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美感素養相關研究

本研究欲了解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之現況,除探討美感素養之意涵、

美感教育之意涵與美感素養具體內容,本節將探究國內外美感素養之相關研究,作為建 構美感素養內涵與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在美感素養得分差異之參考。

壹、國內外相關研究

Parsons(1987)從主題、表現性、媒材、形式、風格、判斷等面向來了解研究對 象的美感發展。研究選取 4 至 50 歲的研究對象,以八張西畫作品作為刺激物,研究 結果提出美感發展有五個階段:「主觀偏好」,關注於作品題材與色彩,約學齡前;「美 與寫實」,關心作品的寫實性、美與技巧表現,約小學階段;「表現性」,關注作品的 表現性與原創性,約青少年時期;「風格與形式」,關注作品的風格與形式特質;「自 治」,可以融合既有之觀點,並結合自己的想法,具有兼具主客觀的評價標準。

Csikszentmihalyi 與 Robinson(1990)為了解美感經驗的本質,以美術館專業人 員為研究對象,建立出審美經驗具有四個面向:知識、傳達、知覺、情感。

Smith(1989)依據不同階段的審美能力,發展適合幼稚園到高中四個不同年齡 層學生的審美教育課程,四階段的課程重點分別為:幼稚園到三年級為美感特質、藝 術品與藝術界;四年級到六年級為知覺技巧;七年級到九年級為歷史與文化;十年級 到十二年級為批判評價。

美國教育發展國家評量會在 1978 年從藝術元素的識別、藝術史知識與美感判斷 三個面向來評量學生的藝術知識。藝術元素有關作品中的內容意涵與形式表現;藝術 史則著重於對作品風格進行辨識的知識;在美感判斷部份,則是有關評價作品的品質 所需要的知識。同年的另一份報告:藝術態度,提出學生的藝術態度是可測得的,可 由學生用於參與藝術活動的時間、詢問學生藝術之於自己或學校、文化的重要性,以 及評價學生對藝術作品之重要性與價值的接受度等來了解學生的藝術態度(潘惠雯,

2005)。

羅美蘭(1993)在「美術館觀眾特性與美術鑑賞能力關係之研究」中,從鑑賞品 味,包含美術風格、題材與作品的喜好;美術知識,包含美術史認知、風格判斷、媒 材辨識、形式原理的知識;美術作品的鑑賞要素,包含作品尺寸、媒材、形式、內容。

41

來探究美術館觀眾的鑑賞能力,以十二幅藝術品原作為研究工具,採用問卷調查的方 式。研究結果顯示:觀眾的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專業程度和美術鑑賞能力有顯著 的相關;唯觀眾的居住地區和美術鑑賞能力則無明顯的關係。觀眾的性別與美術鑑賞 品味有顯著的相關,但與美術知識水準、美術鑑賞能力的發展階段無明顯關係。

陳聖政(1997)在「國小學生視覺藝術美感判斷能力之分析研究」中,以國小四 年級和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究國小學生的美感判斷能力及其相關因素。研究結 果顯示:美感判斷含有強烈的認知成份,美感判斷的研究適合透過現代測驗理論來加 以分析;女生在美感判斷測驗得分平均數優於男生;六年級在美感判斷測驗得分平均 數優於四年級;不同參觀美術展覽頻率、不同閱讀美術讀物頻率、主要休閒方式不同 與參加美術才藝訓練時間不同的國小學生,在美感判斷測驗得分上均有顯著差異;不 同居住地點的國小學生在美感測驗得分上沒有顯著差異存在。

教育部(1999)在「我國國民中小學學生藝術鑑賞能力評估研究」中,針對中小 學藝術領域,評估中小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研究結果發現:國小階段學生在美術鑑 賞能力方面,隨年級增加而漸次發展;「美感認知」鑑賞能力較佳,「生活文化應用」

與「綜合分析」之鑑賞能力較顯不足。學生對於形狀、色彩、材質、形式原理等美感 認知能力有較穩定的表現而優於其他能力,對於美感形式特質、美術史等屬於美感分 析判斷即知識應用的能力則明顯較弱。

陳瓊花(2002)從各種審美能力整體性階段發展研究的結果,歸納出學童的審美 反應,主要集中在題材與色彩、形式結構等要素以及表現性與意義建構三個方面。發 展過程則是由對題材與色彩的偏愛,轉而注意形式要素與結構的掌握,以至於表現性 特質與意義解讀。而有關審美歷程中特定要素的發展研究,則提供個體與藝術客體互 動時各種互相影響因素及情形,主要在探討知覺敏銳性和審美觀念兩方面,認為影響 審美反應的主要要素,在個體方面是年齡、才能、性別、教育與文化;在藝術客體方 面是結構、題材、色彩、紋理等形式要素,以及內容、表現性和文化意涵。

郭惠蘭(2003)「中部地區國小中高年級學生藝術態度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中 部地區公立國民小學三、四、五、六年級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目前 國小中高年級學生的藝術態度具有積極的傾向,但仍不理想。性別、年級、參觀藝術 性展覽次數、家長社經地位在藝術態度上有顯著差異,女生比男生呈現較積極的藝術 態度。中年級比高年級具有較積極的藝術態度。城鄉在藝術態度上沒有顯著的差異存 在。

42

傅斌暉(2004)「審美知能測驗研究-以九十二學年度台北縣國民中學美術班聯 合招生甄試審美知能科為例」,對臺北縣九十二學年度國民中學美術班招生甄試審美 知能科試題進行分析研究,指出審美知能包含美感知覺、美術知識與價值判斷。美感 知覺是有關題材、色彩、媒材、形式與表現性等知覺;美術知識則有關形式原理與美 術史知識;價值判斷則是綜合美感知覺與美術知識,並且結合個人經驗與見解,對作 品進行評價。

陳瓊花等(2004)「臺灣民眾美感素養發展與藝術教育改進之研究」,以藝術知識、

藝術的表現與鑑賞技能、對藝術的態度以及參與藝術的習慣為項目,對臺灣民眾進行 美感素養發展研究,研究對象包含六、九、十二年級、大三學生以及各年齡層之社會 人士,研究結果顯示藝術專業的訓練有助於美感素養的提升,一般學生與民眾對藝術 的參與度不高,藝術教養未能普及深化入日常生活,臺灣民眾的美感素養有待提升。

黃紫雲(2005)「學校行政人員美感素養之研究—以某國立大學行政人員為例」,

取美感素養「參與藝術的習慣」與「對藝術的態度」兩個項目,藉以了解大學行政人 員美感素養的現況。研究發現,學校行政人員的美感素養,在不同性別、年資、年齡、

學歷、職等五個變項上均無顯著差異,但是行政人員是否有小孩,則其美感素養的態 度卻是有差別的。相對的,學校行政人員的美感素養的態度上相較於一般民眾而言無 顯著差異,但是在習慣上卻存在差異。

潘惠雯(2005)「國民中小學學生的美感素養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視覺藝術 為例」,以國小六年級學生與國中三年級學生作為調查對象,探究國民中小學學生的 美感素養情況及影響之因素。研究結果發現國民中小學學生的具有敏銳的知覺能力,

對於較常接觸的視覺藝術了解較多,能運用相關技能描述美感對象,持有積極的視覺 藝術態度,但較缺乏參與的意願或實際實踐的習慣,而國小學生的美感素養優於國中 學生,美術班學生的美感素養優於普通班學生。結果並顯示個人、家庭、學校經驗因 素可以有效預測美感素養表現,影響美感素養各層面之主要變項為興趣、家庭活動習 慣與專業程度。

潘金定(2006)「臺灣地區社區大學學生美感素養之研究」以臺灣地區社區大學 學生為對象進行美感素養研究,研究發現:對藝術的態度多表示肯定,美感知覺的敏 感度偏低,對藝術活動的參與率不高,藝術表現與鑑賞技能偏低。北、中、南、東四 區學生在「對藝術的態度」、「藝術知識」兩項並無顯著差異,而「參與藝術的習慣」、

「藝術表現與鑑賞技能」則呈現顯著差異;東區在參與藝術的習慣顯著高於北、中、

43

南三區,在藝術表現與鑑賞技能也高於北、中兩區。對於美感素養四個層面:藝術知 識、藝術的表現與鑑賞技能、對藝術的態度以及參與藝術的習慣間之相關性分析結 果,四者相互間都分別存在正相關,除「藝術知識」與「藝術表現與鑑賞技能」間之 相關為中度相關外,其餘均屬低度相關。

鄭琴(2007)「國小美術資優班學生美術態度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以臺北縣市 國小美術資優班三、四、五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對國小美術資優 班學生美術態度及創造力之差異情形。研究結果顯示:國小美術資優班學生的美術態 度具有積極傾向;不同性別國小美術資優班學生整體美術態度、對美術知識的認知、

對美術相關事物的態度無顯著差異存在;不同性別國小美術資優班學生對美術價值與 功能的態度、對美術創作的態度有顯著差異存在,其中女學生的態度較男學生積極;

不同年級國小美術資優班學生整體美術態度、對美術相關事物的態度、對美術價值與 功能的態度、對美術創作的態度有顯著差異存在,三、四年級學生整體美術態度較五 年級學生積極正向;不同年級對國小美術資優班學生對美術知識的認知無顯著差異存 在。

邱梨玲(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視覺藝術鑑賞美感形式分析能力之研究」探討

邱梨玲(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視覺藝術鑑賞美感形式分析能力之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