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工作壓力的問題困擾著高科技產業員工與企業,自從 French 與 Kahn (1962) 開始將「工作壓力」導入組織理論後,便展開許多關於組織中工作壓力的討論。本 節從討論壓力的定義與分類開始,接著探討工作壓力的意義、理論與模式,最後則 是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

一、壓力的定義

Selye 認為為壓力(stress)是,個體為滿足需求或面對外在刺激時所產生的不 特定反應。自從 1956 年 Selye 將壓力一詞引進社會科學後,而後有許多學者亦各自 提出他們對壓力的定義,一般可歸納為三大類:刺激型、反應型、互動型(李文銓,

1991;Ivancevich & Matteson, 1980)。如表 2-2-1 所示,刺激模式中,壓力是一種力 量或刺激,作用在個體上會產生緊張(strain)之反應。反應模式的壓力,是個體面 對環境中壓力源(stressor)所產生的生理、心理或行為反應。互動型則是前兩者的 混合,認為壓力是環境的刺激與個體獨有(idiosyncrtic)之反應,兩者交互作用的 結果(吳素靜,1998)。

表 2-2-1 壓力定義的三大類

類型 壓力定義

刺激型 視壓力為刺激,當成自變項來研究 反應型 視壓力為結果,當成依變項來研究 互動型 壓力來自個人與其環境之間的特殊關係

另外在組織行為的討論中,Robbins (2001) 考慮到個人差異,將壓力定義為,

個人在面對與期望事物有關的機會、限制或要求時,知覺到這個結果很重要,但又 充滿不確定性所處的一種狀態(引自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2002)。Jones 也提 到壓力的本質是,在人們認為重要的機會或威脅出現時,因擔心可能無法有效處理 該事而產生的感受(吳玲玲,2004)。此定義並指出壓力的諸多重要面向,包括機會 與威脅、機會威脅的重要性、不確定性以及知覺。

二、工作壓力的定義

1960 年代,French 與 Kahn (1962) 才開始將「工作壓力」導入組織理論,除 了 著 手 探 討 工 作 壓 力 與 精 神 健 康 的 議 題 , 並 提 出 「 社 會 環 境 模 型 」 (social environment model) (引自林若慧,2006),又稱個人-環境適配模型(P-E fit model)。

之後陸續有學者為工作壓力下定義,下表 2-2-2 列出常見的定義。

表 2-2-2 工作壓力定義

學者/年代 定義

French 與 Kahn (1962)

人與環境中某些因素不能配合所致。

Caplan, Cobb, French, Harrison 與

Pinnean (1975)

工作環境的特性,對個人造成威脅而產生的現象。

Beehr 與 Newman (1978)

工作相關之因素與工作者互動,以改變(破壞或加強)他的 生理、心理狀態,迫使他的身/心偏離正常運作的一種情境。

Parker 與 DeCotiis (1983)

一 個 人 在 工 作 場 所 中 遇 到 一 些 與 重 要 工 作 結 果 有 關 之 機 會、限制與需求時,而被要求離開常態或是產生內在不一致 的感受。

侯望倫(1984) 工作環境上的特質,對於工作者產生特殊生理或心理上的要 求而造成的結果。

資料來源:李嘉聖、陳益世(1999)、吳素靜(1998)。

從上述定義可發現學者在定義工作壓力時,多由工作者與工作環境之間的關係 來討論,工作壓力之產生係因工作者無法適應工作環境(包括工作環境或工作者本 身問題),產生生理、心理、行為上的反應。Parker 與 DeCotiis (1983) 的定義考慮 個人與知覺的差異,說明工作壓力並非單純的刺激反應的連結(引自吳素靜,1998)。

三、工作壓力理論與模式

對工作壓力而言,有兩派理論研究取向在過去文獻裡佔絕對優勢:個人-環境適

配模型 (French, Caplan, & Harrison, 1982) ,以及工作負荷-工作控制模型 (Karasek, 1979) (亦有人將工作負荷譯作工作要求,本研究認為用負荷較能描述此構面要呈 現的概念。)。後者模型考慮了工作自主性(job autonomy),是以前模式所忽略的

(引自邱信憲,1994)。林若慧(2006)也指出 Karasek (1979) 的工作負荷-工作控 制 ( job demand-job control, JDC ) 模 型 與 工 作 負 荷 - 工 作 控 制 - 工 作 支 持 ( job demand-job control-job support, JDCS)模型,是兩個典型的工作壓力理論,以下說 明上述主要工作壓力理論。

(一)個人-環境適配模型(P-E Fit model)

此 模 型 又 稱 社 會 環 境 模 式 ( social environment model), 由 French 與 Kahn

(1962)所提出,強調人格特質在產生工作壓力過程中所扮演重要的角色,並認為 工作壓力之產生是由於人與環境中某些因素不能配合所致。此種工作壓力研究模式 是始於瞭解客觀環境的影響,而終於健康和疾病的研究。此外,這類學者的基本觀 點認為,工作壓力即是主觀的人與環境不能配合,而此種工作壓力亦是生理、心理 及行為上各種應變(strain)的主要原因。

(二)工作負荷-工作控制(JDC)模型

有關工作壓力理論中,最被廣泛應用的理論模型是由 Karasek (1979) 所提出的 JDC 模型,該模型所建構的理論內涵是為了提升員工的工作生活品質,並且主張可 以運用該模型來預測員工的行為與個人的身心健康(林若慧,2006)。此模式認為工 作壓力症狀來自於工作環境中兩個面向的交互作用,包括工作負荷或稱心理負荷量

(psychological demands)與工作控制,說明如下。

1.工作負荷

工作負荷,或稱工作需求、工作要求,是指組織要求員工遵守的工作相關要求,

或是工作中的環境因素使得個人感覺到吃重而無法負荷,包含量性負荷(quantitative demands)、角色衝突導致的負荷、人際間的衝突、認知負荷(cognitive demands)、

質性負荷(qualitative demands)以及情感性的負荷(emotional demands)。

2.工作控制

Karasek (1979) 認為缺乏工作控制是工作壓力的主因。工作控制這個概念源自 馬克斯所論及的疏離、異化感(alienation)。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的生產過程中,人往 往被工具化,工作缺乏自主性,工作內容變得單調重複,因而產生疏離感。工作控

制包含技能裁量權(skill discretion)與決策自主權(decision authority)兩個面向。

前者主要探討工作內容的多樣性及工作者技能的累積性;後者探討工作者對工作相 關事務的自主性及參與權。

此模式認為壓力症狀的產生來自工作負荷與工作控制的交互作用。在工作負荷 大而且工作控制性低的狀況下(屬高壓型工作,high strain jobs)最易產生壞的壓力

(dis-stress),導致壓力症狀。其中特別強調社會化過程對人格形塑的重要性,認為 累積性壓力反應使人喪失自信,進而失去主動學習的能力,使抗壓性變低。反之,

主動型工作(active jobs)負荷大但主控性高,這類工作帶來好的壓力(eu-stress),

挑戰性的工作可激發潛能,使人產生支配感與學習動力進而產生自信,進而提高抗 壓性(曾慧萍、鄭雅文,2002)。

(三)工作負荷-工作控制-工作支持(JDCS)模型

1980 年代,JDC 模型中加入了工作中的「社會支持」,改變 Karasek (1979) 原 先所提出的二維模型,稱之為 JDCS 模型(Johnson & Hall, 1988; Karasek & Theorell, 1990)。改良後之工作壓力模型的重點在於三種工作特徵之間的交互作用,主要是指 心理上所感受的工作要求(負荷)之壓力,以及工作控制與社會支持等二種用來減 緩工作壓力的「緩衝物」。社會支持本身可能是壓力源,也可能對個人的壓力反應具 緩衝或強化的效應(buffering or modifying effects)(曾慧萍、鄭雅文,2002;林若 慧,2006)。

Karasek 依據「工作要求-工作控制-工作支持」模型發展了「工作特質量表」(Job Content Questionnaire,簡稱 JCQ),由於概念清晰且題目精簡(核心題目共 22 題),

自 1980 年代以來,歐美國家及日本以 JCQ 量表進行為數可觀的流行病學實證研究。

此量表目前已由國內學者翻譯成中文版(曾慧萍、鄭雅文,2002),並檢驗此中文版 量表,得出其具備良好信效度 (Cheng, Luh, & Guo, 2003) ,本研究將參考此模型中 文版的量表來衡量工作壓力。

然而 1980 年代之後的企業化與自由市場化風潮、與 1990 年代之後更加快速的 全球化、私有化、與科技革命,更對產業環境與勞工健康帶來巨大的衝擊;JDCS 模型並沒有納入目前勞動市場重要的壓力源,如失業危機、就業缺乏保障、彈性零 工制、薪資結構問題等議題,政府調查數據也顯示,近幾年來台灣工作者工作壓力 越來越大,工作缺乏保障的程度也越來越嚴重(徐儆暉、李諭昇,2008;曾慧萍、

鄭雅文,2002),因此本研究除 JDCS 之工作負荷、工作控制、工作支持三個構面外,

另納入就業缺乏保障總共四方面來衡量工作壓力知覺。

綜合上述工作壓力之定義與模型討論,本研究所指工作壓力為個人跟工作環境 互動後產生對工作壓力的知覺,也就是三種工作特徵,工作負荷、工作控制、工作 支持交互影響,再加上考慮經濟社會狀況加入就業缺乏保障,共四個構面所形成個 人對工作壓力的知覺(曾慧萍、鄭雅文,2002;Karasek, 1979)。

四、高科技產業員工工作壓力相關研究

過去針對高科技產業員工工作壓力來源、反應或症狀的研究顯示,不同的人口 背景變項會造成其工作壓力上的差異(朱明謙,2001;何欣怡,2008;邱信憲,1994;

周珮嫻,2007;莊靜宜,2000;陳秋蓉、吳宗祐,2006;曾慧萍、鄭雅文,2002),

包括性別、年齡、婚姻、教育程度、工作年資、工作部門、工作職務、工作時數以 及通勤時間;而年齡及平均月薪則在工作壓力上無顯著差異(朱明謙,2001)。

其中與本研究所指工作壓力,Karasek 工作壓力理論相關之人口背景變項差異 研究指出,男性在工作控制,包括技能裁量權、決策自主權上較女性來得高(曾慧 萍、鄭雅文,2002;曾慧萍,2002),與勞委會 2001 年全國受雇員工工作壓力調查 結果一致,也與一般產業或職場的性別區隔現象相同(徐儆暉、李諭昇,2008);

工作負荷則無性別上的差異,性別在社會支持(主管支持與同事支持)上的差異則 無一致性結果,因為男性的主管支持雖然都較為高分,但卻不一定存在統計上的顯 著差異。陳秋蓉與吳宗祐(2006)高科技產業人員過勞實證研究,也發現男性的工 作控制較高,工作負荷則是女性較高。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工作職務、工作年資 皆在工作控制上有顯著差異存在,通勤時間與工作時數則無。教育程度、工作年資、

工作時數皆在工作負荷上有顯著差異存在,婚姻狀況、工作職務、通勤時間則無。

儘管人口背景變項在工作壓力的差異上沒有一致的結論,但討論工作壓力時確

儘管人口背景變項在工作壓力的差異上沒有一致的結論,但討論工作壓力時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