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挪威作家甘柏格與《山中姑娘》

第一節 生平事跡

挪威作家甘伯格(Arne Garborg, 1851-1924)出生於挪威鄉村葉連(Jæren),21 一生如 同他筆下的角色,生活充滿了混亂與巨變。童年短暫的歡樂因著宗教狂熱的父親染上 維持學業。他的第一部小說《自由思想家》(Ein fritenkjar, 1878)刊登於報紙連載,頗受 好評,1883 年出版的《農民學子》(Bondestudentar, 1883)以「國族文字」描述 1870 年 代以來的自身求學體驗, 比較城市與農村生活間的差異,道出作者心中的震撼與調 適,被喻為挪威貧困面的真實寫照,此部作品成功地開啓了甘伯格的寫作熱忱。而兩 部互相對照的小說《男人幫》(Mannfolk, 1886)和《與母親生活》(Hjaa ho Mor, 1890)大

                                                                                                               

  21  葉連位於挪威西南方低地,地形異常平坦,充滿的沙丘與沼澤,雖令少年甘伯格感到厭 惡,但也成為後來《山中少女》的靈感來源。

22 Harald S. Naess, ed., A History of Norwegian Literature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93), 155.

膽討論當時兩性議題在社會壓抑下日亦凸顯的道德問題,流暢的文筆與巧妙的暗示,

顯示甘伯格的寫實手法已提升到新的境界。

甘伯格對於「國族文字」情有獨鍾,亦是當時該語言運動的領導者之一,曾將荷 馬(Homer)、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莫里哀(Molière, 1622-1673)與 歌德等經典作品翻譯為國族文字。經過長久的努力,當他在世時,國族文字與終於受 到官方認可,並成為學校教育的一環,更是師資培育必修的課程。除了語言文化運 動,甘伯格也相當注重時勢發展與各項學說,受到父親專制的基本教義思想

(Fundamentalism)而極排斥基督教信仰外,23 甘伯格研究的範圍包涵佛學、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學說、無政府主義(Anarchism)、實證主義 (Positivism)、虔信主義(Pietism)和唯心論(Spiritualism)等,這些思想經常見於他所發表 題長達20 年之久,戲劇作品《老師》(Læraren, 1896)、抒情小說《失去的父親》(Den

                                                                                                               

23 源於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宗教改革,原指宗教上「原典絕對重視的主張 或態度」,發展到至今通常令人聯想到固執、激進等負面形象。

burtkomne faderen, 1899; Eng. tr. The lost father, 1920)、《浪子回頭》(Heimkomin son,

1908)三部作品是探討宗教議題代表。而《彌賽亞》(Jesus Messiah, 1906)與相互對應的

《消失的彌賽亞》(Den Burtkomne Messiah, 1907)兩部作品中,透露長期以來甘伯格對 於基督教定位的困惑。

眾多晚期作品中,由七十首抒情詩組成的《山中少女》(Haugtussa, 1895)得到廣大 讀者的喜愛,直到今日仍然是挪威家庭中耳熟能詳的床邊故事。靈感來源取自民間神 話,述說少女維絲拉默依,因擁有陰陽眼而飽受騷擾之苦,最後因著單純的心與清新 美德,獲得最終的勝利與內心平安,也象徵作者從童年的悲痛中走出自我。這部發人 省思的作品深富歌唱性,吸引了眾多作曲家譜曲,葛利格截取了其中的八首詩完成聯 篇歌曲(Op. 67),深受甘伯格喜愛 。

身為全方位作家的甘伯格,為挪威藝文界增添了燦爛的色彩,雖然一生中經歷許 多的痛苦,卻也因為這些深刻的體驗,才能對生命價值與各項社會問題提供獨到的見 解。他的文筆真實透露當時挪威社會發展的各種現象,是許多社會學者研究挪威社會 發展不可缺少的珍貴記錄。一生中尋找心靈平衡的甘伯格,最終還是回到基督教,找 到內心的安寧,並娶了同樣身為作家的胡妲(Hulda Garborg, 1862-1934)。2012 年,於 甘伯格家鄉設立了「甘伯格中心」(Nasjonalt Garborgsente) ,以紀念兩位挪威傑出作家 對於文學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