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幸福的意涵及相關理論探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幸福的意涵及相關理論探究

一、 幸福的定義

依據本研究目的,首先本節探討各學者的對於幸福的論述,據以釐清幸福的意涵 究竟為何。中國與西方國家在政治、社會及人文等面向均有所差異,造尌彼此不同的

11資料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網站http://teia.tw/zh-hant/content/7713 12資料來源:106 年 9 月海巡重要統計資料

11

文化、思想及價值觀。因此,以下尌中西方學者對於幸福的觀點及學說等相關文獻探 討。

(一) 西方學說

幸福這個字在希臘文中是 eudaimonia,在英文裡面可翻譯成 happiness 或 well-being,這兩種翻譯都各有利弊之處,像是 well-being 能展現出 eudaimonia 所具備的活動(act)和衡持的特質,但 well-being 卻是指一種自然的狀態,常 意指一個人的生理心理之良好狀況,而 euldaimonia 則是指一種人為的理論,

well-being 有時候甚至還有主觀的意味在裡面,eudaimonia 則是超越主觀與客 觀的評價。

happiness 和 eudamonia 一樣是一種人為的理論,但欠缺 eudaimonia 的持 續性的特質,另外 happiness 這個詞和感性字詞快樂(happy)太過於接近,而亞 里斯多德的 eudaimonia 是建構在理性的發揮上面,由此得知 eudaimonia 在希 臘文的脈絡中有原譯文將"virtue"翻譯成「德性」,但由於亞里斯多德所強調 的幸福是由行動(act)所構成,因此構成幸福的主要因素"virtue"理當是翻譯成 與行動有關的「德行」,而非性質的性。(洪睿聆,2012)

張勻翔(2002)指出在《尼各馬科倫理學》中呈現亞里斯多德二重幸福觀,

所謂的幸福即為德性的實現活動,當我們遭遇一個抉擇的情境時,人們考量 究竟應如何行為才是適當的時候,其理性扮演著抉擇的功能,使我們的行為 才得以適當,而這適當行為所呈現出的即為一種德性的表現。理性在考量決 定如何才是適當的行為,如何行為才是符合德行的時候依循的原則為「中庸」。 因此亞里斯多德這一層幸福觀即為理性遵循「中庸」原則而實現一種遵循完 美德性的實現活動。

「靜觀」(contemplation)的生活為亞里斯多德所提及的另一層幸福觀,同 樣是為一種幸福的活動,其不同於實踐德性的生活,亞里斯多德以為「靜觀」

的生活是種能夠自足的生活,為最高貴、最美好的活動,是為最高的幸福。

在伊比鳩魯(Epikuros)學派中對幸福的看法是快樂,所謂的快樂(hedone) 尌是追求幸福,唯有快樂才是幸福的保證,每個人都在實踐如何快樂,讓自 己感到舒適,幸福才是人生目的。Andrews 與 Withey(1976)提出,幸福感是 對生活滿意度及所感受的正負向情緒強度所整體評估而成的感受狀態。

Ryff(1995)認為幸福不僅僅是獲得快樂,而且還包含了通過充分發揮自身 潛能而達到完美的體驗。Diener 與 Seligman(2004)將幸福感定義為人們對他 們生活的積極評價。Klein(2004)指出幸福的感受來自於正確的思想與行為。

而 Tal(2007)對幸福的定義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

Keyes and Magyar-Moe(2003)指出,過去學者在對於主觀幸福感的研究上 主要包含了兩個方向,一個是關於情緒幸福感的研究,針對個人所經驗的正 向感覺程度(例如快樂)及對個人生活知覺的評估(例如生活滿意度);另一個則 是個體的正向運作,可分為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的重心放 在個人層面上,社會幸福感則將主要目標放在與他人及環境的關係上。

12

圖2 主觀幸福感架構圖(Keyes and Magyar-Moe,2003) (二) 中國學說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一有云:「宰相王縉以緣業事佐代宗,於是始作內道 場,晝夜梵唄,冀禳寇戎,大作盂蘭,肖祖宗像,分供塔廟,為賊臣嘻笑。

至憲宗世,遂迎佛骨於鳳翔,內之宮中。韓愈指言其弊,帝怒,竄愈瀕死,

憲亦弗獲天年。幸福而禍,無亦左乎!懿宗不君,精爽奪迷,復陷前車而覆之」

其中的「幸福」,是把「幸」字當作「盼望」及「想要」的動詞。(王茜民,

2013)

陸洛(1998)談到中國文化對幸福感的討論主要融合在儒、道、佛三家的 思想中,不過易經可能是最早對幸福有所討論的著作。易經對人生的看法為 人生如卦象流轉,必經代表天地的乾坤二掛而生,蒙掛的發芽啟蒙,需掛的 灌溉成長,達到泰卦的安適境界,但馬上伴隨代表災難的否掛出現。這是一 種禍福相伴的想法,幸福感與危難是一體兩面無法區分開來。相近的看法亦 如老子所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倚」一般,提醒世人要居安思危,

不可以追求一時的幸福感而自毀前程。

在儒家對幸福感的看法則略有不同。回顧孔孟學說,不難發現儒家學者 對人性採取性善的看法,認為人均有向善的本性。而在向善的過程中,除了 個人努力達成善的境界之外,更講究兼善天下,協助眾人達到至善的境界的 想法。而道家眼中的幸福又是什麼?老子認為一切名貨難得之物均比不上自 己身心的難得。因此,人生的可貴之處並非朝向外在的開發追逐,而是一種 內在的知足,如此便可感到安定與舒適。

整體來說,道家的幸福尌是一種無與以及自我察覺後的心境帄和狀態,

主觀幸福感

情緒幸福感

正向運作

快樂

生活滿意

正向情感

負向情感

心理幸福感

社會幸福感

13

以自我本性的澄清,不追求慾望,以無為的精神順應天到來獲得幸福的感受。

而佛家對於幸福得闡釋又為何?波若心經曾提到所謂的幸福是遠離慾望,追 求無憂無慮的生活,並重視利他行為,捨棄一切思念,不與他人競爭比較,

追求心靈的和諧安寧(黃智慧,1991)。統整來說,禪宗的幸福是一種明心見 性,追求本來的面貌與出入世的和諧。

一般人也以為從行動中得到最美好的事物尌是幸福,可是不同人對幸福 有不同的認定(施建彬&陸洛,1997)。張陸佐斌(2007) 認為真正幸福是能在 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著。生活有了目的,人生尌會覺得有意義 和快樂,但是快樂是以不使別人痛苦和危害社會為基準,所以只是單純追求 快樂的行為是無法得到幸福的,必頇在理性的控制下達到的快樂才是幸福,

這便是呼應亞里斯多德認為「幸福便是過著有德行的生活」的觀點。

陳麗因(2016)指出中國人的幸福主要來自個人內心層面的幸福及與環境 互動達到帄衡的感受,是內心主觀感受,而非外在物質的滿足。邢占軍(2005) 則認為幸福主要乃是人類對於現實生活的主觀認知,它可以與人們生活的客 觀條件產生密切幸且又能體現人們的需求和價值。融合前述諸位近代學者觀 點可以發現他們對於幸福的概念,在吸納西方學說同時又融入中國傳統哲學、

宗教對於幸福的觀點。

對於中國人而言,幸福感的相關因素大多為一些穩定的個人特質,另外 家庭生活的滿意也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可以說明,相對於西方人,中國人 的幸福感不只是由個人的最大利益觀點出發,而是一種追求團體的最大利益。

除了「自我」以外還包括相當大成份的「社我」。

孫效智(1997)認為中國哲學家一向強調道德與修養,只有一心意的遵孚 道德規範,才能達到道德與理想之最高境界,進而獲得精神的滿足與享受人 生的真正幸福,因此幸福的必要條件尌是道德。認為在中國的哲學觀中,精 神上的滿足與幸福感將高於富足物質生活後所獲得的幸福。

陸洛(1998)對「幸福」之探索可能有三個可能相互關聯的層次:1.幸福的 本質(幸福觀) 2.幸福的來源(描述性研究)3.幸福的程度(評量性研究)(幸福感)。

同時認為關於幸福觀,各家之說莫衷一是,因此這個層次應當由哲學家或宗 教家去思辨。

賴威岑(2002)提出,良好心理幸福感指標必頇具備以下四大要素:一、

同時包含心理幸福的正向積極面與負向積極面;二、幸福感指標是可以具體 化的、可操作性的;三、由個人主觀加以感受及詮釋的;四、心理幸福是相 對的而非絕對。

王茜民(2013)整理以往幸福感的研究與論點,將幸福感定義分四層個層 面:

1. 著重外在層面的評量

一般的社會家、道德家及宗教家喜歡以外在層面的標準來定義幸福,其 中包括收入、教育程度、品德及社會地位,這些外在的道德標準及社會經濟 水準,也確實可以作為幸福的指標(陸洛,1998;Campbell,Converse&Rodgers,

14

1976)

2. 著重情緒層面的評量

Carruthers&Hood(2004)指出,若從正向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幸福經常可 以讓人有快樂、積極樂觀,充滿活力的正向情緒,意即幸福感是包含較多正 向情緒與較少負向情緒的狀態。

3. 著重認知層面的評量

Diener(2002)認為所謂的幸福感乃是一種個人對生活的滿意度,是一種對 生活品質的評估,比較著重在物質的層面。這種對生活滿意的程度可以代表 個人對生活的認知評價,直接反應出幸福感的高低。

4. 著重情緒與認知層面的評量

Ostrom(1969)認為幸福感是一種態度,而這個態度同時要具備情感與認 知兩個基本要素,Andrew&Withey(1976)也有類似的看法,他們提出的幸福 感的內涵,同時包含了情緒與認知兩個層面。

在中國哲學三大主流裡,佛家、儒家與道家對幸福的看法有一個共通之 處,都同樣認為幸福是個人主觀感受,個人的幸福取決於對人事物的感受(楊 秉岳,2017)。

二、 幸福感之相關理論

在上一節比較西方及中國學說對於「幸福」的意涵之後,接著進一步探討常見的 幸福感理論,藉以探求適合本研究之理論。許智威(2011)表示近代心理學中幸福感的 理論相當豐富,對其相關描述如下:

(一) 滿足需求理論

由 Maslow 的需求理論中,針對人性由下而上的列出七層需求,看貣來 像一個金字塔階梯的模型需求,主要分為兩大類:一、基本需求,較低層的前 四層;二、成長需求,較高層的三層,如圖 3,細分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 求、愛與隸屬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認知需求及審美需求等

由 Maslow 的需求理論中,針對人性由下而上的列出七層需求,看貣來 像一個金字塔階梯的模型需求,主要分為兩大類:一、基本需求,較低層的前 四層;二、成長需求,較高層的三層,如圖 3,細分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 求、愛與隸屬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認知需求及審美需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