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伴隨著科技進步與時代演化,產業逐步仰賴機器生產取代人工作業,產品 大量製造(Mass Production)的現象便造就了配銷(Mass Distribution)機能產 生,企業關心的不再是原料供應與生產設備,而是整體的行銷(藍三印與羅文 坤,1979)。其手法眾多,含廣告、公共關係、人員銷售、促銷活動等,其中兼 具經濟與社會作用特性之「廣告」,在現今行銷作業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廣告的經濟作用是:銷售行為仰賴廣告說服而非人員推銷,這使得企業成本下 降、生產意願提高、大眾消費增加(Mass Consumption),經濟層面得以刺激、

活化(清水公一,2008)。此與藍三印與羅文坤於《廣告心理學》一書中主張 的:「經濟成長繫於社會生產能量的擴充與社會需求的增加。」相互呼應,廣告 無形中成了促進經濟循環的一節。Otto Kleppner(1993)亦提及廣告是構成人類 經濟體系不可或缺的部份,且與製造商、供應商、行銷和商品勞務之銷售產生關 連,廣告本是一種商業行為 ; 而其社會作用則在於:廣告除了將資訊傳遞,使得 閱聽眾對品牌的選擇範圍放寬,同時,它也創造了流行與文化,為生活帶來樂趣

(清水公一,2008)。廣告的作用不僅驅使自身成為了行銷的主力,更深刻地影 響人類的生活。美國歷史學者 David M. Potter 於其著作《富足的人民》(People of Plenty)中強調:「廣告改變社會的程度之大,從擁有支配媒體、建立流行的 力量看來,廣告是可以控制社會制度的。」

一、廣告定義

廣告的定義,隨著經濟進步與社會發展可衍生出符合當世代的解讀。目前 最廣為提及的是美國行銷協會(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MA)對廣 告做出的詮釋:「所謂廣告,是由一位特定的廣告主,在付費原則下,針對產 品、服務或主張,實施非人際的提示或活動之行為(Journal of Marketing XII,

1948)。」另外,美國廣告主協會(Association of National Advertiser Inc.)亦提 出:「廣告是付費的大眾傳播,最終目的為傳遞資訊,改變人們對廣告中產品的

通的觀點做出兩種解釋:以行銷而言,廣告是贊助者對其提供的產品、服務及觀 念所作任何付費形式的非人員展示及促銷,以溝通而言,廣告是藉者大眾傳播媒 體所進行的說服資訊 ; 楊中芳(1987)解釋:「廣告是一種傳播工具,廣告主是 要付費進行信息傳播,而廣告所進行的傳播活動是帶有說服性的。」; Bovee 等人

(1982)亦指出廣告就是說服,廣告利用傳播媒體來告知產品的服務或觀念而達 成促銷效果,並於訊息上闡揚閱聽眾可能獲得之利益,以滿足消費者生理或心裡 上的需求 ; 樊志育(1990)則進一步解釋廣告是以廣告主的名義,透過大眾傳播 媒體,向非特定大眾傳達商品或勞務的存在、特徵和顧客所能得到的利益,經過 對方理解與滿意後,激起其購買行為,或為了培植特定觀念與信譽所作的有費傳 播 ; 藍三印與羅文坤(1979)亦主張廣告是廣告主利用廣告將主要訊息發佈於大 眾傳播媒體(Mass Media),用以說服目標閱聽眾,促使消費者的潛在需要明顯 化、提高消費者的購買傾向,並擴大消費規模以強化社會的有效需求 ; 楊志

(1998)則說明廣告是為了促進企業的市場活動而使用的訊息交流活動,也是讓 群眾認識商品或服務,說服消費者購買的訊息交流技術 ; 早稻田大學小林三太郎 教授則於其著作《現代廣告入門》中對廣告定義做了以下詮釋:所謂廣告是指公 開的廣告主為達成廣告目的,透過針對目標對象傳達商品、服務、甚至主張的情 報傳遞活動,廣告主並利用可管理的廣告媒體將情報流通於廣告市場,廣告除達 成企業目的外,同時也具備極大化消費者及使用者的滿足、社會性、經濟性等福 祉,除企業外,非營利組織、個人等身份都可成為廣告主(清水公一,2008,

p.6)。

綜合以上學者對廣告的定義,歸納其特點如下:

(1)廣告主為可辨識之企業、非營利組織或是個人等身份,廣告對象為特定的 目標消費族群與潛在的消費閱聽眾。

(2)廣告是在付費的原則下,實施非人員活動接觸消費者,並透過大眾傳媒廣 而告知的行為。

(3)廣告的訊息涵蓋商品、服務、主張或是觀念等,且需具備說服的條件。

(4)廣告提示消費者生理與心理需求,促進其購買慾望與行為,並企圖達成企 業利益,同時兼具社會與經濟等作用性。

二、廣告傳播模式

廣告是企業主(訊息傳遞者)與消費者(訊息接收者)間溝通的工具(清 水公一,2008)。奧美廣告公司創辦人 Ogilvy 認為:「廣告就像是朋友間的對話

(Moriarty 等人,2010)。」方式是透過大眾傳播來達到資訊的流通與傳遞。

Ivan Pavlov 提出傳播過程的原始模式為「S-R」,即是刺激(Stimulus)產生反應

(Response)(Schultz,1990)。藍三印(1979)進一步推衍出「S-I-R」模式,

即是先刺激、再統整(Integration)、後反應 ; 而傳播過程的基礎模式則是為

「SMCMR」。Schultz(1990)稱之皮下注射效果(Hypodermic Effect)。即是訊 息 傳 遞 者 (Source ) 將 訊 息 ( Message ) 做 編 碼 ( Code ) , 運 用 適 當 管 道

(Channel)將訊息傳遞於予訊息接收者(Receiver)做解碼(Moriarty 等人,

2010)。榮泰生(2000)則將此傳播模式稱為「子彈理論」(圖 2-1)。

圖2-1 子彈理論傳播模式

資料來源:榮泰生(2000)。廣告策略。台北:五南。

然而,美國傳播學專家 Lazarfeld、Hoveland、以及 Schramm 等研究發現,

廣 告 傳 播 過 程 還 需 導 入 閱 聽 眾 受 到 的 干 擾 (Noise ) 變 數 , 而 產 出 之 反 應

(Response)以及回饋(Feedback)等行為要素(Schultz,1990)。 Moriarty 等 人(2010)指出干擾可區分為外在干擾與內在干擾:外在干擾指的是社會輿論、

行銷策略、競爭者訊息涉入等,小林三太郎亦稱此為語意干擾(Semantic Noise)

(清水公一,2008) ; 內在干擾指的是消費者對廣告的認知需要、資訊處理、態 度意見等(圖2-2)。

訊息傳遞者 管道 訊息接收者

編碼 解碼

圖2-2 廣告溝通模式

資料來源:Moriarty, Mitchell 與 Wells(2010)。廣告學(陳尚永譯)。台北:華泰。

傳播過程中由於干擾變數的存在,勢必導致訊息扭曲、落差或遺失的可能 性發生。傳遞者則需對接收者產生之反應作收集,並針對該回饋採取應對措施以 減少干擾情況的發生(清水公一,2008)。Webster 進一步提出「經驗領域」

(Field Experience)理論,強調傳遞者編碼信號的內容與接收者解碼信號內容的 理解需一致為佳,即是傳遞者與接收者的經驗領域重疊部份越多,訊息的傳遞也 越趨完整(圖1-3)。

外在干擾 社會輿論 行銷策略 競爭對手 其它干擾

內在干擾 認知需要 資訊處理 態度意見 其它干擾

反應

回饋 訊息傳遞

訊息 管道 訊息接收

編碼 解碼

                   

圖2-3 Webster 廣告傳播過程溝通模式

資料來源:清水公一(2008)。廣告理論與戰略(黃振家、張永慧譯)。台北:亞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