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工作滿意度之意涵、理論及相關研究

壹、 工作滿意度之意涵

工作滿足 (job satisfaction),又稱工作滿意度。工作滿足一詞 出現於1930 年代,當時意指個人對工作上的情感態度或取向 (affective attitude or orientations);最早由 Hoppock (1935)發表於

「工作滿足」一書,認為工作滿足是指員工在心理和生理上對工 作環境與工作本身的滿足感覺 ,是工作者對工作情境地主觀反 應。Herzberg et al. (1959) 認為工作滿足是個人對工作感到喜歡的 一種正向積極情意。許士軍(1977) 指出工作滿足是指工作者對其 工作或相關因素或情感的反應,這種感覺或滿足大小,取決於實 際獲得的報酬與預期應得報酬的差距 。Steers (1994) 指出工作滿 足乃對工作及工作經驗評價,產生愉快或積極的情緒狀態 。 Robbins(1996) 認為工作滿足是工作者對其工作所抱持的一般性 態度,工作者的工作滿足程度高,表示他對工作抱持著正面的態 度。Porter and Lawler (1968) 提出工作滿足的系統理論,

Wernimont (1972) 認為在該系統中影響工作滿足的因素有外在 環境變數與個人內在變數,外在環境變數影響個人內在變數的滿 意情形,進而影響個人整體工作滿足的結果,這種結果又可回饋 影響原先的內外在兩種變數,此形成為一種系統性的循環(品質 學報,2008)。

另外國內學者對於工作滿意度的定義,例如:許士軍(1977)

認為工作滿意是工作者對於其工作所具有的感覺(feelings)或情 感性反應(affective responses),而這種感覺或滿足大小,乃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決於他自特定工作環境中所實際獲得之 價值與其預期應獲得價 值的差距。差距越小,反應越有利,或滿足程度越高;反之,反 應越不利,或滿足程度越低。吳靜吉(1980)認為工作滿意是指 工作者對工作的實際獲得與期望獲得的滿意程度差距的總和 。張 春興(1989)認為工作滿意是個人或多數員工對其工作感到滿意 的程度,會受到薪水高低、加薪方式、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 作性質、升遷機會、人際關係與管理方法等因素的影響。吳清基

(1989)則認為教師工作滿意為教師對其現代職務所具有的一種 積極情意導向的程度。包含校長(行政人員)、教學工作本身、學 校環境、工作報酬與工作變異性等五個層面。

綜上所述,工作滿意是指個體對其工作環境、自我表現與預 期回饋等方面的整體主觀感受。簡單來說,工作滿意是指個體對 其從事的工作所感受的滿意程度 。

貳、 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理論

工作滿意度的理論大多由動機理論來探討,動機理論又可分 為「內容理論」(content theory)與「過程理論」(process theory)

兩大類。「內容理論」注重研究促進了動機增強的因素與內容 , 例如需求層次論、ERG 理論、雙因素理論(激勵-保健理論)

等;「過程理論」則注重動機產生行為的過程,包括公平理論、

期望理論等。其分別簡述如下:

一、Maslow(1954)需求層次理論

Maslow (1954) 認為引發行為的動機是「具體」的,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且人是有不同層次需求的動物,隨時都有不同之需求,個人 的需求或有差異,而各項具體的需求間,處於一種層級的關 係。人類的需求有層次性,較低層次的需求滿足後,才會尋 求更高層次的需求。需求層級由低至高共分為下列五個層 次:

(一)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即個體生存的基本需求,包括食物、空氣、水等的需 求。

(二)安全需求(safety needs)

即保障身心不受到傷害的安全需求 。

(三)社會需求(social needs)

在人際關係與歸屬感方面的需求 。

(四)尊敬需求(esteem needs)

包括內在的尊重因素,如自尊心、自主權與成就感,

亦包括外在的尊重因素,如身分地位、被人認同與重 視等。

(五)知的需求(need to know)

對於不瞭解的人、事、物,希望理解的需求,例如探 索、試驗、詢問、閱讀等。

(六)美的需求(aesthetic needs)

對美好事物欣賞的需求。

(七)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

為最高層級的需求,包括成就與成長的追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資料來源:張春興,1995。

二、Alderfer(1973)ERG 理論

心理學家Alderfer(1973)綜合Maslow 的五個層次需求,

進而提出生存 (existence)、關係 (relatedness)、與成長(growth) 三項需求:

(一)生存需求(existence needs)

係指各種形式的物質及生理需求,如薪資、福利、工 作環境、飢餓、口渴等需求。此需求相當於Maslow需 求層次理論中的生 理及某些安全方面的需求。

(二)關係需求(relatedness needs)

指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例如與親人、師長、部屬、朋 友間的關係。此需求相當於Maslow的安全、社會與尊 敬需求。

生理需求 自我實

社會需求 尊重需求

安全需求

基本需求 成長需求

知的需求 美的需求

圖 2-1 Maslow(1954)需求層次理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成長需求(growth needs)

個體努力在工作表現上表現其能力 ,不斷克服挑戰,

充分發展各種潛能,追求成長的一切需求。相當於 Maslow 自我實現的需求。

Alderfer 的ERG 理論以三個主要見解為依據:1.每一層級 的需要愈不滿足,對其慾望愈大(即需要的滿足)。2.較低層級 的需要愈滿足,對較高層需要慾望愈大(即需要的強度)。3.

較高層需要愈不滿足,對較低層需要的慾望愈大(即需要的挫 折)(蕭鈺,1991)。ERG 理論也和Maslow 的需求層級理論 一樣,認為一個人在某一需求獲得相當程度的滿足之後 ,即會 追求較高層次的需求。但所不同的是 Alderfer 主張若某一層次 需求無法獲得滿足時,會自動退縮去尋求較低層次的需求 。 Alderfer 並認為人可以同時追求兩種以上的需求,也可以層次性 的追求。

圖2-2 需求層次理論與ERG理論之對照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生理需求

自我實現

社會需求 尊重需求

安全需求

成長需求 G

關係需求 R

生存需求 E 美的需求

知的需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Herzberg, Mansner, & Snyderman(1959) 雙因子理論

Herzberg (1959) 認為影響工作滿意度與否的因素 可分 為激勵因素與保健因素,二者的本質是不同的。

(一)激勵因子(motivation factors):

即與工作內容感受有關的因素 ,又稱為內在因素

(intrinsic factors),工作者的滿意程度主要來自激勵 因子,因此,如果要激勵員工努力工作,並使員工感 到工作滿意 (satisfaction),他建議組織應將重點擺在 諸如成就感、認同感、工作、職責以及成長等「激勵 因子」。

(二)保健因子(hygiene factors)

即為工作內容以外的因素,又稱為外在因素(extrinsic factors),是滿足員工基本生存所需要的因素 ,包括 薪資、公司政策、人際關係等。他也認為諸如公司政 策與行政管理、監督、人際關係、工作環境以及薪資 等,其則會影響工作者的工作不滿意 (dissatisfaction) 程度。

四、Adams (1963)公平理論

Adams (1963)認為人們工作時是否會賣力 ,不僅受他 們所獲得的報酬多寡所影響,而且也會受其他人所獲得的 報酬多寡所影響。因此,每個人工作滿意程度乃是決定於

「其工作所得和工作投入之比率 」以及「其參考他人工作 所得和工作投入之比率」的比較結果,兩個比率相等,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愈越覺得公平,工作滿意度會提高;若兩者比率愈不相等,

則會覺得愈不公平,工作滿意度就會降低(邱麗家,2006)。

因此,公平理論主要主張個人的工作動機是基於其與同地 位的同僚間的比較所產生,主體決定工作滿意的主要因素 是對「付出與報酬之間平衡」的知覺,而報酬被視為滿意 判斷的重要激勵因素,通常採用的三個比較衡量變項 ,大 多為工作投入、結果產出、參考比較。

五、Vroom(1964)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

Vroom(1964)認為,個人行為動機作用力(motive force),決定於某項行為完成之後預期獲得的報酬 ,以及 達成該項任務的主觀機率。以數學式表示,即為:MF=E×

V;其中,MF(motivation force)表示對個體的激勵強度;

E(expectation)表示期望機率的大小;V(valence)為期 望報酬(陳如昱,2003)。此理論強調動機與報酬之間的關 係,利用報酬與期望的聯結,使個體產生動機與行為以達 成目標,可以用來探討人因配合環境的限制與自身能力 , 去安排追求的順序之一種錯綜複雜的心理歷程 。

另外,1953年Mclilland提出的成就需求理論,其主要論點係 指人除了成就與親和兩種需求,尚有追求權力的需求,因此也可 以權力誘因來激勵成員,故成就、權力與親和三種需求與個人的 工作態度有密切的關係;1969年Locke提出差距理論,指出工作 滿意程度決定於「實際獲得」與「希望或應該獲得」的結果兩者 之間差距感受的程度;1972年Wrnimont的系統理論,則認為影響

1987年Hoy & Miskel提出了三因素理論,針對雙因素理論增加一 個折衷的因素,此折衷因素的作用與滿意來源和不滿意來源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行政領導: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對校長或主任的領導方式與工作 要求等感受程度。包括職務的分配與調派、工作要求與態度、

參與決策及溝通互動關係等的滿意程度。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往 往同時具有領導及被領導的角色 ,不僅需做好教學部份,還要 顧及行政程序、權責分工、遵守相關規範等限制。

(三)人際關係:係指教師兼任行政職務與學校同仁 、家長等其他角 色的互動關係中所知覺的滿意程度,例如:支持度、互助合作、

相處氣氛等。

(四)薪資待遇:指對其工作職務所獲得的報酬、權益、 福利等,所 感受的滿意程度。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享有減授節數、主管加 給、休假權利、國旅卡補助等福利,對其工作滿意度是否有提 升,有待進一步分析。

(五)升遷進修:係指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時,得到升遷的機會與專業 發展進 修等所感受的滿意程度,包括升遷制度、考核制度與 進修機會等。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所負擔的責任與義務往往大於 一般教師許多,所付出的辛勞貢獻與升遷發展的機會是否相 當,可檢視其滿意程度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