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工作壓力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壹、工作壓力之定義

工作壓力,乃是由壓力定義衍生出來的,研究有關工作壓力的學者,

大都引用壓力的研究做為探討工作壓力的基礎(林幸台,民 75)。至今,

不論國內外,均有很多學者從事壓力相關的研究,使得壓力相關的文獻非 常豐富與成熟。本研究者參考各家學者看法、整理綜合,以窺工作壓力之 涵義,茲將國內外研究者的看法彙整如表 2-4 所列。

表 2-4 國內外研究者對工作壓力之定義

研究者及年代 國內外研究者對「工作壓力」的看法及定義

謝琇玲(1990)

工作壓力須具備三個條件:一、外在環境與個人內在能力產生 不平衡的現象。二、造成個體身心狀況不正常反應並引起不愉 快的心理反應。三、凡有關工作壓力皆由工作有關的因素所引 起。

黃榮真(1992) 只因工作因素而引起的壓力,促使外在環境的要求與個人內在 的能力產生交互之差異,而導致不平衡狀態。

李明書(1994)

工作相關情境因素與個體產生交互作用,促使個體產生調適性 反應的一種狀態,如果個體無控制這些情境因素所造成的不利 後果,便會產生工作壓力。

李玉惠(1998) 當個體面對具有威脅性的工作環境時,為一時無法消除威脅、

脫離困境而產生的一種被壓迫的感受或緊張的狀態。

葉龍源(1998) 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下,致使生理與心理產生不平衡的狀態。

藍采風(2000) 利用工作環境的屬性,對個體造成脅迫,而感到必須付出相當 精神以保持身心平衡現象。

鄭百芬(2003)

是指在工作環境,對於本身能力無法負荷工作需求,或環境無 法提供足夠的資源滿足個人的需要,所產生與自我期望不相符 合,導致本身在心理上產生非正常狀態的情況。

王明宗(2004) 個體在工作環境與環境的人、事、物互動所產生的一種威脅或 激勵的心靈感受。

陳揚名(2004)

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動態觀點,認為因工作的因素促使個體與 環境產生交互作用,而當個體在面對具有威脅性或挑戰性的工 作情境時,因為一時無法消除威脅、脫離困境而產生被壓迫的 感受。

吳晨妤(2006)

個體由於對工作情境中人、事、物的要求或刺激,經由個體評 估認知過後,發現超過其能力負荷而產生的生理或心理的不平 衡、不適應現象。

表 2-4 國內外研究者對工作壓力的定義(續)

研究者及年代 國內外研究者對「工作壓力」的看法及定義

郭浚經(2007)

個體與各種工作環境之人、事、物互動時的過程,其過程中產 生適應或不適應的問題,此問題結果若是具威脅性的,則會使 人面對工作時產生一種被壓迫、焦慮、挫折、急迫、苦惱、緊 張甚至不舒服的狀態。

Beehr &

Newman

(1978)

認為工作壓力是指個人與環境之間複雜的交互作用改變了個 人心理的或生理的狀況以致個人的身心被迫偏離常態的功能。

MacNeil D.H.

(1981)

工作情境中,許多變數與個人特質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現象,若 工作過程中,發生某種狀況,以致威脅心理平衡時,並引發身 心狀況職業倦怠的現象稱之。

Gmelch(1983) 指在工作環境中對個體所造成的一種生理與心理脅迫感。

Parker &

Decotiis

(1983)

指在工作場合中,面臨到與工作結果有關的因素,導致個體失 去機會,而產生事與願違的感覺。

Albertson &

Kagan(1987) 個體知覺環境威脅而喚起的生理及心理的緊張狀態。

Steers(1988) 是指個體在工作情境,面臨某些工作特性的威脅所引發的反 應。

Jamal(1990) 認為工作壓力是個人對於可能威脅其本身之工作環境的反應。

Greenberg

(1995) 指刺激、反應、互動因子及壓力來源與反應的互動組合。

Pithers(1995) 工作壓力來自於外在工作的要求、本身參與的角色、大量工作 與期望等所引發的負面情緒。

資料來源:本研究者整理。

綜合上述國內外研究者對工作壓力的定義,本研究者認為工作壓力係 個人在工作環境中所承受不同程度的內外在負荷,若生理或心理無法因應 此一負荷而保持平衡狀態時,即產生工作壓力。因此本研究將工作壓力定 義為:「個體與工作環境互動歷程中,當面對工作挑戰與威脅時,透過認 知與經驗的評估,而產生主觀不愉快的知覺感受」。

貳、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

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源自於一般工作壓力的研究,有些學者針對 工作壓力對教師產生的作用和影響,提出不同見解,以下有三種教師工作 壓力模式分別說明之:

一、Kyriacou 和 Sutcliffe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Kyriacou 和 Sutcliffe(1978)認為教師的工作壓力,是來自於當教師 從事與教學相關工作時,對工作的負面反應(如沮喪、挫折、憤怒、困擾 等),並率先提出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如圖2-1所示。此壓力模式包含八個 項目,茲說明如下:

(一)可能的壓力源:指教師工作的客觀因素,而當教師知覺到這些壓 力源對其造成威脅時,才會造成壓力。

(二)經過個人的認知評估,個體感到沒有能力適應環境的要求,以及 環境的要求與個人的需求衝突;因此,可能的壓力源是否會發展 成實際的壓力源,有待評估。而評估的結果,需視教師的人格特 質與知覺的交互作用而定。

(三)經評估成為實際的壓力源。

(四)透過適應機轉,因應的歷程包括對壓力情境的評估與反應。

(五)產生之壓力反應。

(六)長期影響造成慢性壓力症狀。此模式有四條回饋線分別為:

A.表示因應策略對壓力源評估的影響,若因應策略適當,則「實際壓 力源」的程度可減至最低。

B.表示教師壓力的反應可以直接再被評估。

C.表示長期壓力所導致的慢性症狀,可能會造成「非工作壓力源」。

D.表示教師過去處理壓力的經驗會影響目前評估的結果。

(七) 教師個人的特質:包含了教師的屬性變項、人格需要、適應、信 念、態度及價值系統等。

(八) 非職業的壓力源:除了工作場所以外的各種生活壓力。

圖 2-1 Kyriacou & Sutcliffe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Moracco 和 Mcfadden (1982)根據 Kyriacou 和 Sutcliffe(1978)

7. 教師的個人特質:教師的屬性變項、人格需要、適

的教師工作壓力理論模式,做了部分修正。說明壓力源來自社會時,即產 生實際壓力源,並透過評估採取因應壓力的策略,以消除壓力。然而,對 壓力的因應和消除,因個體經驗、人格、價值觀而有所不同。此外,整個 教師工作壓力模式還需要考慮社會的支持。譬如,教師面臨到某種壓力 時,如果能得到家人、朋友、或長官的精神扶持與鼓舞,必能減輕某些負 向的情感,甚至壓抑某些慢性壓力症狀出現的機會。如圖2-2所示,而此模 式含有四個回饋線,分別有:

A.表示壓力與適應機轉之間的關係,如果適應機轉無法減低壓力事件的 發生,該壓力會被評估具有威脅性。

B.指教師在壓力症候下運作的情形,此階段的教師易於知覺到更多的壓 力事件。

C.表示教師長期處於壓力下,處於倦怠階段時,若是壓力的徵兆持續出 現,教師可能會尋求家庭或親友的支持與協助。

D.表示教師過去處理壓力的成功與否的經驗,以及其社會資源的支持與 否,均會影響目前評估的結果,以及對於壓力事件的決定。

圖2-2 Moracco & Mcfadd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黄義良(1999)。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

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頁27。

因此,由Moracco 和 Mcfadden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共可歸納下列五 項要點:

5.當老師工作不滿意,則認知到更多事件是有壓力的,如果缺乏有效 因應策略,長期持續的壓力,將導致身心疾病及工作倦怠。

三、Tellenback、Brenner 及 Lofgr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Tellenback 等人(1983),根據 Kyriacou和Sutcliffe(1978)的教師 工作壓力模式加以修正,強調「學校鄰近地區特質」對壓力源的影響,認

此模式與前述兩種教師工作壓力模式之不同處,在於「學校鄰近社區 的特質」對壓力源的影響,如學校所處的地區、學校班級大小、校長領導 風格、學校組織氣氛及學校教師年齡的分佈等,這些都會造成教師工作壓 力的來源;如果教師本身又是屬於易於緊張的特質,經過評估的過程,緊 張便會不斷的出現,此時壓力便會對個體造成身心方面的損害。

綜合以上三種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後,可以了解到:

1.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是多向度的,社會、工作和家庭方面潛在的壓力 源,可能形成實際的工作壓力。

2.個人的特質在知覺、評估、因應工作壓力方面,扮演很重要角色。

3.工作壓力的影響不一定都是負面的,適度的壓力可以促使人們改善自 己的缺失,增加動機與能力。

4.通常當個人感受壓力情境時,會產生適應機制,有效的因應策略能降 低壓力,否則顯現出較大的壓力徵候。

5.長期持續的壓力,將導致身心疾病及工作倦怠。

因此,教師應在面對不同的壓力時,採取最適當的因應策略,如評估 的機轉、適應機能,使得造成壓力反應時,可減輕教師在實際職場的工作 壓力,而如果因應的方式不當或不處置,則會因持續的工作壓力,而造成 身心疾病與不適應工作的不良影響。故上述三種壓力理論的模式,不僅可 作為從事教師兼任行政工作壓力研究的理論依據,而其中完整、嚴謹且有 系統的架構,更有助於發展研究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壓力因應策略。

參、教師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

一、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

教師工作壓力的主要來源有三大類。第一,外在環境因素:如政治的 不確定性、經濟的不確定性、壓力團體的要求及教育法案的執行等。第二,

教師工作壓力的主要來源有三大類。第一,外在環境因素:如政治的 不確定性、經濟的不確定性、壓力團體的要求及教育法案的執行等。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