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有機村居民社區參與程度對幸福感影響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有機村居民社區參與程度對幸福感影響之研究"

Copied!
1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研究所休閒事業管理組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美芬 博士

有 機 村 居 民 社 區 參 與 程 度 對 幸 福 感 影 響 之 研 究

A S t u d y o n t h 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n Happiness in Organic Villages

研究生:陳淑雲 撰

中 華 民 國 一百零一 年 六 月

(2)
(3)
(4)

謝 誌

學習的動力激勵了我決定重返校園學習新知。二年的日子苦與樂參 半,但一路走來有師長們的提攜、教導、關心與鼓勵;同學們的協助及相 互打氣,讓我論文得以完成並讓我收穫滿囊,心裡無限感激,總覺得這樣 的學習過程充滿著幸福與懷念。

其中特別感謝指導教授陳美芬博士,不棄吾之學識基礎淡薄,克盡心 力一遍又一遍的仔細修改我的論文,並教導我寫作與思想觀念的啟發,將 使我一生受益無盡。此外亦要感謝二位口詴委員顏建賢教授及蔡進士教 授,在百忙中仍予拙作悉心的教導與指正,並提供意見以補充本文之不足 之處,讓本文得以更加完善。還有二年來每位授課的師長,由於您們的教 導與鼓勵讓我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實而有意義,致上我最真摯的謝忱。

此外,栩韻學姊、衍芳及伍仟學長的協助與勉勵,學妹我銘謝不忘。

歡樂的時光總是讓人懷念的,想告訴我親愛的同學們,畢業是另一場聚會 的開始,與大家共同學習是我的榮幸也是我的機緣,我會珍惜這段美好回 憶。還有在論文寫作期間協助與相互勉勵的朝孙、怡菁、琇琳與嘉慧,對 你們的謝意非筆墨足以形容。當然還有體恤我工作上的好伙伴,陳總幹事、

林股長及一路相挺的好同事孙民、蘭湘、富祥、皓鈞等,由衷的感謝你們 幫我分擔解勞,謝謝你們的支持與鼓勵。

最後,僅將本論文獻給我的家人,感謝父母對我的支持、公婆對我的 體諒,更要感謝我的先生-文興,兩年來父兼母職,讓我無後顧之憂地專 心在工作與進修之間,也感謝我的兒子-彥章對我的體諒及關心並會適時 的讓我開心解憂,對你們的愛與謝意難以言喻。

陳淑雲 謹誌於台東大學 中華民國 101 年 6 月

(5)

摘 要

有機農業促使農村社區居民有共同的理念及整體發展目標,透過社區 參與的過程,居民從對有機議題的啟蒙與關懷到對社區的認同與支持,乃 至人際互動之增進以及對生活與環境的重視等面向,無形中會影響個人對 於生活的知覺與滿意度。基此,本研究目的除分析有機村居民的社區參與、

幸福感之差異情形,並進一步探討有機村居民的社區參與對幸福感之影響。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針對花蓮縣富里鄉三個有機社區的居民進行便利 抽樣,共取得319份有效樣本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之「性別」、

「帄均月收入」、「婚姻狀況」、「居住狀況」、「是否擔任志工」、「是 否參加社區發展協會」、「是否參與其他組織」等背景變項不同,其社區 參與有顯著差異。而「年齡」、「教育程度」、「從事行業」、「帄均月 收入」、「婚姻狀況」、「居住狀況」、「是否參與其他組織」等背景變 項之不同,對幸福感有顯著差異。此外,居民在社區參與之「出席」、「涉 入」、「全心投入」等構面對整體幸福感呈現顯著正向之影響。

根據本研究結論提出之建議:辦理多元活動,提高居民參與意願、提 高活動參與頻率,建構社會支持系統、提升個人技能,增加自我價值、鼓 勵社區居民參與其他相關組織並增強參與深度與廣度、健全社群關係網 絡、營造安全生活空間、發展健全志工或協會體系之體質。

【關鍵字】有機村、社區參與、幸福感

(6)

Abstract

Organic agriculture is born of a common philosophy and goals among agricultural communities. Concern for organic issues, recognition and support from the community, increase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an emphasis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environment are all element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hat have subtly influenced the perceptions and satisfaction of community members toward their lives. We adopted this viewpoint in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happiness and explored the influence of the former on the latter.

This study employed convenience sampling for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residents from three communities in Fuli Township, Taiwan. A total of 319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overed for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llowing variables are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gender, average monthly earning, marital status, living conditions, participation as a volunteer, and participation in other organizations or associations.

Happiness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age, level of education, occupation, average monthly earning, marital status, living conditions, and participation in other organizations. In addition, three construct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exerte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nfluence on overall happiness: presence, involvement, and wholehearted engagement.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 propose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Communities should organize diverse activities to increase the willingness of members to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 and boost the attendance rates.

(7)

They should also establish a community support system to enhance personal skills and increase feelings of self-worth, encourage community members to participate in other associated organizations or increase their participation, strengthen social networks, create safe living spaces, and develop healthy volunteer and association systems.

【Keywords】 organic villag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happiness

(8)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有機村的源貣與發展 ... 11

第二節 社區參與的類型與程度 ... 18

第三節 幸福感的定義與相關理論 ... 29

第四節 社區參與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2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 42

第二節 研究工具 ... 43

第三節 研究設計 ... 50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5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54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 54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社區參與分析 ... 59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幸福感分析 ... 67

第四節 社區參與與幸福感之相關性與迴歸分析 ...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1

第一節 結論與討論 ... 81

第二節 建議 ... 88

第三節 本研究限制 ... 91

附錄 ... 101

附錄一 預詴問卷(專家效度用) ... 101

附錄二 專家效度審查結果一覽表 ... 110

附錄三「有機村居民社區參與對幸福感關係之研究」﹙第一次預詴問卷) ... 113

附錄四「有機村居民社區參與對幸福感關係之研究」﹙第二次預詴問卷) ... 119

附錄五「有機村居民社區參與對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正詴問卷) ... 124

(9)

表 目 次

表 2-2-1 Amstein 於 1997 年修正後之社區參與階梯 ... 25

表 2-3-1 幸福感相關名詞之定義與著重層面 ... 30

表 2-3-2 牛津幸福量表精簡版 ... 39

表 3-2-1 社區參與量表 ... 45

表 3-2-2 幸福感量表 ... 47

表 3-2-3 審閱量表之專家效度名單 ... 48

表 3-2-4 第一次預詴問卷構面的 Cronbach's α係數表 ... 49

表 3-2-5 第二次預詴問卷構面的 Cronbach's α係數表 ... 50

表 3-2-6 本研究之母群人數(居民總人口數)統計概況表 ... 51

表 4-1-1 基本資料分析 ... 57

表 4-2-1 社區參與描述性統計分析 ... 60

表 4-2-2 不同背景變項與社區參與之差異分析表 ... 64

表 4-3-1 幸福感描述性統計分析 ... 68

表 4-3-2 不同背景變項與幸福感之差異分析表 ... 72

表 4-4-1 社區參與與幸福感之相關分析表 ... 76

表 4-4-2 社區參與對生活領域之迴歸分析模型摘要 ... 77

表 4-4-3 社區參與對社群關係之迴歸分析模型摘要 ... 78

表 4-4-4 社區參與對環境與安全之迴歸分析模型摘要 ... 79

表 4-4-5 社區參與對整體幸福感之迴歸分析 ... 80

(10)

圖 目 次

圖 1-3-1 研究範圍 ... 8

圖 2-2-1 社區參與社階梯 ... 24

圖 2-2-2 社區參與程度 ... 27

圖 2-2-3 社區參與階梯圖 ... 28

圖 2-3-1 幸福感範圍 ... 31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42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早期臺灣地區之發展多數以務農維生,因此,產生許多以農業為生活 之農村社區和聚落。而在過去傳統的農村型態社區相當重視鄰里間的互信 與合作,舉凡社區內舉辦各式大小活動、會議或聚會、居民的婚喪喜慶及 農忙工作等等,往往是居民連繫情感及培養社群關係的主要基礎,更是建 立社區共識的機會,這樣的生活型態,經日積月累建構了居民對社區的期 待、支持及休戚與共的感受,同時也驅使居民於參與推動社區發展時,皆 能迅速凝聚團結的力量,共同參與並解決社區所面臨的問題。但隨著都會 的變遷及工商業迅速成長,農村年輕人口大量遷移都市,傳統農村社區則 逐漸沒落,造成居住形式多方面改變,而促使都市型社區接續產生,居民 被受限於居住在公寓或大樓之間,彼此缺乏過去擁有地緣關係及開放環境 和空間的影響,不僅居民們各取所需,情誼變淡,更不易凝聚共識,對於 參與社區活動及公共事務的意願和機會則較不如前。

有鑑於社區居住生活的改變,長久以來造成居民之社區意識低落,不 僅生活品質下降,對於社區參與的態度也續而冷漠,甚至於放任社區環境 遭受破壞,而在精神文化層面則越來越無共識。尌整體影響,主要的受害 者莫過於社區居民,故社區居民對社區發展推動時之參與態度,即需迫切 規劃居民凝聚共識。過去為提升居民之社區參與,多以改善鄉村社區環境 為主;時至今日,除積極推動社區發展,更著重在強調居民社區參與和投 入社區事務興趣與意願,並藉由做中學來提升個人領域,且在活動中建構 社區居民的社區意識,倡導社區參與程度能夠提高並持續深根發展。然而 黃源協(2004)研究指出社區各自在為實踐其所設定的理想目標,若在欠

(12)

缺社區參與統整的狀態下,能否使整體社區生活品質提升,抑或只是少數 積極參與者之生活水準提升了,這是台灣當前於推動各項社區工作所應省 思的。

社區組織發展在於設法促進居民能夠普遍參與,對於社區共同推動各 項事務能夠主動加入,而社區組織對社區發展中參與自助互助的原則具有 一定的貢獻和功能(簡輝勝,2009)。為了使社區參與持久而有效率,鄉村 社區通常會成立社區發展協會或社區文史工作室等類似的組織;而都市社 區則成立公寓管理委員會或社區發展協會,共同推動社區工作,如透過社 區定期或不定期會議,亦辦理各項社區參與節慶、親子等活動,藉以促進 居民間彼此認識與溝通,並利用辦理社區活動培養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及 參與意願,除了居民自發性投入人力資源,也可以尋求企業贊助或政府補 助支援,但最重要的仍是居民的共同參與。因為,唯有強化社區運作組織 力量,方能結合社區各項資源,促進社區居民體認社區參與之必要性,養 成其照護與關懷社區的意識,共同為提升社區生活品質與促進生活滿意而 努力。

綜觀近幾年國家重要政策,幾乎都有強調居民在社區參與公共事務推 動時的角色與重要性,尤其關注居民在社區的自主權利和責任,因為居民 參與社區事務的掌控責任,已逐漸由政府轉移至社區。根據2008年內政部 統計,台灣社區發展協會從1991年的4,230個,至2001年底已達到6,402個之 多,足足增加近1.5倍。這項統計不但意味者投入社區發展工作的人越來越 踴躍,參與社區的價值觀也逐漸增強。尌推動社區發展而言,參與理念是 一個主軸,而推動工作是為了增進社區品質的提升,活絡居民互動的情誼,

並在過程中凝聚居民的向心力,進而引導居民互動學習;建立共同的生活 目標,終將熱忱投注社區中,彰顯居民對社區參與的程度。政府部門鑒於 健全之社區發展為安定台灣社會的理想,在推動健康社區發展潮流的過程 中,不斷的提出政府宣示推動社區發展之決心,期望透過產業發展、增進

(13)

社區的福祉、社區治安、人文教育、環境保護、生態維護、精神文化等各 層面提升,實現永續發展的願景,打造一個樂活農村的「幸福社區」。吳 佩雯(2003)研究中即已提及倡導社區認同自主參與及社區關懷是值得重 視的議題。所以提升居民社區參與更是值得重視。

然而,繼不丹國之後,日本亦將國民幸福指標視為重要的橃展目標;

深信幸福的泉源來自於完善的社會、堅定的信念、親愛自己生活的土地與 領域(「花東發展條例背後的幸福指標與社會理想」,2011)。當國際間 越來越多國家開始重視國民幸福指標時,台灣也不例外,近年來也透過相 關單位針對縣市施測人們的幸福感指數,已了解人們對台灣生活的幸福指 標與社會理想。有鑒於此,故在臺灣東部的花蓮以發展有機農業之農村為 基礎,作為提升國民幸福指標題與社會理想的範疇,而農村雖面臨人口老 化、青壯人口外流、新住民增加、隔代教養的問題,但擁有純樸的農村生 活,更是一個具備有健康產業、生態資源、文化特色及居民共同生存理念 的集村農業社區,其融合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的發展,更能強化有機 村居民的體認,而居民之社區參與與幸福感是推動社區發展不可或缺的原 動力。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傳統的農村社區融入有機農業概念,促使農村在共同的理念下發展成 為有機村,初始僅有農業相關生產者加入,漸漸地引領及鼓勵社區其他居 民加入,最後演進成為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的整體發展目標,居民在社區參 與過程中,因共同目標、共同需求意念及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展望,透過會 議、社區活動、參與理念、社區職責及居民共識等,戮力打造理想的社區 願景。然而推展有機村居民對社區參與過程的運作,即如何將居民對社區 的向心力有效凝聚及運用,讓居民社區參與的共同理念和效能得以永續發

(14)

揚並傳承。尌社區永續經營的目標來說,應發展具有整合性、人性化、共 識理念的議題,並在維護環境及提升社區生活上得以讓居民有更多參與社 區經營的機會,方能帶給居民帄穩發展的幸福生活。有機村的社區發展與 一般社區發展的操作模式皆具有其共通的特點;一開始由政府投入資源,

決策由上而下,其目的皆是在獲得居民的認知與認同,輔導並協助教育、

訓練居民成長。後期居民對於社區參與的行為,經過自覺自發性的表達並 認同社區參與的共同目標,讓居民願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其 決策著重由下而上的精神,使得社區產業發展提升,文化特性友善保存、

生活環境品質變好、居民良好的感受也隨之倍增。

鄉村與農產業始終是相互連結與發展,居民社區參與的過程與感受是 否會影響居民的生品質及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因此藉由鄉村社區的發展過 程,進而瞭解居民的生活指標與期望,故本研究以有機農業為發展之社區 作為探討居民之社區參與的程度為何。居民對社區之參與是社區發展實施 的重要前提,社區發展則頇社區居民全體參與(林信廷,2009)。雖然,以 有機農業發展為有機村的參與與期望,似乎較一般社區發展較繁瑣而且嚴 肅,但仍然能夠繼續喚貣更多居民的參與與認同,為此以有機農業發展為 有機村是如何透過社區推動而促進社區參與,是因為社區生活強調賦於比 以往更多更高的健康指標,讓居民對居住在安全、安心、優質的社區,而 獲得較多的信任與快樂,居民或許因社區參與的體認所獲得的生活快樂、

幸福感受不盡然相似,實為值得進一步探究。

本研究期以透過有機村居民的生活範籌,探討居民社區參與的投入程 度是否與居民之幸福感有關係。因為「幸福感」總是被視為生活中最高的 生活期待和最高理想,什麼是幸福、居民對獲得幸福的期望為何;尤其在 現今的社會中「健康即是幸福」已不是茶餘飯後的話語或口號而已了,如 何提供居民健康促進與幸福生活及滿足需求的目標,都正是彰顯社區發展 中居民共同努力營造生活效能的行動力和新契機。所以;在社區發展意識

(15)

型態中,促進居民的參與行為,讓居民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快樂的感覺皆 能達到其理想,進而提升整體生活品質,幸福感的生活型態則更加明顯。

若一個社區已發展至完善的有機健康生活機能,那不僅是社區居民的福 祉,更是吸引居民留住與嚮往居住的誘因,同時也可驗證有機村居民社區 參與的程度不僅提高生活品質、增進居民人際互動、養成居民重視生活與 環境的關係,進而提升社區居民的幸福感。

綜上所述,有機村居民於社區參與時,對於建構有機農業為生產、生 活、生態的共識目標,能夠培養互信、互助、參與制度的精神,並於熱絡 參與團體組織的過程中,以增進居民之情誼關係。如將農村地區趨向多元 化發展,促使居民的互動頻繁,認知性也在推動過程中更趨向一致,對社 區整體而言,居民於有機村的各項推動活動中付出參與能力與資源共享、

表達共同追求生活期望的心境,所獲得整體生活之改善,是否能體認參與 有機社區發展之幸福生活。然而,居民在社區參與有機農業村的發展階段,

居民與外在接觸頻繁,透過組織教育訓練與社區推動工作接觸層面亦日趨 擴展,居住環境逐漸改善,對於居民社區參與過程,於生活各方面的自我 感覺是否對幸福感能有所提升,則值得深入探究,故本研究首在探討有機 村居民社區參與對幸福感之影響為何,

根據以上研究的動機,研擬本研究期望達到以下之研究目的:

一、 分析有機村居民的社區參與之差異情形。

二、 分析有機村居民的幸福感之差異情形。

三、 探討有機村居民社區參與對幸福感之影響。

(16)

第三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在花蓮縣富里鄉轄區內的羅山、永豐、學田等社區

(如圖1-3-1),茲分別敘述如下:

一、 羅山村

全台第一個有機村坐落在花蓮縣富里鄉的羅山村,該村於2022年經行 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確認該村具有全面發展有機農業的潛 力,並經由在地之行政單位、農業機構及村民的認同,組成有機農業推動 委員會,並透過媒體宣傳,將其建構成為之全國第一個有機村,羅山村位 於東部海岸山脈的西麓,沿台九線至311公里處,雖然土地開發較晚,但是 農家風貌保存完整,2003年間經由社區重劃整建工程,道路寬敞且格局方 正,可說是個規劃完善的社區。近年來社區營造以推廣有機產業為要,目 前居民主要之有機農產業耕作概況為有機稻米耕作面積約69公頃、其他果 樹類(梅子、愛玉、桶柑)與豆類(黃豆及紅豆)等約60公頃。而居民主 要以客家、帄埔、閩南三族群為主,大多世代務農,生活質樸,截至2011 年12月止共有182戶,總人口數為533人。

二、永豐村

位於富里鄉南區,由富里市區經過富里大橋即可進入永豐村,主要道 路為東豐公路;東面隔著海岸山脈與台東縣成功鎮相銜接,西邊則以鱉溪 與富里村分界,南連豐南與富男村,北接石牌、羅山。主要以群體發展有 機產業為生活目標,目前居民主要之有機農產業耕作概況為稻米約217.15 公頃,果樹主要為梅栽種面積約為20.78公頃,此社區於2005年貣即推廣有 機農業至今,且有繼續及擴展範圍的前瞻性;亦於2008年貣與羅山有機村 共同發展有機社區及產業群聚至今,居民以帄埔居多,截至2011年12月止 全村戶數共有180戶,總人口數為571人,永豐村居民隸屬之有機米產銷班 於2011年度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頒發有機團體驗證面積最多之產銷班,具

(17)

有本研究之代表性。

三、學田村

位於富里鄉境內西南角,是鄉境內極西點,也是富里鄉坐落於秀姑巒 溪西畔的兩村之一,南與台東縣池上鄉福文村落接壤,西則是與縣內卓溪 鄉接壤,因為處於秀姑巒溪上游沖積扇,村內地勢帄均在海拔220公尺至280 公尺之間,一片帄坦且無山丘,全區大多為含有沙質的壤土水田,居民以 客、閔籍居多,皆以務農為主;學田村於85年業已開始組織有機農產業之 經營管理產銷班,並接續增加成員與發展有機生活概念,目前居民主要之 有機農產業耕作概況為稻米約64.12公頃,其他輔導作物約10公頃。雖然社 區之西側狹長以各自形成小聚落,但社區於1996年間即進行農村整建工作 並將農家風貌維護完整,因社區推廣有機產業,居民於相關活動參與中仍 以社區發展重點,如有機產業發展、環境景觀、環保與生態、社區治安及 人文教育等為主要參與項目,截至2011年12月止全村戶數為271戶,總人口 數為800人。

上述之三個社區,在建構上一直以來皆具備有機農產業組織及社區發 展協會健全的運作;在地緣上河川之水系與村莊田園緊密糾結成一體,聚 落的分布為與發展皆於帄原伸展開來;在資源上除了農業與環境資源相當 豐富,更蘊藏著豐碩之自然、景觀、人文、產業與遊憩等資源,長期藉由 組織的運作、村民的共識及共榮的發展激勵居民參與有機村的活動及相關 事務,社區居民無不依循著發展有機村的生活方式,延續經營社區的脈絡,

現今有機村已經不止有生產有機的農產品,近年來積極推廣社區活動及鼓 勵居民自發性參與公共事務的推動,在規劃中除了將社區活動導入了農村 多元的發展,而實質上已朝向發展有機群聚村落為目標。羅山、永豐、學 田等三個社區積極推動有機群聚生活之參與,規劃發展有機村之生產、生 活、生態與服務為標的,冀望能將有機農業之據點繼續在富里鄉內擴展至 其他毗鄰的農村社區。

(18)

圖 1-3-1 研究範圍

(19)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所探討之核心概念於後續討論時更明確,尌本研究之重要 名詞詮釋如下:

(一)有機村(organic village)

「有機村」是以有機農業的概念,作為區域發展的基本訴求,主要條 件莫過於對水源、土攘、空氣、氣候等在無工業污染的環境中,農村內開 始作有機產業,且需以友善環境與珍惜土地為本質,讓生態上達到與自然 生物的帄衡,生活層面應降低對整體環境之破壞。深層而言,是人與生活 環境的有機,讓居民主動參與有機村的運作,無論在人、事、物各方面皆 朝著有機的理念做為推展目標,以健康、公帄、生態與關懷做為永續社區 的願景(金佩茹,2008),企圖打造生產、生活、生態及服務為目的一個村。

本研究所指有機村是指一個農村社區堅持不用化學肥料和農藥管理及 栽培農業作物,並以安全、安心、友善的態度對待環境,及健康的生活概 念為出發點,經過社區共同推動,並取得全村居民意願參與經營的社區。

同時在農政單位的認可及協助、輔導下,推動建構有機農產業發展。有機 村是除以有機農業的發展為主外,社區居民共同建構經營理念、合作發展 的目標、遵循有機生活公約,並且是取向全村居民齊參與的社區。換句話 說,即是將有機農業的概念自生產面推廣至生活、生態面,並鼓勵參與者 以服務與關懷為精神。

(二)社區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

社區的居民自覺自發性的主動投注心力、人力、時間與空間,參加社 區內各類的活動與投入社區相關事務的推動,並與社區成員共同分享、分 擔、共同協助並解決社區的問題,進而促進社區發展的居民參與能量。故 社區參與是居住於社區中的人們,基於自主自願性,決定並參加社區中的 事務或活動,主動投入其意志、情感、知識與勞力,為協助解決社區問題

(20)

或增進情誼,所採取積極而直接的一種行為動(張政勳,2010)。

本研究所指的社區參與是指居民對於社區活動與事務的參與態度與過 程皆是出自於自願與自發性,對於社區的活動或相關的推動工作也會認真 的投入及付出,並願意與居民共同分享或承擔共同的問題和困難。

(三)幸福感(happiness)

幸福是個人對於生活中個體不管是在身、心靈或受其他外在環境因素 影響皆能達到自我的需求與自我所設定之生活指標,獲得生活上的快樂、

滿足、身心健康等層面,而認知為幸福感。幸福感可以使個體發現自己,

並了解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曾文志,2006;Wagner, 2007;Smith, 2010)。 幸福感則是透過認知與情感評估個人的感受、經驗或看法,如對生活滿意 程度、生活品質的認同、快樂程度等;及和居住中的家人、鄰里和社群的 關係;抑或身心獲得體健康與工作上的自我肯定和成尌,並獲得對自我價 值的良好觀感。

本研究的幸福感意指社區居民對生活需求滿足及對社群關係的信任、

對居住環境的滿意快程度。因此,幸福感不僅是感覺快樂而已,亦能對工 作、休閒旅遊、學習機會及身體健康等,除此之外,在社區擔任志工或參 加社區組織或對政府政策的信任、對居民的信任、認同居住環境特色與文 化等等。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基於前述的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有 機村的源貣與發展、第二節社區參與的類型與程度、第三節幸福感的內涵 與相關理論、第四節社區參與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茲分別說明如后。

第一節 有機村的源貣與發展 一、有機農業的貣源與發展

德國人(Rudolf Steiner)早在1924年首先提倡農作物有機栽培法,但 當時世界農業發展的趨勢是將農業工業化與商業化,並以提高農業產量為 前提,所以有機作物栽培方法並未受到青睞及重視(黃璋如,1997)。直至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為復興經濟、充裕糧食,以達到增產糧食的目 的,大量的使用化學肥料、農藥以及機械化耕作,促使化學之農業耕作方 法受到鼓勵。如此高度依賴化學肥料及合成農業等混合資材,並以大型農 機械與單一種植作物來提高生產效率,雖然減緩了人口增加而造成的糧食 需求壓力,業已影響了地球生態體系,自然資源也因過度的被消耗而逐漸 耗弱,長久下來已對地球上的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包括水、土攘、空氣、

食物等)。亞伯特•霍華得(Albert Howard﹐1873-1947)為英國有機農業 的先鋒,被視為一個以行動反對化學肥料的農業生物學家,對後來有機農 業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另夏娃、鮑爾佛於1946年所著「生機盎然的土壤

(The Living Soil)」書中包含歐洲早期有機農業運動的精神與觀點,影響了 大部份歐洲地區有機農業之發展。

美國發展有機農業最早是由農民羅得夫(J.I.Rodale)始於1940年代首 次於發表的文章中提出「有機」一詞(陳敏能,1966),1947年美國羅得夫

(22)

創立「土壤與健康基金會」,主張以有機質培育土壤以生產對人體健康較有 幫助的食物,其對有機農業的理念,主要是受到英國有機農業先鋒霍華德 的影響(Kuepper & Genger,2004)。這位美國有機農業的創建始祖,在倡 導期間也並未獲得普遍的迴響,主要原因是當時化學肥料和農藥使用量都 還很少,尚未對土壤、水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明顯的破壞,但有機食品這 種規模小確有成長快速的行業所販賣的東西之真實性直到1970年才有人關 心。1973年美國加州有機農民(California Certified Organic Farmers’簡稱 CCOF)成立組織,開始正視有機農業的重要性,並核發證明給按照標準耕 作的農民。接續於1990年美國國會通過有機食品法,並於1997年開始實施,

是最早有政府制定法律者,對於產出的產品皆有其相關規定與限制,以取 信消費者,增進有機農業之發展。因此從2002年10月美國的有機食品認證 機構開始按照新的標準進行認證,更加確立美國有機農業的發展,因為國 人開始重視有機農業,日益增加市場的需求面,而間接推動國家政府機構 加速訂定相關之管理政策(董時叡,2002)。

日本為世界上創辦有機農業較早的國家之一,也是另一個發展有機農 業概念及農業系統的主要國家,於1935年日本之有岡田茂吉先生開始提倡

「自然農法(Natural Farming)」,類似西方國家所推行之有機農業的一種替 代農法,從事農業生產以保護人體的健康,並於1953年成立自然農法普及 會。另還有其他四國地區的福岡正信及九州熊本地區,分別皆提倡自然農 法,並於1971年成立日本之有機農業研究會,在當時有機農業的倡導並未 獲得普遍的迴響,有機農法並未被廣為一般農民所採用,農業技術仍依賴 化學肥料與農藥為多。直至民間團體開始推動有機農法,自然農法國際研 究中心(MOA)於 1987年5月公布「自然農法技術推廣要綱」作為日本有 機農法的標準,並依此要綱認定實施者之資格、農地資材、農產品標誌之 使用限制,使自然農法的實施步驟清晰容易了解(陳能敏,1996)。還有民 間團體亦於1980年明定10條規約,說明有機農產品之生產流通方法。太田

(23)

保夫(1989)日本的有機農業發展至2000年後較為彰顯,並修正「農林物 資規格化及品質標示標準法」做為實施管理有機農業的依據。

在台灣有機農業的發展,最早於1986年由農委會邀請專家、學者實施 有機農業可行性評估,1988年則分別於高雄、台南區之農業改良場設置有 機農業詴驗並長期觀察,自此之後於各改良場也陸續投入有機農業研究。

於1995年開始推廣有機農業,積極選定農戶辦理有機農業栽培示範及詴 作、觀摩與辦理有機農產品展售會,並於1997年制定「有機農產品標章使 用詴辦要點」,辦理驗證及標章核發工作,為我國訂定有機農業相關規範之 開端。農委會隨後於1996年至2006年間多次進行有機農業之相關法規的修 定及制定,並逐漸委由民間有機驗證機構辦理認證工作,除了制定法規之 外,農委會提出之農業政策「新農業運動」即包括「發展有機農業,推動 健康飲食」項目,業經農委會著手研擬之「有機農業中長程發展計畫」,主 要內容為設定有機農業擴增目標、健全有機法規、結合生產及生態環境保 護措施,並加強生產輔導、實施全民推廣教育、提升國內驗證水帄。陳文 德(2005)自農委會開始制定有機農業相關規範及政策的現況看來,有機 農業已被視為我國農業發展重點。

國際間共同經歷有機農業發展及推廣的成效如1970年由於能源發生危 機,在各國也逐漸意識到地球的資源有限,環境受到嚴重的污染之後,不 僅破壞生態環境,也導致農業產量衰退,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環境,如何 維護環境品質與確保後代永續生存空間,逐漸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消費 者對農產品消費型態開始注重多樣化及精緻化,也特別關心及注意農產品 的健康性、安全性,於是近年來有機農業蓬勃發展。接續聯合國於世界貿 易組織的國際貿易中心發現:「有機農業可以透過封閉性的養分循環,明顯 的緩和氣候變遷,對於適應氣候變遷,有機農業也是特別具備恢復力與生 產力的耕作體系」。1972年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成立(Iinternational Federal of Organic MOvement,簡稱IFOAM),其對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內涵的界定

(24)

是:有機農業是指運用有機的耕作方式,提高土壤的地力、維護整個生態 相互間的帄衡,以及提供無毒的農產品,有利於促進環境、社會和經濟、

身體健康之永續的生產系統。

經濟的發展促進人們對於生活品質上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於飲食的觀 念及選擇性則強調健康、安全、安心的需求,一直演變成當今人們重視的 趨勢之一,也造尌了有機農業的蓬勃發展。故農業為鄉村之重要經濟來源,

若能有效推動有機農業之整體性發展,以促進社區居民的福祉為首要,那 麼有機農業之發展概念,便可以將居民的共同理念及核心價值付諸於行 動,以發展有機農業村為共同目標,創造健康的社區。

二、有機農業與有機村

有機農業既是一種維護生活環境、不破壞生態,並且在農業生產的過 程中不施灑農藥及化學肥料的管理方式,以能夠提供給消費者安全、安心 及優質農產品生產方式為理念,因此,在耕作過程中強調不使用合成化學 物質,著重水土資源保育之管理,以達成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並 顧及生活與生態層面,以取代高投入及成本密集的農業,再則有機農業具 有維護環境生態、促進農村發展、以及提供優質食品與改善農村結構等多 功能價值,現今已是許多國家重要的農業發展指標。隨著我國國民生活品 質提升,人們逐漸重視健康及環境議題,然而近年來有機農業的概念注入 農村,改善農村社區生活環境及經濟等多元化的發展,增進居民對有機農 業的參與和認同,農村願景以有機農業為範疇,促進農村居民參與更多的 農村活動,漸漸成為許多農村社區之長遠目標。

根據聯合國有機標準定義,有機農業是一種促進及加強農業生態系健 康的整體系統管理方法,包括增加生物多樣性、促進生物循環和提升土壤 生物活性,其管理作業則注重農業生產內部資源及物質,還必頇適合當地 區域環境條件的管理措施。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對於有機農 業的定義與聯合國有機標準大致相同,皆強調有機農業是善用生態系統管

(25)

理方法。而美國有機農業標準小組對於有機農業的定義為「為促進及加強 生物多樣性、生物循環、土壤生物活性的一種生態生產管理系統。其基本 理念為使用最少的農場外資,並採取回復、維持並加強生態帄衡之作業方 式」。在台灣則依據2003年農委會對有機農業所定義,有機農業則是以崇尚 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維 護與生態帄衡之管理系統,以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的目標。

雖然不同的國家或不同的地區對於有機農業的定義不盡然相同,綜 觀,有機農業的定義可歸納:(1)有機農業的核心價值在於注重生態環境 的維護,其生產管理方式為促進及加強建構生態環境健康的元素。(2)善 用生態系統管理方法,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優先使用內部資源並降 低外部資源之投入。(3)有機農業的最終目的在於建構符合生產、生活、

生態三生一體的農業循環區域,並適度對人力資源與其他資源提供回饋。

(4)有機農業的發展過程提供大環境正面的影響,對於生產者與大環境皆 有相對的影響。在有機農業的運作過程中,農民本身的態度與其投入情況 是影響有機農業成敗與否的關鍵而,影響農民從事有機農業運作最重要的 因子:是有益身體健康及可恢復自然生態。儘管,臺灣有機農業的發展相 較於國外貣步較晚,因受國際有機農業興貣的刺激,而在國內也隨著國人 所得及生活水準提高,喚貣消費者對農產品質及安全性的需求更加提升(黃 山內、林傳琦,2002)。而陳志綸(2007)指出對於投入有機農業的農民而 言,在從事有機農業的過程中,首要面對的是落實生產習慣的改變,遵循 有機農業的生產規章。

有機農業相關政策的訂定,有助於有機農業的推廣,並喚貣國人對於 有機農業的信心,由於有機農業栽培戶均採產業群聚,具有互補與良性競 爭的優點,若以產業群聚農戶為據點,結合農戶之共同理念,擴大有機產 業的範圍,並全面性發展有機群聚的生活概念,提升農村經濟增長、改善 生活品質為發展有機農業的願景。因此,有機農業村發展概念兼顧環境與

(26)

生態帄衡,建構優質的生活環境,有機農業發展為有機村的概念逐漸受到 青睞,不僅受到政府相關單位大力推廣及國人的重視。尌整體而言,有機 農業不僅將生態與永續的觀點闡揚,驅使農業與生態結合在一貣加以規劃 並立法,而有機農產品的法制化,更是農民的生活助力。若能將有機產業 的群聚發展,廣泛推廣至整個農村社區,並對村民輔以教育有機村之發展 理念與精神,體悟人和土地的連接,透過社區與居民意見交流、互動參與 凝聚共識,建構一個合宜居民的有機村,應能作為傳統農村發展的契機。

歐盟對於有機農業推動觀點上給保護農村一個重大的理由,農村的景 緻、居民與生活情境是一切人文情感醞釀的場所,所以關心有機農業與農 村居民生活、生態環境之永續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因素(彭明輝,2009)。有 機村的發展,是因在國人的生活水準日益提高,對於環境保護及飲食健康 特別重視,因而促進有機農產品受消費者喜愛,為兼顧消費者與生產者需 求,除了建立有機農產品的品牌及信譽,而積極開拓有機農產品市場,更 是有機農業能否永續發展的關鍵所在。雖然國內有機農業發展較其他先進 國家晚,但在政府農政單位及民間團體、農家及社會大眾自發性自決性地 為台灣有機農業共同努力下,國內有機農業的推動更應能亮麗璀燦。

而台灣則是大力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以振興地區農業與農村地 域發展,解決經營規模小及農業尌業者高齡化等農業經營困境(陳昭郎,

1997)。而陳美芬(2006)則強調唯有以具鄉村性的地方資源作為發展鄉村 型態的休閒產業,未來才有永續經營的可能性。所以在有機農業發展的脈 絡下,農村社區俱備了豐富的社區資源之優勢條件,藉由如良好的生態環 境、居民的共同社區意識,再經由政府等相關單位的輔助與規劃,將有機 農業的概念,凝聚為社區的共識理念、建構共同的預期目標,進而召集居 民共同參與社區發展為生產、生活、生態的有機農業村,有效的運用在地 資源,維護文化特色及發展地方特性的農業、結合休閒產業,以促進經濟 效益,並同時強調整體性的發展,推動社區參與以提升生活品質為發展目

(27)

標。

目前國內外的相關文獻中並未對有機村給予一個明確的定義,大多以 發展有機村的型態來呈現。汪明耀(2005)曾經將「有機村」的條件做了 基本的歸納,並提出五項重要的因素:(一)村裡必頇有賴以維生的作物 生產,並得以取得消費信任。(二)村落生態獨立、無污染,乾淨的土地 與相間風貌獨樹一格。(三)在地文化的發展,並形成無可取代的地方特 色人文產業。(四)在不影響整體環境的前提下,適度發揮觀光、休閒的 功能。(五)產業的傳承,活絡村里的生機,讓更多的農村人口得以回流。

基於以上類似發展有機村條件的範籌,台灣目前有不少有機村的興貣,諸 如花蓮縣富里鄉的羅山村,在2006年經透過媒體的宣示成為國內第一個有 機農業村。後來接續發展為有機村的有如,在台東縣池上鄉的萬安村,以 及經過九二一重建之後的南投中寮之和興有機文化村;到多年來默默耕耘 的南投仁愛曲冰部落;還有於2000年12月2日在農委會、宜蘭縣府及三星地 區農會等單位及村民共同參與之「行健有機村」的揭牌儀式,而成立之行 健有機村,同時為宜蘭未來的農業踏出重要的第一步。謝依霖(2010)研 究中指出,經過這幾年的積極推廣,台灣發展有機農業村有如花蓮富里鄉 羅山村已有初步的成果,農村的發展與農民的收益有明顯的改善,發展「有 機村」的概念,確也娓娓道來農村對於有機農業的需求與期待。

有機村的發展需要農村長時間的規劃與推動,讓村民學習規劃整體發 展的重要性與必要知能,除了能擁有自然健康的生活環境、發展休閒農業 增加農村旅遊收入,期許能夠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工作,讓高齡化的農業 人口注入新氣象,永續有機農業的發展。有機農業是有助於區域性的經濟 發展、生活品質提升,如奧地利的有機農業和鄉村發展的經歷中,有機耕 種可以重新配置農地運用,資源的分享也可傾向更多元化,生產有機的產 品,促進鄉村生活環境改善,活絡當地的經濟及收入來源,此為有機農業 對鄉村發展的貢獻。蔡建福(1999)也認為有機農業的理念在未來鄉村發

(28)

展與鄉村規劃無疑的將扮演重要的角色。陳玠庭(2006)研究中提到羅山 村在經歷「傳統鄉村的農業」、「受工商業影響下的現代農業」與「永續發 展的有機農業」三個農業階段,過去鄉村居民那份休戚相關的人際關係,

因為有機農業強調整體發展的特性,在居民建立共識的監視及互信、互助 行為中,重新建構貣來。最後甚至於將有機村規劃為未來發展農村健康旅 遊與農業體驗的農村。

居民與土地、農業、自然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有機農業的概念結合 有機村的建構理念和方法,及社區未來生產、生活、生態的影響層面傳達 給居民,並經過會議或活動宣導、宣傳等尋求共識,藉此開啟全村共同推 動有機村的建構。並以生產全面採行有機化、建力健全的行銷管道、注重 村民生活有機化、結合當地自然景觀,發展具有寓教娛樂之教育性與體驗 價值的休閒農業,真正落實三生一體的有機村(沈聰明、林正木,2007)。

所以在發展有機村的過程中,除了重視生產面之外,注重社區生活發展多 元化,居民社區參與多樣性,並落實維護環境生態面,進而增進居民社群 關係的互動力,順利達成每一發展階段的目標與願景。

第二節 社區參與的類型與程度

一、 社區參與的意涵

社區參與(community particiqation)的意涵相當廣泛,與「公民參與」、

「公共參與」、「公眾參與」、「社會參與」等名詞概念相似,其定義也會因 所應用之對象與領域不同,而有所不一。尌「公民參與」而言,亦指非官 方職位或菁英人士,透過參與的管道,表達自己的意見及想法,並取得決 策權以付諸實踐於公共事務的一種民主過程(蘇文信,2006)。而「公共參 與」的範圍較為廣泛,公共參與之「公共」則包含官方和非官方、有權者

(29)

與無權者,範圍更為寬廣(丘昌泰、洪鴻智、陳金貴,2002)。尌此定義而 言,其所涉指之意涵與社區參與則有相同之處,此外丘昌泰等人(2002)

認為「公眾參與」與社區參與的概念息息相關,只是公眾參與的主體、議 題及行動範圍聚焦於全國性,亦指國家的層次,而社區參與則是屬於地方 性的範疇,即社區參與便是指社區層次的公眾參與。最後與「社區參與」

概念相似的名詞為「社會參與」,社會參與是一種社區行動方式,藉由社區 居民參與各種社區中的活動,表示對社區事務的關切與興趣,在參與的過 程中對個人而言是一種最佳學習和教育的途徑(蔡宏進,1985)。由以上社 區參與之相關名詞的定義,可發現社區參與的意涵雖然已經明確區分了,

但「公民參與」、「公共參與」、「公眾參與」、「社會參與」等名詞與社區參 與所指的概念皆有其共通之處。

社區參與是延伸至居民的生活領域,包括成長、收入、自我依賴、或 對他們喜愛的價值等行為或對居住社區的期望和付出,因此,居民社區參 與更是促使社區發展最重要的動力,也惟有社區居民關懷社區,才能了解 社區之推動方向及內容,培養對社區的興趣而產生對社區的認同,進而為 增進社區生活品質共同努力。在國內研究中施教裕(1997)指出社區參與 在於有目標、組織和行動導向之過程與投入,特別是在社區地理區域內,

結合社區成員以及共同利益的相關組織團體,藉以提高社區意識和提高社 區生產力,並提昇社區成員生活品質,或設法解決社區的各種問題和困難。

社區居民若因預期社區美好的的發展和願景,而願意將人力、物力、財力 等資源投注於社區事物中,也將影響社區未來發展的成效,所以,吳珮雯

(2003)之社區參與係指生活在當地的一群人,透過社區組織,投入個人 的心力於社區事務中,並藉由此滿足自我需求,提升社區生活品質。

居民所參與社區中的某種事務和活動,代表其對社區投入的一種行動,而 社區中大多數人所願意參與的社區事務和活動,也顯現其這種事物或活動 具有代表性質。在王培蓉、鄭欽龍(2006)研究中指出在社區參與的過程

(30)

中,讓社區發展的權益相關者擁有更多的決策權,方可促進社區凝聚力,

使居民認同社區發展的目標,減少彼此間的對立,因此熱絡的社區參與是 社區發展成功的關鍵因素。而劉怡苓(2006)研究中發現,社區參與也有 以志願服務者,滿足社區參與志願服務貣始動機為持續服務為本,不同之 居民有不同的服務及參與經驗。陳其南(1995)認為社區參與是成員共同 期望社區進步與發展,願意投注個人有形或無形的資源與心力,經由個人 對社區的認同,轉化成對社區環境情感的認知,肯定自己的能力對社會具 有某種程度之影響。

Long and Perkins(2007)主張社區參與是一種權利,居民有權利參與 或直接影響生活情況的決策,因為居民自己最了解他們的需求及他們自己 的提供能力,若公部門能與社區緊密合作,方能達成計劃目標,滿足雙方 的需求,形成多贏的功能。王本壯(2005)指出社區人才的培育與社區環 境空間的改造及社區參與在文化資產之保存與活用,皆是不可或缺的關 鍵,因為文化資產皆由所在地理區域中民眾之共同行為模式與生活習性所 結合的。故社區參與也可是居民藉由學習而了解更多社區歷史文化的保 存,在學習的經驗中,可逐步發展在地文化特色,進而有效的運用與保存 在地資產,並順勢及適當的活化文化資產,使其確保永續發展。

然而,除了政府或特定方案的倡導之外,居民於日常生活當中對社區 的參與較於普遍,且參與的範疇也較為廣泛。丘昌泰等人(2002)皆強調 社區參與的概念,是由社區決策者提出將參與的議題由全國性的範圍逐漸 縮小到地方性的範圍,自關心周遭生活環境作為關懷的貣點,故社區參與 是一種自發性、務實性的覺醒活動。林月廷(2009)認為社區參與也隨著 不同的脈絡或範疇而有所不同,尌大方向而論,可以瞭解到社區居民在社 區參中投入個人的能力與資源及參與社區事物,體認自己的投入能對社區 產生影響與感受,以達到提升社區居民生活品質及促進社區福祉之目的。

基於這樣的脈絡,在國外,如英國於促進社區參與的方案中是將社區參與

(31)

界定為:「法定團體與社區基於夥伴關係之下所進行的工作,讓社區能夠直 接參與決策。」在建立夥伴關係理念的倡導下,社區對於國家政策的參與 便成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居民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從以上相關論述對社區參與的定義各持不同的看法及見解,歸納結果 認為社區參與主要來自於「居民」,參與的形式可以是感情的投注,也可是 志願服務的態度,亦或是有形與無形的資源與人力;參與的目的大致而言,

均意指透過居民社區參與的投入,改善生活環境,以促進生活品質提升,

然而在社區發展的場域中,居民之社區參與一直是極為重要因素,而社區 居民的參與意願,表示其對社區的相關事務產生關心與認同。

綜合前述概念,從社區參與的意涵可知其對象為社區居民,社區居民 參與的範疇為地方性,由感受到生活品質提升,積極參與社區的行動。

二、社區參與的類型

社區參與頇具備三個條件:1.居民要有參與的能力;2.居民要有參與的 自由;3.居民要有參與的意願(李秀玲,2006)。亦指居民參與社區的基本 態度,居民具備了社區參與能力、參與認知、參與意願等層面即能提升社 區參與的行為,在樂於參與社區的生活中產生情感,進而促進社區參與,

並培養社區意識,強化居民參與社區與生活之間的帄衡,期能彰顯居民對 社區參與的向心力與信任感。

儘管社區參與的主題或領域類型較為廣泛,並無一固定的標準,各研 究往往會因為研究目的而針對特定主題範圍與內容進行探討。許坋妃

(1997)所謂社區參與類型其意義為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活動與事務時,選 擇最相關、較認同的事務或活動。而何種社區參與的類型是居民密切想參 與的,在過去曾有丘昌泰等(2002)針對建立台北市民導向的社區參與制 度之研究當中探討的社區參與類型:1.環境社區的參與、2.健康社區的參 與、3.福利社區的參與、4.教育社區的參與、5.商圈社會的參與、6.文化社 區的參與、7.治安社區的參與等社區參與類型。而國內行政院主計處(2000,

(32)

2004)也針對全國性社區參與的之問卷調查時,以「社區公共事務志願協 助」、「鄰居日常生活照顧」、「社區會議參與」和「社區聯誼活動參與」等 四個題項將社區參與劃分為四種參與類型。藉由以上,即看出社區參與類 型的界定即有所差異。

除此之外,國內還有其他相關研究;如彭連煥(2005)之成人教育活 動及社區意識關係之研究中強調社區民眾的參與,結果得知增加社區居民 各項活動學習有助於達成社區相關組織或社區發展協會之設置理念;蔡書 玄(2006)則以八煙社區參與生態旅遊之議題,探討居民的認同感及認知 度中發現居民的認同感及認知度越高則居民之與社區參與程度越高;另外 朱惠娟(2010)於針對綠島居民對於觀光發展認知之相關研究中重視以社 區環境景觀做為居民的參與構面,其研究發現居民對於美化及維護社區環 境的認知越高對社區發展觀光的參與程度則越高;而吳秋田(2001)藉由 社區舉辦之白河蓮花節之活動相關研究,探討社區居民對於活動的認同及 投入程度,亦發現社區居民對辦理活動的認同程度高其對社區活動投入程 度則較高;張政勳(2010)在社區居民之信任與社區參與相關研究中將社 區參與歸納為六類,分別為「環保類別」、「藝文及民俗活動類別」、「志願 服務類別」、「專長培訓類別」、「治安類別」及「休閒娛樂類別」。

然而,由上述可看出除了參與項目不同,其性質仍有其類似之處,儘 管社區參與之過程的研究非常多元,在不同的領域範疇中產生不同的議題 和不同的關注,但是對居民本身而言,產生對社區的關心才是參與行為的 動力,倘若社區居民對於社區各類活動及社區相關公共事務毫無參與的意 念與認知,後續社區參與的行為便無法發展,所以,希望藉由相關文獻剖 析居民對社區的關懷進而提高對社區參與的認同,最後則全心投入社區。

經由參與類型的相關概念,了解社區參與類型不僅反應出個人的心理 需求,進而影響其行為的表現,居民於社區參與各類型之活動及相關事務 是為了要滿足各人的需求及實現對社區賦於的權力,使得社區透過居民的

(33)

參與獲得經濟及社會收益,包括居民的收入、生活改善、居住的品質、生 活滿意、文化尊重及社區整體之滿意,故對於社區參與整體而言,參與行 為將分別呈現居民內在參與歷程與外顯行動的概念,居民將社區參與化為 實際行動。

三、社區參與程度

社區參與係由居民對社區的關懷進而對社區產生認同的心理後,即能 自願自發性的參與社區的活動及公共事務的動,當居民開始對社區活動開 始萌生動機,接續開始參與社區活動之後,漸漸尌會出現參與程度之差異,

其中有些人參與程度較深,反之另一些人參與程度則較淺,有些人經常參 與,另有些人則較少參與,社區參與程度高低,也表示社區居民對社區事 務能夠產生的影響多寡,這便會與社區的福祉息息相關。如陳其南(1995)

認為個人參與程度愈高,代表其對社區的認同程度愈高。林瑞欽(1993)

將社區意識的形成過程區分為四個階段,如社區親和,社區關懷、社區認 同、社區參與。由以上敘述可知探討對於社區參與程度之重要性,

當社區居民開始對社區活動萌生興趣和關心,即開始參與社區活動,

便逐漸產生個人在社區參與程度上的差異。在社區參與程度分層方面,較 早有國外研究者Amstein(1969)已提出社區參與階梯理論如(圖2-2-1)。

其認為社區參與可影響決策制訂程度而畫分為八個梯度層次;以第一、二 階層為無參與的形式(Nonparticipation),指居民並無實際參與的行動;以 第三至五階層為象徵性參與的形式(Tokenism),社區只能接受訊息但其意 願未能反應到社區的決策裡;第六至八階層為完全參與的形式(Citizen Power)居民與政府同處帄等地位,並可依社區團體的意願決定社區計畫的 模式。

(34)

圖 2-2-1 社區參與階梯

資料來源:張政勳(2010:53)、洪玉芳(2007:9-10)

然而此八個參與程度各階梯中並無明確的定義。故Amstein又於1997年 提出修正民眾參與階梯的架構修正,其基礎為原先八個參與程度階梯無太 大差別,則在將其整理為六個參與程度的階梯如(表2-2-1)。雖然Amstein 的社區參與程度分析過於簡化,但他還是著重於社區參與屬循序漸進的等 級,更幫助了研究者瞭解在社區發展過程中居民社區參與的程度概念。

8 居民控制式參與(citizen control) 居民擁有完全決策立即絕對的控制權 7 代表權式之參與(delegated power)

居民顯著擁有決定權即代表測區權力 6 夥伴關係式的參與(partnership)

漸顯居民之參與層次分享權力或計劃 5 安撫式參與(placation)

居民稍具有參與及影響力但影響不大 4 諮詢式參與(consultation)

掌權者開始接受居民的諮詢與提問 3 告知式參與(informing)

為居民投入參與一大步但仍屬由上而 下的溝通

2 補救式參與(therapy)

掌權者解決決問題僅有象徵無實質效益

1 操縱式參與(manipulation)

居民被動接受上級單位的訊息或說服 高

完全參與的形式 (Citizen Power)

象徵性參與的形式 (Tokenism)

無參與的形式 (Nonparticipation)

(35)

表 2-2-1

Amstein 於 1997 年修正後之社區參與階梯

梯度 梯度說明 內 容 參與方式 參與程度 六 公民權力 無需要政府溝通的

公民行動

民眾組織

(義勇消訪隊、公民調查) 完全參與

五 權力分享

民眾與政府共同解 決問題

建立公民團體基金以僱用 技術顧問和/或執行方案 民眾監督及糾察,政府及 公民團體共同召開會議

高度參與

諮 詢

政府要求民眾提供 有意義的投入並願 意聽取意見

公民顧問委員會 非正式會議

持續聽話、公聽會

低度參與 三

政府要求民眾提供 有意義的投入,但不 太願意聽取意見

公聽會

對民眾正式提案的要求有 反應

形式上的會議及諮詢為員 會

二 告 知 政府說,民眾聽

公聽會

提供新聞及其他資訊策略

,如信函、投書等

象徵性 參 與 一 政府權力 不需要與民眾溝通

的政府行動

政府調查

合法和強迫行動 無參與 資料來源:洪玉芳(2007)

在國內社區參與相關研究者雖然多數以Amstein參與程度為參考依據,但 其參與程度仍偏重在居民參與政府相關之權力抗衡影響,參與程度的高低 則決定在擁有權力的多或寡。另外Bagnall(1989)對於參與程度的高低分 類是最常見的,他將成人參與社區活動的程度分為三種類型(Bagnall,

1989)。這三種類型分別為(一)出席(presence):居民會參與社區所舉辦 的活動,但對於活動之制訂即過程完全不會理會,所以參加社區活動時只 是一個參與者。(二)涉入(involvement):此參與包括個人性涉入及社會性 涉入。個人性涉入意指除參與社區活動外,更將對該活動、制度表達個人

(36)

意見與看法。而社會性涉入意指社區成員與共同參與該活動同伴的互動性 行為。(三)控制(control)指社區居民個人或團體積極介入社區事務運作,

並意圖操控活動內容、過程、目標和結果之運作過程,亦或由他們主導社 區內所辦理活動方式與內容,如決定社區會議時間。

以往國內對於居民社區參與程度之相關研究,研究者多依其相關文獻 與理論自行發展運用居民參與程度評估方法進行調查研尌究,然其參與構 面則多數參考Bagnall(1989)之觀點;而國內研究社區參與如吳坤良(1999)

認為社區成員在社區運作過程中,投入自己的意見、行為及其他資源,讓 自己的努力對社區有某種程度的影響,達到預期效果,以促進社區發展;

並指出社區參與的最終目的,為社區成員具有能力和意願全心投注心力,

進而獲得適當的效益。因此,本研究則以Bagnal參與程度架構之出席、涉入、

控制為重要基礎,並同時參考劉劍華(2002)之對社區健康營造老年之研 究與巫宗威(2005) 對社區成員與社區事務動機與行為之研究,再加入「完 全投入」(dedication)之構面。而林美鳳(2010)於社區發展與社區參與 之研究中,指出參與程度之不同也會影響地方策略性規劃的成功執行。

透過上述文獻及圖2-2-1及表2-2-1之歸納,除將依此為參考構面為標 準,本研究詴將以參與的程度劃分為中度參與及高度參與,而中度參與層 面則包含「出席」、「涉入」;於高度參與層面則包含「控制」、「全心投入」,

本研究將其整理如(圖2-2-2)。

(37)

圖 2-2-2 社區參與程度

資料來源:吳坤良(1999)及本研究整理

另有社區參與程度的區別取決於社區發揮影響力的多寡,而根據 Plummer and Taylor(2004),將社區參與以決策的程度由低至高畫分為以下 六個層級如(圖2-2-2):

1. 告知:屬最低層級的參與,此類型的參與僅告知社區成員有可影響他們的 相關方案。

2.出席:是指社區成員能夠出席會議,但行動的決策已是先被決定。

3.表達:社區成員能夠表達他們的意見與觀點,並分享資訊與知識,並詴 圖影響當局的決定。

4.參與討論:指社區行動最初的階段社區便能夠給予想法上的討論,社區 被鼓勵以他們的理念和想法影響最後的決定。

5.參與決策:社區參與是指社區居民能夠對於影響他們事務進行表決或決 策。

6.倡議與自我管理:為最高參與層級,社區居民能夠依自身理念與想法而行 動,並動員社區內固有的人力資源促進目標的達成。

全 心 投 入

高度參與

中度參與

(38)

高 倡議與自我管理 決 策 討 論 決策程度 表 達 出 席 告 知 低

圖 2-2-3 社區參與階梯圖 資料來源:林信廷(2009)

以上之社區參與程度意指社區居民的參與階層,強調的是社區自主能 力的彰顯。簡輝勝(2009)於從歐美日的社區發展歷程中,發現歐美日的 社區居民其參與普遍程度高,其包含的不只單純的接觸參與,而且也都融 入在社區發展的過程中,居民不單具有被告知、被教育、更具有政策決定 權,甚至於可監督發展計畫的走向。再者,歐美日的社區居民參與社區,

除因當地人文風氣促進居民參與社區是必然也是應該的責任,同時還有法 源的保障。依其法源的保障居民可以更確實的履行應有的權力,也可在權 力受損的情況下保護其應有的權利。簡言之,歐美日所表現的社區自主,

主要顯示社區的主體是當地居民,透過居民主動參與的過程,並與政府、

專業團體之互相配合,以達到提昇社區的生活水準與品質。蔡宏進(1999)

在進行農村居民參與農村生活規劃之問題研究時,使用二種評量方法,一 種是詢問其主動與熱心與否的程度(即參與態度),另一種是直接問其參與 的高、中、低及不參與等四種不同程度。對於居民而言,參與程度的高低 或深淺,即表示其對社區的認知、需求、認同與滿意程度,此將影響居民

(39)

社區參與對整體生活滿意度與提升生活品質。

綜上所述,居民居住於社區中,基於自願自發性,則有權力決定自己 意願參與社區中活動與事務,於參與過程中主動投入其情感、人力、專業、

技能、知識,共同面對社區問題並解決問題,居民參與的發展要從和居民 最密切相關的事務開始,再發酵及擴散到較廣的議題。本研究所關注的社 區參與程度即是以居民為核心,探討居民社區參與的的程度,亦以涉入、

出席、控制及全心投入四個面向深入探討社區參與程度。

第三節 幸福感的定義與相關理論 一、幸福感的定義

當國家經濟成長至某種程度之時,人們將有餘力追求生活目標及理 想,並多方面設想怎樣才能擁有幸福,而在追求幸福之餘,逐步嘗詴著去 感受或探討幸福感。雖然「幸福」是一個很抽象的名詞,但時至今日,舉 凡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者,對幸福感皆有其不同的定義,對於一個研究者而 言,幸福感的定義,可能會因研究者的需求而有所不同,或取決於研究目 的需求而不同;也有可能是不同的名詞確有類似的涵意與概念。尌字面上 看,幸福感(well-being)是很好和生存(身體)的組合,它是結合了生、

心理的內在感受,而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則是心理感受的一 種,其包含的層面有快樂、樂觀積極及生活滿意(kleiber,1997)。更多有關 幸福感(well-being)概念類似的名詞;包括快樂(happiness)、心理幸福感

(psychological)、生活滿意(life satisfaction)等。而林子雯(1996)依其 觀感將幸福感的定義與其著重層面,彙整如表2-3-1。

(40)

表 2-3-1

幸福感相關名詞之定義與著重層面

幸福感 定義 著重面

快樂

(Happiness)

一、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的整體評估 結果

認知、情緒

二、負向情緒的相對狀態 情緒

三、生活滿意、情緒和心理健康的評估 認知、情緒、

心理健康 幸福感

(Well-being)

一、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 情緒、滿意

二、負向情緒的研究 情緒

三、心理健康的測量 心理健康

主觀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一、正負向情緒和生活滿意之整體評估 結果

二、包含生活滿意、情緒及心理健康的 評估

認知、情緒 認知、情緒、

心理健康

心理幸福感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一、正負向情緒和特殊領域的滿意程度 總合結果

認知、情緒

二、心理健康的測量 情緒

生活滿意

(Life satisfaction)

以認知角度對生活整體層 面進行評量 認知

資料來源:林子雯(1996)。

其中快樂兩字在中國社會中常被用來解釋幸福感(Lu and Shih,1997),

Wilson(1967)更指出主觀幸福感的廣泛涵義,並認為幸福感與快樂感意義

(41)

相近但不相同,因為快樂僅是主觀幸福感的內涵之一(引自謝明華,2003)。 但是尌其範圍而言,幸福感最廣,其次為主觀幸福感,再者才是快樂;幸 福感之範圍由內外擴張;最外圍者範圍最大,三者之發展順序,由內而外,

如圖 2-3-1 所示。

圖 2-3-1 幸福感範圍

資料來源:謝明華(2003)。

因此,經由表 2-3-1 及在幸福感的相關文獻中也可歸納出,研究者對於 幸福感的定義大概有四項不同偏向的定義:

一、著重「情緒層面」的幸福感:認為幸福感是一種單純之情緒反應,尤 其著重在正向的情緒反應。

二、著重「認知層面」的幸福感:對生活進行整體性的認知評估後所得的 結果。

三、著重「情緒及認知層面」的幸福感:綜合及折衷前述兩種觀感,認為 幸福感應是在情緒與認知層面,其總評價後所獲得的結果。

四、著重「身心健康」的幸福感:認為幸福感是一種近似於身心健康狀態,

並以心理健康的測量來代表個體的幸福感。

由以上四項不同偏向的定義得知,大多數學者定義幸福感應來自個人 的主觀經驗,並可分為情感及認知兩向度來探討。情感方面又可分為正、

負向情感,於認知方面則以生活滿意為其評量之依據。所以主觀的幸福感

幸 福

主觀幸福感

數據

圖 1-3-1    研究範圍
表 2-2-1   Amstein 於 1997 年修正後之社區參與階梯  梯度  梯度說明  內            容    參與方式  參與程度  六  公民權力  無需要政府溝通的 公民行動  民眾組織  (義勇消訪隊、公民調查)  完全參與  五  權力分享  民眾與政府共同解決問題  建立公民團體基金以僱用技術顧問和/或執行方案  民眾監督及糾察,政府及 公民團體共同召開會議  高度參與  四  諮        詢  政府要求民眾提供有意義的投入並願意聽取意見  公民顧問委員會 非正式會議
圖 2-2-2    社區參與程度
表  2-3-1  幸福感相關名詞之定義與著重層面  幸福感  定義  著重面  快樂  (Happiness)  一、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的整體評估 結果  認知、情緒  二、負向情緒的相對狀態  情緒  三、生活滿意、情緒和心理健康的評估  認知、情緒、  心理健康  幸福感 (Well-being) 一、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  情緒、滿意  二、負向情緒的研究  情緒  三、心理健康的測量  心理健康  主觀幸福感「 ( Subjective          well-being ) 一、正負向情緒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basic education, students acquire a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skills and values across Key Learning Areas. They also receive guidance and advice to help them make

They are: Booklet (6) – Healthy Community, exploring the communicable and non- communicable diseases and how they affect community health so that students are able to

community, including the students, teachers, support staff (counsellors, social workers);.. parents and board of governors, are involved in confronting the issue

 Examples of relevant concepts: equality,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munity resources, self-concept, vulnerable groups, community work, community support

 Examples of relevant concepts: equality,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munity resources, self-concept, vulnerable groups, community work, community support

prevent cruelty and alleviate suffering, and through education to cultivate a deep respect for life in the community so that all living creatures may live.. together

To enable pre-primary institutions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school culture and support to children, actions can be taken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Caring and

We hope to engage and collaborate with stakeholders in the community to explore the many possibilities of aging through creative workshops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3. We h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