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 、 、 、幸福感之理論 幸福感之理論 幸福感之理論 幸福感之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著重「身心健康」的探討:

此一層面探討個人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對幸福感的影響,認為幸福 感是一種近似於身心健康的狀態,並以心理健康的測量來代表個體的幸 福感。但其結果是否即代表幸福感,仍具有爭議。

綜上所述,本研究較認同第三項由 Adrews 和 Withey 在 1976 年所 提出的觀點,認為幸福感應是在情緒與認知兩層面總評後所得之結果,

兼具情緒與認知層面,意即認為幸福感是一種個人的主觀經驗,是由對 生活的滿意,以及所感受的正向情感、負向情感三部份作整體評估而成 的。

貳 貳 貳

貳、 、 、 、幸福感之理論 幸福感之理論 幸福感之理論 幸福感之理論

目前幸福感之相關理論,因研究面向不同而發展出不同之理論,大 致可分為需求滿足論、人格特質論、判斷理論及動力平衡論四種,分述 如下:

一 一 一

一、、、、需求滿足論需求滿足論需求滿足論需求滿足論

需求滿足論所持觀點認為,個體的幸福感主要來自於需求是否得到 滿足,唯有需求滿足,個人才會感到幸福;反之,若需求長期無法被滿 足,則會因此引發不幸福感(施建彬,1995)。需求的滿足又包含意識 以及潛意識兩種不同層次,其相關理論如下:

(一一一)一)))目標理論目標理論目標理論目標理論((((Telic or Endpoint Theory)))

又稱之為終點理論(Endpoint theory)。此派學者認為,幸福就像一 種目標,是個體努力追求的對象,而個體追尋幸福的過程就是在達成此 一目標,認為幸福是一種較長期且穩定的滿足感(Omodei & Wearing, 1990)。本理論假設個體均具有一個內隱需求模式為行為之基礎,目標 和價值取向決定主觀幸福感,幸福感即是產生於需要得到滿足以及目標 獲得實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二二)二)))活動理論活動理論活動理論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又稱之為自動目的理論(Autotelic Theory)(Omodei & Wearing, 1990)。此派學者認為,幸福是人們主動地、專注地參與任何活動時所 產生的附屬品,意即當個體主動且專注地參與工作、休閒、運動或人際 互動等活動時,即能發揮潛能並滿足需求,並進而產生愉悅感、成就感、

及價值感,此類感受即為幸福感(Argyle, 1987; Diener, 1984)。活動理論 關注的是個人的表現而非目標,是過程而非結果,沿用的是人與工作配 合的模式,意即相對個人技能水平而言,太難或太容易的活動都得不到 幸福,只有剛好配合能力的活動才會帶來幸福(陸洛,1998)。

(三三三)三)))苦樂交雜論苦樂交雜論苦樂交雜論苦樂交雜論

又稱為零和理論(Zero Theory)。此派學者認為,幸福與不幸福感 常是伴隨一起或先後產生的,幸福和不幸福是相對循環存在的,兩者的 總加量為零。此理論主張要達到目標滿足前,必先有因缺乏而引起的需 要與痛苦,當個體長期處於需求被剝奪的不幸福狀態之後,在達成目標 之時,其所獲得之幸福感會因此而更強烈(施建彬,1995)。因此,苦 樂交雜論主要強調需求、事物的失去再獲得,相對情緒、感受的再增強。

二 二 二

二、、、、特質理論特質理論特質理論特質理論

特質理論嘗試以個人特質的觀點來解釋幸福感的產生,認為個體的 人格特質與認知思考模式兩個不同的角度會影響其如何解釋幸福感,其 相關理論如下:

(一一一)一)))人格特質理論人格特質理論人格特質理論人格特質理論((((Trait Theory)))

本理論由 Costa 和 McCrae 所提出,認為幸福感是源於一種穩定的 人格特質,因此要了解為何某些人具有高幸福感的現象,必須由人格特 質的部分著手(引自施建彬,1995)。目前已有一些實證研究指出,外 向人格與幸福感有顯著正相關,因為其能夠從環境中獲得較好的回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能由個人的外在行為得到增強並且有較正向的生活經驗,所以幸福感較 高(Diener & Lucas, 1999);而神經質人格與幸福感有顯著負相關,即外 向人格傾向越高者,其幸福感較高;而神經質傾向越高者,則幸福感越 低(施建彬,1995;胡家欣,2000)。

(二二二)二)))連結理論連結理論連結理論連結理論((((Associationistic Theory)))

連結理論由認知、記憶及制約原則等認知取向的觀點,來解釋為何 個體會感到幸福。此派學者認為生活事件本身應該是中性的,但經過個 體採用類似(similarity)、對比(contrast)與接近(contiguity)等方式 將生活事件與幸福感互相連結之後,事件才有意義(林文聰,2004)。

當個體有正向偏誤的認知模式時,比較容易以正向的態度來解釋生活中 發生的事件,因而產生較高的幸福感。另有學者提出較易感受幸福者,

可能擁有一個以幸福感為核心概念的記憶網絡,當發生某事件時,即透 過此記憶網絡來提取資料並做解釋,因此產生較高的幸福感受(施建 彬,1995)。

三 三 三

三、、、、判斷理論判斷理論判斷理論判斷理論(((Judgment Theory)( )

判斷理論認為一個人的幸福感,是來自於自己過去的生活經驗、價 值觀或是與他人生活狀態或自己理想生活目標比較的結果(Rim, 1993)

(引自陸洛)。其基本假設為:1、幸福感是來自比較後的結果;2、比 較的標準會隨情境而改變;3、此標準是由個體自己所選取建構的(Diener, 1984)。如果用參照標準的不同來分類的話,則判斷理論可再細分為:

(一一一)一)))社會比較理論社會比較理論社會比較理論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社會比較理論的主要參照標準為「他人」(Diener, 1984),認為幸福 是來自與他人比較的結果,而通常所選擇的參照對象,包括了家人、朋 友,甚至是不認識的人。但大致來說,大部分的人會傾向選擇社經地位 與自己相近的人作為比較標準(ArgyIe, 198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二二)二)))適應理論適應理論適應理論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

適應理論的主要參照標準為「個人過去經驗」,認為幸福是來自與 自己過去經驗比較的結果。此理論認為,個體雖然會對一件新的生活事 件或環境產生幸福或不幸福的感覺,但隨著時間過去,會逐漸適應並回 到原來的基準水平,成為內在經驗的參照標準。當往後出現類似事件 時,個體就會將它與過去的經驗相比,若新事件較過去經驗為佳,則會 產生幸福感(施建彬,1995)。雖然個體的參照標準來自過去的生活經 驗,但標準並非不變動的,而是會隨事件發生不斷地修正與更改(Diner, 1984)。

(三三三)三)))期望水平論期望水平論期望水平論期望水平論(((Aspiration Level Theory)( ))

期望水平論認為,幸福來自理想與現實比較後差距的結果,而在此 指的理想是個體依據過去經驗所設定的理想目標,意即個體所希望達成 的最佳境界(施建彬,1995;林子雯,1996)。

(四四四)四)))多重差異理論多重差異理論多重差異理論多重差異理論((((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

多重差異理論由 Michalos(1985)所提出,認為幸福感取決於個人目 前狀況與所選擇的標準相比較後,存在兩者間的差異程度,差異程度越 小,則幸福感越高。通常用以比較之標準包含:周遭他人擁有的、過去 曾擁有過最好的、現在希望得到的、期望將來擁有的、認為自己應得到 的、自覺需要的等(施建彬,1995)。

四 四 四

四、、、、動力平衡理論動力平衡理論動力平衡理論動力平衡理論((((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動力平衡理論認為幸福感的獲得不僅來自於長期穩定的人格特質 因素影響,同時也受到短期變動的正負向生活事件的影響。此派學者認 為,個體在大部分的時間受到人格因素的影響,幸福感可以保持一種穩 定平衡的狀態,只有在一些特別不同於過去個人經驗的生活事件時,才 會威脅到幸福感的平衡狀態(施建彬,1995;林子雯,199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由上可知,需求滿足論是屬於「由下而上」的思考模式,著重個體 基本需求得到滿足時,對個體幸福感產生的影響。此類理論之優點在於 能導引個體設定目標,並朝著目標努力前進;但缺點是無法提出一些人 格特質等因素對幸福感長期影響的解釋(林文聰,2004)。特質論是屬 於「由上而下」的思考模式,著重於幸福感是由個體特質所造成。此類 理論之優點在於能清楚地解釋個體特質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但缺點即 為無法解釋外在生活事件對個人幸福感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個人判斷幸 福感之依據為何。而判斷理論與動力平衡理論著重於於整合解釋生活事 件與個體人格特質的雙重影響,屬於一整合的觀點,打破了幸福感由單 一因素影響的假說。但目前判斷理論最大的問題在於無法解釋個體在怎 樣的情況下會使用比較標準?選取比較標準的依據為何?這些都是尚 無法解決的問題。而動力平衡理論的實證研究結果仍然非常清楚地分辨 人格特質與生活事件兩者是獨自對幸福感發生影響,或是彼此之間有間 接地影響,這些仍須進一步的研究證實(施建彬,1995)。

綜上所述,這些理論分別解釋了幸福感形成的機制,而每一理論亦 各有其優點及限制,雖然目前的理論取向仍有些爭議,但從上述文獻可 得知,有越來越多學者在探討幸福感相關研究時,較趨向於採用一整合 性的概念。因此,本研究在探討國中學生幸福感上,是參考並修訂顏映 馨(1999)所編製之「幸福感量表」作為測量國中學生幸福感之研究工 具,其內容採用整合的思考模式,包含自我肯定、生活滿意、人際關係 與身心健康等因素,以對國中學生幸福感進行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家庭結構 家庭結構 家庭結構 家庭結構、 、 、 、父母管教方式 父母管教方式 父母管教方式 父母管教方式、 、 、 、親子關係與幸福感 親子關係與幸福感 親子關係與幸福感 親子關係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