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美感教育

本研究探討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之現況,美感除了與生俱來之能力,

更可經由後天之教育習得。陳瓊花(2004)認為要能獲得美感的感受,其關鍵在於主體 與美感對象的互動,主體必須具備某些條件與能力。主體所應具備的條件與能力即是美 感素養,美感素養的內涵可從著眼於美感能力培養之美感教育中建構,故以下將由美感 教育相關論述與國內外視覺藝術課程標準來探討美感素養之內涵。

壹、美感教育相關論述

美感既可以透過後天的教育而成長,故國內外諸多學者對於美感教育皆有精闢之見 解。以下將討論美感教育的相關論述,包含美感教育的意義,美感教育的價值、功能與 內涵。

一、美感教育定義

最早提出美感教育概念的是 Schiller,他主張人類在感覺、悟性和意志之外還 有一種美感官能,針對這種美感官能的教育稱為美感教育。Henery Barnard 主張美 感學習是普通教育的一環,要求教師們利用音樂、線畫、吟唱和自然界的研究以發 展學生對藝術、文學、自然與人日常生活的美、和諧與秩序的感性(邱兆偉,1992)。 M. V. Henting 主張美感教育在透過美感教材符號系統之理解,發展掌握世界的能力

(楊深坑,1989)。陳瓊花(1990)認為美感教育是藉由經驗對象的過程,強化個 體的感覺、知覺與思辯能力的教育。林曼麗(2003)認為美感教育是一種感知教育,

不同於理性的分析與判斷,也不同於知識的吸收與堆砌,其目的是人與環境互相關 係之自覺。李雄揮(1979)認為美感教育是研究如何使受教者易於獲得美感經驗,

而能時常沐浴於美的感受之中。綜合上述,美感教育是追求美的感知活動,教授美 的感受能力,使受教者獲得美感經驗。美感教育的範圍極廣,凡能引起美感經驗的 對象都是美感教育的範疇,雖然各領域都能進行美感教育,然而 V. Lanier 認為美的 經驗是視覺藝術所特有,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陳伯璋,1988)。故本研究針

19

對美感素養進行探討之美感教育採狹義定義,限指透過視覺藝術教育所培養之美感 能力,本研究之美感教育相關論述皆以視覺藝術的觀點進行探討。

二、美感教育的價值與功能

美感教育的價值與功能決定了美感教育應行之方向,楊深坑(1998)認為美感 教育的價值有:

(一)美感教育包含知、情、意、行的陶冶,及社會文化的批判與認識。透過 美感教育超越認知與意識型態的侷限,從而開展一種曠達宇宙與人生的 新格局。

(二)美感教育藉著透過藝術以及各種自然與人文的教材分析與批判,可提升 個人感性與知性的敏銳度,有利於實踐智慧之培育,以期提升生活境 界,促進文化健全發展。

Michael(1983)認為視覺藝術教育的目的是體驗與了解藝術本身的經驗,這些 經驗本身是值得學習的,而視覺藝術教育也可以成為一種工具或表達方式,他提出 視覺藝術教育的八大功能如下:

(一)視覺藝術是一種溝通方式。人類生活的基礎是符號,一是直接的視覺符 號,一是間接的文字符號,人類視覺引進美與創造之智慧形成經驗,其 所發展出的溝通方式是其他方式所無法替代的。

(二)視覺藝術是一種表達方式。透過創作可以表達語言所難以表達之經驗、

構想、感受、知覺,使情緒得以解放而能正面解決問題。

(三)視覺藝術是一種知覺的敏感度。人類多由視覺認識世界,藝術使我們必 須真正去觀察事物,從而提升知覺敏銳度。

(四)視覺藝術是一種美的覺醒。視覺藝術能培養美感,使我們知道如何去選 擇美的事物。

(五)視覺藝術是一種知識與了解。藝術的認知使我們能發展理解力與內省 力,使我們了解世界,豐潤我們的感覺。

(六)視覺藝術是一種創造力。所有的藝術品是作者獨特、有個性之創作,是 獨一無二的,藝術能開啟無限的創造潛能。

(七)視覺藝術是一種技能之發展。藝術可促使手眼協調使技能得以發展。

(八)視覺藝術是生活和教育的平衡。教育使人能生活,而藝術則使生活更和

20

諧而圓滿。

Eisner 認為藝術教育有四大目的(郭禎祥,1998):

(一)讓學生體驗到把觀念、意象、情感呈現為藝術形式,是怎麼一回事。創 作經驗使學生實際接觸藝術,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藝術作品與藝術家的成 就。

(二)培養學生在藝術上、生活上有察覺審美特質的能力。藝術教育幫助學生 從美學標準來認識世界,使在討論藝術作品或情境時,能深入敏銳提出 自身看法。

(三)能讓學生了解藝術所呈現的內容與形式,與藝術創作的文化、時代背景,

兩者間有密切關係。

(四)透過藝術創造的過程似乎能培養一些重要的態度,包括:願意想像未來 的可能性。樂於探索情勢未明的情況,願意冒險用尚未成熟的辦法解決 問題。有能力察覺與接受藝術所呈現的多重觀點與解決之道。

綜合上述,美感教育除了具有社會與道德的價值外,更有心靈教育的功能,雖 然美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但是仍要透過後天教育的引導與培育,藉由教育刺激學 生對周遭事物經驗的感受性與敏銳度,以獲得美感經驗,有助於學生創造力、自我 表達能力之提升,進而自我體認、調適及人格之統整,開發人類之無限潛能。

三、美感教育的內涵

美感教育即所謂以學科為取向的教育(林曼麗,1990),DBAE(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課程是近二十年現代藝術教育的主流,即使是強調多元、整合的後 現代藝術教育中,仍具有典範價值而融入於當今藝術教育。八○年代由 Eisner 等學 者提出了「學科本位藝術教育」,因二次大戰後美俄的冷戰社會強調技術效率故取 代了以往由 Lowenfeld 以兒童中心的「創造性取向」的藝術教育理念,DBAE 課程 強調美術學習乃是一種複雜的學習形式,並非自動成熟的結果,兒童美感發展不僅 由內而外也需由外而內,主張反覆努力的練習、探討,是獲得藝術創作技巧與認知 美感能力必要條件,課程內容分四個領域:美學、藝術評論、藝術史、藝術創作。

(一)美學:美學屬哲學的一支,探討美的本質、審美態度、審美經驗,藝術 的意義與價值。在美感教育裡,美學問題的思考不著眼於結果而是在過 程中的探索,經由表達什麼是美,逐步建構美學觀。

21

(二)藝術評論:藝術評論是以語言、文字、口語對話等方式對藝術作品從審 美的立場加以描述與評價,在此互動過程中提昇對藝術的了解與欣賞。

藉由評論美感對象建立藝術批判的能力。

(三)藝術史:藝術史著重於藝術作品創作的時代與文化脈絡,如:作者、時 代、文化背景、地點、創作目的、風格流派、符號意義。經由外在脈絡 的訊息,提昇對藝術作品意義之分析詮釋。

(四)藝術創作:藝術創作是經由觀察、慎思、有技巧、及具想像力的運用工 具或技術,從事不同媒材與形式的歷程,經由不同形式風格的創作經驗 能累積創作的知識與技能。

M. Barkan 主張藝術的認識與學習,必須要重視美術史與美術批評的學習,並 提示美感教育的重點有三(林曼麗,2003):

(一)藝術的內容是教材的主體。

(二)重視批評語言的訓練。

(三)養成藝術的判斷力。

基於以上三點,未來美術教育課程開發應重視:

(一)建立理解與判斷藝術的教學基準。

(二)幫助兒童發現藝術作品的意涵。

(三)教授美的感受力。

Eisner 提出藝術批評時應探討(郭禎祥,1991):

(一)美感經驗:注意作品的形式及其理念所給予的感受。

(二)形式:注意藝術作品中整體與部分的形式結構。

(三)素材:分析素材的視覺特性。

(四)主題內涵:了解作品中的主題意義。

(五)圖象意義:了解作品中圖像的象徵意義。

(六)脈絡:了解作品產生的背景及其在美術史中產生的地位。

而在創作領域有四項應具備的技能:

(一)素材的處理技能。

(二)對於下列各種特質關係的知覺力:作品本身產生的形式間的關係、周圍環 裡所看到的形式間的關係、視為心理意象形式間的關係。

22

(三)作者在取材的範圍內創造使自己滿意之形式的技能。

(四)創作秩序空間、美感秩序和表現的能力。

Chapman 提出藝術創作的三個過程與方法(陳朝平,2002):

(一)獲得意象:藉由自然或人造環境、內在感情、想像、形式秩序的探討、

普遍的主題、一般經驗來得到創作表現的靈感。

(二)經營提鍊:觀察與視覺探討,改變思考、描寫、運用視覺與觸覺等工作 習慣,探究意義與符號,考慮目的與方法等,以確定表現的意象。

(三)實行創作:嘗試、配合、選擇與實驗媒材與技法。

陳朝平(2002)認為藝術的情意伴隨著藝術活動而產生與形成。應用與實踐為 表現與審美活動的延續。藝術課程的內容宜包含表現與審美兩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包 括:

(一)表現教學的內容可包括四方面 1.媒材與工具的認識與應用 2.形式法則的運用

3.素材的屬性、感覺性質及運用方法 4.技法與過程的了解與表現

(二)審美教學的內容可包括三方面:

1.藝術品的視覺品質:以素材及形式的直觀體認與分析瞭解為主。美學有 關知識的探討為輔。

2.藝術品的內容及表現意義:由形象的認知、以及聯想、想像、思考、推 測、分析等探究活動為主,題材、風格、技法等與表現意義有關藝術創 作為輔。

3.相關知識:如藝術家、媒材特性、創作技法與過程、時代與社會背景、

美學理論與藝術思潮。

美學理論與藝術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