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工作壓力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一、壓力

(一)、何謂壓力:

有關壓力的定義最早是在 1956 年由 Selye 所提出。「壓力」一詞原本是 物理學及工學方面所使用的概念,凡舉對一物體施加某種強烈的外力時,這 種外力就統稱之為壓力。但是現代人將之用在生活上很多事都與壓力習習相 關,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時間就是金錢的年代裡,每一個行業的工作人 員都面臨了激烈的競爭,工作者面臨到比以往更大,更不同挑戰。因此,工 作壓力亦隨之升高,角色間的衝突或角色混淆均是源於合理的角色期望所形 成的外在壓力。因此當一個人面對工作壓力時,就會用不同面貌的方式來應 對,有的人會以休假、尋求他人的協助來克服,所以面對壓力時,因應方式 可有很多種因人而異(董時叡,2001)。

人體在接受外界壓力源刺激後,會經由兩大系統產生複雜的生理反應,

這兩大系統分別是「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sympathetic-adrenomedullary system,SAM)」:出現心跳速率加快、瞳孔放大、血壓升高、肌肉緊繃及呼吸 加 速 等 情 形 。 另 一 系 統 為 「 下 視 丘 - 腦 下 腺 - 腎 上 腺 皮 質 軸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axis,HPA)」促使腦下垂體分 泌兩種與壓力有關的激素,使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增加、呼吸及心跳增加等

(Taylor,2003),兩大系統交互關係如圖 2-2。

圖 2-2 身體的壓力系統 資料來源:Taylor,2003

環境的要求作用 在大腦皮質

下視丘

親皮質素分泌素

腦下垂體

腎上腺皮質

腎上腺髓質 交感神經系統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皮質類 固醇

兒茶酚胺 腦部

區域

非中樞神 經組織

(二)、壓力相關理論:

1.逃或戰的反應(flight-or-fight response)

壓力研究著中最早對於個人對壓力的生理反應為 Cannon(1932),他 曾經研究人類與動物面對危險情境時的原始身體反應,發現身體會引發 一系列的反應,讓身體能夠產生充分的能量,準備對抗危險或是逃離到 安全的地方,稱之為「逃或戰的反應」,這個反應中會讓身體的生理產生 變化,當個體發現壓力時身體會引發:心跳加速、呼吸加快速度、瞳孔 變大、內臟及皮膚血管收縮、交感神經刺激內分泌系統對腎上腺素的分 泌及肝臟中的肝醣被轉換成葡萄糖使血糖上升等情形,以激發個體對危 險的狀況能夠作迅速有效的反應,但若此反應過久,使身體長期持續處 於這種高昂激動的狀態下,對健康是有害的。

2.一般性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Selye(1974)對於壓力的研究是另一個里程碑,發展出「一般性適 應症候群」的概念,認為無論壓力源具何種特質,身體在面對壓力時都 會出現非特異性(nonspecific)的生理反應,當壓力重複或持續出現時 會對個體產生傷害。一般性適應症候群可分為三個階段:

(1)警覺期(alarm reaction)

這是身體對壓力的第一個反應,面對壓力時,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增 強身體的反應功能。

(2)抗拒期(resistance stage)

若長期處於壓力中,身體在警報反應期的生理反應將持續出現,進而 適應或是抵抗壓力。

(3)耗竭期(exhaustion stage)

身體雖然持續努力去適應長期的壓力,但卻因身體資源逐漸耗盡而無 法處理壓力,嚴重者可能導致疾病甚至於死亡(圖 2-3)。

圖 2-3 一般性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資料來源:Selye's (1974)的一般性適應症候群

3.角色壓力理論(role stress theory)

角色(role)是依地位而來的行為模式,並具有合法性與義務的 性質。角色與地位的關係,可說是結構與功能的關係,地位為個人於 團體中所占有之位置;而角色則是決定個人在其位置上之行為,因 此,角色與地位可說是人類社會活動的兩面(彭懷恩譯,1992)。

角色也是被期待的行為,並透過正式與非正式方式對人們產生約 束,當個人履行角色時,如遇到兩種角色無法協調或兩個組織團體對 同一角色有不一致的期待時,個體即可能產生角色緊張,甚而造成角 色衝突而產生角色壓力。在許多工作壓力相關研究中,角色通常是造 成壓力的主要來源,並將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角色不明確

(role ambiguity)、角色過度負荷(role stress)三者統視為角 色壓力(蔡金田,1998)。

現今對壓力多採用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來界定,壓力為個人對外在 環境的主觀感受與評估,若經常地生活在壓力中對一個人可能會有甚麼

A 警覺期

B 抗拒期

C 耗竭期

影響,在生理上,明顯的症狀有心跳加快、流汗增加、肌肉緊張及呼吸 速度與呼吸方式的改變;長期下可能發生免疫系統及內分泌失調、血壓 及血醣上昇、消化系統功能改變 ( 腹瀉或便秘 ),其他包括心臟病、癌 症腫瘤、偏頭痛、胃潰瘍、高血壓等,心理上也可能出現精神方面的疾 病包括憂鬱症等,甚至於影響生命的危險。

二、工作壓力

工作壓力是指若個體察覺或認知到工作環境中的特性、要求、期望、現象 超過個體所能因應的範圍,使個體感受到威脅或產生消極的情緒,而必須付出 額外的精力以保持身心平衡,即形成了所謂的工作壓力。簡而言之就是當工作 本身要求超過當事人所能應付,就會產生工作壓力。Chen and Franceso(2000)

指出工作壓力是一連串的壓力源,知覺壓力等複雜多元且動態的程序,職業的 壓力源無法在工作環境中被避免或排除的。

工作壓力來自於工作者與工作環境的互動。因此,人的特質(如人格、問 題解決方式)與工作環境都是影響工作壓力的重要因素(陳鈞卿,2005)。

(一)工作壓力模式:

壓力是指在身體或情勢上對環境所存在威脅的反應(Steer,

1994),包含:組織影響因素、個人影響因素、壓力緩衝及壓力感受 等四項,其說明如下(圖 2-4):

圖 2-4 工作壓力模式

(4)角色衝突:包括角色認知、期許不同、同儕競爭等,理想

Golaszewski, Milstein, Duquette 與 London(1984)人境適配模 式(Person-Environment Fit Model),理論中指出組織內均包含五種情 境:工作關係、組織結構與氣氛、工作本質、組織中角色及事業發展,並 強調個體特點與環境特點之間的配合,認為環境事件並非單純的壓力源,

壓力源的程度是由個體的認知所決定的,而此認知包含對自己所具備的能 力、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及對環境的評估,如果組織中的個體無法滿意的處

(二)、工作壓力來源:

Drory(1982)研究以色列四所重刑監之監獄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時發現,因角

的能力,因此,監所的員工隨時提高警覺並且具備多元的專業技能,應付隨 時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是最直接且最大的壓力來源。

2.工作環境的壓力:指工作環境所提供的條件所造成的工作壓力。例如 機構的危險性、人力不足、收容人數增加等,均會使員工產生無力感及工作 壓力的來源。

3.角色壓力:在矯正機構中,戒護管理人員由於採輪班制度,彼此之間 工作權責甚難明確釐清,因此,責任歸屬甚難認定,以致不確定的戒護事故 發生時的責任釐清成為戒護管理人員的一大壓力。或因長官的管教理念與實 務執行上有落差、管教人員自覺矯治專業能力不足難以矯正人犯問題等,均 是員工工作壓力的重要來源。

4.溝通壓力:管教人員主要的職責就是戒護管理及教化收容人,因此主 要的壓力來源來自管教收容人的工作。若同仁間的互動關係不佳或管教觀 點、理念的不同等,都是造成管教人員在教化及管理上的壓力。

5.管理措施的壓力:員工工作壓力負荷過重,為輔導其獲得良好的適應 而提供協助紓解壓力的方案或調整管理制度的方式,亦即管教人員在面對機 構管理措施及管教工作壓力時,可以透過機構提供的管道或制度的變革,獲 得紓解(洪美雲,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