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問卷設計

本研究研究工具為問卷調查,依據文獻回顧的結果編制問卷,問卷內容主要分 成五個部分:第一部份為「工作壓力量表」;第二部份為「休閒參與調查」;第三部 份為「工作生活平衡量表」;第四部分為「工作狀況」;第五部分為「個人基本資料」。

茲將本研究之測量工具的編製過程及內容分述如下:

(一) 工作壓力量表

參考曾慧萍、鄭雅文(2002)研發之中文版之工作特質量表(JCQ),原量表只 有工作負荷、工作控制、主管社會支持與同事社會支持四個構面本。之後學者考慮 應用在台灣上,陸續修訂此中文版量表,徐儆暉與李諭昇(2008)工作環境安全衛

生狀況認知調查-2007 年研究,就增加了就業保障與職場正義兩個構面。本研究考 上「體力負荷」不屬於「社會心理負荷」(psychosocial demands),因此不列入計算,

將以單題作統計分析。 -24)/ (96-24)]*100%

工作負荷 8

=Q10+Q11+(5-Q13 ) +(5-Q14)+Q15+Q16+

表 3-4-1 工作壓力量表(續)

驗:以電子產業員工為研究對象。曾慧萍、鄭雅文,2002,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1(6),頁 420-432。

*為反向題

程、才藝班、游泳班、有氧舞蹈課、公司內外社團、健身俱樂部、志工。

4.最適體驗

本研究在測試最適體驗感受部分,採用 Walker, Bruce Hull Ⅳ, 與 Roggenbuck (1998) 提出的最適體驗量表,包括高峰、流暢及引人入勝三項最適體驗之感受,並 以 Likert 五點量表的填答與計分方式,從非常不同意(1)到同意(5)。由於高峰、

流暢及引人入勝各只有一題,最適體驗不區分構面,三個問項一起看,如表 3-4-2 所示。

表 3-4-2 最適體驗量表

問項

參與休閒活動時,我樂在其中,忘了早晚的時間,或覺得時間彷彿停止了。

參與休閒活動時,我有種只活在此刻的感受,忘卻了日常生活的煩惱。

參與休閒活動時,我完全沉浸在體驗中,以致於我忘記週遭發生的事。

資料來源:On-site optimal experi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op off-site benefits. Walker, G. J., Bruce Hull IVE, R., & Roggenbuc, J.W., 1998, Joru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0 (4), 453-471.

5.運動自覺

此部分為衡量個人休閒參與的生理狀態。依 Borg (1982) 發展出來的運動自覺 量表為參與該項休閒活動時的強度,其等級為非線性的分別為:0-沒有感覺、0.5-非常非常弱、1-非常弱、2-弱、3-適中、4-有些強、5-強、7-非常強、10-非常非常強。

(三)工作生活平衡量表

本研究工作生活平衡量表為直接翻譯 Hayman (2005) 驗證 Fisher-McAuley 等 (2003) 所建構的工作生活平衡量表(英文原文如附錄一),包括個人生活介入工作

(personal life interference with work, PLIW)、工作介入個人生活(work interference with personal life, WIPL)、工作個人生活提升(work/personal life enhancement, WELP)三個構面,共計 15 題,衡量尺度採用七等量表,詢問受試者過去六個月以 來感受到的頻率,從「從未如此」至「完全如此」分別給予 1-7 分,經中文翻譯後 的題項如表 3-4-3 所示。

(四)工作狀況

工作狀況為人口背景變項的一部分,來瞭解員工的工作型態、工作時數、工作 滿意看法共三項,如表 3-4-4 所示。

表 3-4-3 工作生活平衡量表

資料來源:Psychometric assessment of an instrument designed to measure work life balance. Hayman, 2005,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3(1), 85-91.

表 3-4-5 個人基本資料

變項 問項內容

1.性別 女性、男性

2.年齡 24(含)以下、25-29、30-34、35-39、40-44、45-49、50-54、

55 以上

30,000 元以下、30,0001-50,000 元、50,0001-80,000 元、

80,001-110,000 元、110,001 元以上

表 3-4-6 工作壓力量表因素分析與信度係數摘要表

PD: Psychological demands, 心理負荷; SD: Skill discretion, 技能發展; DA: Decision authority, 決策參與; SS: Supervisor support, 主管支持; JSE: Job security, 就業缺乏 保障; CS: Coworker support, 同事支持

跨因素的結果顯示,事業發展和晉升也與工作控制及主管支持有關係,員工同 意自己事業發展和晉升的前景很好時,亦有可能是因為員工掌有較高的工作控制,

或是他擁有較高的主管支持,一種主管間接支持的結果,因此本研究正式問卷刪除 此題,以免影響後續分析。

信度分析上,整體量表 Cronbach’s α=.76,各分量表之α值介於.78~.87 之間,

表示此量表中各題項具有良好信度。此結果與曾慧萍與鄭雅文(2002)所做的信 度.61~.91 類似。

(二)工作生活平衡量表

由於此量表國內尚未有翻譯,本研究先取得 Hayman 教授同意(詳附錄三)翻 譯成中文,為確認翻譯後語句是否流暢,以及適於高科技產業員工填答,由學者專 家檢視問卷之內容效度,專家名單如表 3-4-7 所示。

表 3-4-7 專家組合名單

學者專家 職務 專長領域

朱文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副教授 運動休閒管理

沈致輝 先進科材股份有限公司 人資處長

陳美燕 國立台灣體育大學(桃園)休閒產業經營學系 副教授 人力資源管理

黃桂花 科林研發股份有限公司 人資處長

顏妙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副教授 休閒教育

註:順序依姓氏筆畫排序

本研究首先將工作個人生活提升分量表之得分轉向,即三個分量表皆為分數越 高表工作生活越不平衡,接續同樣以 Cronbach’sα檢視工作生活平衡各構面之內部 一致性,以因素分析檢驗量表建構效度。工作生活平衡量表信效度摘要表如表 3-4-8 所示。

量表因素分析採主成分分析法,以最大變異法進行直交轉軸,抽取因素特徵值 大於 1 的因素,並刪除因素負荷量小於.4 之題項。經因素分析萃取出工作介入個人 生活、個人生活介入工作與工作個人生活提升三個構面。共 15 題之總解釋變異量為 64.32%。其中第 11 題「對於有足夠的非工作活動時間感到滿意」橫跨兩個因素,

因此將之刪除。

信度分析上,整體量表 Cronbach’s α=.86,各分量表之α值介於.70~.94 之間,

表示此量表中各題項具有良好信度,如表 3-4-8 所示。與 Hayman (2005) 所做的信 度值介於.69~.93 結果類似。

表 3-4-8 工作生活平衡量表因素分析與信度係數摘要表

因素

題項 工作介入

個人生活

個人生活 介入工作

工作個人 生活提升 5 工作造成個人生活上的損失 0.902

6 工作讓個人生活變得困難 0.860 7 因為工作而忽略個人需求 0.924 8 因為工作我把個人生活擺一邊 0.894 9 因為工作我錯失了個人活動 0.877 10 我疲於奔命於工作與非工作之間 0.689

1 個人生活耗盡我工作所需精力 0.806 2 個人生活太疲累導致工作成效不彰 0.839

3 個人生活造成工作上的損失 0.780

4 因為個人事務導致難以投入於工作 0.582

11 對於有足夠的非工作活動時間感到滿意 0.517 0.585

12 個人生活給我工作所需要的精力 0.768

13 工作給我追求個人生活的動力 0.594

14 個人生活讓我在工作時有好心情 0.730

15 我的這份工作讓我有好心情 0.505

特徵值 4.98 2.48 2.19

累積解釋變異量(%) 33.21 49.70 64.30

Cronbach’s α .94 .76 .70

量表整體信度 α=.86

總結工作壓力量表與工作生活平衡量表之信效度分析,工作壓力量表由 31 題減 為 30 題,工作生活平衡量表則由 15 題減為 14 題,接續以正式問卷(詳附錄四)進 行施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