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工作滿意度的意涵及理論

本節分別以「工作滿意度的興起與定義」、「工作滿意度的理論」及「教師工作滿意 度之相關研究」說明工作滿意度之意涵及理論。

一、工作滿意度的興起與定義

(一)工作滿意度的興起

工作滿意度(job satisfaction)又有人譯為工作滿意、工作滿足或工作滿足感。工作 滿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於二十世紀初,科學管理之父 Taylor 提出「科學管理理論」

(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ory),其理論認為只要制定適當的工作細則,並以科學的方 式加以管理,再依照員工的表現予以獎勵或加薪,就可以使員工的工作士氣提高。但此 理論因為太過重視外在的控制,把人視為生產過程中的機器附件,忽略了員工心理的感 受(謝文全,2004)。

接著在 1927 至 1932 年間,Mayo、Roethisber 與 Whitehead 在芝加哥西方電氣公司 共同主持有名的霍桑研究(Hawthorne studies),提出「人群關係理論」,認為員工的情 感會影響其工作行為,除了工作環境及薪資制度等物質條件之因素外,還深受個人心理 要素的影響。若要提昇員工的生產力和工作效率,除了必須改善其作業環境,還要重視 工作人員在工作情境中的態度、工作參與、團體凝聚力及工作滿意度,例如體認自己的 價值、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等都是其影響因素( 吳清基,1979;秦夢群,1993;

Roethlisberger & Dickson, 1939)。這樣的理論促使心理學家們認為工作滿意度是可以提 昇的,且改善了 Taylor 理論中忽略員工的心理感受,但仍有學者們質疑其理論忽略了員 工的個別差異。

Hoppock 是最早定義工作滿意度的學者,其在 1935 年所發表「工作滿意」(Job Satisfaction)一書中,定義工作滿足是工作者心理與生理兩方面對環境因素的滿足感受,

亦即工作者對工作情境的主觀反應。Hoppock 在研究中指出不同職業階層的工作者有不 同的滿意程度,且較高階層的工作者有較高的滿意,為最早對工作滿意作有系統研究的 學者。從 1935 年 Hoppock 提出工作滿意度的概念之後,近年來業已成為組織行為與

企業管理領域的重要課題,近代教育管理,亦開始注意教師的心理因素,認為教師心理 滿意表現可能是影響教育實施成效品質良窳的重要因素之一(吳清基,1979;謝文全,

2004)。

(二)工作滿意度之定義

自 Hoppock (1935) 提出工作滿意度之定義後,國內外陸續有學者發表了對於工作 滿意度不同的見解,茲將列舉部分國內外學者對工作滿意度所下之定義逐一說明。

在國外學者中,如 Vroom(1964)認為工作滿足係指個人對工作角色抱持的情意取向,

正面的情意取向即代表工作滿足,負面的取向則是代表不滿足;同於 Vroom 之看法,

Robbins (1996) 認為工作滿足是工作者對工作所抱持的一般性態度,工作者的工作滿足 程度高,表示對他的工作抱持著正面的態度,反之,則表示工作者對工作不滿,有著負 面的態度;Smith、Kendall 與 Hulin (1969) 更進一步指出工作滿意度是工作者對其工作 的感受或情感反應,尤其指工作本身、同事關係、視導、薪資及升遷等五種不同層面的 滿意感覺,這種感受乃取決於工作者自工作環境中,所實際獲得之價值與預期應獲得之 價值之差距,差距越小滿意度越高,反之滿意度越低;Bussing、Bissels、Fuchs 與 Perrar (1999) 則提出更完整的工作滿意度定義,認為它是指工作者對工作本身所持的一種穩定 性滿意或內在不滿意的程度,亦即指個人對自己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工作經驗及工作 所得報酬中所產生的正向心理情緒及愉快的情感反應。

在國內學者的研究中,許士軍(1977)定義工作滿意度為工作者對工作所具有的情 感反應,此反應決定於工作實際獲得的價值與預期獲得的價值間之差距;吳靜吉、潘養 源與丁興祥(1980)則認為工作滿足的最簡單定義,係指工作者認為期望獲得的滿足和 實際獲得的滿足程度差距之總合;陳義勝(1989)則把工作滿足視為一種對工作的態度,

由情感、認知與行為三項因素組成,同時也從多方面學習而成;張春興(1989)更明確 地指出,工作滿意度係指個人或多數員工對其所擔任工作感到滿意的程度,而是否感到 工作滿意和很多因素有關:諸如薪水高低,加薪方式、工作時問、工作地點、工作性質、

升遷機會、人際關係及管理方式等。

綜觀上述國內外研究者對工作滿意的定義,一般大致可歸納為下列三類(許士軍,

1977):

1. 綜合性的定義(overall satisfaction)

綜合性定義是工作滿意最一般性的解釋。此定義認為工作滿意是一個單一的概念,

不涉及工作滿意的面向、形成原因及過程,其重點在於工作者對其工作及環境所抱持的 態度或看法以及工作者對工作角色的情感知覺,在心理與生理的感受予以平衡後,對工 作所抱持的一種主觀性情緒感受(吳清基,1979;Hoppock, 1935;Robbins, 1996;Vroom, 1964)。

2. 差距性的定義(expectation discrepancy)

差距性的定義則是將工作滿意的程度視為「一個人自工作環境中所實際獲得的價值 與其預期應獲得的差距而定」。此定義重點在於工作者在工作環境中,對於自己對組織 所付出的心力,期望得到的價值與實際價值間的差距,差距越小滿足程度越大,差距越 大則滿足的程度越小(許士軍,1977)。

3. 參考架構(frame of reference)

目前國內有關工作滿足的研究大多採參考架構之定義,係指特殊項目的滿足,其重 點在於工作者對特殊項目的情感性反應,又稱為項目性定義。換句話說,工作者工作的 滿意程度是根據個人自我參考架構,以及對工作上各項客觀因素的主觀知覺及解釋。因 此,某一個工作情境是否影響工作滿意度,還涉及許多其他因素,例如:工作內容、工 作環境、待遇、升遷、同儕關係等(江淑娟,2008;陳湘琬,2004;廖雅靖,2009;Smith, Kendall & Hulin, 1969)

綜合上述研究者的論述發現,「工作滿意度」是指工作者對其所從事工作的一種價值 判斷,其評判標準則來自於所有主、客觀因素,其中包含工作環境、同仁氣氛、自我成 就與薪資報酬等因素。本研究對工作滿意度之定義採用參考架構的論點,係指國中音樂 教師對其工作本身及相關因素之感受與情感的反應,即指工作者對特殊項目,包含「工 作成就」、「報酬」、「主管領導」、「人際關係」、「工作環境」五個層面,目的在瞭解教師 對於目前工作滿意的程度。

二、工作滿意度的理論

各家學者因研究的對象與目的的不同,對於工作滿意的理論各自提出了不同看法。

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需求滿足為衡量,如:Maslow、Adlerfer 的需求滿意理論;

第二類是以實際價值的期望來衡量,如:公平理論、期望理論、差距理論;第三類是則 是以 Herzberg、Mausner 與 Snyderman 的雙因子論、Hoy 與 Miskel 的三因子因素理論以 及 Wernimont 的系統理論來衡量(徐承宗,2005;梁丁財,2001;謝月香,2002),茲 將上述學者所發展之理論簡述如下:

(一)需求層次理論(needs hierarchy theory)

心理學家 Maslow (1970) 提出以動機研究為基礎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具有多 種相關的動機,認為人類的行為乃由於需求而產生動機,因動機而產生行為,其間消長 強弱之變化,與工作者生活需求有密切的關係。他將人類的多種需求按其性質,由低而 高分為七個層次,由低而高依次為: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與隸屬的需求(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s)、自尊的需求(esteem needs)、

知的需求(needs to know)、美的需求(aesthetic needs)、自我實現的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且將七個層次需求分為兩大類:較低的前四層稱之為基本需求,較高的後三層 稱之為成長需求。成長需求與基本需求間呈交互作用,一方面是基本需求為成長需求的 基礎;另一方面是成長需求對基本需求具有引導作用。當較低層次的需求逐漸獲得滿足 時,較高層次的需求將隨之增強(張春興,1991;秦夢群,1993)。

(二)生存、關係、成長理論(ERG theory )

Alderfer (1972) 從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上加以發展,並將 Maslow 的需求層次論 加以修正,簡化為三個需求層次:生存(existence)、關係(relatedness)及成長(growth),

簡稱為 ERG 理論。主張各層次之間並非互斥,而是可以同時進行的;並且認為當上層 需求無法滿足時,則會轉向追求下層的滿意度為補償(游淑惠,2003;駱仁,2006)。

以下茲說明三個需求層次:

1.生存需求:

指各種形式的物質及生理需求。如:薪資、福利、工作環境、飢餓、口渴等需求。

此需求與 Maslow 需求層次論中的生理及某些安全方面的需求相類似。

2.關係的需求:

指個體與他人之間的人際關係。例如與親人、師長、部屬、朋友間的關係。此需求 與 Maslow 的安全、愛與隸屬及某些尊重需求相類似。

3.成長的需求:

指個體努力在工作表現上表現其能力,不斷克服挑戰,充分發展各種潛能,追求成 長的一切需求。此需求與 Maslow 自我實現的需求和部份尊重的需求相類似。

Alderfer 之 ERG 理論與 Maslow 論點之差異在於尋求需求滿意不必有前進的途徑,

且同時可以有挫折退縮退而求其次的現象;另一方面,在同一個時間,個人可以有一種 以上的不同層次的需求(Alderfer , 1972)。

(三)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

此理論又稱為「平衡理論」,由 Adams 所提出,他認為滿意的程度取決於工作者對

「付出與報酬之間平衡」的知覺。換句話說,個人工作滿意的感受,乃視工作者對自己 的投入與報酬之間感到公平與否而決定,並因而產生滿意或不滿意的感覺,在平衡理論 的架構中,報酬被視為滿意判斷的重要激勵因素(Adams, 1963)。

公平理論主要可從兩個面向來論述:從「水平」的觀點而言,Adams 主張個人的工 作成就與滿足是基於與自己相等地位之同僚間的比較。這種比較是工作者先審度個人投

公平理論主要可從兩個面向來論述:從「水平」的觀點而言,Adams 主張個人的工 作成就與滿足是基於與自己相等地位之同僚間的比較。這種比較是工作者先審度個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