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13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結果與結論發現,運用深度討論能提升學生思考、口語表 達及寫作能力的提升,因此研究者針對教學者,教育行政者與未來研究提出幾點 建議,作為爾後教學與研究的參考。

一、 對教學者的建議

透過本行動研究結果教師備課應思考教學目標,本課或本單元要讓學生用教 科書來學會什麼?教教課書內容轉為教科書要教會學生什麼?教師角色為教學者 亦為引導者,教師傳統教學以「課」為教材講述時就一定會有教學進度壓力,當 教師思維改變把教科書當學習教材使用而不是教科書時,從教學生提問開始,以 教師講授內容轉由讓學生提問討論,透過學生討論,教師適時引導歸納並補充。

教師保有學習熱忱及開放的心,透過參加研習、教師專業社群或網路上教學 分享,對於教學轉變過程阻礙也會較小,備課的上位教學地圖的概念是以兩年的 時間,以年段的學習目標為藍圖幫學生架起學習鷹架,以教學生如何學習的策略 及方法時,經由教師理解監控,也要適時將鷹架拆除才能培養學生思考、提問及 討論的能力。

二、 對教育行政的建議

教師入班教學後關注以學生學習為主的事項,教師增能只能透過進修研習才 能得到更多相關教學知能,建議教師知能的訓練研習應多增加提問討論教學研習,

教師亦應培養提問及如何討論的能力。

三、 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一) 深度討論對於閱讀理解的幫助

119

建議未來研究者可以用實驗法研究學生的閱讀理解。

(二) 深度討論對於寫作教學的幫助

教師從學生期中、期末評量的閱讀寫作中發現學生的寫作論述能力提升,建 議未來研究者可以一併觀察學生的寫作表現。

(三) 影響學生深度討論的因素

本次研究對於學生無法有深度討論的過程,一直著重在如何教學生討論?討 論對了解課文有幫助的題目,請討論有興趣的題目,經過四次分組發現學生在不 同組別的討論回應有明顯差異,訪談學生也表示小組成員會影響學生討論的意願,

建議未來研究者可以觀察小組成員對深度討論的影響。

120

參考文獻

西文部分

Cazden, C. B. (1988). Classroom discourse: The language of and learning.

Portsmouth,NH:Heinemann.

Gall, M. D.,& Gillett, M.(1980). The discussion method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ory intoPractice,19(2) ,98-103

MarcyB, W.,& CrystalA, K.(2012). Student talk and opportunities for mathematical learning in small group interac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1- 52,109-127

Maree, D.,& Kane, M.(2016). The use of Quality Talk to increase criticalanalytical speaking and writing of studentsin three secondary schools.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42(2), 342–365.

Reninger, K. B.,& Wilkinson, I. A. G.(2010). Using discussion to promote striving readers’ higher level comprehension of literary texts. In J.L.Collins and T.G.Gunning (Eds.),Building struggling students’higher level literacy:Practical ideas powerful solutions (pp.57-83). Newark, DE: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Wilkinson, I. A. G., Soter, A. O.,& Murphy, P. K.(2010).Developing a model of quality talk about literary text. Bringing reading research to life, 142-169.

121

中文部分

丁惠琪(2000)。合作學習應用在國小數學教學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臺北師範學院

王金國(1998)。國小五年級國語科小組討論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王金國(2000)。簡介小組討論教學法。教育研究。8,137-147。

王靜莉(2017)。運用合作學習融入國小五年級國語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公共政策研究所,嘉義縣。

吳爭雅(2002)。團體探究法在國語科統整教學上的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吳詠蘭(2008)。重塑教室言談互動的另一種可能。25(1),71-76。

李佳潔 (2011)。營造討論社群的班級經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臺北市。

李玫燁(2012)。國小中年級的教室言談之研究-以國語文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沈文蓓(1997)。小學高年級學生小組討論之歷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柯昔玫(2003)。合作學習對國小一年級學生國語學習成就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林佩璇、黃政傑(1996)。合作學習。臺北:五南。

林佩樺(2016)。國小四年級國語文實施學思達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中教育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臺中市。

林佳蓉(2014)。美國加州公立小學之教學研究。教育資料集刊,61,67-90。

122

林佳蓉(2016)。提問改變教室的言談:國小五年級教師以多文本進行閱讀討論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育潛能開發學系,臺東市。

林吟燕(2016)。概念導像閱讀教學融入國中小閱讀課程影響學生閱讀投入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臺北市。

邱美文(2010)。創造課堂學習新驚喜:互動討論教學在專題討論課程上之應用。

幼兒教保研究期刊,5,155-175。

邱怜惠(2015)。運用問思教學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生記敘文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胡惠姍(2013)。合作學習融入國小二年級國語文領域閱讀理解教學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洪惠娟(2000)。國民小學普通班語文課教室言談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侯秋玲 吳敏而(2016)。核心問題:開啟學生理解之門。臺北市:心理。

徐詩涵(2016)。運用問思教學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表現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美國賓州大學深度討論團隊(2017)。深度討論課程設計-小 學教師手冊。深度討論(Quality Talk)教學工作坊 - 提升學生高層次閱讀理解與 討論,臺北市。

張正仁(2005)。合作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國語文學習成效與同儕互動影響之研 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翁嘉聲(2001)。國小數學教學形成群體討論文化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郭佳容(2016)。運用合作學習模式輔以心智圖法融入國中國語文閱讀理解教學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臺北市。

123

陳埩淑(2002)。教室言談在教學上的涵意與應用。課程與學季刊5(4),125 - 140 陳昭珍、梁鴻栩(2017)。深度討論和閱讀-臺灣湖南試驗調研。在世界華語學校 圖書館聯盟編,第七屆世界華語學校圖書館論壇論文集(頁63-68),湖南市,編 者。

陳昭珍、梁鴻栩(2017)。台灣與長沙小學生在深度閱讀討論中之提問與回應層次 差異研究(未發表文章)。

潘士詮、黃繼仁(2010)。國小教師國語文教學實際知識之敘述探究。國民教育研 究學報,24,113-128。

曾照成(2002)。國小學童閱讀討論教學及其主題詮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南市。

黃繼仁、周立勳、甄曉蘭(2001)。國小教師國語教學信念及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

教育研究集刊,7,107-132。

黃意真(2003)。國小教室言談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 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黃麗莉(2006)。合作學習應用於國小二年級學生國語文造詞教學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臺北市。

趙苓喻(2016)。運用問思教學提升國小六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表現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楊淑純(2004)。國小六年級實施文學閱讀與討論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廖秋蓮(2008)。國小五年級國語文提問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 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蔡清田(2013)。教育行動研究新論。臺北市:五南。

顏佩如、林曉薇、陳螢萱(2008)。臺灣地區國小國語領域實施合作學習之研究-124

以1997 年至 2007 年博碩士論文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課程與教學 研究所,臺中市。

劉逸青(2004)。說來聽聽教室中的閱讀討論(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臺東市。

劉桂燕(2008)。圖畫書閱讀討論活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言教育學系研究所,臺中市。

劉秋琪(2014)。討論教學運用於國小國語文內容深究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簡妙娟(2000)。高中公民科合作學習教學實驗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高雄市。

簡馨瑩、曾文慧、陳凱筑(2005)。閱讀悅有趣:開發孩子閱讀策略的書。台北市:

幼獅。

賴銳霞(2002)。合作學習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國語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蘇怡方(2015)。國語文教學運用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 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論文,台中市。

蘇琬喻(2016)。運用問思教學於國小五年級國語文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Aidan Chambers(2001)。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蔡宜容譯)。臺北市:小 魯。

John Dewey(2017)。我們如何思考。(章瑋譯)。臺北市:商周。

Janice F. Almasi(2004)。鮮活的討論!培養專注的閱讀。(古瑞勉譯)。臺北市:

心理。

Lisbeth Dixon-Krauss(2001)。教室中的維高思基-仲介的讀寫教學與評量。(古瑞

125

勉譯)。臺北市:心理。

相關網站

張輝誠(2014)。學思達教學法影片。檢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GV-VE4tYZk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教課綱。檢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14180,c1582-1.php?Lang=zh-tw

教育部(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語文領域國語文課程綱要草案。檢自: https:

教育部(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語文領域國語文課程綱要草案。檢自: https: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