩個段落間,歌聲主人剛柔並濟的語氣轉換,為引誘維絲拉默 依想盡各種辦法。(譜例5-1-4)

後面兩段音樂設計雖與第一段相同,葛利格仍按照歌詞本身的音節做調整,以符 合歌詞原始結構,例如,三個A段開頭的旋律變化可看出他的細膩(譜例5-1-5)。

本曲的結束與樂曲開頭的上行琶音相反,鋼琴右手從導音往下滑以弱音(PP)結束 在F大調,像是落幕一般安靜的收尾,輕柔的隨著歌聲散去。(譜例5-1-6)

• 演唱詮釋

這首曲子由煙霧瀰漫的海邊飄來,是侏儒對維絲拉默依演唱的引誘之歌。樂曲的 開頭以鋼琴琶音展開華麗的琶音上行,連續兩次後右手音階上行,作為前奏、間奏與 結尾都有出現的樂句,應以輕柔的(dolce) 感覺小聲(p)演奏,像是帶有魔法般誘惑著半 夢半醒的維絲拉默依,迎接聲音主人的到來。等鋼琴琶音在空氣中盪漾後,歌者以神 秘口吻娓娓道來,中氣十足附張力,利用附點音節拍的彈性增強咬字和語韻,而鋼琴 則配合著歌者演唱,以垂直和絃進行支持。由於一開始音域並不高,歌者在演唱時應 避免擠壓喉嚨,而且旋律線條上下起伏、超越一個八度,在演唱前就應準備好口腔和 頭腔空間,以彈性的氣息演唱。

B 段落速度改變為轉為較緩版(Poco più lento),口氣由剁氣逼人轉為甜言蜜語,以 柔軟的口氣利誘維絲拉默依與他一同居住,而鋼琴模仿豎琴甜美的音色,伴隨歌者一 同輕柔的律動,並回應歌聲的旋律(譜例 5-1-3,18 小節)。歌者在演唱時,雖然以小聲 演唱,仍需以氣息支持樂句連貫,段落結束前的高音跳進葛利格雖然標示以甜美溫柔 演唱(譜例5-1-4),仍然需控制好氣息,像是輕拋繡球般將聲音彈出去,或像歌詞單 字「輪子」(sylvrokk)一樣,旋轉拋出去。而演唱緊接的八度下行音程時,共鳴位置不 能垮掉,需繼續保持空間,貫徹引誘的甜蜜口吻。

本曲為詩節式歌曲,接下來的兩個段落音樂情境基本上相同,演唱者可與伴奏討 論,依照歌詞發展對每個段落設定不同的心情,可能是A 段落語氣加重,或是將 B 段 落的誘惑歌聲以更彈性的律動演唱,而鋼琴最終的下行尾奏則像是謝幕般輕柔落下

(譜例5-1-6),重音記號的運用像是捨不得離去般,最後才由穩固的和聲結束本曲。

二、《少女》(Veslemøy)

• 歌詞翻譯與內容解說

Ho er mager og myrk og mjå 她身影黝黯卻纖細,

Med brune og reine drag 輪廓深邃而明晰,

Og Augo djupe og grå 淵淵雙瞳,

O srilslegt, drøymande Lag. 如迷似霧。

Det er som det halvt um halvt 在半夢半醒中,

låg ein Sven yver heile ho;

i Rörsle, Tale og alt 她的言行恬謐。

ho hev denne dövde Ro.

Under Panna fager, men låg 眉下朦朦雙眼,

lyser Augo som bake in Eim;

Det er som dei stirande såg 看似遠望異界。

langt inn I ein annan Heim.

Berre Barmen gjeng sprengd og tung

她心頭沉重,

Og det bivrar um Munnen bleik.

蒼白雙唇微微顫抖。

此詩原有三個段落,葛利格截取後最終呈現兩段歌詞,皆以八句組成,可再細分 為AB兩部份,句型工整。本首詩詞的韻母相當工整、隔句押韻,第一段歌詞上半部 押å 和 a 韻,下半部押 alt 和 o 韻;第二段歌詞上段押 å 和 eim,而下段比較特別,

一、四段押ung,二、三段押 eik。下圖以第一段上半部歌詞為例,可依此推照:

• 樂曲分析

調性:e 小調 拍號:4/4

音域:e 2- f 3 曲式:詩節式 表情或速度指示:

情感豐富的稍快板 (Allegretto molto espressivo)

段落 第一段 第二段

A B A B

小節數 1-10 11-20 21-30 31-41

甘伯格以文字描寫維絲拉默依的身型舉止,葛利格則透過聲響效果描繪女主角特 質。本曲以詩節式手法譜寫,分為兩個段落,每個段落以AB段組成,結構相當整 齊,樂句以甜美乾淨的簡單線條呈現,在鋼琴奏出e 小調一級和絃後,聲樂的開頭動 機從根音出發三和絃上行,接著則同樣以模進三度上行,從中音出發拓展音型;而第 三個樂句的開頭則從下中音開始,幾乎僅是是移低大三度的第一個樂句,最後以下行 音階結束在b1,如同歌詞的描述一樣緩緩進入如雲似霧的夢境狀態。(譜例5-1-7)

另外,詩詞律動與音長相符,聲樂樂句的節奏基本上完全相同:短短長短短長短 長,貫穿整個歌曲。(譜例5-1-8)

葛利格開頭使用的小三度和絃上行,是本曲最主要的音型結構,在整個段落中

(20 個小節)就出現了六次,並且都出現再樂句開頭,非常統一。在B段音樂中,增 三和絃的使用,象徵著維絲拉默依的特殊氣質,在整組作品中,大小三和絃動機頻繁 的出現,然而增音程的使用卻僅出現於此曲中,凸顯維絲拉默依與別人不同之處。

(譜例5-1-9)

這段歌詞中第一個增三音程對應的單字為「她充滿睡意般」(Svevn yver heile ho),

第二個則出現在「言行靜謐」(hev denne døyvde Ro);而後面一段歌詞中對應的詩句則 是「她的雙唇顫抖著」(bivrar um Munnen)與「她是如此的美麗」(ho er ven),除了最後 一句歌詞與增三音程較沒有相關外,其它三個形容詞透過這特殊的音效,讓人對維絲 拉默依的真實模樣充滿更多的想像力。這樣的呈現除了展現葛利格本身音樂巧思外,

也證明他觀察歌詞與搭配音樂的過人技巧,即使受到歌曲型式侷限,也不影響到整體 音樂的呈現。

整體來看,雖設定在e 小調上,全曲卻彌漫在弗裹吉亞(phrygian)的調式色彩中。

聲樂以輕柔簡單的線條描繪著維絲拉默依純樸可人的外貌,鋼琴則透色彩繽紛的和聲 變化與和絃進行暗示她異於常人的神祕行為。葛利格經常透過平行級進與非傳統解決 設計和絃進行,例如A段落,即使鋼琴最終結束在屬調上,音樂仍因著連續的屬七和 弦,散發強烈的調式色彩。(譜例5-1-10)

鋼琴部分透過內聲部和聲外音的使用,增添許多奇幻的不協和感,而掛留音與塊 狀和聲營造出的共鳴音響,是模仿哈丹格提琴的最佳寫照,另外,第一小節中裝飾音 (Grace note)帶動雙音的技巧(Double stop),也是提琴的特色之一。(譜例 5-1-10)

第二段歌詞音樂設計與第一段相同,平移的屬十三和絃,對應著歌詞「望著遠方 霧裡的朦朧雙眼」(Lyser Augo som bake in Eim)(譜例 5-1-11):

而B段中大量的不諧和音響,則成為維絲拉默依顫抖的身軀與雙唇的微妙對照,

在這一串半音交錯與不協和音響的洗禮後,最終的主音和絃則是最後一句歌詞「美麗 又年輕」(ho er ven og ung)的最佳寫照。(譜例 5-1-12)

演唱詮釋

本曲介紹維絲拉默依本人,不僅是外貌特徵,也讓我們理解這位少女反常的行為 舉動。雖為情感豐富的稍快板 (Allegretto molto espressivo),鋼琴先以原位主和絃演奏 五度音型,裝飾音的使用為民謠的常見手法,增添氣氛營造。聲樂幾乎都以小聲演 唱,旋律線條的律動完全配合原詩韻律,並隨著歌詞內容做力度變化,例如第9 小節 中,低沈的音域配合稍微漸慢(poco rit.)演唱「如夢似幻」(dröymande Lag) (譜例 5-1-13),葛利格在歌曲中許多地方注記漸強漸弱,建議歌者仔細研究其目的性。鋼琴除

本曲介紹維絲拉默依本人,不僅是外貌特徵,也讓我們理解這位少女反常的行為 舉動。雖為情感豐富的稍快板 (Allegretto molto espressivo),鋼琴先以原位主和絃演奏 五度音型,裝飾音的使用為民謠的常見手法,增添氣氛營造。聲樂幾乎都以小聲演 唱,旋律線條的律動完全配合原詩韻律,並隨著歌詞內容做力度變化,例如第9 小節 中,低沈的音域配合稍微漸慢(poco rit.)演唱「如夢似幻」(dröymande Lag) (譜例 5-1-13),葛利格在歌曲中許多地方注記漸強漸弱,建議歌者仔細研究其目的性。鋼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