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論分別針對高科技產業與後續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一、對高科技產業員工與雇主之建議

(一)改善長工時狀況、降低員工工作負荷,解決高工作壓力問題

本研究發現高科技產業員工感受到壓力的頻率很高,而且工作時數過長。這是 普遍存在於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現象,或可說這是台灣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人人都想 早點離開公司下班,但人人卻在比誰最晚離開公司,這樣的狀況下,很難不產生工 作壓力。企業文化的變革有其困難度,但「改變」這個概念最近熱烈的被討論,當 其他國家或企業花較少的工時卻能有較佳的績效時,長工時的迷思是值得企業主與 員工去思考的。改變可以從員工自己做起,雖然困難,但沒有開始就沒有可能;企 業主更是不能卸責,必需破除長工時的迷思來降低工時,改善員工工作狀況;唯有 員工與企業主雙方都朝降低工時的方向邁進,長工時的現象才有改善的機會,工時 趨於正常將有助於工作壓力紓解與促進工作生活平衡達成。

高科技產 業員工的工作負荷 略高,工 作場所的高要求除了讓員工 任務負荷增 加,也導致無形的心理負荷上升。建議企業更有效率的分派任務,或是改進企業作 業流程,來減輕員工生理與心理上的工作負荷。高科技產業與一般產業或職場同樣 有著性別區隔的現象,雖然兩性工作平等法的實施給予了兩性在職場上基本的保 障,但女性在工作控制上仍舊不及男性,容易導致女性有著較高的工作壓力,建議 女性員工可加強工作技能、爭取工作自主權;企業可採用自主性工作小組或是授權 的機制,讓員工感受到被賦予更多的權利,或是在工作設計上掌握工作豐富化、任 務完整性的原則,讓員工能充分展現工作技能。

(二)利用單車風潮,鼓勵員工從事休閒參與,規劃不同休閒參與方案供員工選擇 高科技產業的特性亦展現在員工選擇的休閒參與活動上,企業可順勢鼓勵員工 從事休閒活動,因為隨著休閒參與次數、時間的增加以及休閒參與過程中獲致的最 適體驗、運動自覺,皆有助於工作壓力之抒解並貢獻於工作生活的調適與平衡。

差異性分析結果顯示高科技產業員工的休閒參與存在不同的族群,其中一群是 休閒參與總次數較少、每次花費時間較長的休閒參與,例如旅遊;另一類為休閒參

與總次數較高、每次花費時間較短的休閒參與,例如運動、看電影。建議高科技產 業公司在規劃休閒活動時提供不同的方案組合選擇,讓員工可以選擇較適合且對自 己較具效益的休閒參與。

(三)考量影響工作生活平衡之因子,規劃適宜之工作生活平衡方案

由於工作介入個人生活帶來的負面效應,很有可能會再反應到工作上,帶給企 業負面影響,因此建議企業規劃工作生活平衡方案時,除了提供員工個人生活或家 庭生活照顧之餘,亦不可忽視工作介入個人生活的部分。或許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 是徹底整治工時過長此惡習,但卻較難達成,因此另可藉由工作設計與制度的改善、

員工教育訓練、建立企業與員工之時間管理概念等方法來降低工作介入個人生活的 頻率,才能讓工作生活平衡方案不致淪為安撫劑,而是能發揮其實質效用,否則即 使改善了個人生活介入工作的衝突,其效益卻非常有可能被工作介入個人生活的負 面影響抵銷,企業到頭來容易做白工。

建議員工若在工作上受限制難以調整,自我可從休閒參與著手改善工作生活平衡 狀況,例如利用瑣碎或片段的時間進行休閒活動,短時間的休閒參與雖大多不若一 段長且完整時間休閒參與帶來的效益,但容易累積休閒參與的次數,仍能對工作生 活平衡促進產生正向貢獻;還有員工亦可增加休閒參與時的運動強度,獲致較佳的 心理最適體驗,讓休閒參與成為不同領域間角色轉換的緩衝區,減少工作個人生活 之間的侵入與衝突,甚者提升工作個人生活間的互益。

二、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一)樣本代表性

由於本研究採滾式樣本,因此樣本之工作職務以工程師居多,樣本的代表性不 足,例如作業員或技術員之樣本數過少,分析工作職務在工作壓力、休閒參與或工 作生活平衡上的差異時會產生誤差。建議後續研究採隨機抽樣,拉長問卷發放時間、

增加問卷發放數,來增加問卷回收數,以減少人口背景變項各組差異過大之問題。

(二)探究影響工作生活平衡的因素,加入迴歸模型

本研究迴歸模型之解釋變異量僅 58.00%,代表可解釋工作生活平衡之變項仍待 探究,建議後續研究者可納入更多人口背景變項,例如年齡、家庭照顧責任、組織 規模,或是從不同角度,如公司有無施行工作生活平衡方案等因素來增加迴歸模型

的解釋變異量,以增進我們對工作生活平衡的瞭解。

(三)研究設計與工具

本研究將工作生活平衡當成依變項來討論,但也有研究以工作生活平衡為自變 項,瞭解工作生活失衡對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的影響;以及將休閒參與、工作支持 做為調節變項,檢視其是否能弱化工作壓力對工作生活平衡的負面影響,還有探討 工作控制、工作負荷與與社會支持三者交互作用後對工作生活平衡之影響,都是未 來研究可以考慮的方向。另外由於休閒參與雖與工作生活平衡有顯著相關存在,但 其相關值並不高,建議後續研究可再調整或選擇其他休閒參與的衡量工具。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AC 尼爾森(2007 年 1 月 4 日)。77%台灣人新年愛許願 全球排名第九 AC 尼爾森:

全球消費者新年三新願 運動、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與減肥。AC 尼爾森。線上檢 索日期:2008 年 12 月 5 日。網址:http://tw.nielsen.com/site/news20070104.htm

大紀元(2005 年 6 月 6 日)。五成上班族憂鬱 工作壓力居首。大紀元。線上檢索日 期:2008 年 11 月 28 日。網址:http://news.epochtimes.com.tw/5/6/6 /3734.htm.

王昭正(譯)(2001)。休閒導論。臺北市:品度。(Kelly, J. R., 1996)

王美晶(2006)。休閒參與作為壓力調適方法及其效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 傳大學,臺北市。

王純瑞(2005 年,10 月 17 日)。鴻海員工 被操得很幸福。聯合新聞網。線上檢索 日期:2008 年 12 月 5 日。網址:http://pro.udnjob.com/mag2/hr/storypage.

jsp?f_MAIN_ID=120&f_SUB_ID=449&f_ART_ID=16488

方光瑋(2006)。如何平衡你的工作與生活?104 職場新貴報。線上檢索日期:2008 年 12 月 5 日。網址:http://www.104.com.tw/noble/noble_no293.htm

世界日報(2005 年 12 月 9 日)。年輕員工要求工作、生活平衡。聯合人力網。線上 檢索日期:2008 年 12 月 5 日。網址:http://pro.udnjob.com/mag2/overseas/story page.jsp?f_MAIN_ID=153&f_SUB_ID=588&f_ART_ID=19000

朱明謙(2001)。高科技產業從業人員休閒行為、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縣。

行政院主計處(2005)。93 年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時間運用)統計結果 新 聞稿。線上檢索日期:2008 年 11 月 15 日。網址: http://www.dgbas.gov.tw/

public/Attachment/571315104971.pdf

行政院主計處(2006)。國情統計通報。線上檢索日期:2008 年 12 月 14 日。網址:

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68151556371.pdf

行政院主計處(2008)。國情統計通報。線上檢索日期:2008 年 12 月 14 日。網址:

http://www1.stat.gov.tw/public/Data/821916162571.pdf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7)。科學技術統計要覽(2007 年版)。臺北市:作者。

何欣怡(2008)。高科技產業員工休閒行為與工作生活品質、工作壓力、工作績效之 相關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吳宗瓊(2002)。週休二日制對國人休閒生活影響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 報告編號:NSC90-2415-H-415-005-SSS)。臺北市: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

吳玲玲(審訂)(2004)。組織行為。臺北市:培生。(George, J. M., & Jones G. R., 2003)

吳素靜(1998)。研究機構從業人員工作壓力問題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 大學,桃園縣。

吳逸賢(2007)。品質管理活動、工作家庭政策與工作家庭衝突之關聯。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李文銓(1991)。人格特質、工作特性、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及生理、心理健康狀況 之關係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編譯)(2002)。組織行為學。臺北市:華泰文化。(Robbins, S.P., 2001)

李昭琦(2002)。臺灣高科技產業經營績效與其對大陸投資規模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李晶(2002)。個人工作壓力因應於休閒活動之研究— 以台灣地區職工為例(國科 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90-2413-H-003-053-)。臺北市:中華民國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李晶(2003)。連續休假中休閒活動參與特性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編號:NSC 91-2413-H-003-059)。臺北市: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李哲毅(2007)。IT 人員工作家庭衝突之探討─以社會支持為調節因素。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李誠(2001)。載於李誠(主編),高科技產業人力資源管理(頁 46-59)。臺北市:

天下文化。

李嘉聖、陳益世(1999)。高科技產業特性、工作壓力、工作滿意暨離職傾向之相關 性研究—以新竹地區高科技廠商研發與工程技術人員為例。人力資源學報,11,

93-116。

李靜怡(2002)。休閒從業人員之個人特質、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和休閒行為之關係

─以北部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周珮嫻(2007)。高科技從業人員對公司休閒活動提供滿意度與工作壓力紓解之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林政龍(2007)。臺北市青少年的休閒參與特性對生活適應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若慧(2006)。以工作壓力模型探討工作--休閒之衝突:兼論緩衝壓力假說。未出

林若慧(2006)。以工作壓力模型探討工作--休閒之衝突:兼論緩衝壓力假說。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