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二節 建議

研究者依據結果與討論,針對學校美感教學、社區與學生家長、師資培育機關與未 來研究提出建議:

壹、 對視覺藝術教育之建議

95

一、營造開放的美感教學氛圍,鼓勵學生探索美感

本研究結果顯示,「美感探索」對於國小學童整體美感素養具最佳預測力,而 且學童也表達出在美感活動中嘗試探究的意願,因此視覺藝術教師的教學不應只是 知識的傳達、技能的教授,宜更致力於學生學習歷程中的探索活動,在進行教學活 動時應持包容、尊重與支持的態度,提供自由開放的學習氛圍與學生進行對話與討 論,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主動思考、勇於嘗試體驗,使學生藉由不斷的探索,

深刻地與美感互動以培養美感素養。

美無所不在,學校行政單位應重視視覺藝術課程,以學生為主體,在視覺藝術 教師的任用上,專才專用,而視覺藝術教師亦應不斷積極參與相關進修,提升專業 知能,豐厚自身美感素養,並將美感經驗身體力行,使學童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師 薰陶以提升美感素養。

二、結合學校、社區與家長資源,提升參與美感活動實踐力

依據研究結果顯示,學童肯定美在生活中的價值,願意接觸不同的藝術,但是 學童欠缺在生活中參與美感活動的實踐力。然而美感教育是長期的工程,僅靠學校 的力量成效有限。因此美感教育可以走出學校與社區互動,學校若能結合在地的社 區資源設計美感教學課程,將使美感教學從教室延伸至社區,藉由學校與社區所舉 辦的多元藝術活動,提供學生更容易接觸美感活動的機會,同時透過活動的參與使 家長能了解美感教育的價值,一起推動,並與家庭生活教育結合,在日常生活環境 中落實,將能涵養學生豐厚的美感素養。

三、注重學生性別差異

雖然本研究顯示國小高年級女生的美感素養明顯高於男生,但教師在課程設計 上,仍可適度給予男生表現發揮的機會,在教學進行時給予正向的鼓勵,以使男生 有自信與成就感,男生就更有動機致力於美感素養之發展。

貳、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限於時間與人力之限制,僅以中部三縣市(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

96

15 所國小學校為研究對象,故本研究的結果不宜推論至全國其它對象方面。因此,

研究者建議未來的研究可擴大其取樣的地區範圍進行比較。其次,本研究對象以國 小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未來研究可以納入其他年級之學生作比較。

二、研究變項

本研究以性別、不同縣市、不同鄉鎮市區發展型態與不同學校規模等四個變項 進行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之差異研究。然而從相關的文獻中發現,仍 有其他因素諸如:家庭社經地位、視覺藝術教育教師的專業背景、美術班與普通班、

教學法、參加藝術才藝訓練經驗等。建議未來可擴充影響因素變項之範圍,以不同 的角度探討美感素養之影響因素。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問卷為研究工具,且以國小高年級學童自評的題型,較無法實際測的 研究對象的實際能力,其結果有可能受到研究對象之自我評價的影響。建議未來研 究可運用其他的工具與方法,如行動研究或發展美感素養標準化的測驗工具,以期 使美感素養的研究更趨完善。

9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文化部(2011年7月18日)。生活美學運動。取自 http://lifearts.moc.gov.tw/Plan/Plan_Overall.aspx 朱光潛(1990)。談美。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朱光潛(2000)。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臺北:天工。

朱雅華(2009)。臺中市國小學生學業成就、創造力與美感素養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朱經明(2009)。教育心理統計學。臺北:五南。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 : 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五南。

呂燕卿(2005)。由藝術與人文課程綱要省思學生的藝術基本素養。教育研究月刊,130,

119-128。

李坤崇(2006)。教學評量。臺北:心理。

李金泉(2010)。易學易用SPSS PASW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全華。

李美蓉(1993)。視覺藝術概論。臺北:雄獅。

李茂能(2006)。結構方程式軟體AMOS之簡介及其在測驗編製上之應用。臺北:心理。

李雄揮(1979)。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臺北。

周子敬(2007)。統計套裝軟體-精通SPSS。臺北:全華。

周來祥、周紀文(2002)。美學概論。臺北:文津。

林曼麗(1999)。社會審美教育與生活文化。載於漢寶德(主編),審美教育與生活文 化(41-67頁)。臺北:洪健全基金會。

林曼麗(2003)。藝術教育於二十一世紀教育中應有的角色。國家政策季刊, 2(3),

91-102。

林群英(2004)。藝術概論。臺北:全華。

林曉芳(2011)。統計學 : SPSS之應用 = Statistics : SPSS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 臺北:鼎茂。

邱兆偉(1992年1月)。美感教育的哲理與省思。「學校美感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之 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邱梨玲(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視覺藝術鑑賞美感形式分析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98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

侯佩君、杜素豪、廖培珊、洪永泰、章英華(2008)。臺灣鄉鎮市區類型之研究:[臺 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 第五期計畫之抽樣分層效果分析。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

23,7-32。

施瑞萍(2002)。試談美感形成的原因。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1(3),63-64。

查修傑(譯)(2006)。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原作者:D.H.Pink)。臺北:大塊文化。

洪詠善(2008)。美感經驗觀點的教學再概念化-遊戲、想像、超越(未出版之博士論 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洪裕宏(2008)。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行政院國 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5-2511-S-010-001),未出版。

徐恒醇(譯)(1987)。美育書簡(原作者:Schiller)。臺北:丹青。

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張一蕃(1997)。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載於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 響期末研究報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之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

017064860233)。取自http://www.sinica.edu.tw/~cdp/project/01/ 4_1.htm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淑美(1996)。探討藝術鑑賞教育。國教輔導,35(6),10-13。

張瑋真(2012)。臺中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美感素養、 創意態度與藝術態度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張麗麗(2002)。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的教學評量。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 教育(89-121頁)。臺北:桂冠。

教育部(1999)。我國國民中小學學生藝術鑑賞能力評估研究 。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六年級、九年級基本素養指標解說手冊。臺北:

教育部。

教育部(2012年5月4日)。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取自 http://140.111.34.34/docdb/files/dma7db04011402040e0.pdf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2012年6月23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中華民國教 育部國民教育司網站】。取自

http://140.111.34.54/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教育部統計處(2013 年 2 月 23 日)。國民小學概況(101 學年度)。取自

99

https://stats.moe.gov.tw/files/ebook/basic/101/101basic.htm。

莊淑惠(2007)。彰化縣國小學生藝術態度及其背景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大葉大學,彰化。

郭惠蘭(2003)。中部地區國小學生藝術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郭榮瑞(2006)。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素養指標的商榷。國教新知,53(4),1-15。

郭禎祥(1992)。中美兩國藝術教育-鑑賞領域實施現況之比較研究。臺北:文景。

郭禎祥(1998年5月)。我國藝術教育之現況與改進之道。「視覺藝術與美勞教育」國 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系。

郭禎祥(譯)(1991)。藝術視覺的教育(原作者:Eisner,E.W.)。臺北:文景。

郭禎祥(譯)(2008)。教育想像力(原作者::Eisner,E.W.)。臺北:洪葉。

陳伯璋(1988)。意識形態與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張新仁、蔡清田、潘慧玲(2007)。全方位的國民核心素養之教育研究。國科 會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94-2511-S032-001)。取自

http://grbsearch.stpi.narl.org.tw/GRB/quickSearch.jsp

陳朝平(2002)。藝術學與藝術教育。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89-121 頁)。臺北:桂冠。

陳聖政(1997)。國小學生視覺藝術美感判斷能力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

陳瓊花(1995)。藝術概論。臺北:三民書局。

陳瓊花(1998)。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準。臺北:教育部。

陳瓊花(2002)。心理學與藝術教育。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155-168 頁)。臺北:桂冠。

陳瓊花(2004)。臺灣民眾美感素養發展與藝術教育改進研究報告。國立臺灣藝術教育 館委託之研究成果報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傅斌暉(2004)。審美知能測驗研究-以九十二學年度臺北縣國民中學美術班聯合招生 甄試審美知能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曾昭旭(1987)。美感教育與人生。載於黃光南(主編),美感教育。臺北:臺北市立 美術館。

曾昭旭(2005)。我的美感體驗:道德美學引論。臺北:臺灣商務。

黃壬來(2003)。藝術與人文主要解析與評議。美育,134,44 - 45。

100

黃芳銘(2007)。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

黃紫雲(2005)。學校行政人員美感素養之研究-以某國立大學行政人員為例(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黃椿昇(2005)。藝術導讀。臺北:全威。

楊忠斌(2009)。美感經驗理論對教師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8,49-68。

楊深坑(1989)。學校美感教育的研討。國教研究雙月刊,6,19 - 27。

鄒方淇(2007)。從審美關懷出發-資訊科技融入國中視覺藝術之教學行動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

漢寶德(2004)。漢寶德談美。臺北:聯經。

劉千美(2006)。藝術與美感。臺北:臺灣書店。

劉文潭(1981)。現代美學。臺北:臺灣商務。

劉文潭(譯)(1987)。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原作者:W. Tatakiewicz)。臺北:聯

劉文潭(譯)(1987)。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原作者:W. Tatakiewicz)。臺北: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