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使用 eM-Plant 構建捷運車站人流系統模擬模式之程序與技巧

6.2 建議

6.2 建議

本研究礙於時間與軟體之限制,仍有待其他研究者在未來繼續投入相關之研 究。本研究於此提出幾點心得與建議,供為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1. 本研究所構建出之模擬模式,對於車站內動線交織區域,在不同流量與密度 下之行人行速率,並無法透過動態方式描述出來,僅能透過設定好的參數做 模擬。建議未來模擬捷運車站交織區內之旅客行為上,可搭配調查所得到之 K(密度)、Q(流量)、V(速率)資料,朝向以動態方式做模擬分析。

2. 本研究由於限制在 eM-Plant 軟體下,即使是透過巨觀方式構建模式,但在資 料蒐集上仍是有所不足。例如當人潮相當大時,多少比例之旅客無法順利上 車、轉乘車站中之轉車比例、交織區內旅客之行為…等等。且不同車站有其 不同特性,參數資料蒐集上也會有所不同。建議未來研究,在參數資料之蒐 集務必做到完整,才不致於發生類似本研究將忠孝復興站人流系統構建完 成,但模擬結果卻無法做為參考用之遺憾 。

3. 本研究在捷運車站內調查時,部分資料是透過錄影方式取得。由於錄影地點 之限制,部分本研究所欲取得之資料無法順利取得。在捷運站內觀察時發現 到,各個車站內均設置數量龐大之攝影機,許多攝影機設置位置均在置高點,

可清楚觀察站內人流之狀況(例:交織區、垂直移動設施),對於捷運車站內許 行人步行資料蒐集有相當大之幫助。建議捷運公司未來可有條件開放站內攝 影機之內容,做為學術研究之用途,相信對國內車站內人流之相關研究必有 相當大之幫助。

參考文獻

1.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捷運車站規劃與設計實務,年份未知。

2.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站區動線規劃,民國 79 年。

3. 榮德璘,中正國際機場航站出境旅客作業模擬與應用,碩士論文,國立交通 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民國84 年。

4. 毛淞鶴等,車站旅客動線模擬模式應用研究報告,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民國84 年。

5. 英商莫特麥克唐納公司台灣分公司,大眾捷運系統地下車站月台設計標準研 究,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民國86 年。

6. 鄭意勳,捷運車站主要設施配置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 研究所,民國87 年。

7. 許添本、田欣雷、賴以軒,捷運車站行人流特性分析,都市交通季刊,第十 五卷,第一期,1~11 頁,民國 89 年。

8. 姜林杰佑、張逸輝、陳家明、黃家祚,系統模擬 eM-Plant(SiMPLE++)操作 與實務,華泰文化事業公司,民國90 年。

9. 林則孟,系統模擬理論與應用,滄海書局,民國 90 年。

10. 林廉凱,捷運車站乘客動線人流模式與干擾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 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研究所,民國91 年。

11. 陳文彬,地下車站旅客動線服務績效衡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運輸科技與管理研究所,民國92 年。

12. 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規畫手冊,民國 93 年。

13. 詹彥倫,eM-Plant 於物流中心模擬模式應用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 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民國94 年。

14. 杜鈺錚,捷運車站內人行系統服務水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交 通運輸研究所,民國95 年。

15. 江長恩,多廠區生產管理模擬模式之建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 輸研究所,民國96 年。

16. Cheung, C.Y., Lam, W.H.K., “Pedestrian route choices between escalator and stairway in MTR stations”,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SCE 124 (3), pp. 277-285, 1998.

17. William H.K. Lam, Chung-Yu Cheung, C.F. Lam, “A study of crowding effects at the Hong Kong light rail transit station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33, pp.401-415, 1999.

18. Highway Capacity Manual,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Washington, D.C. 2000.

19. William H.K. Lam, Chung-yu Cheung, Pedestrian Speed/Flow Relationship for Walking Facilities,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p.343-349, 2000.

20. Kardi Teknomo,Application of microscopic pedestrian simulation model,

Japan,2000.

21. C. Burstedde∗, K. Klauck, A. Schadschneider, J. Zittartz , Simulation of pedestrian dynamics using a two-dimensional cellular automaton,Germany,2001.

22. Li Jian, Yang Lizhong, Zhao Daoliang,Simulation of bi-direction pedestrian movement in corridor,China,2005.

23. Serge P. Hoogendoorn, W. Daamen,Pedestrian Behavior at Bottlenecks,

Netherlands,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