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檢討 45

第三節 正式實施期

本次研究正式實施深度討論的課程設計、學生的討論情形、教師省思及觀察 者的札記進行討論與分析,並小結觀察者的研究執行狀況。小學教師除了教學,

還有許多無法預期的學生狀況是影響導師課堂時間。C 教師覺得班級經營壓力下 降,班上的情緒障礙學生在上學期末轉學了,討論教學的進行,在時間上將更能 掌握。

正式討論期進行的深度討論共歷程二個月,文本為國語課第二到第七課的課 文。教師從學生學習表現發現學生問出好問題,學生會因討論時間不夠而壓縮其 它同學的回應;教師思索如何多一些時間進行深度討論,正式討論期研究方向除 了讓學生多一點時間討論,觀察學生討論情形,更思考若教室只有教師一人時,

討論課程將如何安排讓教師能掌握學生討論內容,使更多教師願意嘗試深度討論。

教師與研究者依據嘗試討論期發現的問題加以修正,接著進行深度討論教學 課程,此階段的實施目標在

一、教師教學方面:

臺灣小學教室上課時只有一位教師進行教學工作,如何了解學生討論內容及 討論情況是教師在進行深度討論中覺得困難的,教師也會擔心學生討論是否閒聊,

故深度討論課程設計,以評估每次討論教學中聽到學生的討論情況,修正設計各 種教學情境,期望提升學生討論能力並了解學生討論成效。

二、學生學習方面

期望教學設計能養成學生討論能力,鼓勵學生聆聽、追問、討論及提升學生 討論的深度。

壹、 課程設計與執行

這學期C 教師修正語文單及生字訓練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課堂進行只挑選學

72

生提問較多的語詞提出全班講解討論,減少語詞、字詞意教學的時間。

第一次討論課程設計與執行 一、 配合教材

文本:以康軒版國語第十二冊國語課第二課「把愛傳下去」。 上學期學生討論過程,求知型與測試型討論的對話教學。

討論題目:小組成員自行挑選組員預習單的提問題問。

二、 教學活動

(一)討論應是兩人或三人的對話,只有說出個人想法,不能稱為討論。挑選 嘗試討論期求知型與測試型討論回應的對話製作成簡報,請學生分辨判 斷哪一種方式稱為討論,鼓勵學生聆聽、思考、討論。

(二)複習深度討論的問題類型,作為提升學生討論能力。

三、 觀察與分析 (一)學生表現:

1. 學生展現連結型與分析型的提問能力

各組提問題目是學生預習單的提問,小組自由討論,S5 在第一次提問提出連 結型與分析型的題目,題目是「神奇藍絲帶」(上學期第一課課文)、陳樹菊的故 事和本課「把愛傳下去」的共同點、不同點是什麼?

S5:神奇藍絲帶、陳樹菊的故事和本課的共同點、不同點是什麼? (Ay)

S5:哪些一樣哪些不一樣?(Ay)

S10:找出可以討論的地方,從課文中找出可以討論的地方(Ay)。 S5:神奇藍絲帶跟陳樹菊的故事跟這一課(CQ)。

S25:不同的點喔!

S5:相同點與不同點。

S26:一個國外、一個國內、另外一個也在國內(Ay)。

73

S5:好,下一個,下一個換你(1062-2)

2. 討論時間不足

74

皆為30%,分析型的回應有 16%,表示中高程度的學生能進行討論,第四組學生 從錄音檔發現學生從開始選哪一個題目進行討論就決定很久,討論回應情形是需 要教師多加觀察引導。

(二) 教學省思

教師擔心討論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看到學生提問分析型的提問,更加認同 深度討論能提升學生思考能力。

T:學生的表現讓我太驚訝了,我的提問都沒有想過要出這樣的題目(札 1070302)。

四、 調整與修正

1. 如何掌握學生討論,適時引導修正

小組人數每組 5-6 人,每位學生預習單有三題提問,有一組選題就花費許多 時間且教師參與學生討論,要花較多時間掌握學生討論問題,所以有三組需要協 助的組別若沒有觀察者協助,教師一人比較難掌握學生討論內容。

深度討論初期教師引導是重要的,臺灣班級的學生數較多,教室中只有導師 一人該如何掌握學生討論內容,

T:有研究者的協助錄音,才得以知道學生討論內容,爾後她一人該如何進 行才能掌握學生討論品質(札 1070302)?

修正項目:繼續觀察、思考如何提升學生討論能力,教學設計上也著重在如 何使教師一人掌握全班的討論,期望提升教學專業。修正原先讓學生自由進行討 論題目,決定先統一討論題目,以利教師引導學生討論。

2. 增加小組討論時間

小組討論時間則依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的表現,控管討論時間,若已發散閒 聊,可立即宣佈討論時間結束。

75

第二次討論課程設計與執行 一、 配合教材

文本:以康軒版國語第十二冊國語課文第三課「山村車輄寮」。 上回討論轉譯資料。

討論題目:教師認為學生需要了解的提問兩題、學生提問題一題,共三題。

教學目標:

(一)提升學生討論的能力:

透過學生上回討論的錄音轉譯資料,引導學生修正討論方法,鼓勵聆聽同 學問題,多追問。

(二)提昇同儕合作、互動學習的能力。

二、 教學活動

(一) 前次討論教學

希望透過同儕互動引發學生合作學習:分享上回「神奇藍絲帶」、陳樹菊的 故事和本課「把愛傳下去」的共同點、不同點是什麼的討論情形。

(二)本次討論修正

課程設計的目標:掌握學生討論情形,適時引導

透過討論共同題目,教師輪流走動參與各組討論,能立即掌握並引導討論內 容,提升學生討論能力。

三、 觀察與分析 (一)學生表現

1. 展現分析、推測、歸納的高層次思考及探索性對話

S5 是班上高學習能力的學生,學生透過提問討論連結到上學期的課文,比較 類似的課文,對話間來回推敲文本、談論作者寫作技巧。在小組中能說出個人觀 點,追問、引發同學互動討論。

76

S:比較 「 我願」(上學期課文)和本課,你認為表達農村的方式有幾 種?(UT 高層次 (Ay SQ Ge)

S14:我認為有非常多種。

S5:你可以像 「宮澤賢治」 一樣寫詩,或 「向陽」 一樣寫抒情文,你也 可以很死板的寫(Ay)。(EE)

S26:那是小孩不懂譬喻寫的。

S5:我覺得如果作文寫農村,我個人覺得很多人都會寫都住在山村裡,山 村很棒這些東西。

S26:可以從各種不同的方向去描寫,也可以譬喻成一個人(SQ)。

S5:講到這個,就可以把她拉到東海岸 (上學期課文) 去了,「 東海岸」

(上學期課文) 她也是寫景但應該沒有抒情(CQ)。

S26: 「 冬天的基隆山」(上學期課文) 好像也是寫景 (CQ)。

S5:對, 「 冬天的基隆山」(上學期課文) 也是寫景。

S10:怎麼講到這邊來了。

S26:沒關係這就是討論(CT) 。

S5:課文很明顯告訴我們擅用寫景也要觀察,還要用譬喻就能夠寫出好文 章(Ge)(1062-3)。

2. 透過同儕學習培養學生提問討論能力

翁嘉聲(2001)在討論活動中互動是學習是重要歷程,同儕間的相互影響力 更是促進學習的動力。這次的小組討論發現當老師說剩下一分鐘時,學生都不會 立刻結束,每一組討論仍有意猶未盡的感覺,這一次因為設定題目三題較少,發 現學生不僅沒有發散的閒聊還主動繼續討論同學預習單的問題。

S14 這學生在以往的討論都是旁邊搗亂不回應的,這次不僅開始加入討論,

也開始提出個人觀點的論述。

77

S:山村最美麗的時刻為何?為何此時瀰漫出一層幸福的感覺?

S26:第一個作者在文中提到是,有月亮的晚上。

S5.10.26:對,有月亮的晚上。

S10:為什麼是有月亮的晚上?(UT)

S26:為什麼有瀰漫出一層幸福的感覺,有時候有些人就是感性,哇!這個世 界都是美好的。

S14:我覺得山村最美麗的時刻就是晚上,因為作者上面有說晚上。

S5:是哪一種晚上?(UT)

S14:我覺得是有星星的晚上,因為星星很多多,月亮只有一個(1062-3)。

3. 產生探索性談話辯論與反駁 Exploratory Talk (ET)

學生在上一課討論進行方式普遍回應個人想法,這次除了討論指定問題還主 動討論同學的問題預習單的提問,在此課有一組的對話中出現針對主題回應,且 有對立/不同的意見討論,有些學生明顯進入批判性思考。

S:假如你是作者你會想到台北讀書嗎?(ET)

S14:我不會想到台北讀書,如果作者那麼喜歡他的田園,為什麼要到台 北?(UT)

S5:來一個一個講,小麒先開始你的論點。

S14:我的論點就是作者他那麼喜歡山村為什麼要到台北?

S5:換小如,你反對他。

S26:為了求發展,因為有理想有抱負的知識青年,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會想 到台北。

S5:我們三個來講我們要支持哪一方?

S14:我要先反駁,很多人都沒讀大學,為什麼一定要讀大學(ET) S26:因為每個人都想要有優秀前途。

78

S5:對,沒錯,向陽現在就是大學教授,我們三個來講我們要支持哪一 方?

4. 各組討論問題事件類型的差異

教師引導討論,教師干預不被編碼,在深度討論編碼原則並非所有問題都會 引發問題事件。一些問題不具備高層次理解的資訊,或者其他代碼更為適合(例 如,教師干預),因此它們不被編碼。第二組教師引導討論,將其認定為教師干預 不被編碼。

S:比較我願和本課, 你認為表達農村的方式有幾種?

S:怎麼表達 ?

S:表達方式就是裡面有什麼?

S:裡面有什麼?不懂,我不懂這問題在問什麼?

S:貧窮想幫助他,但是這課是寫開心。

T:先看我願,哪些句子是跟農村有關?你覺得算就講(Marking)

S5:路邊的小茅屋。

T:這句子為何跟農村有關?

S:因為農村有樹、平原小屋不像大樓。

T:除了這個句子還有沒有其他,再繼續看(Marking)(1062-3)。

但是在另外ㄧ些組別雖然討論過程沒有發散聊開來,但卻也還停留在說出自

但是在另外ㄧ些組別雖然討論過程沒有發散聊開來,但卻也還停留在說出自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