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對臺師大運休所的建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所為國內第一個成立運動休閒之碩士班,目 前也正在積極與餐旅研究所進行合併的事宜,未來發展期望能夠與觀光結合,使研 究所的出路能夠更廣闊更大,近期內期望能夠成立臺灣第一所之運動與休閒管理研 究所博士班,擴展運動與休閒領域之專業性。

在課程規劃方面,希望能夠透過瞭解學生的需求,並且結合實務經驗與業界的 目前發展作為課程設計的內容。在指導教授的部分,學生若能與老師疏遠轉變為親 密,與指導教授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係,並且與教授像亦師亦友的關係,指導教師 能夠提供許多資源、研究的指導,對研究生未來也有很大的幫助在生涯輔導方面需 配合學生的意見,給予適當的支持,包括提供相關領域之就業博覽會,改善實習的 制度,請畢業學長姊或在職班學生進行意見交流,讓學生更瞭解自己的競爭優勢以 及職場狀況。

二、對研究生的建議

研究生在就讀研究所期間,會遇到與許多問題及好處。通常而言,研究所為最 後一個能夠在校園生活的階段,能夠在研究所期間認識要好的朋友實在難得,切記 務必要好好珍惜。研究生需要培養許多自我能力,包含具備專業證照、語言證照等,

藉由研究所的機會拓展的人脈、學習到的知識技能及待人處事的過程、解決問題的 經驗等,皆能幫助在未來求職及職涯發展上更能快速的適應。

在研究所期間可能因為對於該所不符合就讀前之自我期望而有落差,但研究生 的工作主要是創造知識而非學習知識而已,而研究所也並非職業訓練所,故需要調 整自己的心態來面對並且接受研究所的優點,並且適時的提供建議給主管單位、教 師進行修改,期望能夠創造更好的研究環境。

研究生自己在就讀過程中會面臨不一樣的壓力及問題,其中碩二以上以論文為 最多人的壓力來源,如果有效的利用時間管理、與指導教授的緊密溝通、資料整理 與分析,皆是研究生需學習的部分,本身是就讀運動與休閒管理,所以適時的從事

運動及休閒活動是很重要的,運動與休閒能夠舒緩緊張及減少壓力,才能落實學以 致用的目標。

三、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在研究對象上,由於本次針對臺師大運休所進行個案調查及分析,在未來研究 選取之研究對象,可擴及不同學校的運動與休閒相關研究所進行比較,更可以選擇 此相關領域之碩士生與博士生或在職生與一般生進行比較,進而使研究結果更具推 論性及可及性,對於未來的運動與休閒高等教育提出更多建議。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採用開放式問卷請研究對象進行填答,以質性研究方式 進行文本內容分析,此方式的優點在於結合量化與質性的優點,同時收集大量的問 卷,並且針對非數據性的資料進行分析,可得到更深入的結果。但礙於問卷受限於 填答者回答之內容與研究者欲分析之問題上可能有些差異,在設計問卷時可能需先 將各題項獨立出來,避免回答答案過於相似或是重複,在問卷的修訂上可以尋求更 多專家學者的建議。未來可以考慮併用問卷調查法、深入訪談法、焦點團體訪談法 或個案分析法,得到更深入且可靠的研究結果。

參考文獻

丁櫻樺(1986)。我國國立大學圖書館女性館員生涯發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 江大學,新北市。

王素琴(1995)。成人學生學習參與動機取向與教育產品利益知覺之相關性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2009)。六大新興產業網。2010年10月25日。取自行政院網址 http://www.ey.gov.tw/mp?mp=97

李欣靜(2005)。大學校院甲組桌球選手生涯發展與生涯輔導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與王婷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市:時 英。(Babbie, E., 1998)

李晶(譯)(2000)。休閒遊憩事業概論。臺北市:桂魯。( Cordes, K. A., & Ibrahim, H.

M., 1996)

李櫻珊(2009)。工作假期參與經驗及其對職涯發展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慧鶯、李選(2004)。在職進修學士學位護理人員生涯定位與生涯發展需求研究。

長庚護理,15(1), 33-43。

周曉虹(譯)(1991)。社會學習論。臺北市:桂冠。(Albert Bandura, 1982) 辛秋菊(1993)。生涯發展、離職傾向及其關係之研究-以製造業及服務業為研究

對象。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吳瑞香(2001)。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學生入學動機、需求、期望與生涯發 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吳復新(2003)。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分析與實務應用。臺北市:華泰文化。

邱逸翔、廖莉安、林明佳(2011)。體育課中教師獲知學生學習經驗之方法論述。

大專體育,111,17-24。

林一真(1992)。規劃大學生涯輔導具體措施。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研究報告。

臺北市:國立陽明醫學院學生輔導中心。

林佑儒(200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學生學習滿意度與生涯規劃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房儹、劉秀端(2005)。運動休閒產業發展重要課題與策略。國民體育季刊,34

(2),18-23。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 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239-262,高雄: 麗文。

林欽榮(2002)。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揚智文化。

林靜宜(2010)。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學生就讀動機、學習需求與生涯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施玉娟(2001)。成人參與社區大學學習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 大學,嘉義縣。

施良方(1996)。學習理論。高雄市:復文圖書。

洪子晴(2010)。臺灣大專甲組跆拳道運動員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輔導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煌佳(2010)。影響高中體育班學生的生涯發展之因素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2,

15-26。

柯澍馨、林逸貞(2006)。台灣地區高中職舞蹈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

學校行政雙月刊,47,204-226。

凌欣慧(1996)。生涯階段與工作行為關係之研究-專業承諾及組織承諾之中介效 果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月素(2006)。高雄市立空中大學高龄者學習經驗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馬信行(1987)。我國未來高等教育趨勢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0,105-204。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東華。

張添洲(1993)。生涯發展與規劃。臺北市:五南。

曹勝雄(2001)。觀光行銷學。臺北市:揚智文化。

陳怡靜(2000)。知識工作者職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相瑋(2004)。運動休閒相關學系學生工作價值觀與生涯發展之關聯性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富順(1984)。成人參與繼續教育動機取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富順(2002)。成人教育導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楊珮琳(2006)。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珮琳、林靜萍(2009)。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體育學報,

42(2),67-80

楊朝祥(1990)。生計輔導-終生的輔導歷程。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楊智馨、林世華(1998)。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自我認定狀態之關係。教育心理 學報,30(2),1-16。

溫崑明(2004)。臺北市高職生自我概念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葉玉珠(2003)。動機與學習。載於葉玉珠、高源令、修慧蘭、曾慧敏、王佩玲、

陳惠萍等主編,教育心理學(pp. 309-344)。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塗孟琦(2008)。大學校院舞蹈系學生就讀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亞洲大學,臺中縣。

許育光(2009)。碩士層級受訓團體諮商師參與“螺旋式領導取向”培訓之成效與 介入能力學習經驗分析。教育心理學報,41,321-344。

鄭宜倫(2010)。臺灣地區大學校院運動管理相關系所課程內容分析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維宜(2008)。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經驗之質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麗薇(2006)。探討大學生涯規劃課程是否符合大學生生涯發展的內涵-以朝 陽科技大學為例。止善,1,65-80。

趙世瑜(2006)。德霖技術學院休閒事業管理系學生就讀動機、學習需求與就業期 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盧俊宏(2005)。運動心理學在健康促進上的角色。國民體育季刊,34(3),15-23。

簡君倫、連廷嘉(2009)。大學生性格類型、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之相關研究。

諮商輔導學報,21,39-69。

謝鎮丞、張嘉雄(2008)。破紀錄之旅-以敘說探究及兩種意識探討運動學習經驗。

淡江體育,11,118-126。

謝豐昌(2008)。師資培育學系學生生涯規劃之研究—以臺東大學為例。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羅文基、朱湘吉、陳如山、黃炳煌(1991)。生涯規劃與發展。新北市:國立空中 大學。

蘇美雪(1999)。中學體育教師生涯定位與生涯發展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Cross, K. P. (1982). Adult as learners: Increasing Participation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Deci, & Ryan.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4), 227-268.

Deci, & Ryan.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4), 22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