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中研究者利用資訊科技整合節能減碳知識,設計四年級節能減碳課程。根 據本研究結果,對未來全球暖化課程及資訊科技融入相關議題課程的開發、教師專業 能力的培養及未來研究方向等提出以下建議:

一、全球暖化課程的開發

雖全球暖化問題已被討論很久,但人類對於全球暖化效應的挑戰才要開始。正於 前面文獻探討中現階段國小有關全球暖化、節能減碳內容的分析,一、二年級課程內 容的缺乏,三~六年級內容的零星及不足,徐鈺焜(2007)建議,應發展獨立並完整的 能源教育課程,因此,如何統整全球暖化概念,發展完整課程,已是環境教育中需迫 切面對的事實。環境教育須從小開始,教育單位應結合專家、教師,設計一九年一貫 的全球暖化課程,讓其往下、往上延伸,以及早培養孩子的環境素養。

二、資訊科技融入環境教育課程的開發

在環境教育的議題上,學校的學習環境較難提供真實的情境,資訊科技融入課程 具有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特性,可將多元資訊整合在網路上,利用多媒體的特性,提供 學生更接近真實環境的學習,且在此研究中發現,資訊科技融入節能減碳課程,不僅 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成效。因此,教育單位應可結合專家、數位 專業人才及老師,結合各種多媒體素材,規劃不同環境議題的線上學習課程,包含靜 態動態的呈現、互動式功能及遊戲式學習等,並將其納入正式課程。

三、數位化時代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

數位學習時代的來臨,老師的角色及地位都將面臨轉變,「數位轉移,成功的關鍵 就在好老師。」(引自親子天下),老師應及早因應及面對這樣的轉變。由於科技的多

元,現在很多運用軟體設計的非常人性化,並不需寫程式就可以製作動畫、多媒體、

網頁、學習平台等,其實並不難使用。在課程革新的時空下,教師是資訊融入教學的 執行者,若能提供系統化的指引,協助其掌握資訊融入教學的專業,並強調資訊科技 與教學領域內涵整合,將有助教師專業表現(張瓊穗、翁婉慈,2008)。教育單位應協 助老師培養其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透過資訊科技讓課程創新,設計更有趣的學習經 驗,以引導學生面對數位學習的時代,培養主動學習的能力及態度。

四、未來可研究方向

(一)、「翻轉教室」模式的教學研究

2007 年美國「翻轉教室」的概念源起,可汗學院則創造了「翻轉教室」模式,學 生自行在家看影片上課,到學校不是為了聽講,而是與老師討論,與同儕共同完成作 業。在本研究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在學校,透過老師引導、線上學習、歸納討論來 學習知識。或許可以嘗試用翻轉教室的模式,此課程可以將其變成學生回家課業,再 到學校進行討論與分享,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不過還需克服很多問題。

(二)、提供線上討論區

這次研究課程,限於研究者能力、時間、體力等因素,只在正式課堂上實施線上 學習部分。其實 Moodle 學習平台有很多功能,像是即時通話、線上討論區都有,如 能將學習的時空延伸至課後,提供非同步討論的合作學習環境,除了節能減碳知識的 提升,是否對於節能減碳態度及行為有正向的影響?將可進一步研究來釐清。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王全世(2002)。從教育改革來看資訊教育所扮演的角色。資訊與教育,83,52-62。

王佩蓮 (2001)。資訊融入自然與科技領域教學。教師天地,112,59-64。

王乾愿(2012)。國小教科書中節能減碳教材之內容分析及學習成效之研究。臺北市立

沈世宏(2009)。環保與節能減碳政策之規劃與推動 。研考雙月刊,33(2),77-87。

何佩芬(2011)。全民瘋(FUN)節能─「節能減碳新生活」運動。能源報導,7,17~19。

吳文雄(2002)。中部地區國小學童能源知識與態度之調查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

NSC92-2511-S-002-016)。

徐鈺焜(2007)。台美國民教育階段能源教育教材之比較。立德管理學院資源環境研究 自 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04。

教育部(2010)。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11年5月12日,取自http://teaching.eje.edu.tw。

教育部(2010)。美國教育部公布國家教育科技計畫---教育部電子報。2012 年 10 月 20 日,取自: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6669。

陳昭義(1998)。八十七年國民小學能源教育教學活動設計優勝作品輯。經濟部能源委 員會。

陳瑞榮(2008)。我國能源科技教育與節能減碳政策之推展現況探討。生活科技教育月 刊,41(6),56-70。

梁志平、佘曉清(2006)。建構主義式的網路科學學習對國中生力的概念學習之研究。

黃明忠、黃文良(2008)。E-learning 教學模式應用於高職節約能源教育之研究。工 程科技與教育學刊,5(4),553-562。

游文楓、佘曉清(2006)。網路化問解決教學策略對學生生物學習成效的影響。科學教 育學刊,14(4),381-400。

傅麗媚(2008)。由全球暖化談國小環境教育。北縣教育,64,75-76 。

曾郁庭、林慧慧(2011)。 淺談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的節能減碳能力指標。生活科技 教育月刊,44(1),17-29。

馮志銘(2012)。影片註記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全球暖化概念學習成效之影響。臺北市立 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台北:文明書局。

楊玫樺(2009)。資訊融入教學模式對中部七年級學生自然科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之影 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楊煌富(2009)。資訊融入高中地理教學-以行星風系與世界氣候關係為例。國立嘉義大 學史地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葉惠青、莊銘池(2009)。台灣永續能源政策與98年全國能源會議。科技發展政策報導,

4,3-16。

葉欣誠、 陳建中、甯蜀光、陳翰、梁明煌(2012)。台灣能源教育模型建構與教育推廣。

燃燒季刊,77 ,50-62。

廖惠珠(2011)。節能減碳制度篇。能源報導,8,26~29。

劉世雄(2000)。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策略之探討。資訊與教育,78,60-67。

劉湘瑤、黃書涵(2011)。節能減碳素養內涵評量及工具發展結構。第 27 屆科學教育學 術研討會。

蔡鳳娥(2006)。資訊科技對國小奈米科技教學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 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親子天下(2013)。滑世代來了。親子天下46期,154-159。

賴純紾(2012)。實施 KEEP 能源教育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節約能源認知與態度之影 響研究。環球科技大學環境資源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斗六市。

盧幸如(2011)。台北地區國小六年級學童節能減碳知識與態度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 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佩玲、熊治剛(2009)。學校太陽光電示範裝置的建置談國小能源教育。生活科技教 育月刊 ,42(6),109-117。

蕭聖彥(2012)。資訊融入合作學習教學策略提升國中學生電磁學學習成效之研究。明 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顏龍源(2000)。主題化的電腦融入課程概念。資訊與教育,80,32-39。

顧洋(2008)。全球暖化的因應。科學發展,421,6-11。

顧洋(2011)。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16 次締約國大會心得與感想。能源報導,2,

5~7。

英文文獻

Boyes, E., & Stanisstreet, M. (1993). The ‘Greenhouse Effect’ :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c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5(5), 531-552.

Bodzin, A. M.,&; Cates, W. M. (2003). Enhancing preservice teachers’understanding of web-based scientific inquiry. 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 14(4), 237-257.

Corredor, J., Gaydos, M. & Squire, K. (2013). Seeing Change in Time : Video Games to Teach about Temporal Change in Scientific Phenomena.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Online ISSN 1573-1839.

Cuthbert, A. J., & Slotta, J. D. (2004). Designing a web-based design curriculum for middle school science: the WISE ‘House In The Desert’ proje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6(7), 821-844.

Dias, L. B.(1999). Integreating technology : some things you should know.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3),10-13.

Dias, R. A., Mattos, C. R., & Balestieria, J. A. P. (2004). Energy education : breaking up the rational energy use barriers. Energy Policy, 32(11), 1339-1347.

Francis, C., Boyes, E., Qualter, A., & Stanisstreet, M. (1993). Ideas of elementary students about reducing the “greenhouse effect”. Science Education, 77(4), 375-392.

Hennessy, S., Ruthven, K., & Brindley, S. (2005). Teacher perspectives on integrating ICT into subject teaching: commitment, constraints, caution, and change.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7(2), 155-192.

Hansen, P. J. K. (2010). Knowledge about the greenhouse effect and the effects of the ozone layer Among Norwegian pupils finish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1989, 1993, and 2005-What no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2(3), 397-419.

IPCC (2001). IPCC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 Climate Change 2001 : Synthesis Report . Retrieved APR. 10, 2011,from:http://www.grida.no/publications/other/ipcc_tar/

IPCC (2007).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 Climate Change 2007: Synthesis Report . Retrieved APR. 10 ,2011,from:

http://www.ipcc.ch/publications_and_data/ar4/syr/en/contents.html

Keser, Ö . F., Ö zmen, H., & Akdeniz, F. (2003). Energy,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

relationship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olicies : A case study for Turkey. Energy Sources, 25(2), 123-133.

Keengwe, J. & Onchwari, G. (2009). Technolog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 a

Technology integr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 for practicing Teacher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7, 209-218.

Kim, H. (2011). Inquiry-bas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richment program : Green earth enhanced with inquiry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20(6), 803-814.

Kukkonen, J. E., Kärkkäinen, S., Dillon,P., & Keinonen, T. (2013). The effects of scaffolded simulation-based inquiry learning on fifth-Graders' representations of the Greenhouse effe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Retrieved SEP. 10 ,2012 ,from http://dx.doi.org/10.1080/09500693.2013.782452

Pierson, M. E. (2001). Technology integration practice as a function of pedagogical expertis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3(4), 413-430.

Piburn, M. D., Reynolds, S. J., McAuliffe, C., Leedy, D. E., Birk, J. P., & Johnson, J. K.

(2005). The role of visualization in learning from computer‐based ima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7(5), 513-527.

Porter, D., Weaver, A. J., & Raptis, H. (2012). Assessing students' learning about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climate change under two different condition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18(5), 665-686.

Mayer, R. E. & Anderson, R. B. (1992). The instructive animation helping students build connections between words and pictures in multimedia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84(4) , 444-452.

Mayer, R. E. (2003). The promise of multimedia learning: using the same instructional design Methods across different media.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3, 125-139.

Nilssom, E. M. & Jakobsson, A. (2011). Simulated sustainable societies : students' reflections on creating future cities in computer games.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20(1), 33-50.

Skamp, K., Boyes, E. & Stanisstreet, M. (2013) Beliefs and willingness to act about global warming : where to focus science pedagogy?. Science Education, 97(2), 191-217.

Vreman-de Olde, C . & de Jong, T. (2004). Student‐generated assignments about electrical circuits in a computer sim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6(7), 859-873.

Varma, K. & Linn, M .C. (2012) . Using interactive technology to support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greenhouse effect and global warming.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21(4), 453-464.

Yucel, A. S. (2007). Factors affecting teaching the concept of renewable energy in technology assisted environments and designing processes in the distance education model.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8(1), 114-124.

節能減碳教學設計

一、設計者:李雅慧

二、活動名稱:節能減碳抗暖化 三、教學目標:

1、認知地球氣候變遷、能源枯竭的事實、影響、原因與對策。

2、對節能減碳培養樂觀的態度與責任感。

3、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節能減碳的行為。

四、設計理念:近年地球暖化現象越來越明顯,異常氣候帶來的災害一次比一次嚴重。

生活在地狹人稠、能源缺乏的台灣人民更應積極面對。因此,希望能藉 由統整節能減碳相關概念,製成「節能減碳抗暖化」教學網頁,設計課 程,提昇「全球暖化」、「節能減碳」的認知,以期我們的新世代能及早 有暖化危機的意識。

五、教學對象:國小四年級

六、教學時間:6 節(約 240 分鐘)

七、主題內容:

八、教學流程:

從環境中學習 學習有關環境 為環境而學習

從環境中學習 學習有關環境 為環境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