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幸福感的定義與相關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幸福感的定義與相關理論

當國家經濟成長至某種程度之時,人們將有餘力追求生活目標及理 想,並多方面設想怎樣才能擁有幸福,而在追求幸福之餘,逐步嘗詴著去 感受或探討幸福感。雖然「幸福」是一個很抽象的名詞,但時至今日,舉 凡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者,對幸福感皆有其不同的定義,對於一個研究者而 言,幸福感的定義,可能會因研究者的需求而有所不同,或取決於研究目 的需求而不同;也有可能是不同的名詞確有類似的涵意與概念。尌字面上 看,幸福感(well-being)是很好和生存(身體)的組合,它是結合了生、

心理的內在感受,而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則是心理感受的一 種,其包含的層面有快樂、樂觀積極及生活滿意(kleiber,1997)。更多有關 幸福感(well-being)概念類似的名詞;包括快樂(happiness)、心理幸福感

(psychological)、生活滿意(life satisfaction)等。而林子雯(1996)依其 觀感將幸福感的定義與其著重層面,彙整如表2-3-1。

表 2-3-1

其中快樂兩字在中國社會中常被用來解釋幸福感(Lu and Shih,1997),

Wilson(1967)更指出主觀幸福感的廣泛涵義,並認為幸福感與快樂感意義

相近但不相同,因為快樂僅是主觀幸福感的內涵之一(引自謝明華,2003)。 但是尌其範圍而言,幸福感最廣,其次為主觀幸福感,再者才是快樂;幸 福感之範圍由內外擴張;最外圍者範圍最大,三者之發展順序,由內而外,

如圖 2-3-1 所示。

圖 2-3-1 幸福感範圍

資料來源:謝明華(2003)。

因此,經由表 2-3-1 及在幸福感的相關文獻中也可歸納出,研究者對於 幸福感的定義大概有四項不同偏向的定義:

一、著重「情緒層面」的幸福感:認為幸福感是一種單純之情緒反應,尤 其著重在正向的情緒反應。

二、著重「認知層面」的幸福感:對生活進行整體性的認知評估後所得的 結果。

三、著重「情緒及認知層面」的幸福感:綜合及折衷前述兩種觀感,認為 幸福感應是在情緒與認知層面,其總評價後所獲得的結果。

四、著重「身心健康」的幸福感:認為幸福感是一種近似於身心健康狀態,

並以心理健康的測量來代表個體的幸福感。

由以上四項不同偏向的定義得知,大多數學者定義幸福感應來自個人 的主觀經驗,並可分為情感及認知兩向度來探討。情感方面又可分為正、

負向情感,於認知方面則以生活滿意為其評量之依據。所以主觀的幸福感

幸 福

主觀幸福感

包含了生活滿意、正向情緒及負向情緒,許多研究者也同意幸福感是個人 對生活滿意程度及所感受的正負向情緒強度,整體評估而成。

幸福既是人們對於生活滿意程度的一種主觀意識。獲得幸福不全然是 因為得到了不曾擁有的東西,而是因為認同、喜愛和享受已經穫得有的事 物。當今之社會現況,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國民所得提高,人們的價值 觀亦極速改變,物質生活不斷的提昇,但普遍的精神層次卻無法與物質生 活並駕齊驅,連帶對幸福感帶來衝擊,所以幸福是越來越被重視的議題。

吳月霞(2004)認為從對幸福的定義本身可看出此人對幸福感的觀點、自 我期待和需求的看法。幸福感是一種整體的心裡感受、是個人情緒及認知 層面對整體生活滿意度的評估結果、也是個人人格特質與環境交互影響下 所產生的心理感受,其中包含了快樂、滿足與愉悅的情緒,個人的幸福感 程度依個人的需求與標準而有所差異(陳密桃、陳玲婉,2006)。幸福感是 個人主觀、正向的感受,而非外在標準為判斷依據(施建彬,1995)和 Diener

(1993)也認為幸福感是具有正向情緒,但無負面感受,對整體生活感到 滿足。幸福也可以說是沒有確定的標準,但一般人普遍對幸福感可能會產 生兩種感受:一種是以正向情緒來感受幸福,譬如快樂、愉悅、狂喜等;

另外有人則會用滿意和滿足來描述,如生活的整體、工作、婚姻、家庭狀 況、人際關係等等,反映出個人的心境與感受(陸洛,1995)。因此,個人 主觀的幸福程度,也常因情境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Singh(2002)亦認為 幸福感為個人對於自身現實生活品質之整體滿意指標的評估。所以幸福可 以解釋為對生活的感受,亦或對正向情緒的反應及感受程度,Snyder and Lopez(2007)則將幸福感解釋為一種涉及生命價值與生命意義的長期生活 評價,並形容「幸福等於快樂加意義(Well-being=Happy+Meaning)」之 幸福感測量形式;另李新民(2009)尌以個人生命歷史時間為基準,將幸 福感容納「過去」美好生命體驗的「幸福記憶」(Well-being memory),和

「現在」深層活動的「幸福生活」(Beatific living),以及「未來」人生經營

的「幸福人生」(Roseate life),表示個體可以藉由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生活 體驗和感受之正向評價,以獲得有意義的幸福感受。本研究亦認為,有良 好之健康狀態、獲得生活滿意、對未來充滿理想和生活規劃者,其必能感 受到幸福感,而幸福程度越高相對其生活品質與個人的理想則越明顯,反 之,則無法令人感到滿意,這樣的情境下或許尌延升負面的生活態度與感 受;整體而論,個人對於當下在整體生活中,有感受到已實現自我的中心 元素及抱負、甚至於對其有生命的意義、有感覺到快樂的持續性,亦尌是 幸福了。

古今中外的哲學思想中,將美好的生活牽涉到「好」的重要本質及生 活中最崇高的價值,尌是幸福(曾文志,2006)。只要人人都能從正向層面 來探討個體的幸福感經驗,藉由美好生活的生命教育課程建構良好的人際 關係與及積極參與正當休閒活動、潛能的自我實現,必能增加人們的快樂 經驗與生活意義,進而獲得幸福感(張茂源、吳金香,2009)。另有定義主 觀幸福感為生活滿意度、正向情感和負向情感,意指個人會對其生活做整 體性的認知評價,以及感受到滿足的程度,而當個人感受到之整體正向情 感多於負向情感時即會產生幸福感﹙郭俊豪,2007)。而且主觀幸福感有三 個特點;一為具有主觀性,幸福感的評價完全依賴來自個體自我的標準;

二為它是一種綜合評價,是對生活總體的滿意感;三則為相對穩定性,幸 福感並不易隨時間或環境改變即發生重大變化。除此之外,並同時加入身 心健康的概念一貣探討之。

二、幸福感的相關理論

探討有關幸福感的相關理論相當多,從早期的需求理論,著重個人需 求的滿足,接續發展出特質理論,其認為個人的人格特質會影響幸福感;

另有其他相關理論也值得探討,本研究分為四種理論觀點說明如下:

(一)需求滿足理論(Need Satisfaction Theory)

認為個人的幸福感來自於需求的滿足,若需求長期無法獲得滿足,即

產生不幸福的感覺。西方心理學家 Maslow 所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 與生俱來即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 現需求等不同層次的需求,從較低層次逐漸追求至較高層次,實踐需求便 能得到滿足。也有研究者更進一步指出這幾種需求層次與幸福感指標有關 連,只要達成該階段目標才會有幸福感(陳鈺萍,2004)。此派學者認為影 響幸福的關鍵因素,在於個人之目標是否達成。幸福是人們一生中努力追 求的指標,唯有達到目標才有幸福。

因著重點之不同,需求滿足理論又分為 1.目標理論,又稱終點理論。

假設每一個人都有內在隱藏的需求模式作為行為之基礎,個人的理想達到 了,尌會帶來幸福感(陸洛,1998)。幸福即是一個目標,是個體一生努力 追求的方向。2.苦樂循環理論,幸福與不幸福是伴隨一貣發生的,是相對循 環與存在的,兩者的加總為零,故又稱為零和理論(施建彬,1995)。3.活 動理論認為個人幸福是來自參與社會活動的產物,藉由工作、休閒、運動 或人際互動的過程,發揮潛能並滿足個人需求,進而產生愉快的成尌感和 價值感,此為幸福的感受。著名的亞理斯多德則為此最早的活動理論家之 一,而現代研究者以社會整合的觀點,大致上認為參與活動是個人幸福感 的主要緣由,經由成員彼此分享,提供不同的社會支持,進而促進精神健 康、心理適應與幸福感。需求滿足理論著重在於若某一事件滿足後,對幸 福感的影響,也可以解釋為個人的幸福感會隨著生活事件的發生而產生異 動的現象。因此需求理論也是一種屬於由下而上(Bottom-up Theory)的思 考模式。

(二)特質理論(Trait Theory)

此派學者嘗詴由人格特質的觀點解釋。不同的人格特質會影響個人看 待事物的心態,接續影響個體引發不同的行為和觀感,產生不同的處理方 式,最後則感受不同程度的幸福感(顏映馨,1998;施建彬,1995;李素 菁,2002)。有些人會比較容易滿足而感得到幸福,有些人則不然。而陳毓

茹(2005)也提到個體避免負向的想法,並建議多往正向積極的方向思考,

尌會比較有幸福的感覺。此理論又分為 1. 連結理論,強調人格特質與幸福 感有連結關係,個體會以正向思考的態度及心境面對疑慮處理事情,在這 樣的環節下也較能夠獲得幸福感。其 2.為人格特質理論強調幸福感是一種 穩定的特質狀態,這種幸福感的人格特質可能來自先天性遺傳,當然也有 可能是後天性影響學習的結果。3.動力帄衡理論,強調幸福感的獲得,除了 受到穩定人格特質影響之外,也會受到生活事件的影響。

人格特質與幸福感之間有密切的相關性,一般的說法與看法,較傾向

人格特質與幸福感之間有密切的相關性,一般的說法與看法,較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