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愛德華・葛利格作品六十七《山中少女》分析與音樂詮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愛德華・葛利格作品六十七《山中少女》分析與音樂詮釋"

Copied!
1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音樂學系碩士班演奏演唱組碩士論文. 愛德華‧葛利格作品六十七《山中少女》 分析與音樂詮釋. 指導教授:楊艾琳 研究生:吳路得 撰. 中華民國. 一 ○三年一月.

(2) 謝誌 碩士生涯終於到了一個段落,在此篇論文完成之際,心中充滿了感謝,這一切的 成果,來自身邊支持我、鼓勵我的各位,在此獻上最誠摯的謝意。首先,謝謝指導教 授楊艾琳老師,聲樂的路途,我一路跌跌撞撞,這麼多年以來,在老師的愛心與包容 之下,終於有了突破,瞭解歌唱之路永遠不會停止。準備論文時,謝謝老師對結構方 向與音樂呈現之耐心指點,帶給我許多啟發。另外,感謝評審老師席慕教授和陳榮貴 教授,給予許多寶貴的建議,使我的論文更加完整。. 此論文最大的挑戰:語言,特別感謝挪威文老師 Karen Thompson,在美期間幫我 密集上課,回台灣後也耐心的通信回答各種問題,使我對挪威語言的歷史脈絡與發音 咬字有更精確的認識。歌詞中譯的部分,感謝本校翻譯所博士生王年愷,在資料有限 的情況下,以活靈活現的文字呈現絕佳意境。另外,特別感謝鋼琴伴奏黃珮萱,百忙 之下仍不辭辛勞的包辦演講音樂會與畢業音樂會,謝謝妳的付出與關心,音樂的路上 有妳真好。. 最後,感謝上帝無止盡的愛,在我生命中安排了許多關心我的天使,謝謝爸媽無 止盡的付出與包容,讓我能安心走自己的路,在我人生低潮彷徨時,耐心的鼓勵與陪 伴。謝謝雅萍伴我走完這三年半的酸甜苦辣,從未吝嗇展現最溫暖關懷。整個師大生 涯裡,謝謝楊家班的姐妹、幕聲合唱團、台大 EMBA合唱團與身邊所有朋友和師長, 因為您們,我一點也不孤單。. 吳路得 謹誌 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3) 摘要 本論文以「挪威民族樂派之父」葛利格(Edvard Grieg, 1843-1907)的聯篇歌曲《山 中少女》(Haugtussa, Op. 67)為主軸,依歷史脈絡,介紹挪威獨立運動引發的各層面文 化改革。十八世紀起,歐洲各國響應民族主義,挪威人為脫離丹麥長期統治造成的影 響,開始一連串的文化復興運動。其中,書寫文字的變革與傳統音樂復興,直接影響 藝文界發展,而音樂家與詩人,透過自己的專長發揚祖國文化。 受到同僚啟發的葛利格,以音樂將挪威之美傳送到世界各地。葛利格一生運用多 種語言(德文、挪威語和丹麥語等)譜寫超過一百八十首歌曲,而《山中少女》詩詞 選自十九世紀作家甘伯格(Arne Garborg, 1851-1924)的同名詩集,以挪威本地方言集結 而成的「國族文字」(Landsmål)創作 ,為挪威藝術歌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除了葛利格基本資料和音樂理念,本論文提供完整《山中少女》劇情介紹和歌詞 中譯,使讀者瞭解歌曲之間的來龍去脈,進而體會葛利格如何透過音樂,表達自己對 文學作品的感動,將文字與音樂結合成動人的歌曲。另外,筆者透過文獻、樂曲分 析、演唱詮釋進行研究探討,也統整發音學習網站與書目,使演唱者有更多學習機 會,期待更多人藉此認識挪威藝術歌曲。. 關鍵字:葛利格、山中少女、作品六十七、挪威、民族樂派.

(4) Abastract This thesis serves as an introduction to Haugtussa, Op. 67, Edvard Grieg’s only song cycle. Grieg’s work is placed within its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Norwegi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and ensuing cultural developments: this was a time when artists sought to forge a distinct Norwegian identity, both through the written language and the revival of traditional musical forms. Borne out of this cultural milieu, Grieg sought to lend new urgency to his own cultural roots through his musical compositions. Written by the poet Arne Garborg, a champion of Landsmål (literally, “language of the land”), Haugtussa is considered to be a classic work of Norwegian Neo-romanticism. Grieg chose eight poems out of the entire epic cycle to set to music. This thesis will give an analysis of the work through a survey of previous literature,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al comments, with the aim of introducing Grieg’s art songs and the wider Norwegian folk song movement to a greater audience.. Keywords: Edvard Grieg, Haugtussa, Op.67, Norway and Nationalism.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3 第二節 論文架構與研究範圍 ................................................................................................... 5 第二章 葛利格的祖國:挪威 ................................................................................................... 7 第一節 歷史背景 ....................................................................................................................... 7 第二節 挪威語言發展 ............................................................................................................... 9 第三節 挪威音樂發展 ............................................................................................................. 12 第三章 挪威的驕傲:國民樂派作家葛利格 ......................................................................... 16 第一節 生平紀事 ..................................................................................................................... 16 第二節 作曲手法與音樂特色 ................................................................................................. 20 第三節 歌曲創作 ..................................................................................................................... 24 第四章 挪威作家甘柏格與《山中姑娘》 ............................................................................. 28 第一節 生平事跡 ..................................................................................................................... 28 第二節 《山中少女》 ............................................................................................................. 31 第三節 葛利格《山中少女》創作背景 ................................................................................. 50 第五章《山中姑娘》歌曲分析與演唱詮釋 .......................................................................... 52 一 、《引誘之歌》(Det syng) ................................................................................................ 52 二、《少女》(Veslemøy) ....................................................................................................... 59 三、《藍莓之丘》(Blåbær-Li) ............................................................................................... 67 四、《幽會》(Møte) ............................................................................................................... 76 五、《愛》(Elsk) .................................................................................................................... 86 六、《羔羊之舞》(Killindans)............................................................................................... 97.

(6) 七、《惡耗之日》(Vond Dag) ............................................................................................. 104 八、《小溪》(Ved Gjætle-bekken) ...................................................................................... 108 第六章 結論 ........................................................................................................................... 116 《附錄一》原文歌詞與中英對照翻譯 .............................................................................. 120 參考書目 ................................................................................................................................ 130.

(7) 第一章 緒論 從小接受的音樂教育,每當談論到挪威(Norway)時,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知名作 曲家葛利格,提到葛利格,則馬上聯想到民族樂派(Nationalsim)的復興,民族樂派的一 大特色即是傳統民謠素材的使用,這樣層層推演的想法觀念,是筆者對葛利格最基本 的認知。在民族意識高漲的十九世紀,挪威同樣搭上獨立自主的列車,急欲擺脫數百 年來鄰國丹麥在政治、文化、語言、教育等各層面影響。一連串改革運動中,書寫文 字的選用是文學界的重要議題,以丹麥語為基礎的「國家文字」(Riksmål/ Language of the kingdom)與富含挪威傳統方言的「國族文字」(Landsmål/ Language of the land)各自 擁有一片天;1 同時,眾多熱血沸騰的音樂家號召志同道合的友人,透過採集民謠、研 究傳統舞曲,將這些傳統素材融入自己的創作中,以音樂發揚挪威傳統文化。當文學 與音樂結合,最直接的產物便是歌曲,加上民謠的復興,歌曲創作成為推廣民俗風情 最直接的方法。 受到提琴家布爾(Ole Bull, 1810-1880)與諾德拉克(Rikard Nordraak, 1842-1866)的鼓 勵,2 葛利格決定以音樂宣揚國情,經過漫長持續的努力,終於帶領挪威站上世界的舞 台,於其有生之年看到音樂結出的甜美果實,是這位「挪威民族樂派之父」最感欣慰 的事情。葛利格創作的樂曲種類甚廣,雖然管弦樂作品《皮爾金組曲》(Peer Gynt)與 《A 小調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6)是多數人印象最深刻的作品, 他的鋼琴小品與歌曲乃是挪威音樂最珍貴的瑰寶。在作品中,葛利格廣泛使用傳統音 樂元素,無論是民謠或鄉村舞曲皆成為作品中的精神,大量的創作與歲月的歷練造就.                                                                                                                 1. 挪威書寫文字的發展請參考第 9 頁。. 2布爾與諾德拉克皆為挪威民族樂派先驅,從第. 1    . 12 頁開始有兩位音樂家相關介紹。  .

(8) 他獨具特色的創作語法,精緻流暢的旋律以豐富的和聲變化支持著樂句脈動,乍聽之 下感受到優美旋律的強力吸引,細聽則陶醉於豐富的音樂色彩之中。 挪威語本身富含歌唱性,是葛利格旋律創作的靈感來源,並以節奏安排展現詩詞 輕重音,貼近語言本身的律動。挪威詩詞的韻律感明確,民謠風格的作品押韻格外工 整,當葛利格運用這些詩詞時,多以詩節式(Strophic Form)譜曲,雖然主要旋律重復多 次,但透過模進(Sequence)展現不同的音程變化使旋律曲調稍有不同,提供多層次的聲 響,使旋律能符合詩詞韻律也不顯得單調,是他最常用的創作手法。葛利格對作品的 呈現要求甚高,手稿上大量的修改記號,最終呈現的樂譜,總是更貼近語韻和故事情 節,這樣幾近苛求的唯美要求,是作曲家費盡心思,以生命燃燒出來的成果。當時, 葛利格經常帶著聲樂家妻子妮娜(Nina Hagerup, 1845-1935),到處發表自創歌曲,琴聲 與歌聲相映,挪威民族的精神隨著音樂,一步步走向國際。 本篇論文的主題《山中少女》(Haugtussa, op.67)是葛利格自認為最好的聲樂作 品,不但是他唯一的聯篇歌曲,亦是挪威藝術歌曲的最佳代表作,雖然目前礙於語言 隔閡而無法廣為流傳,期待有一天挪威藝術歌曲得以和德、法藝術歌曲一樣,廣受世 人喜愛。. 2    .

(9)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直以來,筆者很喜歡葛利格的管絃樂作品,旋律寬廣優美,聆聽時,有如身處 北歐一望無際的崇山峻嶺,如此浩瀚深遠。而他的歌曲作品小巧精緻,像春天的嫩芽 展放出無限可能,線條悠揚、語韻流暢,尋找論文題材時,筆者發現幾乎所有關於葛 利格的書籍文章中,皆有《山中少女》的身影,是他最重要歌曲創作,但礙於歌詞使 用挪威語,除了北歐區域外,極少有人演唱。《山中少女》中的八首詩詞取自於挪威 詩人甘伯格同名創作,主角為擁有陰陽眼少女:維絲拉默依(Veslemøy)。這以七十首詩 組合而成的長篇故事,是挪威家喻戶曉的經典文學,可惜缺乏良好的翻譯版本,除了 北歐語系國家,其它地區由於語言隔閡,無法閱讀此書,歌曲同樣極少被演出,雖然 德文和英文版本的翻譯作品在葛利格有生之年內出版,成果卻不盡理想,無法精確的 傳達作曲加本意,雖然葛利格努力與出版社溝通,最終也只能感嘆沒有好的翻譯人 才,即使作品非常精彩,語言仍然是演唱的重要關鍵。 一百年過去了,即使是地球村國際化的現代,語言隔閡仍然未完全解決。目前市 面上流通的樂曲版本仍然以挪威原文居多,搭配各種德、英翻譯,而甘伯格的原始詩 文至今仍然沒有全本英譯。筆者找尋《山中少女》詩作時,查尋許多網站後才找到一 個的版本,以仿古字體呈現密密麻麻的長篇詩詞,且大部份研究資料都以挪威文顯 示,僅有本身為挪威血統的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生克麗絲汀森(Cheryl Ann Christensen, 1963-)所撰寫的論文研究提供全面性的介紹,這唯一的英文全本介紹,成 為本論文原始故事的主要參考來全。 相較而言,音樂作品的資料倒是非常豐富,雖然大部份多為挪威文,但英文的相 關研究也不少,只要介紹到葛利格作品的相關書籍多少都有提及《山中少女》。樂譜 的購買也非常方便、選擇性很多,而音樂影音資料也相當豐富,透過網路搜尋,筆者. 3    .

(10) 找到五個以上的演唱版本,多為挪威歌者或擁有北歐背景的演唱家,對筆者咬字發音 與演唱詮釋有很多的幫助。至於挪威語發音方法,筆者在美國時找了挪威語機構,學 習發音規則和詩詞朗誦。挪威語言發音規則與德文相似,僅有幾個特殊發音需多加練 習,目前市面上有販售逐字翻譯與國際拼音(IPA)書籍,可透過網路購買並查詢發音規 則,幫助歌者練習。3 閱讀《山中少女》相關書籍後,筆者希望能透過本篇論文的介紹,將這部作品分 享給更多人,如能學習歌曲演唱,更能體會葛利格的用心,感受到葛利格創作時的各 種想法,極盡心思將詩詞內容以最完善的面容呈現在世人眼前,也能一窺北歐神話傳 說風情,一舉數得。有機會將音樂與詩詞融合如此巧妙的作品設為研究曲目,是筆者 的一大福氣。.                                                                                                                 3. 國際拼音請參見書目中 Bradley Ellingboe 的創作,發音學習網站可參考 http://norsk.rkevin.com/learn-the-norwegian-alphabets-and-pronunciation/. 4    .

(11) 第二節 論文架構與研究範圍 本篇論文架構分為六個章節,從緖論開始,簡介筆者對本篇論文的想法與實作方 式。第二個章由時代背景開頭,介紹民族意識促進藝術的復興,以民歌發展為主軸, 探討文學與音樂的相互關係,沿著挪威音樂發展脈絡依序介紹重要音樂貢獻者,這群 音樂家是革命的熱血先驅,他們對祖國深切的關愛撥動了葛利格的心絃,成為他的榜 樣。接下來的章節將重點放在葛利格,描述葛利格從學習階段發展為民族音樂之父的 漫長道路,且進一步介紹音樂創作手法與歌曲特色,為之後的歌曲分析預備。 第四章介紹甘伯格與他的代表作品《山中少女》,此作品涵蓋了他的人生哲學, 透過故事情節與角色人物,撻伐當時社會弊病並抒發心中想法,其中神祕的民間傳 說,加上生動的風景描繪與奇幻內容,成為許多音樂家的靈感來源,也是挪威人民睡 前的枕邊故事。本章第二節以克麗絲汀森的英文論文,為提供故事情節的主要資源, 雖盡量搜集補充資料,輾轉翻譯必然與甘伯格原始內容有所出入,然筆者用意僅為提 供整體性故事大綱,使讀者能掌握情節脈絡,欣賞聯篇歌曲時能更快領會音樂的意涵 與截取的歌詞內容。章節的最後,說明葛利格與《山中少女》相遇的經過與創作歷 程,作曲家對此部詩集一見鍾情,熱情的推薦給親朋好友也決定親自譜曲,經過長年 的思考與修改,最後呈現的八首曲子為藝術歌曲界增添一道美麗的彩虹。 此部作品的歌詞中譯,由本校翻譯所博士生王年愷協助,參考德、英各版本翻譯 後,盡量接近原文含義呈現。本作品的標題“Haugtussa”原為形容陰陽眼女孩,帶有貶 意,最常見的英譯為“Mountain Maiden”,大陸翻譯為「山神少女」,而台灣影音資料 則使用「牧羊女」為名,雖然符合女主角維絲拉默依的工作性質,卻喪失了原始意. 5    .

(12) 涵。筆者與王年愷討論後,最後決定先以「山中少女」為翻譯名稱,未來如果有更適 合的名稱再做修改。 由於國內並沒有《山中少女》的歌詞中譯,筆者協同王年愷研究各版本歌詞翻 譯,發覺無論是英譯還是德譯版本,每位譯者強調的重點與呈現法相去甚遠,因此決 定先以逐字翻譯為基礎,再修飾呈現,應該是全台第一次呈現《山中少女》中譯本。 八首作品中最困難的考驗是第六首《羔羊之舞》(Killingdans),此詩為文字遊戲組合, 透過不帶有特別意義的複合文字模擬小羔羊玩樂的神情,所有翻譯的資料中,幾乎每 個版本都以不同角度看待此詩,王年愷最後以疊字刻畫小羔羊的嬉戲模樣,運用狀聲 詞呈現韻律精華,可見其用心。 第五章就整部《山中少女》做歌曲分析和演唱詮釋,主要透過歌詞賞析、動機變 化、和聲進行、鋼琴伴奏等方向,探究葛利格使用的創作手法,利用這些分析結果統 合出演唱詮釋的注意事項,提供演唱者琢磨研究的參考。這些分析整理的結果成為第 六章的結論基礎,作品中統整出來的各種音樂手法,代表著葛利格慣用的創作習慣, 其細膩的呈現是他對歌曲獻上的最高敬意。. 6    .

(13) 第二章 葛利格的祖國:挪威 挪威由於地理位置偏遠加上地形氣候特殊,相較於其它歐洲國家發展緩慢,雖然 長年受到鄰國統治,傳統文化卻保存的相當完整。本章先從歷史背景開始介紹,延伸 到近代民族運動復興,造就了挪威一連串的文化活動,政權的轉換影響了文壇與音樂 圈的發展,人民透過文字與音樂傳頌祖國的偉大,而民謠採集與相關創作更是音樂界 重要的資產。由於歌曲是文字與音樂的結合,因此筆者選擇以此脈絡安排內容,使讀 者了解其中的交互關係。. 第一節 歷史背景 挪威位於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西部,破碎的地形與極寒冷的氣候,導致國家 早期發展受限。寒冷的氣候與險峻的冰河地形,雖成為與外界聯繫的強烈阻隔,卻也 因此保有自古流傳的傳統文化,獨樹一格。挪威於九世紀前後形成統一王國,十三世 紀達到全盛時期,到了十四世紀開始衰落。1397 年到 1524 年間,挪威、瑞典(Sweden) 與丹麥(Denmark)組成卡爾馬聯盟(Kalmar Union),雖然名義上權力平等,挪威卻受到 瑞典與丹麥交替統治,喪失自主權。4 瑞典脫離後,剩下的挪威則與丹麥成為孿生王 國,至此挪威的經濟、文化與政治重心受到丹麥文化深遠的影響。 1536 年,丹麥樞密院在毫無預警的狀況下取消挪威王國地位,降為丹麥省分,雖 然挪威議會不承認此事,且保持獨立的行政架構與法律體系,但挪威原先領地:冰島 (Iceland)、格陵蘭島(Greenland)與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卻被丹麥接手。另一方面,                                                                                                                 4. 1389 年卡爾馬聯盟於瑞典卡爾馬城(Kalmar)正式成立,透過丹麥皇后馬格麗特一世 (Margaret I, 1353-1412)的努力,她所扶植的艾瑞克(Eric of Pomerania, 1382-1459)成為丹麥、挪 威與瑞典三國的共同君王,雖然三國協議各交出主權,但仍然保有各自的獨立地位與利益。往 後的日子裡,丹麥與瑞典的權力鬥爭與戰爭導致聯盟支離破碎,直到 1523 年瑞典獨立後,卡 爾馬聯盟才正式瓦解,但丹麥與挪威仍然維持聯盟。. 7    .

(14) 瑞典為爭奪波羅的海(Baltic Sea)霸權與挪威擁有權,不斷與丹麥交戰。拿破崙戰爭後, 《基爾條約》(Treaty of Kiel)迫使丹麥於 1814 年將挪威割讓給瑞典,5 經過短暫的武裝 抗爭,瑞典同意挪威在聯盟國家的架構下擁有自主權,經過漫長的努力與等待,1905 年,挪威終於享受到真正獨立。 十八世紀起,歐洲各國響起民族主義的號角聲,隨著啓蒙運動傳入,挪威歷史學 家重新詮釋歷史,將挪威脫離斯堪地那維亞歷史脈絡,獨立看待挪威發展,促進民族 主義的勃興。除了倡導主權意識和爭取政治獨立外,挪威民族為脫離丹麥與瑞典長年 的影響,重新審視自我,從日常小事開始,還原挪威生活真實面貌,發揚傳統文化。 改變,從每天都要使用的語言開始,語言學者開始研究各地的方言,盡可能排除丹麥 語發音與拼字方法,使用能展現民族特色的挪威文字,各地知識分子也一同響應,使 用挪威語描寫祖國特殊的景緻與風土民情,透過詩歌、戲劇與各種作品推廣挪威特 色,例如易卜生(Henrik Ibsen, 1828-1906)、彼昂松(Bjørnstjerne Bjørsson, 1832-1910)等 著名文豪,為世界文壇增添幾筆北國色彩;音樂領域中,民謠的採集與復興是推廣傳 統音樂的最大功臣,音樂學者的努力使後世音樂家能認識更多傳統音樂,將素材融入 創作,其中,音樂與文字結合而成的歌曲,成為挪威音樂發展重要的一環,透過葛利 格與其它音樂家的努力,挪威音樂終於站上世界的舞台,至今,這些優美的樂音與文 學作品仍代表著許多人對挪威的印象。.                                                                                                                 5. 拿破崙戰爭後,瑞典與「丹麥-挪威聯盟」於 1814 年 1 月 4 日簽訂《基爾條約》,戰敗 的丹麥將挪威割讓給瑞典,以換取瑞典在波美拉尼亞(Pomerania)的控制權。當時丹麥駐挪威總 督弗雷德瑞克王子(Christian Federick, 1786-1848) 為重新與丹麥結盟,搧動了獨立運動,獲得貴 族支持成為挪威國王,並於 5 月 17 日自行宣告獨立並頒佈憲法。短暫的戰爭後,挪威投降服 從瑞典,雙方協定成為瑞典主導的「瑞典-挪威聯盟」,直到 1905 年挪威正式獨立才解散。. 8    .

(15) 第二節 挪威語言發展 長期以來,挪威語言的發展隨著歷史與政治環境不停地轉變。縱貫全境的斯堪地 那維亞山脈隔絕了各地往來,外加寒冷的氣候,導致挪威鄉村與城市交集很少,發展 出大量地方方言,加上長期受到丹麥與瑞典統治,各地人民使用的語言非常多元。十 二、十三世紀時,挪威地區沿用著古老斯堪地語,十四世紀起,貴族與神職人員受到 政治施壓,被迫學習丹麥語,從此改變挪威寫作系統。十六世紀中葉,哥本哈根 (Copenhagen)創立了「丹麥-挪威聯盟」中的第一所大學,透過印刷散布大量丹麥語書 籍,使丹麥書寫系統越來越普及。十七世紀中葉後,丹麥更規定所有挪威神職人員必 須從哥本哈根大學畢業,精通丹麥語後才可正式聘用;到了十八世紀,政府要求所有 人民都要學習丹麥語,大城市的主要機構和教會也都以丹麥語溝通。在挪威文被禁止 使用的年代裡,仍然有學者蒐集各地方言加以註記成書,為後世研究和語言復興的珍 貴資源。 教育挪威知識份子「丹麥化」的同時,生活在鄉村的農家子弟們並未受到影響, 仍然以挪威古語溝通,經過長時間演化,各地農村語言發展成獨具特色的方言。十九 世紀民族主義興起,為表達愛國心志,文學作品中開始出現各種挪威方言,更有挪威 人民以母語發音唸讀丹麥文字,以表示支持。1811 年,第一所挪威語大學成立於首都 克莉絲提安尼亞(Christiania),6 促進挪威本國語言的書寫發展。1814 年,艾茲弗爾憲 法(Eidsvoll constitution)文明規定,州立政府商業活動可用挪威文交易,這一連串口語 復興提升了人民氣勢,推動書寫文字的改革。當時挪威首都裡流行著「國家文字」, 這種以丹麥書面文字的基礎,配合挪威東部發音發展而來的寫法,在挪威東岸都市廣 泛使用。然而,在自由意識高漲的時代裡,知識分子認為挪威一定要擁有自己的語                                                                                                                 6. 現在改名為奧斯陸(Oslo)。. 9    .

(16) 言,不只是語言,文字的使用也必須除去丹麥四百年來的影響,以純淨的挪威元素組 成書寫言語。 1841 年,詞典編纂者奧森(Ivar Aasen, 1813-1896)開始在挪威各地蒐集考察各種語 言。四年的後,他分析了各方言的組成元素,出版文法書籍《挪威民間語言文法大 全》(Det Norske Folkesprogs Grammatik, 1848)和《挪威民間語言辭典》(Ordbog over det Norske Folkesprog, 1859)。這些研究成果使奧森歸納出一套語言體系,在他最重要的著 作《挪威國族文字實例》(Prøver af Landsmål I Norge, 1853)中,他以家鄉:挪威西部孫 莫列(Sunnmøre)方言為基礎,搭配各地常用語,稱為「國族文字」,受到許多人支 持。當時著名的詩人文耶(Aasmund Olafsson Vinje, 1818-1870)與甘伯格皆使用「國族文 字」創作,而葛利格也相當喜愛兩人的作品,使用許多的詩詞譜曲。7 就國家統一的觀念而言,究竟「國家文字」與「國族文字」何者該成為挪威正式 書寫用語,成為激烈的辯論議題。雙方擁戴者各自有理,在文壇分別享有一片天地, 易卜生與彼昂松偏愛「國家文字」,而文耶與甘伯格則認定「國族文字」,對喜愛文 學作品的葛利格來說,他認為兩種語言各有特色,都帶給他源源不絕的創作動力。經 過長時間的討論仍然沒有結果,直到 1885 年,挪威國會宣佈兩種用法皆是挪威官方使 用語,到了 1929 年決議改名,「國家文字」稱為「書面挪威語」(Bokmål),「國族文 字」 則變為「新挪威語」(Nynorsk)。儘管政府規定兩種語言皆可使用,在 1938 年的 工會改革中,城市勞工階級與鄉村務農業者之間衝突,再次引發使用語議題,因此有 人提出將兩者合併,稱為「共同挪威語」(Samnorsk),但仍然無法使各界滿意,於 2002 年正式廢除。.                                                                                                                 7. 葛利格使用兩位詩人作品的音樂創作請翻閱第三章。. 10    .

(17) 統計顯示,「書面挪威語」在首都奧斯陸和大城市中使用較廣泛,而大約只有百 分之十五的挪威人民以「新挪威語 」為書寫語言,即使如此,雙方仍具有平等的官方 地位,至於地理位置和居住環境所延伸出的各地方言,至今仍享有鞏固的使用率。由 於同樣源於北日耳曼語系,多數情況下,雖然用語和拼字方式不同,在溝通上並無太 大的困難,就像閩南語在全台各地分為南北腔和海口腔…等,基本架構類似,溝通不 是問題,只要稍加練習,便能閱讀書寫彼此的文字。. 11    .

(18) 第三節 挪威音樂發展 在葛利格的年代裡,挪威獨立運動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丹麥長期統治結束後, 雖然挪威仍與瑞典合併著,其人民心裡卻堅信自己再也不屬於任何其它國家。1814 年 短暫的獨立使挪威全國掀起了一陣文化復興,開始上層社會的知識份子對傳統文化的 好奇心,重視鄉土民情、口傳民歌、傳統舞蹈和藝術文化,各種作品歌頌著傳統農村 生活景緻與淳樸的日常生活,鄉間的傳統提琴演奏者也受邀至大城市巡迴演出。各界 作家也發揮所長,將國家風景與特色風情融入創作中,宣揚祖國的獨特。 十九世紀前葉,除了軍用設立的管樂團外,挪威尚未有正式的音樂學習機構,因 此年輕的音樂家大多到法國或德國留學。1840 年起,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專業音樂人才 歸國教授音樂,而 1840 到 1867 年間,是挪威浪漫民族主義(Norwegian Romantic Nationalism)的復興時期,除了享譽國際的葛利格外, 尚有許多重要的音樂家,他們為 葛利格帶來不同的視野,成為他音樂路上彼此扶持的好友,以下介紹幾位當時影響挪 威音樂發展深遠的幕後推手。 當時,為尋找出能凸顯挪威自然景色與傳統文化遺產的素材,盛行鄉野調查。民 謠採集的推手為管風琴手林德曼(Ludvig Matthias Lindeman, 1812-1887)。為響應文化復 興,從 1840 年開始,林德曼受到主教的贊助,到挪威東部考察各區傳統音樂,1848 年 更深入鄉野收錄古老民謠,收集大約六百首旋律,收錄在三冊鋼琴曲集《新、舊挪威 高山旋律》(Ældre og nyere norske fjeldmelodier, 1853-1867)中,因著他的努力,加快了 民族音樂的運用和普及化,這些珍貴的民族素材,成為後世音樂家創作的靈感來源, 使挪威音樂能發展出獨特的走向。. 12    .

(19) 發揚傳統音樂的領銜先驅,是出生於卑爾根(Bergen)的炫技提琴家布爾(Ole Bull, 1810-1880)。 1831 年,布爾認識了著名的農村提琴手奧昆松(Torgeir Augundson, 18011872),接觸到傳統農村舞曲(Slåtter/ folkdances),8 令他大開眼界並深感認同,至此之 後,他將這些傳統音調融入創作中,並以挪威國寶樂器:哈丹格提琴(Hardanger fiddle) 的形象,改造自己的提琴,標榜「挪威音樂家」的名號巡迴演出,將挪威音樂散播到 世界各地。 布爾對藝術的推廣不遺餘力,經常提攜年輕藝術家,他聘請易普生和彼昂松到自 己的劇院擔任劇作家,一展才氣。布爾與葛利格家族有親戚關係,1858 年拜訪時,說 服葛利格雙親,讓年僅十五歲的葛利格到萊比錫音樂院深造,成為享譽國際的音樂大 師。布爾的堅持與努力,是推動挪威文藝界不可缺少的靈魂人物,在他的告別式中, 彼昂松頌讚他一生偉大的貢獻:布爾不僅是位小提琴家,是第一位,也是最偉大的民 族歌頌者,他為我們帶來自信心,是當時代最美好的禮物。9 在歌曲創作上,謝魯爾夫(Halfdan Kjerulf, 1815-1868)是挪威歌曲發展重要先驅之 一,創作了將近一百三十首歌曲,他的作品受到舒曼和舒伯特藝術歌曲影響,專注於 歌曲本質的精髓,經常使用傳統素材並模仿民謠結構,歌曲簡約多為詩節式,且偏愛 以彼昂松的詩詞譜曲,例如《辛諾夫之歌》(Synnøves sang, Op.6, No.3)和《英格麗之 歌》(Ingrids vise, Op.5, No.4)在節奏與旋律上皆模仿傳統跳躍舞曲。謝魯爾夫的歌曲悅 耳動聽,很受大眾歡迎,音樂學家認為:謝魯爾夫將歌詞與音樂完美的結合,可與歐.                                                                                                                 8. 挪威農村舞曲通常為器樂曲,但也能加入歌詞演唱,音樂以二拍子與三拍子劃分為兩 類。通常 3/4 的舞曲稱為「跳躍舞曲」(Springar),律動性強,重音大多放在第二拍。哈林舞曲 (halling)通常為 2/4,而「進行曲」(gangar)則為 6/8 拍。 9. John Bergsagelm“Bull, Ole.”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2009.. 13    .

(20) 洲浪漫樂派傑作並列。他非凡的作品創造使挪威藝術歌曲達到新的層次,將德國藝術 歌曲的精華融入挪威的領土中,是後世音樂家創作的基石典範。10 當時熱血沸騰的音樂家中,年輕的諾德拉克(Rikard Nordraak, 1842-1866)對祖國深 切的愛撼動著挪威音樂圈,他到處推廣傳統音樂的美好,並深信挪威音樂將來必定開 花結果,這樣無畏的信心對葛利格影響至深。諾德拉克是十九世紀中,挪威民族運動 的音樂希望,他與葛利格交情匪淺,經常分享彼此的想法,希望透過音樂將挪威與眾 不同的國土民情分享給更多人。雖然在短暫的生命中尚未有太多創作,葛利格稱讚他 對音樂有天生的直覺,歌曲富有原創性,最重要的是,他知道如何運用民族音樂激發 人民的愛國情操。 後世學者認為,與葛利格同期的音樂家中,唯有諾德拉克不受到葛利格影響,走 出自己的音樂風格,不僅比葛利格更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並且是完全不同的創作理 念。11 諾德拉克的音樂風格簡樸,他不追求太多的音樂效果,旨在傳達音樂本身的美 好與純淨。然而,疾病的侵襲導致年輕的諾德拉克無法見證挪威音樂的復興,當時被 列為激進愛國者的諾德拉克,今日僅因創作挪威國歌而留名。對於諾德拉克的國歌創 作,1900 年葛利格在日記中寫到:這首曲子是所有國家中,旋律最美妙且極富原創性 的國歌創作之一。然而,諾德拉克卻永遠無法知道這首曲子會成為挪威國歌。他被詩 詞深深吸引住,這位挪威最知心的朋友,在他純真無邪的心思中,譜下這美妙的樂 音。12.                                                                                                                 10.      . Grinde, Nils, “Kjertulf, Halfdan.”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11  Ibid.   12. Edvard Grieg, Diaries, Articles, Speeches, ed. and trans. Finn Benestad and William H. Halvorson (Columbus, OH: Peer Gynt Press, 2001), 250.. 14    .

(21) 另外,旅法學藝的薩梅爾(Johan Peter Selmer, 1844-1910)也是挪威音樂的重要人 物,薩梅爾為典型的晚期浪漫派作家,受到白遼士(Hector Berlioz, 1803-1869)、李斯特 (Franz Liszt, 1811-1886)和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的影響,主要創作為大型 管弦樂作品,也寫了上百首藝術歌曲。薩梅爾認為詩詞的意境與暗示比的旋律更加重 要,細察歌詞意境,便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音樂元素,而譜寫出最符合詩韻的音樂, 他的歌曲和合唱作品在挪威享有一席之地。 另外,葛利格好友女鋼琴家葛洛妲(Agathe Backer Grøndahl, 1847-1907)也是位多產 的作家,作品展現了高超的鋼琴技巧,和當時歐洲興盛的音樂語法。她經常使用自己 寫的詩詞譜曲,作品優美動人,呈現豐富的音樂脈絡,在當時極具影響力。葛利格以 作品三十三(Op. 33, 1881)向她表達最高的敬意,而葛洛妲也以作品十七(Songs by the Sea, Op. 33)回敬,兩人的友誼持續到 1907 年相繼死亡才結束。 這些音樂家都是十九世紀挪威音樂發展重要的領航者,他們的付出和成就,使挪 威之美透過音樂傳向全世界,因著他們的滿腔熱血與努力不懈,這些美麗的音樂才能 流傳至今。每當聽到這些樂曲,無論是澎湃激昂的管弦作品、甜美細緻的鋼琴小品或 是婉轉悅耳的充滿青草香的傳統歌謠,作曲家們將所學融合祖國精華後的呈現,總是 令人回味無窮,謝謝他們當初的堅持,才有這些美麗的作品留下。.                                                                                                                                                                                                                                                                                                                                                          . 15    .

(22) 第三章 挪威的驕傲:國民樂派作家葛利格 第一節 生平紀事 十九世紀晚期是挪威浪漫民族主義復興的巔峰時刻,促進了各種藝術的蓬勃發 展,而其中的靈魂人物葛利格葛利格,透過音樂帶領人民邁向國際,是挪威站上世界 舞台最重要的領導者。 葛利格出生於挪威卑爾根(Bergen)富裕家庭,葛利格的父親亞力山大(Alexander Grieg, 1806-1875)不僅是成功的生意人,亦是廣受尊敬的駐英國領事;母親潔西娜 (Gesine Judith Hagerup, 1814-1875)出身卑爾根望族,是當地知名的鋼琴家。六歲開始, 葛利格接受母親的鋼琴訓練,學習莫札特、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蕭 邦(Fredric Chopin, 1810-1849)等作品,並時常在家庭音樂會表演。1858 年,提琴名家 布爾獲邀拜訪葛利格家族,當他聽完小葛利格的演出後,認為他極具潛力,推薦其前 往著名的萊比錫音樂院(Leipzig Academy of Music)就讀。從 1858 年到 1862 年畢業,葛 利格在萊比錫接受專業的音樂教育,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就學期間,葛利格的鋼 琴老師為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的朋友溫則爾(E. F. Wenzel, 1808-1880) ,他 的指導,使葛利格學習到舒曼音樂的精粹,並深受影響。創作方面,葛利格跟隨萊內 克(Carl Reinecke, 1824-1910)學習作曲,造就日後他對傳統創作手法的應用自如。 於萊比錫求學時,葛利格接觸到廣泛的當代音樂,包涵克拉拉(Clara Schumann, 1819-1896)演奏舒曼的鋼琴協奏曲、華格納歌劇《唐懷瑟》(Tannhäuser)等音樂,他認 為聆聽當代一流音樂家的作品,彌補了學校授課的不足,浸淫在眾多名家的創新裡, 葛利格也逐漸發展出自己的創作風格,預備將來大顯身手。1863 年,葛利格搬到北歐 音樂文化重心哥本哈根,在那裡,他開始以音樂創作積極響應挪威民族復興運動。. 16    .

(23) 1864 年夏天,葛利格與布爾再次相遇,接觸到大量挪威傳統文化,尤其是以傳統 樂器哈丹格提琴演奏的各類鄉村舞曲,成為往後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這對一生的摯 友,透過音樂表達對家園堅信的意念。1864 到 1865 年間,葛利格在哥本哈根認識了愛 國鬥士諾德拉克(Rikard Nordraak, 1842-1866)。身為挪威國歌的創作者,諾德拉克受到 各界愛國主義者的支持,更有許多人期待他能成為挪威音樂學派的代表,而諾德拉克 也全力以赴,決心將挪威獨特的傳統音樂發展為精緻藝術。葛利格非常讚賞諾德拉 克,並大力推廣他的歌曲創作以表支持,在雜誌的評論上,葛利格寫下:這些音樂 中,擁有使將來希望甦醒的因子,不僅是挪威音樂,而是整個斯堪地那維亞地區,在 這簡短的作品裡,富有深刻的思想與情感…。13. 在諾德拉克的引導下,葛利格開始接觸並熱愛挪威傳統音樂,並以民歌改編創作 樂曲,他積極響應諾德拉克的意念,期待能將挪威音樂重新定義。1865 年,諾德拉克 與葛利格集結志同道合的音樂家,一同創辦了「尤特比音樂協會」(Euterpe Music Society),其目的為推廣民族音樂並促進北歐音樂發展,另外也提供表演機會給作曲家 發表創作。從那時起,葛利格對挪威民族音樂的有更進一步的嚮往,並從他的創作中 表達自己的對祖國文化渴望。本身的愛國情懷,加上布爾與諾德拉克的影響與鼓勵, 使葛利格心中更加堅定,開啓了自己的道路,並走出個人音樂風格、成為國際著名的 挪威國民樂派作曲家。 1866年,諾德拉克在柏林辭世,葛利格親自演奏《懷念諾德拉克的送葬進行曲》 (Sørgemarsj over Rikard Nordraak),在寫給諾德拉克父親的信中,葛利格提到諾德拉克 對整個挪威文化的影響,以及自己決定繼承朋友遺志的決心:他的理想與目標就是我                                                                                                                 13. Edvard Grieg, Diaries, Articles, Speeches, ed. and trans. Finn Benestad and William H. Halvorson (Columbus, OH: Peer Gynt Press, 2001), 246.. 17    .

(24) 的理想與目標,請不要以為他所追求的目標會被遺忘,將他少數卻偉大的作品帶給人 們,是我的重大使命,這些將獲得挪威人民的認同,並從中繼續發揚光大。14 諾德拉 克的死使葛利格更確信自己當走的路,他在推廣音樂的努力使挪威人民看到更多的希 望,他的成功也使更多後輩音樂家進入國民樂派,跟隨他的腳步為祖國發聲。. 在哥本哈根的三年中,葛利格除了認識音樂上志同道合的夥伴外,也遇見了自己 的堂妹-著名聲樂家妮娜・海格娃(Nina Hagerup, 1845-1935),很快便墜入情網,並創 作許多優美的歌曲獻給她,包涵《六首歌曲》(Seks Digte, op.4)、《心的旋律》(Hjertets melodier, op.5)、《浪漫曲與敘事曲》(Romancer og ballader, op.9)等作品。1866年,葛 利格與妮娜定居挪威首都,兩人於隔年結婚,成立了挪威音樂學院並擔任樂團指揮, 展開繁忙的生活。葛利格這時期的作曲風格,已找到自己的方向,脫離德國式作曲 法,他將挪威傳統音樂與結構,融入自己的音樂裡,並以此信念完成《第二號鋼琴與 小提琴奏鳴曲》(Sonata for Piano and violin No.2 in G Major, op.13)。1868年葛利格完成 了《A小調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16),受到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贊賞並鼓勵他持續創作,直到今日,這首作品不僅是葛利格創作中最著名的 作品,亦是挪威浪漫主義音樂的最佳代表,廣受世人喜愛。. 1869年,葛利格發現林德曼所編輯的挪威民間歌謠集:《新、舊挪威高山旋 律》,深受吸引並詳盡地研讀,從中了解更多挪威民謠核心特色,雖然後來他認為這 些改編的曲有許多不足,卻仍然經常提及這些作品。透過多方面的研究,葛利格的音 樂逐漸展現個人特色,他嚴謹的使用挪威民族素材融入其中,並與國家自然地形和風 景連結,在作品中展現國土民情。. 透過友人引薦,葛利格於1874年認識了劇作家易卜生,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14. John Horton, Grieg (London: Dent, 1979), 23-4.. 18    .

(25) 葛利格接受易卜生的邀請,為戲劇《皮爾金》(Peer Gynt)配樂,1876年的首演受到熱烈 迴響,至此以後,葛利格成功擄獲挪威人民的心,奠定崇高的地位。同年,葛利格應 邀德國參觀新建成的拜魯特節慶劇院(Bayreuth Festspielhaus),欣賞完華格納歌劇《尼 貝龍根的指環》(Ring des Nibelungen)後大受啓發、推崇備至,並決定將華格納歌劇中 的想法理念,融入自己的創作中。1877年開始,葛利格每年都在哈丹格峽灣(Hadanger Fjord)的羅夫特斯(Lofthus)度過夏天,當地的風俗民情、民謠舞蹈皆是他創作靈感的泉 源,在此完成大提琴奏鳴曲(Cello Sonata in A minor, op.36)。 1880年春天,葛利格接下最後一件國家委任的工作,成為卑爾根管絃樂團(Bergen Harmonic Society, 1880-1882)的指揮,至此之後,葛利格將工作中心放在音樂創作上。 1885年,葛利格在挪威的特洛豪根(Troldhaugen)築起美麗的家園,過著平靜安穩的生 活,當地風光也帶給他許多音樂靈感。他仍然接受國外邀請到歐洲各地巡迴演奏,使 他的名聲遍及歐洲與挪威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1886年他獲邀至德國旅行演出,並與小提琴家布洛茲基(Adolf Brodsky, 18511929)、作曲家戴里厄斯(Frederick Delius, 1862-1934)結為知己,並於1888年與柴可夫斯 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在德國見面。這段時間內,葛利格獲得眾多殊 榮,包括自1874年起,挪威政府每年提供藝術家獎金資助創作;1894年英國劍橋大學 頒贈音樂博士學位;1906年牛津大學授與榮譽博士學位。另外,法國、瑞典等國的藝 術學院也頒發榮譽獎章,而其中的最高榮譽應是將葛利格的肖像,放置於萊比錫布商 大夏音樂廳中,以紀念他一生為音樂藝術的努力。1900年起,葛利格健康已逐漸惡 化,1906年抱病巡迴演出體力耗盡,1907年九月病逝貝爾根醫院,享年六十四歲。挪 威政府為葛利格舉行國葬,對一生愛國全心奉獻的他,表示最大敬意。. 19    .

(26) 第二節 作曲手法與音樂特色 葛利格在萊比錫音樂院學習到正統德國音樂作曲手法後,回到家鄉的他接觸到挪 威傳統民謠的洗禮,將這些民間音樂元素融入自己的音樂當中,走出自己的音樂特 色,本節將透過旋律、和聲、鋼琴與歌曲型式說明他的作曲特色。. 一、旋律. 葛利格音樂最大特色之一是優美迷人的流暢旋律,通常樂句較短,旋律設定在十 二度之內,而歌詞設計通常為一字一音(Syllabic)。葛利格對歌詞與旋律的契合度要求 相當嚴謹,依照歌詞情境搭配語韻起伏,找出最適切的旋律線條,將文字和音樂融合 的恰到好處。對他而言,除了歌詞內容,語言本身的音調語氣也是音樂創作的重要依 據,透過聲音強調詩詞意境裡的情感,並嚴格要求語句的抑揚,希望聆聽者能清楚理 解歌詞意涵。葛利格研究許多華格納的作品,學習將歌詞語句和節奏設計結合,讓語 言中的輕重音透過旋律靈活呈現,以符合自然語氣為目標設計音樂。. 在他旋律結構的設計中,經常使用旋律押韻(melodic rhyme):曲子中同樣旋律重 複多次,但每次皆以些微不同的音程變化(移高或移低)呈現,使和聲色彩有別於原 始調性,提供多層次的聲響,是挪威傳統民謠經常使用的創作手法。透過他的巧思, 即使熟悉的旋律一再重複出現,也不會令人感到無趣。. 在他的歌曲中,歌曲開頭和結尾經常使用調式色彩的旋律。調性方面,葛利格經 常透過轉變展現詩詞裡的音樂對比,透過關係調或平行大小調轉換強化兩者間的區 別。另外,他也經常使用全音色調,而半音化旋律大多用來描繪細微的情感變化或模 仿民謠特色。 葛利格認為自己的作品富含民謠特色,但絕非模仿,而是透過這些傳統 元素,完成更具特色的音樂藝術。 20    .

(27) 1980年挪威奧斯陸大學兩位教授,透過研究葛利格作曲手法,將葛利格作品中經 常出現的三音旋律模式,稱為「葛利格動機」(Grieg Motive)。(譜例3-3-1)這組音型 雖在各作曲家作品中都能發現,但葛利格使用的相當頻繁,並融入自己的旋律風格 中,在《山中少女》也不停地出現。此音型最著名的出處為廣受歡迎的A小調鋼琴協奏 曲,開頭的八度音,是葛利格令人印相深刻的著名商標:. (譜例3-3-1). 另外,挪威傳統音樂中自然音響基礎,建立在木管喇叭(Lur)的音程之中,當時的 音程概念偏向四分之三的關係,而非今日的二分之一(半音),因此挪威傳統音樂中 的完全四度,介於完全四度與增四度之間,因此四度音響成為挪威傳統音樂的創作特 色之一,例如演奏傳統樂器哈丹格提琴時經常出現大量四度音程。葛利格在創作時, 也將這些語法融入自己的創作中。. 二、和聲. 葛利格傑出的和聲創作得益於敏銳的音樂色彩觀察,對他而言,和聲不僅是音樂 組成的架構,而是傳達情感與變化色彩最重要的呈現。葛利格喜愛透過各種和聲組 合,找尋新的聲響變化,他使用大量的和聲外音製造效果,喜愛將三和絃堆疊至七和 絃、九和絃、十一和絃、甚至是十三和絃,用來強化音響效果,鋪陳歌曲意境。他在. 21    .

(28) 創作中努力挖掘各種聲響組合的可能性,進一步結合傳統民謠特色,形成他獨特的音 樂創作手法。另外,半音組合也是他設計音樂不可或缺的精巧點綴。. 三、鋼琴伴奏. 身為專業鋼琴演奏家,葛利格對鋼琴技巧的掌握與運用能力,也反映在歌曲的伴 奏部分中,透過鋼琴表現詩詞意境、展現各種非凡技巧, 是除了歌曲旋律外,留給後 人的另一項寶貴財富。對葛利格而言,鋼琴部份即使角色吃中,在歌曲中仍然不能超 越歌聲表現,因此無論鋼琴伴奏多麼豐富精彩,聲樂的表現才是最終的焦點。葛利格 喜愛透過伴奏聲部以精緻的音響回應歌曲旋律,最常使用的三種方法為(1)和絃進行 式:透過和絃進行或塊狀和聲輔佐聲樂線條發展。(2)多樣化伴奏:多出現於歌曲中高 潮部分,以華麗激情的各種鋼琴伴奏刻畫樂曲情感。(3)鋼琴與聲樂交替:旋律線條前 後穿插於歌聲與鋼琴之間,一呼一應,類似重唱的效果。. 在這些鋼琴伴奏中,持續音的效果是挪威民間音樂的重要特色之一,用以模仿哈 丹格提琴演奏時的低聲部長音,在葛利格的作品中屢見不鮮,尤其是單音的持續音和 調式音階上方的五度持續音最常出現。另外,連續不協和和絃進行也是經常看到的手 法,屬和弦往上堆堆疊不解決的使用,多見於晚期作品中,和諧悠美的歌唱旋律搭配 奇異創新的鋼琴伴奏,使作品更具吸引力。. 五、歌曲型式. 一般而言,葛利格依據選擇的詩詞長度安排創作結構,最常使用的型式為(1)詩節 式(Strophic Form):每段歌詞以同樣的旋律不斷反覆,鋼琴伴奏、調性及和聲皆無變化 或變化極少,源於民謠曲式,是歌曲創作最普遍的型式之一。葛利格的半數歌曲以此 完成。(2)變化多段式(Modified Strophic Form):在許多章節的詞中,旋律使用大致相似,. 22    .

(29) 只在旋律、伴奏、和聲上稍作變化。有時只在最後一段有變化,有時則每段都有變化。 (3)貫穿式(Through Composed):各段落完全沒有重複,用不同的旋律、和聲及動機譜 寫全曲。 在葛利格的歌曲創作中,集結類似主題、同樣詩人或各種相關因素貫穿全曲作品 的聲樂套曲為數眾多,然而,真正的聯篇歌曲應在在調性、音樂節構、歌曲順序各方 面都有嚴謹的連貫性,15 嚴格來說,《山中少女》是葛利格所有作品中,第一個也是 唯一的聯篇歌曲,是他一生的心血結晶。.                                                                                                                 15聯篇歌曲是一組有關連的歌曲,通常歌詞來自同一個詩人,內容有故事和主要人物,也. 可能是一組描寫景色或是心情的歌曲,音樂的調性和結構都經過合理的安排。著名的作品有舒 伯特的三大聯篇歌曲、貝多芬《致遠方的戀人》(An die Ferne Geliebte, Op.98)、舒曼的《女人 愛與生命》(Frauenliebe und Leben, Op.42)、《詩人之戀》(Dichterliebe, Op.48)、布拉姆斯的 《美麗的瑪格儂妮》(Die schöne Magelone, Op.33)...等。  . 23    .

(30) 第三節 歌曲創作 葛利格一生創作超過一百八十首歌曲,涵蓋男女獨唱、混聲、同聲合唱,大多以 鋼琴伴奏,亦有少數歌曲以管弦樂團伴奏。身為挪威國民樂派的代表人物,葛利格的 音樂優美動人,上帝給予他人的創作天份,譜出如此悅耳的旋律,吸引了世界各地的 人民,適切的歌詞選擇搭上豐富的和聲效果,總令人感到的驚喜。隨著各階段學習與 經歷,葛利格每時期的創作受到不同人、事、物之影響,以下將尋著葛利格的人生旅 途,依序介紹歌曲作品。. 葛利格最早期的歌曲創作,可追朔回萊比錫求學階段,德國音樂教育與文化,尤 其是舒伯特與舒曼的作品,影響葛利格至深。目前所知他最早的創作,為1859年以蓋 貝爾(Emamuel Geibel, 1815-1884 )德文詩所譜寫的《你有看到海洋嗎?》(Siehst du das Meer)。而第一首出版的作品二《四首歌》(Vier Lieder, Op.2),選自海涅(Heinrich Heine, 1797-1856)與沙密索(Adelbert von Chamisso, 1781-1838)的詩詞。在這些作品中,葛利格 擅長的旋律線條和詩詞結合的相得益彰,鋼琴的角色不再僅止於伴奏,支持聲樂線 條,鋪陳音樂並展現詩詞本身的情境與意涵,也展現出葛利格超群的演奏技巧。. 葛利格離開萊比錫音樂院後來到哥本哈根,繼續找尋喜愛的歌詞創作歌曲,在這 裡認識了許多音樂界好友,吸收不同的音樂素材,開創個人寫作風格。1864年他以丹 麥詩人安德森(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作品,完成了廣受歡迎的《心靈之 歌》(Hjertets melodier, op.5)。這首曲子由當時著名的歌唱家妮娜演唱,真摯的歌聲與 情感撼動了觀眾與葛利格的心。這對音樂佳偶於1867年結婚,妮娜美麗的歌聲成為葛 利格譜曲的靈感來源,創作了大量歌曲獻給她。曾有朋友詢問葛利格,為何歌曲在他 的創作中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時?葛利格回答道:. 24    .

(31) 我並不認為自己在歌曲創作上,比譜寫其它音樂類型有更多的天賦。至於為何歌 曲在我所有創作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原因很簡單,就像一般人一樣,我生命 中也有才華洋溢的時刻,是愛情使我擁有這些榮耀。我愛上一位擁有美妙歌喉的 女孩,亦有詮釋音樂的驚人天賦,她成為我的妻子、更是患難同當的一生伴侶。 對我來說,她是我所有歌曲的最佳詮釋者。16 由此可見,葛利格與妮娜透過音樂彼此扶持,心靈相通的兩人將歌曲提升到另一 個境界,在巡迴演出中,經常由妮娜演唱葛利格伴奏,音樂感人至極。. 葛利格認為文學與音樂當中皆擁有詩意,無論原始語言為何,他努力將文字的情 感透過音樂展現。對葛利格而言,「保持詩的精神」是最重要的理念,他追求旋律線 條與歌詞語句之間的平衡,並體認出音樂詮釋應該透過語言自然流露,葛利格曾寫 到:各種語言的抒情詩體(Lyricism),都如音樂一般,應透過細心觀察找尋其中的特 色,並賦予不同風格的元素創作,使其中的差異能透過音樂展現各自風格。17 葛利格 的歌曲之所以如此受歡迎,除了優美的旋律線條,他對文字的深刻感受力,使語言本 身的律動透過音樂的帶領自然傾瀉而出,造就了彼此成為佳作。. 認識布爾和諾德拉克使葛利格對國家的認同感與日俱增,回到挪威後,他開始到 處搜尋適合的歌詞譜曲,透過挪威文體的創作,激發出更多創新的思想。當時文壇巨 星彼昂松與易卜生皆以國家文字創作,葛利格選用了許多作品譜曲,四首《漁家女》 (Fiskerjenten, op.21)是葛利格選擇彼昂松的第一組創作,而作品二十五(op.25)的六首歌 曲則選用易卜生的詩詞,包含著名的《天鵝》(En svane)與《睡蓮》(Med en vandlilje), 現在多以德文或英文版本演唱。另外,受到易卜生委托創作劇樂配樂《皮爾金》,葛 利格將其中的《索爾維奇之歌》(Solveigs Sang)加入民謠元素,廣受喜愛。.                                                                                                                 16. Edvard Grieg, Letter to Colleagues and Friends, ed. Finn Benestad and trans. William H. Halverson (Columbus, OH: Peer Gynt Press, 2000), 236. 17. Ibid, 230.. 25    .

(32) 1869年寫給朋友的信裡,葛利格表明自己一生的願望是藉由音樂傳達北國風情; 撰寫葛利格傳記的音樂家傑德奧(Gerhard Schjelderup, 1859-1933)認為挪威驚奇多變的 各種自然風景,必定喚起豐富的民謠藝術,而葛利格的作品,也受到挪威奇幻自然深 沈的影響。透過音樂結構設計,挪威自然元素能化為全然純淨的音樂意象,可藉由特 殊和聲進行、延長記號、全音音階、不諧和音響塑造各種情境,或利用傳統音樂元 素:例如放牧歌曲或模擬回音模擬空間感和距離。18 這些創作手法可從葛利格運用國 族文字的創作中發現,象徵著作曲家對國家的深刻認同與愛。1869年,他選擇以楊頌 (Kristofer Janson, 1841-1917)的詩詞《玫瑰叢》(Millom Rosor)完成第一組國族文字歌 曲,收錄在1884年出版的《新舊歌曲》(Romanser: Ældre og Nyere, op. 39)中。. 國族文字詩人當中,葛利格最常選用文耶與甘伯格的作品,國族文字的語韻喚起 葛利格的愛國心,他在信中寫道:投注越多,心靈感觸越深,濃縮的情感是高深莫測 的傳達技巧。語言有大膽、嚴肅且高貴的特性,使人能感受比眼見更多,表達人心最 深處的情感總是殘酷的,感覺也是如此,民謠歌曲可說是人民心靈最深處的反應,詩 人想達到的境界亦是我透過音樂努力的目標,我認為能運用詩詞表達出這些的,是文 耶與甘伯格。19. 葛利格於 1880 年開始接觸文耶的作品,充滿挪威意象與情感的,令葛利格著迷, 激發他創作了《十二首旋律》(Tolv melodier, op.33)。這些震撼的文字帶領葛利格走出.                                                                                                                 18. Daniel M. Grimley, Grieg: Musical andscape and Norwegian Identity (Woodbridge, Suffolk: Boydell Press, 2006), 109. 19. Edvard Grieg, Letter to Colleagues and Friends, ed. Finn Benestad and trans. William H. Halverson (Columbus, OH: Peer Gynt Press, 2000), 231.. 26    .

(33) 兩年來的創作空窗,20 使他再次確定使用民謠元素為創作基礎,從作品中展現挪威特 殊的風土民情。國族語言的精神使葛利格內心的再次燃起希望,透過節奏形、傳統舞 蹈元素、哈丹格提琴共鳴特色,融入詩人手中的山水風光,將文字與音樂的結合發揮 到極致。這些動人的歌曲作品使葛利格聲名大噪,奠定他在藝文屆的地位。除了文耶 的國族文字詩詞,本篇的主要研究作品《山中少女》與作者甘伯格,將在下個章節有 詳細的介紹。.                                                                                                                 20. 當時葛利格身心狀況欠佳,可能為肋脈炎復發,或因親人相繼死亡壓力過大,引此停 滯一段時間沒有進行音樂創作。. 27    .

(34) 第四章 挪威作家甘柏格與《山中姑娘》 第一節 生平事跡 挪威作家甘伯格(Arne Garborg, 1851-1924)出生於挪威鄉村葉連(Jæren),21 一生如 同他筆下的角色,生活充滿了混亂與巨變。童年短暫的歡樂因著宗教狂熱的父親染上 一層陰影,言行及遊戲都受到嚴格監視外,除了聖經以外的書籍都禁止閱讀,父親甚 至一度禁止甘伯格上學。與父親的關係每況愈下,最後,父親的自殺讓 19 歲的他一生 籠罩在痛苦的折磨中。即使不斷想著逃離家鄉,長子持家的義務卻不斷羈絆著甘伯格 年輕的心靈。終究,他還是選擇離去,並在信中寫下:年歲越長,我便越發討厭這醜 陋的地方…離開時,我甚至頭也不回的就走了。22 即使逃離了痛苦的家園,終其一 生,內心沈重的罪惡感卻從未真正離開他。 踏上旅程,甘伯格開始追尋自己生命的意義,經歷各種階段與人生歷練,一路從 送報員發展為挪威重要作家。1873 年來到首都克莉絲提安尼亞,以評論時事投稿報社 維持學業。他的第一部小說《自由思想家》(Ein fritenkjar, 1878)刊登於報紙連載,頗受 好評,1883 年出版的《農民學子》(Bondestudentar, 1883)以「國族文字」描述 1870 年 代以來的自身求學體驗, 比較城市與農村生活間的差異,道出作者心中的震撼與調 適,被喻為挪威貧困面的真實寫照,此部作品成功地開啓了甘伯格的寫作熱忱。而兩 部互相對照的小說《男人幫》(Mannfolk, 1886)和《與母親生活》(Hjaa ho Mor, 1890)大.                                                                                                                . 21    葉連位於挪威西南方低地,地形異常平坦,充滿的沙丘與沼澤,雖令少年甘伯格感到厭 惡,但也成為後來《山中少女》的靈感來源。 22. Harald S. Naess, ed., A History of Norwegian Literature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3), 155.. 28    .

(35) 膽討論當時兩性議題在社會壓抑下日亦凸顯的道德問題,流暢的文筆與巧妙的暗示, 顯示甘伯格的寫實手法已提升到新的境界。 甘伯格對於「國族文字」情有獨鍾,亦是當時該語言運動的領導者之一,曾將荷 馬(Homer)、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莫里哀(Molière, 1622-1673)與 歌德等經典作品翻譯為國族文字。經過長久的努力,當他在世時,國族文字與終於受 到官方認可,並成為學校教育的一環,更是師資培育必修的課程。除了語言文化運 動,甘伯格也相當注重時勢發展與各項學說,受到父親專制的基本教義思想 (Fundamentalism)而極排斥基督教信仰外,23 甘伯格研究的範圍包涵佛學、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學說、無政府主義(Anarchism)、實證主義 (Positivism)、虔信主義(Pietism)和唯心論(Spiritualism)等,這些思想經常見於他所發表 的文章中。而在他創作裡,也穿插許多當時爭議性之社會議題,例如:傳統農家生活 態度、新興城市文化評論、宗教對立、女性社會地位、社會道德與政治鬥爭等。 1890 年,甘伯格發表了畢生最受歡迎的作品《疲倦的人》(Trætte Mænd, 1891) , 此書以「國家語言」書寫,提倡無神論與唯物論,書中主角重新審視過往的觀念,表 達對社會道德與性別解放等議題引發的亂象感到不滿。1892 年出版的《安寧》(Fred, 1892)以生父為主角典範,是甘伯格重返家鄉,以兒時情景為背景完成的小說。其以精 緻敏銳的筆法,描繪主角因宗教狂熱而內心混亂,想要服從教義卻又難以適應非人性 的強迫,除了刻畫人心掙扎極其生動外,本作品對於當地自然景色的描寫精湛,與人 類心情變化互相呼應,形成有趣的對比。至此以後,甘伯格的作品持續環繞在宗教議 題長達 20 年之久,戲劇作品《老師》(Læraren, 1896)、抒情小說《失去的父親》(Den.                                                                                                                 23. 源於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宗教改革,原指宗教上「原典絕對重視的主張 或態度」,發展到至今通常令人聯想到固執、激進等負面形象。. 29    .

(36) burtkomne faderen, 1899; Eng. tr. The lost father, 1920)、《浪子回頭》(Heimkomin son, 1908)三部作品是探討宗教議題代表。而《彌賽亞》(Jesus Messiah, 1906)與相互對應的 《消失的彌賽亞》(Den Burtkomne Messiah, 1907)兩部作品中,透露長期以來甘伯格對 於基督教定位的困惑。 眾多晚期作品中,由七十首抒情詩組成的《山中少女》(Haugtussa, 1895)得到廣大 讀者的喜愛,直到今日仍然是挪威家庭中耳熟能詳的床邊故事。靈感來源取自民間神 話,述說少女維絲拉默依,因擁有陰陽眼而飽受騷擾之苦,最後因著單純的心與清新 美德,獲得最終的勝利與內心平安,也象徵作者從童年的悲痛中走出自我。這部發人 省思的作品深富歌唱性,吸引了眾多作曲家譜曲,葛利格截取了其中的八首詩完成聯 篇歌曲(Op. 67),深受甘伯格喜愛 。 身為全方位作家的甘伯格,為挪威藝文界增添了燦爛的色彩,雖然一生中經歷許 多的痛苦,卻也因為這些深刻的體驗,才能對生命價值與各項社會問題提供獨到的見 解。他的文筆真實透露當時挪威社會發展的各種現象,是許多社會學者研究挪威社會 發展不可缺少的珍貴記錄。一生中尋找心靈平衡的甘伯格,最終還是回到基督教,找 到內心的安寧,並娶了同樣身為作家的胡妲(Hulda Garborg, 1862-1934)。2012 年,於 甘伯格家鄉設立了「甘伯格中心」(Nasjonalt Garborgsente) ,以紀念兩位挪威傑出作家 對於文學的貢獻。. 30    .

(37) 第二節 《山中少女》 一、創作背景 《山中少女》與續集《地獄之家》(I Helheim, 1901)為挪威家喻戶曉之文學著作, 當時北歐文學籠罩在政治輿論與社會議題之下,描繪自然景觀和抒情文學開始受到關 注,是當時新浪漫主義運動(Neo-Romanticism)的產物。對於神秘自然有著濃厚興趣的 甘伯格,將鄉村特殊的風景描寫的栩栩如生,瀰漫著一股奇幻的傳說色彩,反映出 19 世紀挪威鄉村社會思潮與精神,極受歡迎。 與葛利格同時代的甘柏格,是當時的知名作家兼激進份子,甘柏格認為民族運動 與語言發展息息相關,挪威文字結構與文化思想和觀念互相呼應著,因此丹麥影響之 下的挪威語言是無法適用的。他極力倡導以方言為基礎演化而成的「國族文字」,除 了將許多挪威經典作品翻譯成「國族文字」外, 也使用家鄉方言創作。 寫作《山中少女》之前,甘伯格的作品多為諷刺文學,富含政治議題與社會道德 批判 。1890 年代,重返童年故居的甘伯格,棄絕了過往的憤世嫉俗,徜徉於充滿奇幻 神秘感的山水間過著淳樸的生活。在遍佈奇山異石的迷霧幻境裡,他找到了新的靈 感,以家鄉特殊景緻為藍圖,創作了挪威家喻戶曉的《山中少女》。甘伯格在創作這 組作品時,使用大量不同性質的詩歌文體與格式創作,以追求更好的呈現。 《山中少女》由開場白、十二個部分中七十首未編號的敘述詩組成,結構極為複 查,內容描寫擁有陰陽眼的牧羊女(seterjente)24 維絲拉默依所發生的故事。場景為鄉間 挪威:混合著基督信仰與神祕傳說的年代,人類與各種生物共存,維絲拉默依深受陰                                                                                                                 24. “Seterjente”直譯為夏日牧羊女(Summer farm girl or Mountain shepherdess)。十九世紀北 歐地區的放牧業按照季節遷移放牧區,夏季時,牧羊人(大多為年輕女性)帶著牲畜前往山 上、住在山間小木屋中,等夏季結束後再帶著羊群回到平地。. 31    .

(38) 陽眼所苦,故事中少女對抗侏儒(Trolls)的引誘與掙扎,凸顯人性中正義與邪惡的衝 突。25 葛利格專家佛斯特(Beryl Foster)認為:《山中少女》故事中,充斥著力量與誘 惑、基督信仰與傳說迷信、光明與黑暗之間的抗衡,簡而言之:這是正義與邪惡之間 的對抗。26 二、劇情介紹 《山中少女》被譽為甘伯格最優秀的作品,於 1895 年開始出版於北歐各國,流傳 於斯堪地語系國家。由於語言的隔閡與缺少優秀的譯本,斯堪地語系國家外的其它地 區幾乎找不到全文翻譯文本,即使在今日資訊豐富的年代,英文全文翻譯仍尚未出 版。筆者在查詢資料的過程中發現,大部份關於《山中少女》的文學研究資料多為挪 威文,而英文論述當中提供較全面性故事介紹的資料為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生克 麗絲汀森(Cheryl Ann Christensen, 1963-)之研究。以下介紹將以她的統整為主、簡化呈 現。27 由於中文標題翻譯與故事介紹參照的是英文譯本,雖盡量搜集補充資料,二度 翻譯的呈現,勢必與甘伯格原始詩詞有所出入。鑑於此部作品內容豐富,考量篇幅限 制,除了葛利格選用最多詩作的前個九章節,將提供較完整說明外,最後三個部分 (第十到第十二章)僅提供大標題與簡介。28.                                                                                                                 25. 挪威傳說中侏儒(Trolls),身材矮小、擁有大大長長的鷹鉤鼻,生活於森林中的岩石洞 穴,他們遠離人類,只在太陽下山後活動。雖然毛髮又多又粗,多數人相信侏儒擁有善良的本 質,像是天真頑皮的小男孩,民間故事中經常提到人類對他們開玩笑的情結。 26. Beryl Foster, The Songs of Edvard Grieg (England: Scolar Press, 1990), 218.. 27. Christensen, Cheryl Ann. 「Music and Text: Interpretation, Melodic Motice, and the Narrative Path in Edvard Grieg’s Haugtussa, Op.67.」 Doctor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003. 28. 甘伯格本身並未將各標題編號,為求對照方便,筆者依序分為開場白、第一章到第十 二章,且詳細說明第一章「在家中」、第二章「擁有陰陽眼的維絲拉默依」與第九章「夏季山 行」中的故事發展。. 32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1)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commonly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Music are included in this glossary.. (2) The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 Children from this parenting style are more responsive, able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stress; they also have better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self- control; they can notice

 name common laboratory apparatus (e.g., beaker, test tube, test-tube rack, glass rod, dropper, spatula, measuring cylinder, Bunsen burner, tripod, wire gauze and heat-pro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