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1 研究動機

捷運車站係捷運系統為服務旅客之重要空間,每天進出捷運車站的旅客量相 當大,根據台北市交通統計月報資料,台北大眾捷運系統2007 年 8 月進站總旅 客量高達3 億 4 千 8 百多萬人,平均一天的進站旅客量約 116 萬人,捷運車站要 處理如此龐大的旅客量,在各個環節都必須非常注意,因此捷運車站之規範設計 在捷運系統建造過程中極受重視。

捷運車站之規劃設計以往多依循靜態的工程規劃設計,設施的配置均依照預 測的運量決定,例如樓梯的寬度、電扶梯數量、進出站閘門數量、走道寬度等等。

但捷運車站內的人行系統非常複雜,除了主要的進出站大動線之外,在這些大動 線之中還參雜了許多小動線,例如前往詢問處、洗手間、悠遊卡加值、購票、領 錢等等,各種不同的動線均會互相影響,若動線安排不當,或空間預留不足均會 造成車站操作效率降低,乘客使用不滿之現象。因此捷運車站人行系統不能只依 靜態規範設計,應加入動態的模擬分析才能看出各種動線之相互關係。

早年台北捷運局亦曾向國外購買捷運車站旅客動線之模擬模式,但因沒有程 式原始檔,難以因應國內特性做較細微的設定。在此背景下,建立一套捷運車站 人行系統之模擬模式,提供國內捷運系統有一分析之工具,為必要之研究。

1.2 研究目的與課題

本研究目的即在構建捷運車站人行系統模擬模式,未來將進行之研究課題包 含以下七項:

1. 確認捷運車站內所有人行動線。

2. 探討捷運車站內旅客類別及其屬性。

3. 調查研究捷運車站內旅客行為特性及影響關係。

4. 研擬捷運車站人行系統績效表達方式。

5. 整合捷運車站內人行系統各組件構建模擬模式。

6. 選擇台北捷運系統某一車站進行模式驗證並做模式應用說明。

1.3 研究範圍

本研究將使用eM-Plant 模擬軟體進行模式之構建,eM-Plant 是一種物件 導向(Object Oriented)的模擬語言,可以具體方式表達捷運車站內各項設施設備之 配置,以及各類乘客在捷運系車站內之移動。本研究模式範圍包含捷運車站進出 口以內之部分,不包含站外之轉乘及人行系統。捷運車站內之行人動線除了一般 進出站行人動線外,亦包含緊急疏散時的逃生動線,但緊急逃生動線並不在本研 究範圍中。

1.4 研究架構

為構建捷運車站內人行系統動線,本研究必須要先確認捷運車站內的車站設 施配置及所有人行動線,同時也必須清楚捷運車站內的乘客類別及其屬性,針對 不同屬性類別的乘客分析行為上之差異,並針對人行系統操作上之績效做評估。

透過模擬軟體構建出的模擬模式,除了進行模式驗證之外,本研究亦將選擇計畫 中的捷運車站做為本研究模擬模式應用說明。本研究架構圖如下:

圖1-1 研究架構圖

2. 文獻評析法

蒐集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並對其加以整理分析,以提供人行系統動線組 成基本概念,並對捷運車站內設施安排、人行服務水準、人行動線干擾、衡量模 式、人行動線規劃有一參考原則。

3. 攝影觀察法

攝影分析法可利用數位攝影機進行現場錄影調查,將攝影所取得之資料在研 究室中以慢速反覆觀察取得捷運車站內人流的流率、密度、速度等資料,同時可 取得旅客使用不同類型垂直設施比率、旅客月台候車密度資料,可做為模擬參數 的推估依據。

4. 統計分析法

利用統計方法可將錄影所得旅客資料進行基本數據分析,另針對模擬過程,

進行差異性分析,檢視不同假設結果差異是否顯著,評估人行系統運作績效。

根據前述之研究範圍、目的、內容及方法等等,本研究主要進行的步驟如下:

1. 確立研究方向:確立本研究目的與主題及研究範圍。

2. 文獻回顧與資料蒐集:對捷運場站內人行系統規劃原則、過去針對捷運車站 人行系統構建的模擬模式,模擬軟體簡介等等文獻做一整理。另針對模擬模 式構建需要,前往捷運車站透過錄影方式進行資料蒐集,做為模擬模式參數 推估依據。

3. 確認捷運車站內所有人行動線:捷運站內的人行動線相當複雜,在構建模擬 模式之前必須要先確認捷運站內所有的人行動線,模擬模式必須要將所有動 線納入模擬。

4. 構建模擬模式:基本數據資料、捷運站內人行動線均確認之後,開始進捷運

站內人行系統模擬模式構建。

5. 模式驗證:選擇已營運的台北捷運系統一車站來進行模擬模式的驗證。

6. 模式應用:選擇已營運的台北捷運系統一車站進行本研究模擬模式應用說明。

7. 結論與建議:依據研究結果提供給未來捷運車站人行系統動線規劃之參考。

圖1-2 研究流程圖 文獻回顧

確認人行系統 績效評估方法

選擇台北捷運某一車站進行模擬模式驗證

選擇台北捷運某一車站進行模式應用

結論與建議 研究目的

確認主題與範圍

資料蒐集

台北捷運車站 旅客行為資料

確認捷運車站內所有行人動線

構建模擬模式

台北捷運 有關車站 之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