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現況調查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現況調查之研究"

Copied!
1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碩士論文

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

現況調查之研究

A Survey Study on Aesthetics Literacy Attainment

Status of High Grander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of Central Area in Taiwan

研 究 生:林玉滿

指導教授:魏炎順 博士

(2)

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

現況調查之研究

A Survey Study on Aesthetics Literacy Attainment

Status of High Grander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of Central Area in Taiwan

by

Yu-Man,Lin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碩士論文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of

The College of Humanities

The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July,2013

(3)
(4)

i

摘要

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現況調查之研究

學生:林玉滿 指導教授:魏炎順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摘 要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首要目標在於提升國民基本知能,培養現代公民素養。其中藝 術與美感教育是現代公民素養的重要議題,因此美感素養為現代公民應具備之基本素 養。十二年國教實施在即,正是審視我國人力素質的時機,故本研究以視覺藝術的觀點 探討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美感素養之現況,以作為推行十二年國教之參考。本研究 採用問卷調查法,自編「國小學童美感素養問卷」,包含「美感知覺」、「美感理解」、「美 感探索」與「美感表現」等四個向度,經專家效度、項目分析、探索式因素分析完成正 式問卷。研究樣本選取臺中市、彰化縣與南投縣共 15 所學校,五、六年級學生共 625 人,實得有效樣本 588 人。並以 SPSS 12.0 for Windows 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 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所得結果如下: 一、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整體美感素養表現中等略高 二、國小高年級女生在整體美感素養上較優於男生 三、中部地區三縣市不同居住地不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 四、城鄉發展不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 五、學校規模不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 六、強化美感探索能力有助於國小高年級學童整體美感素養之提升 關鍵詞:美感素養、美感知覺、美感理解、美感探索、美感表現

(5)

ii

Abstract

A survey study on aesthetics literacy attainment status of high grander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of central area in Taiwan

Student:Yu-Man,Lin Advisors:Yen-Shun,Wei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BSTRACT

The primary goal of 12-year basic compulsory education system is to enhance the national basic knowledge, cultivate modern civic literacy. Art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are important issues of modern civic literacy, thus aesthetic literacy for the basic accomplishment of modern citizens should possess.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will soon be implemented , it is time to examine China's human qualities and study the whole syllabus and content . The perspective of study in Visual Arts on aesthetics literacy attainment status of high grander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of central area in Taiwan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study adop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earch. "The questionnaire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s aesthetic literacy " contains four construct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esthetic understanding," " aesthetic exploration " and "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 The validity of formal questionnaires was examed by experts, item analysis and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students in public elemtary schools in Taichung City , Changhua County and Nantou County, a total of 15 schools. The participants were 625 high grade students; 588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 SPSS 12.0 for windows is used as major tool for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Central region elementary school slightly higher grad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aesthetic literacy of the students in secondary.

2. Girls on the overall aesthetic literacy in elementary grade more than boys.

3. Three city and county residence does not affect the central region elementary school high grander students aesthetic literacy.

4. R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does not affect the elementary school high grander students aesthetic literacy.

5. School size does not affect the elementary school high grander students aesthetic literacy. 6. Strengthening aesthetic exploration ability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aesthetic quality of

elementary grade school children improve.

Keywords:aesthetics literacy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esthetic understanding, aesthetic exploration , aesthetic representation

(6)

iii

謝誌

迫於趨勢重返母校進修 卻驚喜於滿載而歸 飄散雜亂的思維更清晰有序 繁忙中的得失取捨更能放下 原來 這也是一場修行 感謝指導教授魏炎順老師的身教引領 感謝黃嘉勝、葉忠達老師的悉心指導 感謝同學的相伴 感謝朋友的協助 感謝家人的支持 還有 感謝天 安排這一切 玉滿 謹誌 民國一 0 二年七月

(7)

iv

目錄

摘要 ... i Abstract ... ii 謝誌 ... iii 目錄 ... i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美感素養的意涵 ... 5 第二節 美感教育 ... 18 第三節 美感素養具體內容 ... 33 第四節 美感素養相關研究 ...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7 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法與分析工具 ... 48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取樣方法 ... 50 第四節 問卷編製 ... 52 第五節 研究程序 ... 6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67

(8)

v 第一節 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之現況分析 ... 67 第二節 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個人背景變項在美感素養上之差異的分析與說明 . 75 第三節 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各向度間之相關與對美感素養之預測力 . 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3 第一節 結論 ... 93 第二節 建議 ... 94 參考文獻 ... 97 附錄一 初編問卷 ... 102 附錄二 專家效度修正意見 ... 114 附錄三 預試問卷 ... 125 附錄四 正式問卷 ... 129

(9)

vi

表目錄

表 2-1 美感素養之定義 ... 8 表 2-2 學者對美感經驗詮釋之整理 ... 12 表 2-3 美感本質的定義 ... 13 表 2-4 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高年級之第三階段的能力指標 ... 25 表 2-5 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第三階段教材內容 ... 27 表 2-6 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六年級「視覺藝術」、「綜合性」素養指標 ... 28 表 2-7 美國紐約市二至七年級視覺藝術教學標準 ... 30 表 2-8 法國國小階段藝術課程 ... 31 表 2-9 英國第二階段藝術課程目標 ... 32 表 2-10 目標分類內容 ... 34 表 2-11 美感素養具體內容 ... 39 表 3-1 預試樣本資料表 ... 51 表 3-2 中部三縣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數 ... 51 表 3-3 正式樣本學校 ... 52 表 3-4 專家審題名單(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序) ... 53 表 3-5 美感素養預試問卷各向度、項目分佈題數 ... 54 表 3-6 項目分析總表 ... 57 表 3-7 向度題號 ... 58 表 3-8 國小學童美感素養問卷因素與信度分析彙整表 ... 63 表 4-1 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個人背景資料分析表 ... 67 表 4-2 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美感素養全問卷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 68 表 4-3 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美感知覺向度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 69 表 4-4 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美感理解向度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 70

(10)

vii 表 4-5 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美感探索向度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 72 表 4-6 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美感表現向度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 73 表 4-7 不同性別之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美感素養各向度與項目的差異分析表 .. 76 表 4-8 不同縣市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美感素養各向度與項目的差異分析表 ... 77 表 4-9 不同鄉鎮市區發展類型在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各向度與項目的差異 分析表 ... 80 表 4-10 不同學校規模之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在美感素養各向度與因素的差異分析 表 ... 84 表 4-11 中部地區國小學童美感素養各向度之皮爾遜積差相關係數摘要表 ... 88 表 4-12 預測美感素養之簡單迴歸分析法摘要表 ... 89 表 4-13 四向度預測美感素養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 ... 91

(11)

viii

圖目錄

圖 3-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 ... 48 圖 3-2 研究程序圖 ... 66

(12)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了解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之現況。本章分為四節, 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為名詞解釋;第四節 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未來世界公民應具備的能力是什麼?美國哈佛大學於 2007 年通過的通識教育課程 八大領域,將美學與詮釋性解析(Aesthetic and interprevice understanding)放居首位。 在這個科技資訊引領的時代,無關生死的美感,被全球造就頂尖菁英人才的學府列為首 要課程,由此可見,審美能力已從菁英的藝術思維轉變成創造美感生活的公民基本能 力。趨勢家 Pink 提出「藝術碩士是新的 MBA」觀點,並在《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一書 中指出,這個世界原本屬於一群高喊知識就是力量、重視理性分析的特定族群─會寫程 式的電腦工程師,專搞訴狀的律師,和玩弄數字的 MBA。但現在,世界將屬於具有高 感性能力的另一族群─有創造力、具同理心、能觀察趨勢,以及為事物賦予意義的人。 我們正從一個講求邏輯與計算機效能的資訊時代,轉化為一個重視創新、同理心與整合 力的感性時代(查修傑,2006)。 面對二十一世紀的來臨,美感、創意、愛與關懷是臺灣未來最大的競爭力。迎接感 性時代,行政院文化部積極提升全民美感素養,自 2008 至 2012 年推展「臺灣生活美學 運動」,希望能運用藝術思維與手段,建構國民社會美學基礎,並創造源源活水的藝術 美學,發展優雅的藝術環境以改善臺灣目前生活環境狀況(文化部,2012)。教育部也 在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中將「提升藝術與美感教育」方案放入未來黃金十年的教育發展 重要推動政策(教育部,2012)。國內外對美感的關注反應出人在物質富裕後對美的渴 望,Plato:「如果人生值得活,那只是為了注視美。」(劉文潭,1987)對美感的追求是 人類無法抑制的天性,人心潛藏著對美的企盼,透過美感體察生活、生命使我們對存在 充滿希望。人類有心靈精神的審美需求,然而美感素養是需要透過教育喚醒,進而培養 出來的。今日全球化的腳步、科技的日新月異壓迫得令人無法喘息,富足的物質生活下 人心卻更顯得空洞,這是物質與精神文明失調的時代,我們需要美感昇華心靈。

(13)

2 即將實施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首要目標在於提升國民基本知能,培養現代公民素 養。其中藝術與美感教育是現代公民素養的重要議題,而十二年國教實施在即,正是審 視我國人力素質,研究整體課程綱要與內容的時機。研究者身為國小老師,深感國小階 段的學童可塑性強,美感素養之教育應該要往下扎根,以獲良好之學習契機。美感素養 可以透過後天教育的引導與培育,雖然美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但是我們要能充分感受 到美,就必須先了解美感中的每一個環節,美感是一種感性的認知,若能具備美感的知 識,不但可以洞察美感對象的結構,更有助於發覺隱藏於形式下更深層的意涵。藉由教 育刺激學生對周遭事物經驗的感受性與敏銳度,以獲得美感經驗,有助於學生創造力、 自我表達能力之提升,進而自我體認、調適及人格之統整,開發人類之無限潛能。 國內目前對於美感素養的實證研究並不多,近年來有陳瓊花(2004)之《臺灣民眾 美感素養發展與藝術教育改進之研究》,針對臺灣民眾全面性的美感素養調查,之後包 含潘惠雯(2005)、黃紫雲(2005)、潘金定(2006)、朱雅華(2009)、張瑋真(2012) 的研究都是根據陳瓊花(2004)研究所編制的問卷為基礎,對不同對象進行調查。目前 並無特別針對國小學童設計問卷進行美感素養調查的實證研究,且美感素養的內涵會隨 時代變遷而改變,故本研究採較新之觀點,融合現今社會之脈絡,自編適用於國小學童 美感素養之問卷以進行調查研究。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於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目的與問題如下:

壹、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可分為下列三項: 一、探討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之現況。 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在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的差異情形。 三、探討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各向度間之相關。 四、探討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各向度對美感素養之預測力。

貳、研究問題

根據前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進行下列問題探討:

(14)

3 一、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美感素養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在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之差異情形為何? 三、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各分向度間之相關情形與為何? 四、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各分向度對美感素養之預測力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題目為「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現況調查之研究」,茲將相關名 詞界定如下:

壹、中部地區

本研究所指之中部地區為臺中市、彰化縣與南投縣等三縣市。

貳、國小高年級學童

本研究所指之國小學童係指一○一學年度在學之國小五、六年級學生而言,不包括 特殊學校及特殊班級的學生。其學齡層在十一、十二歲之間。

參、美感素養

美感素養一詞在本研究中限指視覺藝術範疇中的美感素養。Parsons(1990)認為個 體與美感事物的互動,是個體據以合理的了解藝術的條件或能力。是指個體為因應美感 情境需求,長期與美感對象互動所累積具備的條件。包括了認知、技能及情意三方面, 美感素養有程度差異性,美感素養具有成長發展的連續性,其內涵亦隨時代社會變遷而 改變。

肆、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問卷

本研究之美感素養問卷共分為四個向度,在「美感知覺」向度包含「敏銳的觀察力」 與「開放心靈」等兩個項目;在「美感理解」向度包含「形式之美」與「作品意涵」等 兩個項目;在「美感探索」向度包含「積極態度」與「探究精神」等兩個項目;在「美 感表現」向度包含「生活實踐」、「口語文字表達」與「多元創作」等三個項目。 本問卷總計 38 題,受試者於問卷得分越高,代表受試者美感素養越高;反之,則 代表其美感素養越低。

(15)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探討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之現況與關係,雖力求研究能得到完 整現況,但仍有下列幾點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國小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發展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 養問卷」使用對象界定於國小五、六年級之學生。故研究結果在推論時,以國小五、 六年級學生為限,無法擴至其他年級。 二、研究地區: 本研究以中部三縣市包含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為取樣地區。本研究因人力 與物力之限制,故僅以立意抽樣方式選取 101 學年度之臺中市、彰化縣與南投市國 民小學高年級學生做為調查對象,未包含其他縣市學校,因此研究結果的有效性僅 限於此三縣市之公立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

(16)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欲了解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之現況,針對美感素養的內涵、美 感教育相關論述與相關研究之探究做為本研究文獻探討內容。本章第一節由美學出發, 探究美感與美感素養之意涵;第二節從教育理論探討美感素養所包含之層面,以及國內 外現行之視覺藝術教育課程綱要;第三節提出美感素養之具體內容;第四節探討美感素 養國內外相關研究。希望透過文獻的整理與分析,建立本研究的立論基礎。

第一節 美感素養的意涵

本研究欲探討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美感素養現況,美感素養之意涵是美感素 養的重心,故本節探究何謂美感素養,以及美感素養包含了哪些內容。

壹、 美感素養意義

研究者從美學的角度分析美感的定義,並參酌國內外學者對素養的定義,歸納出本 研究對美感素養之定義。 一、美感的定義 「美感的」(aesthetic)一詞源於希臘文,意指感覺的認知,不同於理解的認知。 Tatarkiewicz 認為在早先的世紀裡,各種用來形容對美的情緒感應之詞並不統一, 直到 1735 年德國 Baumgarten 將感覺認知(Cognitio senstiva)視為美的認知而提出 以 Aesthetics 稱呼感性認知的學問,自此 Aesthetics 美學和 aesthetic 美感才進入近 代的語言中。美感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Aristotle 認為:美感是人的一項特徵, 它只屬於人,人從視覺和被知覺到的和諧中感受到快感(劉文潭,1987)。Schiller 主張,藝術的產生是人類脫離動物界的最後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標誌(徐恒醇, 1987)。 美感是在某些主客體條件配合下才能體現於經驗中,美本身並不單獨存在,必 須依存在自然物質的客體中,美感則發生在人。六朝姚最提出「心師造化」、「立萬 象於胸懷」。唐朝張璪主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Hume 認為:美不是事物本身

(17)

6 的屬性,它存在於欣賞者心理,是主觀的感受,人心的特殊構造使我們感受到美。 Plato 認為美不在物象中,而是在理念中,為了知覺到理想的美,Plato 給靈魂規定 出一種特殊能力。Plotinus 受 Plato 影響提出體驗美感的先決條件是:心靈的能力。 據此 Plotinus 提出「除非靈魂本身使其為美,否則見不到美」。Hegel 認為:美是理 念的感性顯現(劉文潭,1987)。朱光潛(1990)認為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 在人心,人不能完全憑心靈製造出美來,它是新物婚媾後產生出來的。劉昌元(2008) 認為美感是指欣賞某對象時所獲得的一種快感或滿足感;美感主要由視聽兩種感官 獲得,是在知覺過程中直接獲得的快感;不只是感官上的滿足,它也涉及較高的心 靈或精神活動。曾昭旭(1987)認為,美是一種形而上的境界,落到客觀世界之上。 施瑞萍(2002)對於美感有更進一步的看法,他認為:「美感是指具有一定審美能 力、審美觀點、審美標準的主體,在客觀存在者的美的事物刺激、感染後,引起的 主觀內部體驗、欣賞和評價,是一種賞心悅目和怡情的心理狀態」。 綜合上述,追求美是人的天性,美感必須在主客體的條件配合之下才能產生, 主體須持開放的心靈與美感對象互動方能體驗到自由愉快的感受,並且應充分了解 美感對象,才能感受蘊含於其中的美。 二、素養的定義

「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簡稱 UNESCO)、「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 簡稱 EU)與「經濟 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 OECD)等國際組織都強調「素養」的重要,特別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進行 「素養的界定與選擇」研究,期盼能做為各國進行課程改革之參考,以協助個體獲 得「成功的個人生活」,建立「功能健全的社會」(蔡清田,2011)。 「素養」是在外部情境觸動要求下,牽動個人內部情境心理結構的認知、技能 與情意態度價值動機等層面的行動條件,以回應情境要求的任務行動。個體為了發 展成為一個健全個體,必須擁有未能因應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欠缺的知識 (knowledge)、能力(ability)與態度(attitude),「素養」不只是知識,也不只是 能力,更有態度的意涵,「素養」更不只是知能(literacy),而是在知能之上,再強 調態度的重要性(蔡清田,2011)。在教育的情境中素養是可教、可學、可評量的。 知識是素養的基礎,能力則為知識應用在問題解決的技能過程,情意態度價值判斷 則是行動的重要條件(洪裕宏,2008)。

(18)

7 「素養」在中文的解釋意涵長期、自然、累積所形成的精神與氣質並且隱含著 道德和價值觀念。《辭海》中:「謂平日之修養也。」《漢書》李尋傳:「馬不伏櫪, 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張一蕃(1997)對於素養一詞加入價值判 斷,認為素養應是:個人與外界作合理而有效的溝通或互動所需具備的條件。「外 界」包括人、事及物。「合理」即蘊涵客觀的價值判斷。「有效」則意味著素養的水 準是可以有程度性差異的。「條件」則包括了認知、技能及情意三方面。 綜合上述國內外文獻關於素養意義之探討,可見素養的意涵為:素養是個體 長期為因應生活情境需求所累積的條件,包括了認知、技能及情意三方面,而素養 是個體與外界互動的過程,具有程度差異性以及社會與時代意義的脈絡。 三、美感素養的定義 本研究欲探究國小學童美感素養現況,故以下將由國內外學者對美感素養的看 法來定義本研究之美感素養,茲將各學者觀點整理如表 2-1:

(19)

8 表 2- 1美感素養之定義 美感素養之定義 學者 美感素養定義 Clinard Foster (1998) 使學生能夠參與辨識反省藝術經驗的技術、知識及心智習慣。 Parsons(1990) 美感素養為個體與美感事物的互動,是個體據以合理的了解 藝術的條件或能力。 黃壬來(2003) 藝術素養係指對各種藝術形態的認知、分析、評斷、情意與 創作,這些藝術形態包含涉及美感的人類活動及產品。藝術 素養可說是個人對於藝術的解析、判斷與表現能力的綜合體。 陳瓊花(2004) 美感素養的向度及內容分析界定如下:藝術知識;藝術的表 現技能;對藝術的態度;參與藝術的習慣。 鄒方淇(2007) 審美素養是藝術領域中的一種能力,是為個體與美感事物互 動所需的知識或技能,並包含個體對美感對象的態度以及參 與實際行動的面向。 羅美蘭(2009) 在藝術教育領域的視覺素養指的是理解與運用圖像的能力, 這些能力包含以視覺方式思考與解決問題,藉由視覺語言進 行新經驗的獲得與新知識的學習,並且能夠使用任一視覺修 養來表達自己的能力。而審美素養即是以美感經驗為先決條 件所發展的視覺素養。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對美感、素養以及美感素養之探究,本研究將美感素養定義為:個體 為因應美感情境需求,長期與美感對象互動所累積具備的能力。並且具有以下四種 特性: (一)包括了認知、技能及情意三方面; (二)美感素養有程度差異性; (三)美感素養具有成長發展的連續性; (四)其內涵亦隨時代社會變遷而改變,具有社會與時代意義的脈絡。

貳、美感的內涵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學童美感素養之現況,故須深入探討美感之意涵。 一、美感形成的起源 在人類最早先的社會中,美感是如何形成的?對於美感形成的起源,黃椿昇 (2005)分為二類,第一類是為藝術而藝術,以心理學為根據,從人類精神上的衝 動來解釋藝術的起源,可分為遊戲衝動、模仿衝動、自我表現衝動。第二類是為人

(20)

9 生而藝術,以社會學為根據,從人類真實生活內容來解釋藝術的起源, 可分為宗 教說、勞動說、裝飾說。此外,劉文譚(1987)以 Freud 的心理分析觀點提出「慾 望說」作為美感形成的起源。以下將七種對於美感形成起源的觀點一併探討。 (一)遊戲衝動 Kant 主張有關美的創造是來自遊戲的本能,這種精力的消耗,本身 是一種快感和享受,這是和生活中的實用性質不相關的。Schiller 認為 遊戲時過剩的精力流露出來,當這種過剩精力表現在人身上,感性衝動 和形式衝動就融合為自由的遊戲衝動,也就自審美的遊戲衝動,藝術即 導源於此。Lange 主張遊戲是孩提時代的藝術而藝術是形式成熟的遊 戲。Hirn 認為遊戲是會在精力後而消失的,遊戲的目的在遊戲結束時就 宣告結束,但藝術卻會留在人們的記憶。 (二)模仿衝動 忠實地描繪自然與人生,自古希臘哲學家 Plato、 Aristotle 都是此 學說的支持者,Aristotle 主張人從孩提時後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和禽獸 的分別之一,就在於人最擅於模仿,它們最初的知識就是從模仿得來, 人對於模仿總是感到快感,模仿乃是人的天性,人不論看見什麼東西都 喜歡依樣畫葫蘆。Tarde 認為模仿在沒有障礙時,是以幾何級數傳播的, 而且在傳播的同時我們不只是單純傳遞我們所接收到的內容,必然會受 到自我觀念的影響而有若干變化,這種模仿可視為一種創造或發明。藉 由模仿我們可以更貼切的表達想法或感受。 (三)自我表現衝動 人類有種想要將情感表達出來的本能,從小孩子喜怒哀樂都毫不隱 瞞地表現出來可為證明,英國詩人 Carpenter 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自我 的表現,人類的生活越接近自我表現,就越有價值越有意義,反之若我 們隱藏著自我情感而活著,那就不能算是生活,充其量只能算是生存罷 了。Tolstoy 就主張藝術起源於感情傳達的需要。中國藝術史上也以自 我表現為主,「逸品」的風格便具有豐富的自我表現意涵。人類是情感 的動物透過藝術表現自我、交流情感,藝術起源於自我表現衝動的觀點 是合理的解釋。

(21)

10 (四)宗教說 英國學者 Read 說:我們緬懷過去,就會發現藝術與宗教攜手從史 前幽暗深處走了出來。對初民而言,宗教與藝術並無分別,我們觀看人 類原始社會的生命經驗中許多活動都是宗教行為,也可以說是藝術活 動,「巨石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宗教儀式的遺跡,以現代的觀點來看, 是神祕的地景藝術,西方中世紀時期的繪畫多是為神服務,中國廟宇的 精緻雕刻、節慶的迎神賽會,宗教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結合,美就誕生其 間深深影響我們。 (五)勞動說 為了生活就必須勞動,勞動過程中的行為就形成了藝術。Hirn 認為 最原始的舞蹈並不是單純的藝術行為,以北美印第安人的舞蹈為例,就 是為了狩獵而練習的動作。藝術來自勞動生活中非目的性的創作,換言 之,有目的性的勞動自然是藝術,但無藝術目的性的勞動,藝術依然是 可能伴隨著勞動而產生。 (六)裝飾說 裝飾是人類基本的慾望也是本能,它兼具實用與審美兩種功能,在 初民的生活中裝飾是件生活中重要的事,泰雅族的紋面就是代表,紋面 是身分的象徵,也是對美的需求,原始民族的器物裝飾並不完全是實用 目的,他們會依自己審美的需求使器物更美觀 。 (七)慾望說 Freud 心理分析的觀點著眼於美的緣起,他認為藝術起源於人生慾 望的不滿足。在「詩人和白日夢的關係」這篇論文裡一開始就指出,愛 幻想並不是詩人的專利,而是人類的天性,當人表面上放棄掉某種樂趣 的時候,他必在暗地裡以另一種樂趣去代替。藝術家就是愛作夢陣營的 代表之一,藝術家因為擁有幾套常人沒有的本事,懂得如何應用高明的 技巧、適當的媒介並利用變形偽裝手段,不著痕跡的把自己的白日夢或 幻想加以公開的表現,甚至還得到大眾的激賞,所以藝術家他們能把私 密的幻境變做大眾的樂園,使得大家可以無所顧忌的樂在其中。不滿足

(22)

11 的情緒在現實生活中被壓抑時,唯有躲進夢境中,才能自由地呈現,在 現實生活中能絕對解放宣洩的形式,就是藝術。 從上述七種美感形成起源的觀點可知,美感是人類內在生命的動力,也正因美 感是人類基本的慾望與本能,使人們很自然地追求美的事物並享受其中,而藉由對 自然的模仿已能更貼切的詮釋心中的世界,透過對美的表現傳達自我的想法與感受 甚至解放被壓抑的心靈,人類的美感能力也因此而獲得提升。 不論是從心理學或是社會學的觀點出發,心理學和社會學都是以「人」為中心, 討論和「人」有關的一切,以及人與人之互動產生的多種面貌。而美感又是專屬於 人類,故美感形成的起源說提供研究者深入瞭解國小學童之美感素養內涵,例如, 國小學童可能在創作母親節卡片的過程中,觀察母親或其他人喜歡的物品,搜尋可 用的材料,或與他人共同討論,除了創作出母親卡,更是一件「美」的作品。整個 從美的感知開始,美其實都離不開我們的生活範疇,因此更使探討國小學童之美感 素養深具意義。 二、美感經驗 陳瓊花(1995)認為美感經驗是人們在審視對象時內心所經歷的一種經驗,兼 顧了主觀與客觀的關係,是一種主體與客體合一的歷程。美感主體是作為主動的、 內在的、意向之起點的、判斷的行為主體,主體經由與美感對象日積月累的互動產 生認知與情感層次的連結即所謂的美感經驗,這些過往的經驗將是牽動著主體思考 與美感對象連結互動的關聯。十九世紀前半期,美是美學的主要概念,但 Tatakiewicz 認為到了後半期,大部分有關美與藝術的著作都具有心理學性格,它們的主題通常 是人類對美和藝術的感應,即是美感經驗,研究者將美學中有關美感經驗的討論整 理如表 2-2:

(23)

12 表 2- 2學者對美感經驗詮釋之整理 學者對美感經驗詮釋之整理 學者 對美感經驗詮釋內容 Aristotle 1.這是從注視或傾聽中得到的強烈快感經驗,人很難擺脫掉它。 2.這種經驗使意志中止。 3.這種經驗具有各種程度的強度,而且經常過度,但是即使過度卻不遭 人厭惡。 4.這種經驗只屬於人。 5.這種經驗源於感官,但不全靠它們的敏銳。 6.這一類的快感源於感覺本身而非聯想的。 Kant 1.美感經驗是非概念性的活動。 2.審美快感是當對象的形象與觀者的心靈相契合時,引發想像力與理解 力的相互協調與自由活動所產生的快感。 3.美感經驗具有極特殊的普遍性,雖然並沒有普遍性的法則來決定哪些 對象能使人產生快感,但人與人之間有一種先驗的共同感受或共感力 所以有理由去期待某一對象能使某人產生快感,也必能使其他人產生 快感。 Schopenhauer 從形上學的思考出發,美感經驗只是一種關照,當人採取了觀賞者的態 度,停止思考來源和目的,只是全心關注,讓所關照的事物充滿意識, 沒有觀看者與被觀看者的區分,進入忘我的狀態。 Dewey 美感經驗是生活經驗中的一部分,是一種親身體會的直接經驗,但具有 其獨特性。「美感經驗」乃是「完整經驗」(an experience)的極致表現, 所謂的「完整經驗」是指當經驗的主體沈浸於某事件中,真誠專注的參 與,使自己的理性與感性相互融合,成就了一種具統一性質的經驗,並 於經歷過後,具有自足與完滿的感受。 Beardsley 美感經驗本質上是滿足喜悅的,換言之,它會引發持續的歡愉,是經驗 發展的一部分,而最後的滿足與完成則在經驗結束之後迴盪著。他提出: 美感經驗有五特徵: 1.注意力集中於對象的表象、形式或意義。 2.具有某種強度:強度在此指的是經驗集中於狹小的領域,並不一定表 示經驗帶有很強的情感性質。 3.融合:即各部分的關係都整合得很好。 4.完整:經驗中的元素所引起的衝動或預期被經驗中的其他元素所牽制 或消融,最後達到或享受到某種程度的平衡與終結。 5.具不同程度的複雜性:審美對象本身決定審美經驗的複雜性。 Csikszentmihaly 1.行動和知覺的融合:注意力集中在活動上。 2.刺激範圍的限制:未察覺過去與未來。 3.自我的遺忘:忘卻自我意識,超越自我界限。 4.行動的控制:充足的技巧迎接挑戰。 5.經驗本身即目的。 Fenner 美感經驗的三種關聯性,第一是個體對過去經驗的回憶;第二是美感對 象所具有的元素,引起了主體的情緒感覺;第三是指主體在經過思考之 下,與客體所做的連結或互動。並提出五種美感特質經驗的標準: 1.對象的牽引:藉對象屬性的牽引,使人的注意力聚焦於正在進行或已 經投入的事物中。 2.感到自由:超脫利害關係感受到放鬆與和諧,擁有自由抉擇的感覺。 3.超然的感情:在情緒上與欣賞的事物保持一些距離。 4.主動的發現:人主動接受多樣化潛在衝突刺激物的挑戰。 5.整體性:從分散和分裂性的情感影響中,恢復到情感的整體性,而後 產生一種相應的滿足。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洪詠善(2008:41) 、陳瓊花(2004:27)、劉文潭(1987: 414-429)、劉昌元(2008:30-33,119-124)。 從表 2-2 可知,人是美感主動判斷的行為主體,人們經由與美感對象日積月累

(24)

13 的互動產生認知與情感層次的連結而產生美感經驗,這些過往的經驗將是牽動著主 體思考與美感對象連結互動的關聯。人們日常生活中超脫個人利益選擇性的關注美 感對象,當人們凝神專注於美感對象時,情感被觸發,記憶被喚醒,並同時進行理 解,而產生強烈的愉快、感動、心靈豐富、自在的經驗,美感經驗的核心是美感知 覺,除了個體認知理解的能力外,同時強調情感層面。 三、美的本質 審美客體是作為被動的、外顯的、意向之目的、受造的產出品,作為審美客體 者,其本質為何?應具備的條件為何?究竟美是什麼?一般字典對美的定義為:給 感官帶來快感或提升心靈或精神的性質。古今中外學者對美的定義眾說紛紜,研究 者整理諸多學者對於美感本質的定義,如表 2-3: 表 2- 3美感本質的定義 美感本質的定義 學者 內容 畢達哥拉斯學派 美是在於各部分之間的對稱和適當的比例,是在數量關係上展現出和諧的關係而造成美。 Aristotle 基於構成美的基本性質為秩序、對稱和明確性而提出:美在於大小和秩序。 Aquinas 美與善根本是同一的,但是善涉及慾望,美指涉及認知官能,凡是一見到就使人覺得愉快的就是美的東西。美包含三個條 件:完整或完滿、適當的比例或和諧、明亮或清楚。 da Vinci 美感完全建立於各部分之間神聖的比例關係上,各特徵必須同時作用,才能產生使觀者往往如醉如痴的和諧比例。 Hogarth 最美的線形是蜿蜒形的曲線,因為它最符合寓變化於整齊的原則。 Kant 美不涉及利害計較、欲望和目的,也不涉及概念或抽象思考的結論。美在形式,不涉及內容意義,一涉及內容意義,美就不 是純粹的而是依存的。 Santayana 美是積極的、內在的與客觀化的價值。 Hegel 美乃是絕對的觀念顯現在其感覺的外表之中。 Jacques Maque 視覺物的美感表現在形式上。那以某種次序排列的色彩所覆蓋的平面,就是具有美感重要性的層面。這些視覺元素:輪廓與 線條、形狀與色彩、光線與質地、構成物品的形式。在美感上, 形式才是重要的部分,我們要尋找刺激並維持觀者整體的、非 利害關係的注意力的原因,就必須由物品的形式下手。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歐聖榮(2005:6-7)、劉文潭(1987:287-288)、劉昌元 (2008:56)。 從表 2-3 可知,美必須寄託於某事物才能存在,而所有的事物都有其特殊結構,

(25)

14 我們要能感受到美就必須先充分了解此結構中的每一個環節,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 蘊於其的美。關於美的本質多數學者是由客體形式來討論,不涉及內容意義,美由 色彩、線條、光線、形狀等視覺元素構成,而元素間彼此作用產生比例、大小、對 稱、和諧、完整、統一、變化等原理,都是美的客觀條件。 四、美的形式 美感是由客體的形式所誘發來影響主體的美感認知與情感,Arnheum 從完形主 義出發認為視覺將作品視為一個動力均衡的知覺場,藝術作品必須藉著形式將內容 予以知覺形象化,形式中的各種元素如形、色、光線、空間等各有其動力,各元素 動力間交互作用,組成了完形的動力結構(林群英,2004)。以下將分述美的形式 中的元素以及各元素交互作用的原理: (一)元素 1.線條:線條是視覺元素中最基本卻又最不受限制的,線由點組成,延伸 面,再擴張為空間,簡單的元素但給人無限想像的空間。 2.色彩:色彩是所有元素中最能引發情緒的元素,涉及心理意涵也具有象 徵性。 3.光線:視覺世界中因為有了光線才能顯現色彩與形體。而當光線改變時, 物體、色彩將隨之改變,更能營造多變的氣氛。 4.形狀與量塊:形狀是在一空間裡已連續的線條包圍形成的輪廓,量塊則 是三度空間的實體。形狀與量塊是一體兩面的元素,物體 會隨光線及觀看者的角度、視點的不同空間由二度間的形 狀變成三度的量塊,形狀與量塊在不斷的變化中形成不可 預期的圖示與新的關係。 5.質感:即肌理,屬於觸覺特性。厚重、平滑、粗造等不同的質感可以引 發不同的視覺心理作用而構成不同的美感經驗。 6.空間:所有的物質皆存在空間裡,藝術的空間概括分為三種: (1)圖示空間:指涉及形狀與空間在平面上的交互作用,馬諦斯 的剪貼藝術就屬此類空間。

(26)

15 (2)錯覺空間:原始藝術、兒童畫的層列法,古埃及藝術的重疊 形狀法,文藝復興時的透視法,林布蘭以光線象 徵空間都是製造錯覺空間的手法,中國傳統畫中 的散點透視,更是時間、空間自由的延伸。 (3)真實空間:雕塑、建築關乎真實空間涉及到時間與動感,在 虛實間遊走。 (二)原理 1.統一與變化:一件事物必然包括多種元素而有多種變化,無論是強烈 或是細微,都必須適當的統一才不會雜亂無章;相對 而言,如果沒有變化的原理就會顯得單調乏味,通常 是統一與變化交互作用以達到完整和諧。 2.律動:即節奏,流暢之意。將形、色等元素反覆、重疊、錯綜、轉 換鄧靈活的安排,造成週期性、規律、有秩序的間合。 3.平衡:將兩種對立的力量加以統合的結果,是宇宙潛在原本具有的。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平衡的,唯有如此,萬物才能共生共榮,平 衡涉及概念與心理的反應,失去平衡,會使人產生心理得不舒 服。 4.比例:比例涉及到整體中的每一部分與整體的關係,自古希臘以來 比例就是美的重要形式,適當的比例與人和諧之感。 5.強調:凸顯事物中被認為重要的部分,以求讓欣賞者一眼就看出, 將欲強調的部分給予強烈的色彩與光線或誇張的手法都可以 使人注意到它,強調經常以對比的元素呈現,強化事物的內 在動力。 6.漸層:具有一定秩序的自然性序列,是一連串的類似。他是衡量變 化的一種量尺,如大小、寬窄、濃淡的系列,能使人產生暢 快的美感。 7.反覆:同一元素不斷的連續下去,是變化中的統一,反覆給人單純

(27)

16 的美感。 元素、原理間有時是相通、一體兩面的,一件完美的事物絕不可能只 靠單一元素或美的原理就能達成,必須是各元素、原理間互相作用的結 果。漢寶德(2004)認為美感的核心是形式的美,從古典到現代形式美一 直是談美的主流。人們若能具備美感形式的知識,不但可以洞察美感對象 的結構,更有助於發覺隱藏於形式下更深層的意涵。 五、美感對象 審美的客體對象在哪裡?睜開雙眼,美無所不在,以下將美感對象分成三種說 明: (一)自然美 中國傳統繪畫中取材最多就是自然,宗炳《畫山水序》中的「臥遊」、 「澄懷觀道」都是主張人在自然中領悟人生,傳統中國繪畫以山水畫為 大宗,是採自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觀點,自 然的地位最高,一切師法自然。《莊子,知北遊》有云:天地有大美而 不言。大自然擁有豐富的事物,變化多端、不易捉摸,只要能細細品味, 將能獲得內心的滿足愉悅,提升生命意義,甚至引發人思索宇宙真義。 (二)藝術美 雖然各種事物都能引起美感經驗,但是藝術有著與其他領域不同的 獨特性質。Parsons 認為藝術位於眾多領域的交會之處,藝術的獨特在 於沒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卻能因應生活中任何層面、任何問題,藝 術就像自然語言一樣千變萬化又普及各地,語言和藝術都會延伸其意義 汲取當代或隱或現的各種發明和媒材,從過去到未來不斷演變(蕭炳 欽,2003)。Smith 認為雖然各種事情皆能引起美感經驗,但成熟的、嚴 肅的藝術家的作品仍比其他事物更能激發與維持美感經驗,也比較有深 度(滕守堯,2000)。透過藝術的美感經驗更能讓人獲得一種內在的滿 足,使人進入忘我的境界。藝術家將他的情感、思想以藝術品的形式表 達出來,使我們可以透過藝術品來感覺和理解,經常接觸藝術可以擁有 敏銳的知覺,使我們思索、反省、批判,不只是愉悅。

(28)

17 (三)生活美 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都可以使人產生美感,漢寶德(2004)主張 可以從生活中的小器物培養美感,他認為生活器具之美是沒有內容的, 其內容即為其功能,所以很單純,容易呈現純粹的美。Dewey 重視日常 生活經驗,但是美感經驗與一般生活經驗不同,要符合美感經驗的原則 與要素,並且該經驗的目的為引發一種愉悅或滿足的經驗,方可說是美 感的經驗(楊忠斌,2009)。用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留心生活 周遭大大小小的事物,就能體驗生活之美。 綜合上述,無論是自然美、藝術美或生活美,其實都是人與環境的互動。張開 雙眼周遭事事物物的影像盡入眼簾,但那只是看,美感的建構必須啟動敏銳的知覺 去探索,對眼前所見的一切加以注視美感才能無所不在。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美感素養現況,須先探究美感素養 之意涵,本節首先討論美感、素養與美感素養之定義,接著探討美感的內涵,美感 的內涵包括美感形成的起源、美感經驗、美的本質、美的形式與美感的對象,其中 美感經驗可以說是審美的主體,亦即美感的發生在人。而審美的客體可分為美的本 質、美的形式與美感對象來探討,此三者皆由客體的形式所誘發來影響主體的認知 與情感。當然這些美感的客體並不會主動影響主體的認知與情感,而是在主體與客 體的互動當中,主體因客體的出現而產生美感,形成主體的美感經驗。本研究所定 義之美感素養,即是產生美感經驗的個體因應美感情境,或與美感對象互動所累積 具備之能力,這些能力包含認知、技能和情意。而美感素養有程度的差異性,也具 有成展發展的連續性。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國小高年級學童,期望透過實證研究, 了解國小學生的美感素養現況,以及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生在美感素養現況上是否有 差異。 從美感的詮釋來看,美感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是指感覺的認知,但不同於 理解的認知,而是個體對於外在「美的事物」的「知覺」。換言之,是人類主觀的 「知覺」到客觀的「美的事物」,是主體與客體之間互動與連結,而在人類產生的 內在感受。對國小學童而言,美感素養中的認知與情意面向,可以探討國小學童對 於美感客體對象的覺察能力,例如,學童對「美的事物」的覺察力或感受力如何? 或者對於「美的事物」的形式或內容理解能力如何?學童對於「美的事物」的探究 精神又是如何?因此,個體應具備美感素養包含探索美感對象的探究精神與積極的

(29)

18 態度,以及敏銳的知覺力以察覺美的存在,透過對美感對象形式知識的建構體察形 式美,而感受隱藏於形式下的意涵,並且透過口語文字或多元創作的方式表現於生 活中。

第二節 美感教育

本研究探討中部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美感素養之現況,美感除了與生俱來之能力, 更可經由後天之教育習得。陳瓊花(2004)認為要能獲得美感的感受,其關鍵在於主體 與美感對象的互動,主體必須具備某些條件與能力。主體所應具備的條件與能力即是美 感素養,美感素養的內涵可從著眼於美感能力培養之美感教育中建構,故以下將由美感 教育相關論述與國內外視覺藝術課程標準來探討美感素養之內涵。

壹、美感教育相關論述

美感既可以透過後天的教育而成長,故國內外諸多學者對於美感教育皆有精闢之見 解。以下將討論美感教育的相關論述,包含美感教育的意義,美感教育的價值、功能與 內涵。 一、美感教育定義 最早提出美感教育概念的是 Schiller,他主張人類在感覺、悟性和意志之外還 有一種美感官能,針對這種美感官能的教育稱為美感教育。Henery Barnard 主張美 感學習是普通教育的一環,要求教師們利用音樂、線畫、吟唱和自然界的研究以發 展學生對藝術、文學、自然與人日常生活的美、和諧與秩序的感性(邱兆偉,1992)。 M. V. Henting 主張美感教育在透過美感教材符號系統之理解,發展掌握世界的能力 (楊深坑,1989)。陳瓊花(1990)認為美感教育是藉由經驗對象的過程,強化個 體的感覺、知覺與思辯能力的教育。林曼麗(2003)認為美感教育是一種感知教育, 不同於理性的分析與判斷,也不同於知識的吸收與堆砌,其目的是人與環境互相關 係之自覺。李雄揮(1979)認為美感教育是研究如何使受教者易於獲得美感經驗, 而能時常沐浴於美的感受之中。綜合上述,美感教育是追求美的感知活動,教授美 的感受能力,使受教者獲得美感經驗。美感教育的範圍極廣,凡能引起美感經驗的 對象都是美感教育的範疇,雖然各領域都能進行美感教育,然而 V. Lanier 認為美的 經驗是視覺藝術所特有,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陳伯璋,1988)。故本研究針

(30)

19 對美感素養進行探討之美感教育採狹義定義,限指透過視覺藝術教育所培養之美感 能力,本研究之美感教育相關論述皆以視覺藝術的觀點進行探討。 二、美感教育的價值與功能 美感教育的價值與功能決定了美感教育應行之方向,楊深坑(1998)認為美感 教育的價值有: (一)美感教育包含知、情、意、行的陶冶,及社會文化的批判與認識。透過 美感教育超越認知與意識型態的侷限,從而開展一種曠達宇宙與人生的 新格局。 (二)美感教育藉著透過藝術以及各種自然與人文的教材分析與批判,可提升 個人感性與知性的敏銳度,有利於實踐智慧之培育,以期提升生活境 界,促進文化健全發展。 Michael(1983)認為視覺藝術教育的目的是體驗與了解藝術本身的經驗,這些 經驗本身是值得學習的,而視覺藝術教育也可以成為一種工具或表達方式,他提出 視覺藝術教育的八大功能如下: (一)視覺藝術是一種溝通方式。人類生活的基礎是符號,一是直接的視覺符 號,一是間接的文字符號,人類視覺引進美與創造之智慧形成經驗,其 所發展出的溝通方式是其他方式所無法替代的。 (二)視覺藝術是一種表達方式。透過創作可以表達語言所難以表達之經驗、 構想、感受、知覺,使情緒得以解放而能正面解決問題。 (三)視覺藝術是一種知覺的敏感度。人類多由視覺認識世界,藝術使我們必 須真正去觀察事物,從而提升知覺敏銳度。 (四)視覺藝術是一種美的覺醒。視覺藝術能培養美感,使我們知道如何去選 擇美的事物。 (五)視覺藝術是一種知識與了解。藝術的認知使我們能發展理解力與內省 力,使我們了解世界,豐潤我們的感覺。 (六)視覺藝術是一種創造力。所有的藝術品是作者獨特、有個性之創作,是 獨一無二的,藝術能開啟無限的創造潛能。 (七)視覺藝術是一種技能之發展。藝術可促使手眼協調使技能得以發展。 (八)視覺藝術是生活和教育的平衡。教育使人能生活,而藝術則使生活更和

(31)

20 諧而圓滿。 Eisner 認為藝術教育有四大目的(郭禎祥,1998): (一)讓學生體驗到把觀念、意象、情感呈現為藝術形式,是怎麼一回事。創 作經驗使學生實際接觸藝術,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藝術作品與藝術家的成 就。 (二)培養學生在藝術上、生活上有察覺審美特質的能力。藝術教育幫助學生 從美學標準來認識世界,使在討論藝術作品或情境時,能深入敏銳提出 自身看法。 (三)能讓學生了解藝術所呈現的內容與形式,與藝術創作的文化、時代背景, 兩者間有密切關係。 (四)透過藝術創造的過程似乎能培養一些重要的態度,包括:願意想像未來 的可能性。樂於探索情勢未明的情況,願意冒險用尚未成熟的辦法解決 問題。有能力察覺與接受藝術所呈現的多重觀點與解決之道。 綜合上述,美感教育除了具有社會與道德的價值外,更有心靈教育的功能,雖 然美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但是仍要透過後天教育的引導與培育,藉由教育刺激學 生對周遭事物經驗的感受性與敏銳度,以獲得美感經驗,有助於學生創造力、自我 表達能力之提升,進而自我體認、調適及人格之統整,開發人類之無限潛能。 三、美感教育的內涵 美感教育即所謂以學科為取向的教育(林曼麗,1990),DBAE(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課程是近二十年現代藝術教育的主流,即使是強調多元、整合的後 現代藝術教育中,仍具有典範價值而融入於當今藝術教育。八○年代由 Eisner 等學 者提出了「學科本位藝術教育」,因二次大戰後美俄的冷戰社會強調技術效率故取 代了以往由 Lowenfeld 以兒童中心的「創造性取向」的藝術教育理念,DBAE 課程 強調美術學習乃是一種複雜的學習形式,並非自動成熟的結果,兒童美感發展不僅 由內而外也需由外而內,主張反覆努力的練習、探討,是獲得藝術創作技巧與認知 美感能力必要條件,課程內容分四個領域:美學、藝術評論、藝術史、藝術創作。 (一)美學:美學屬哲學的一支,探討美的本質、審美態度、審美經驗,藝術 的意義與價值。在美感教育裡,美學問題的思考不著眼於結果而是在過 程中的探索,經由表達什麼是美,逐步建構美學觀。

(32)

21 (二)藝術評論:藝術評論是以語言、文字、口語對話等方式對藝術作品從審 美的立場加以描述與評價,在此互動過程中提昇對藝術的了解與欣賞。 藉由評論美感對象建立藝術批判的能力。 (三)藝術史:藝術史著重於藝術作品創作的時代與文化脈絡,如:作者、時 代、文化背景、地點、創作目的、風格流派、符號意義。經由外在脈絡 的訊息,提昇對藝術作品意義之分析詮釋。 (四)藝術創作:藝術創作是經由觀察、慎思、有技巧、及具想像力的運用工 具或技術,從事不同媒材與形式的歷程,經由不同形式風格的創作經驗 能累積創作的知識與技能。 M. Barkan 主張藝術的認識與學習,必須要重視美術史與美術批評的學習,並 提示美感教育的重點有三(林曼麗,2003): (一)藝術的內容是教材的主體。 (二)重視批評語言的訓練。 (三)養成藝術的判斷力。 基於以上三點,未來美術教育課程開發應重視: (一)建立理解與判斷藝術的教學基準。 (二)幫助兒童發現藝術作品的意涵。 (三)教授美的感受力。 Eisner 提出藝術批評時應探討(郭禎祥,1991): (一)美感經驗:注意作品的形式及其理念所給予的感受。 (二)形式:注意藝術作品中整體與部分的形式結構。 (三)素材:分析素材的視覺特性。 (四)主題內涵:了解作品中的主題意義。 (五)圖象意義:了解作品中圖像的象徵意義。 (六)脈絡:了解作品產生的背景及其在美術史中產生的地位。 而在創作領域有四項應具備的技能: (一)素材的處理技能。 (二)對於下列各種特質關係的知覺力:作品本身產生的形式間的關係、周圍環 裡所看到的形式間的關係、視為心理意象形式間的關係。

(33)

22 (三)作者在取材的範圍內創造使自己滿意之形式的技能。 (四)創作秩序空間、美感秩序和表現的能力。 Chapman 提出藝術創作的三個過程與方法(陳朝平,2002): (一)獲得意象:藉由自然或人造環境、內在感情、想像、形式秩序的探討、 普遍的主題、一般經驗來得到創作表現的靈感。 (二)經營提鍊:觀察與視覺探討,改變思考、描寫、運用視覺與觸覺等工作 習慣,探究意義與符號,考慮目的與方法等,以確定表現的意象。 (三)實行創作:嘗試、配合、選擇與實驗媒材與技法。 陳朝平(2002)認為藝術的情意伴隨著藝術活動而產生與形成。應用與實踐為 表現與審美活動的延續。藝術課程的內容宜包含表現與審美兩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包 括: (一)表現教學的內容可包括四方面 1.媒材與工具的認識與應用 2.形式法則的運用 3.素材的屬性、感覺性質及運用方法 4.技法與過程的了解與表現 (二)審美教學的內容可包括三方面: 1.藝術品的視覺品質:以素材及形式的直觀體認與分析瞭解為主。美學有 關知識的探討為輔。 2.藝術品的內容及表現意義:由形象的認知、以及聯想、想像、思考、推 測、分析等探究活動為主,題材、風格、技法等與表現意義有關藝術創 作為輔。 3.相關知識:如藝術家、媒材特性、創作技法與過程、時代與社會背景、 美學理論與藝術思潮。 張淑美(1996)認為藝術審美課程應包括認識與評價之意,即觀賞者經由感覺、 知覺、推想、評鑑、靜觀等心理活動,去認識藝術品,以提昇審美能力。藝術審美 課程內容包括: (一)探討美感經驗、認識與評價之意。 (二)審視藝術品的本質,有關象徵圖像、符號及內容的意義解析。 (三)對於藝術品形成特質,依照藝術元素之色彩、線條、肌理、空間、結構

(34)

23 等項目進行分析。 (四)綜合評價藝術品的優劣及價值。 (五)描述藝術品的時代背景及藝術家創作風格及性格。 (六)探討藝術品對觀賞者的影響。 林曼麗(2000))認為美術行為不再只是為藝術品而存在,將自然的滲透入人 類生活中的各層面,藝術家與欣賞者也沒有絕對的分界與距離,人與自然、人與人、 人與社會之間的對話溝通將是美術活動的全課題,視覺藝術的學習必須處理三個層 面的問題: (一)內容:即創造者的思想、意象、意涵與情感的激發與豐富。 (二)技術、形式:即材料技法的運用與精熟。 (三)視覺形式與特質的知覺力與創造力的培養與深化:即如何將抽象的思 想、意象、意涵與情感轉化成視覺構造,如何創造出視覺形象的記號或 構造,才能將抽象意涵完美呈現。 Lansing(郭禎祥,1990)主張美感知覺應包含表達意念的創作、知覺他人藝術 作品的意義以及知覺自然事物的美感本質。他據藝術教育之獨特性提出藝術教育在 認知層面有五種基本知識需要了解: (一)生活的知識:包含外在客觀的事物、周遭環境或事件的內容以及個體主 觀的感受。 (二)構圖上的知識:包含美的元素與原則。 (三)創作過程的知識。 (四)有關藝術史的知識。 (五)美學的知識。 張麗麗(2002)認為學生在藝術教學後應該具備的能力與技巧如下: (一)了解什麼是藝術及知道藝術對人類文明的重要性。 (二)具備不同藝術形式的知識。 (三)能自信地進行藝術活動的創作。 (四)能展現批判與創造思考的能力。 (五)能描述、詮釋、評鑑不同藝術品的能力。 (六)能了解藝術與文化及歷史間的連結。 (七)能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藝術活動與藝術討論。

(35)

24 (八)能對藝術及生活中的藝術抱持正面的態度。 (九)能清楚的以口語及文字,溝通藝術的想法。 陳瓊花(2004)自各方學理及學說將美感素養的向度及內容分析做如下的界定: (一)藝術知識:涵蓋藝術史中特定的人、時、地、物,或與藝術相關的概念、 形式原理、媒材或表現方法的知識。 (二)藝術的表現技能:表現技能是運用媒材將美感經驗轉化的行為。鑑賞技 能指是觀賞者與藝術品互動的經驗,用感知的能力、理解與詮釋的能力 及運用美術的知識,融入自我的見解,對作品做判斷與評價的能力。 (三)對藝術的態度:對藝術的信念、情緒感受,與對藝術之參與行為意向。 (四)參與藝術的習慣:在過去時間裡,參與藝術活動的習慣,為一定的事實, 參與的次數或頻率。 Lankford(2002)主張美感經驗需要靠美感教育來獲得,要經驗美感需要有: (一)先備知識 (二)批評技巧 (三)知覺敏銳度 (四)情感洞察力。 美感教育是追求美的感知活動,教授美的感受能力,使受教者獲得美感經驗, 透過視覺藝術獲得的美感經驗是特有的,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藉由視覺藝術 教育審美與創作的教學活動可蘊育學生的美感素養。今日的藝術教育所涵蓋的範圍 十分寬廣,除了感覺與認知能力的培養,更取材自生活中人與環境的互動,增進學 生在美感活動中的探索能力,期望學習後能應用在日常美感情境中。

貳、各國藝術課程標準

教育政策的擬定與修訂是由各專家學者考量時代脈絡所與社會需求所共同規劃,具 重要參考價值。因此,本研究除了參考國內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能力指標與素 養指標之外,也輔以美國、法國、英國的視覺藝術教育課程標準,以了解學生所應具備 的美感素養具體內容,作為編製美感素養問卷之基礎。 一、臺灣 (一)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綱要

(36)

25 為了迎接二十一世紀的來臨,教育部於 1997 年開始規劃九年一貫 的課程改革,並於 2001 年正式實施。課程目標為: 1.探索與表現:使每位學生能自我探索,覺知環境與個人的關係,運用媒 材與形式,從事藝術表現,以豐富生活與心靈。 2.審美與理解:使每位學生能透過審美與鑑賞活動,體認各種藝術價值、 風格及其文化脈絡,並熱忱參與多元文化的藝術活動。 3.實踐與應用:使每位學生能理解藝術與生活的關連,透過藝術活動增強 對環境的知覺,認識多元藝術行業、珍視藝術文物與作 品、尊重與瞭解藝術創作,並能身體力行實踐於生活中。 課程綱要中以三大目標為主軸,分別訂定分段能力指標。學習階段共分為 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一、二年級;第二階段為三、四年級;第三階段為五、 六年級;第四階段為七至九年級。由於本研究所欲了解的對象為國小高年級學 生,因此僅列出涵蓋國小高年級之第三階段的能力指標,如表 2-4 所示: 表 2- 4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高年級之第三階段的能力指標 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高年級之第三階段的能力指標 課程目標 分段能力指標 探索與 表現 1-3-1 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1-3-2 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 有規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1-3-3 嘗試以藝術創作的技法、形式,表現個人的想法和情感。 1-3-4 透過集體創作方式,完成與他人合作的藝術作品。 1-3-5 結合科技,開發新的創作經驗與方向。 審美與 理解 2-3-6 透過分析、描述、討論等方式,辨認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 品的特徵及要素。 2-3-7 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反思環境對藝術表現的影響。 2-3-8 使用適當的視覺、聽覺、動覺藝術用語,說明自己和他人作 品的特徵和價值。 2-3-9 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 經驗與見解。 2-3-10 參與藝文活動,記錄、比較不同文化所呈現的特色及文化背 景。 實踐與 應用 3-3-11 以正確的觀念和態度,欣賞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 3-3-12 運用科技及各種方式蒐集、分類不同之藝文資訊,並養成習 慣。 3-3-13 運用學習累積的藝術知能,設計、規劃並進行美化或改造生 活空間。 3-3-14 選擇主題,探求並收藏一、二種生活環境中喜愛的藝術小 品,如:純藝術、商業藝術、生活藝術、民俗藝術、傳統 藝術等作為日常生活的愛好。 資料來源:教育部(2003:21-22)。

(37)

26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實施起,在課程綱要與學校執行間,出現問題,基層 教師對課綱的解讀產生疑慮,為回應執行面的需求,教育部在 2008 年初公佈 微調後新修訂的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此次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方面的修 訂,與先前最大的差別在於納入「教材內容」一項,以提供教師在設計或教學 活動時能有更具體的教材指引,以下為教材內容之說明,如表 2- 5 所示: 1.教材範圍:教材應涵蓋視覺藝術的鑑賞與創作,及其與歷史、文化的關係; 評價、反思與價值觀的建立;實踐和應用生活藝術及聯絡其他學 科等範疇。 2.基本學習內容要項:包含視覺審美知識、媒材、技術與過程的瞭解與應用; 造形要素、構成功能的使用知識等範疇。

(38)

27 表 2- 5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第三階段教材內容 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第三階段教材內容 統整 內涵 教材內容 表現 試探 平面、立體與綜合表現的深入體驗 1.深入構思所欲表達的主題與內涵,並觀察對象的遠近、比例、空 間、明暗、色彩的變化等要素,構成畫面的表現方法。 2.思考造形材料來源、用途、美觀與機能性。 3.使用各種媒材在平面與立體中豐富藝術品的造形變化,製作可增 加生活情趣與豐富生活內涵的各種物品。 4.注重作品的機能、美觀與趣味性,並重視作品完整性。 基本 概念 理解造形元素、形式與表現的關係 1.從生活環境中的自然物與人造物中,體認與分辨各種視覺要素、 形式、材質,運用於作品呈現及藝術風格展現的關連性。 2.比較、分析色彩、型態結構、材質特性、時間、空間、環境的相 互關係,並敘述其美感的效果與特質。 3.討論藝術品中藝術元素運用和風格的關係,以豐富審美判斷的思 考項目。 藝術 與 歷史 文 化 藝術與歷史的關係 1.描述生活環境中的藝術品、自然物的美感感受、文化特質,提升 個人與社會環境的自覺意識。 2.瞭解、體認本國文化、藝術的風格,認識世界上不同文化的藝術; 並比較本地與其他地方不同的特色,及美感表現的特徵。 藝術 與 生活 藝術與生活環境的關係 1.以設計知能來進行創作,運用於學校及個人生活。 2.參與居家環境與學習環境的布置,美化生活。 3.鑑賞他人或自己的作品之美,分享創作構思時,能表現出對他人 意見的專注與尊重。 4.重視並愛護自然景觀與資源,鑑賞社區環境中建築物、造型物、 設計品與自然、人文環境的關係。 資料來源:教育部國民教育司(2012 年 6 月 23 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 綱要總綱【中華民國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網站】。 在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中除了保存藝術學科知識、表現創造 技能,更強調藝術教育的多元、合作、文化性,故取材自學生的日常生活、社 區,主張藝術是文化的產物,藝術的價值在於促進對社會與文化更深的認識, 重視個人與社會的連結,體認到個體是共享的經驗的集合體;強調多元文化, 提升批判思考的能力、廣納異己的接受度。 (二)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素養指標 教育部於 2005 年公佈「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素養指標」,素養指標明定

(39)

28 學生在藝術與人文方面所應該認識、且能夠作到與具備的基本素養,作為教師 課程設計或實施成效自我檢核之基礎。教育部並據此於 2007 年進行國民中小 學生全國性藝術學習評量,以建立國民中小學生藝術學習情況之基本資料,作 為藝術教育政策訂定與修正之依據與參考。 該素養指標主要分為六年級和九年級兩個部份。六年級的素養指標,係指 國民小學的學生在完成國小階段藝術與人文領域的學習後,所應具備的基本素 養;九年級的素養指標,則係指國民中學的學生在完成國中階段藝術與人文領 域的學習後,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每個年級之下又分為「音樂」、「視覺藝術」、 「表演藝術」和「綜合性」四個面向。由於本研究所欲了解的對象為六年級學 生,因此表 2-6 僅列出六年級在「視覺藝術」及「綜合性」方面的素養指標內 容: 表 2- 6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六年級「視覺藝術」、「綜合性」素養指標 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六年級「視覺藝術」、「綜合性」素養指標 類別 素養指標內容 視覺藝術 2.1 能說出視覺藝術的形式要素。 2.2 能使用平面、立體或綜合媒材等,表達自我的情感與想 法。 綜合性 4.1 能樂於參與及觀賞至少三場各類型的藝術展演活動,並 說出感受和心得。 4.2 能認識並描述三個國內外音樂家、視覺藝術家、表演藝 術家或展演團體,及其相關的人、事、物。 4.3 能了解藝文展演場所應有的基本禮儀,並至少參訪過一 個藝文展演場所。 4.4 能樂於美化生活。 4.5 能表現對鄉土的尊重與關懷。 資料來源: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六年級、九年級基本素養指標解說手冊(2005: 3)。 對國家整體藝術教育而言,建立指標供作為教師課程設計或實施成效自我 檢核,甚至進行全國性藝術學習評量,以建立學生藝術學習情況之基本資料, 作為藝術教育政策訂定與修正之依據與參考實乃必要,但對於全國評量依據之 素養指標,郭榮瑞(2006)認為還待商榷與改善,現行素養指標局限於外顯的 行為目標思維而忽視展開性、創意性目標,不符合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以學生為 主體,以生活為中心,以創意為導向之課程精神 ,故本研究美感素養問卷編

數據

圖 3- 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HPM Tongxun (HPM Newsletter). These articles have documente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s well

In order to facilitate school personnel of DSS schools in operating their schools smoothly and effectively and to provide new DSS schools a quick reference on the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meet the demand for school places in Central Allocation of POA 2022, the provisional number of students allocated to each class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HPM Tongxun (HPM Newsletter). These articles have documente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s well

On top of the overall students’ attainment rates of a school in Chinese Language, English Language and Mathematics (starting from 2014, individual primary schools are no

files Controller Controller Parser Parser.

Exhibition of Student Visual Arts Work 2020/21 初小 Lower Primary 嘉許狀 Certificate of Merit.. 煙花下的維港 Victoria Harb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