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建議

在文檔中 摘 要 (頁 96-13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結論,在教學上及未來研究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 在教學上的建議

1. 在國民中學的輔導課、暑期輔導或電腦課可使用 GeoGebra 電腦輔助教學 來刺激學生的思考。

2. 教師必須充實數學知識背景,並熟悉電腦程式的運用,針對各學習單元 設計適當的學習情境,以利學生學習。

3. 對數學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可以以傳統講述教學為主,GeoGebra 電腦 輔助教學為輔,使一些課堂上不容易呈現的動態圖形,在經過老師講解 之後,由電腦動態呈現,加深印象而獲得具體的觀念。

4. 數學教師平日教學工作負荷已重,可能認為很難再撥冗學習製作電腦輔 助教材。建議可以結合教師群的力量,透過資源共享的機制,分擔教材 製作時間,以減輕教師負擔,進而提高教師將資訊融入教學的意願。

二、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1. 目前電腦輔助教學的研究期間都不長,實驗教學是否具有學習保留及學 習遷移效果,可以進行長時間的追蹤研究。例如:在高中課程裡所談到 的圓錐曲線,其中的拋物線便是國中二次函數單元的加深加廣,而我們 可以探討在學習成就後測良好的學生是否在高中圓錐曲線的學習也有好 的成效。

2. 本研究是以國中函數單元為學習內容,未來研究可探討運用 GeoGebra 學習不同的學習內容,以綜合分析學習成效,例如:線對稱圖形、圖形 放大與縮小、長度與角度的變動、面積與體積的變動等。

3. 為了不影響學校課程進度上的安排,本研究採取小樣本的實驗教學,且 由研究者分派實驗組與控制組,而非隨機取樣,故在量的分析上,會造 成代表性不足的情況。因此,若有心在此相關研究上,務必考慮樣本大 小及隨機取樣,以便得到更一般化的推論。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王文科(1991):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皮亞傑理論的應用。五南圖書。

2. 左台益(2002):淺談資訊科技融入數學實驗教學。數學新天地,2 期,13-15 頁。

3. 全任重(1996):圓規,直尺與 Capri-geometers。數學傳播 20 卷 1 期。

4. 余酈惠(2003):高雄市高職學生運用 GSP 軟體學習三角函數成效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

5. 吳宗立(1998):訊息處理的認知歷程與教學策略。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 訊,9 卷 2 期,156-164 頁。

6. 吳宗立(2000):情境學習論在教學上的應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 卷 3 期,157-164 頁。

7. 吳明隆(2007):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五南圖書出版股份 有限公司。

8. 吳鳳萍(2002):探討動態幾何軟體活動設計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在面積學習成 效方面之影響。

9. 吳鐵雄(1983):電腦輔助教學之補救教學效果初探。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 育心理學報,第十六期,61-70 頁。

10. 李默英(1983):性別、年級、數學學習態度、性別角色與數學成就之關 係。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沈中偉(1994):魏考斯基理論在認知策略上的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12 期,23-31 頁。

12. 沈中偉(1995):多媒體電腦輔助學習的學習理論基礎。教學科技與媒體,16 期,16-25 頁。

13. 林保平(1995):在動態、互動、可操作的電腦環境下探討 ax+by=n 之非負整 數解,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1 期,40-49 頁。

14. 林保平(1997):動態幾何教學的電腦輔助教材研究,八五年度國科會研究計

畫報告,計畫編號:85-2511-S-113-004,台北市立師院。

15. 林保平(2000):動態的勾股定理—電腦輔助教學環境,科學教育,210 期,

12-23。

16. 林保平(2000):教具學具觀點的數學科電腦輔助教學設計實例,科學教育研 究與發展,20 期, 29-46 頁。

17. 林保平(2001): 融入課程的數學科電腦輔助教學—以分數的教學為例,科學 教育研究與發展,22 期, 31-57 頁。

18. 林星秀(2001):高雄市國二函數課程 GSP 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19. 林麗娟(2000):電腦視覺設計:動態性因素與學生特質探討。台北縣:輔仁 大學出版社。

20. 林寶山(1992):教學論,台北五南書局。

21. 邵美雀(2002):透過解題活動進行建構教學之網路電腦輔助教學設計之研究

─以國小數學科「除法概念」為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學位班數學 碩士論文。

22. 邱貴發(1994):電腦輔助學習的理念與發展方向。教學科技與媒體,13 期,

15-22 頁。

23. 邱貴發、鍾邦友(1993):情境學習理論與電腦輔助學習軟體設計,臺灣教 育,510 期,23-29 頁。

24. 姚如芬(1993):高雄地區高中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態度與其數學學習成就 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柳賢(2003):數學科實驗操作教學理念設計。九十一年度南區中學示範實驗 研習手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教中心。

26. 胡凱華(2001):動態幾何環境中圓形概念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27. 胡瑞明(2001):用 CAL 探討五專生學習與二次函數相關數學概念之研究,科 學教育學刊,第 9 卷 4 期,401-416 頁。

28. 徐新逸(1996):情境學習在數學教育上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29

期,13-29. 高台茜(1998):鷹架式教學法於電腦輔助教學的理論與應用—三維權宜性鷹 架式教 學模式。第七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163-169 頁。

30.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31.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405 頁。

32. 張景媛(1993):由訊息處理模式談教學策略。中等教育,44 卷 3 期, 48-57 頁。

33. 張霄亭、單文經(2005)。教育科技社會學的建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 學系教學科技經典研讀會。線上檢索日期:2006 年 12 月 5 日。網址:

http://academic.ed.ntnu.edu.tw/~scit/txt/940305.htm#_ftn3 34. 張靜嚳(1995):何謂建構主義? 。建構與教學,3 期。

35. 張靜嚳(1996):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 。建構與教學,7 期。

36. 張靜嚳(1996):傳統教學有何不妥? 。建構與教學,4 期。

37. 梁勇能(2000):動態幾何環境下,國二學生空間能力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8. 郭文金(1999):國小五年級學生運用電腦軟體 G.S.P.學習比例問題成效之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39. 郭生玉(200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十八版一刷)。臺北:精華書局。

40. 郭昭慧 (2003):國中三角幾何 GSP 輔助教學之學習成效研究。義守大學資 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41. 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 刊,第 20 卷 5 期,548-570 頁。

42. 郭重吉(1997):迎接二十一世紀的科學教育。教學科技與媒體,第 三十三 期,3-11 頁。

43. 陳招池(2001):對傳統教學的顛覆與省思。師友,413 期,48-50 頁。

44. 陳明仁(1991):電腦輔助教學對高工學生學習效益之評估研究。中華民國 第五屆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206-213 頁。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45. 陳建安(2002):國小三年級學生運用電腦教學軟體學習「分數和小數」成效 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6. 陳建蒼(1995):高中三角函數圖形個別化電腦輔助教學成效之研究。第十屆

中華民國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

47. 陳英娥(1992):電腦輔助教學在國中數學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數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48. 陳英娥(1992):電腦輔助教學在國中數學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 高雄師 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9. 陳英豪、吳裕益(2000):測驗與評量。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323-482 頁。

50. 曾振家(2002):國小五年級學生在動態多重表徵情境下建構分數加法概念之 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學位班數學碩士論文。

51. 黃美珠(1997):電腦輔助教學軟體設計原則之探討。視聽教育,38 期。

52. 楊坤原(2000):教學主義與建構主義對電腦輔助教學設計的意含。視聽教 育,42 卷 3 期,14-27 頁。

53. 楊家興(82):電腦輔助教學中適應策略( Adaptive Strategy)的回顧。 視聽 教育雙月刊,28(1),1-14 頁。

54. 溫世頌(1997):教育心理學。三民書局。

55. 溫嘉榮、吳明隆編著(1999)。新時代資訊教育的理論與實務應用。台北 市: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

56. 劉光中 (2006):操作動態表徵教學對學習成效的影響-以「函數極限」「導 函數」單元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57. 蔡志仁(2000):動態連結多重表徵視窗環境下橢圓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8. 鄭晉昌(1997):視覺思考及科學概念的獲取--設計與發展電腦輔助視覺學習環 境。教學科技與媒體,33 期,20-27 頁。

59. 鄭晉昌、李美瑜(1995):情境式電腦教學對國中階段不同數理成就群學生科 學知識 學習成就之效益評估。視聽教育學報,第一期,61-91 頁。

60. 蕭美惠(2001):改進數學及科學教育極具重要性。工商時報,民國 90 年 4 月 8 日第二版。

61. 戴錦秀(2002):國小五年級學生使用電腦軟體 GSP 學習三角形面積成效之研 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

211 頁。

63. 謝哲仁、黃玉玲(2002),動態函數及其運算之教學設計理論與示例,美和教 育學報,21 期, 184-199 頁。

64. 鍾聖校(1990):認知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65. 顏啟麟、羅昭強(1993):國中生函數概念認知發展及教學之研究( II )。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報告。計劃編號 NSC82-0111-S003-013。

66. 羅豪章(2000):鷹架理論在電腦輔助教學上之應用。視聽教育,42 卷 2 期,

20-30 頁。

67. 蘇聖文 (2007):國中相似形 GSP 電腦輔助教學之成效研究。高雄師範大學 數學系碩士論文。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

1. Alessi, S. M., & Trollip, S. R. (1991).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2. Balacheff, N & Kaput,J.J.(1996):Computer-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 Mathematics.In A. J. Bishop, & K. Clements, C. Keitel, J. Kilpatick, & C. Laborde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pp. 469-501).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3. Balacheff,N.(1988).Aspects of proof in pupils’practice of school mathematics,in D,Pimm(ed.). Mathematics Teachers and Children. Hodder and Stoughton., London, pp.216-238.

4. Bangert-Drowns, R.L., Kulik, J.A. and Kulik, C-L.C. (1985).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Based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12(3). 59-68.

5. Blackett, N. & Tall,D. (1991). Gender and the versatile learning of trigonometry using computer softwart ,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Conference of PME, Assisi, 1,

144–151.

6. Brown, S. J.,Collins, A. & Duguid, P.(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322-342.

7. Bruner, J.(1987). Prologue to the English edition. In L. S. Vygotsky, Collected Works (Vol 1.,1-16)(R. Rieber & A. Carton, Eds; N. Minick, Trans). New York:

Plenum

8. Burns, P. K. & Bozeman, W. C. (1981).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and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Is there a rel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1(10),32-38

9. Choi, J.& Hannafin, M.(1995). Situated cognition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Roles, structures, and implication for design. ETR & D,43

10. Dale, E. (1969) 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 (3rd Edition).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1. Dalton, D. W. & Hannafin,M. J.( 1988 )。 The Effects of Computer-Assisted and Traditional Mastery Methods on Computation Accuracy and Attitudes.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82(1),pp.27-33.

12. Dreyfus, T.& Eisenberg, T. (1982). Intuitive functional concepts:A baseline study on intuitions.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13,360-380.

13. Driver, R.,Asoko, H., Leach, J.,Mortimer, E., & Scoti, P. (1994).Construct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the classroom. Educational Researcher,23(7),5-12.

14. Dugdale, S. (1994). Us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inventiveness as a foundation for software design: Toward a tempered constructivism.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 42(1), 57-73.

15. Fischbein, E.(1982). Intuition and Proof. For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3(2),9-18,24.

16. Gagne, R. M., Briggs, L. J. & Wager,W. E. (1992).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4th Ed.). Fort Worth, TX: HBJ College Publishers.

17. Gagne’, R.M.(1985).(4th ed.).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New York:Holt, Rineheart and Winston.

18. Gagne’, R.M., Wager, W. & Rojas, A.(1981). Planning and authoring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lesson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1, 17-26.

19. Hedegarrd, M. (1990).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as basis for instruction.

In L.C. Moll (Ed.),Vygotsky and education: Instructional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sociohistorical psychology (59-8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 Janvier, C.(1987).Problem of Representation in

21. Kaput,J.J(1985).Representation and problem solving: Method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modeling. In E. Silver(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Multiple Research Perspectives ,pp.381-398. Hilisdale , NJ:Eribaum.

22. Kaput.J(1992):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NCTM) ,pp515-550

23. Kerr, S. T. (1996). Visions of sugarplums: The future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在文檔中 摘 要 (頁 9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