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以臺北市某公立幼稚園為研究對象,研究者以本身教學的班級為實驗 組,原訂 30 人因有一人未參加完整的前後測,故實驗組人數為 29 人,對照組 27 人。實驗組幼兒另接受為期 8 週 16 次的「七巧板創意教學方案」,兩組在實驗教學 前後分別接受「臺北市幼兒創造力測驗-圖形創造力測驗」。以前測分數為共變量,

後測分數為依變數,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以瞭解兩組在圖形創造力測驗的得 分在進行教學實驗後是否達顯著差異。根據研究結果,結論如下:

壹、實驗組在創造力測驗的改變情形

一、以前測分數為共變量進行差異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臺北市幼兒創 造力測驗-圖形創造力」的「流暢力」差異達到顯著水準,顯示實驗組在圖形創造

力的流暢力改變優於對照組。

圖 5-1 實驗組與對照組流暢力前後測對照圖

二、以前測分數為共變量進行差異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臺北市幼兒創 造力測驗-圖形創造力」的「變通力」差異達到顯著水準,顯示實驗組在圖形創造 力的變通力改變優於對照組。

圖 5-2 實驗組與對照組變通力前後測對照圖

三、以前測分數為共變量進行差異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臺北市幼兒創 造力測驗-圖形創造力」的「獨創力」差異達到顯著水準,顯示實驗組在圖形創造 力的獨創力改變優於對照組。

圖 5-3 實驗組與對照組獨創力前後測對照圖

四、以前測分數為共變量進行差異考驗,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臺北市幼兒創 造力測驗-圖形創造力」的創造力總分差異達到顯著水準,顯示實驗組在整體圖形 創造力的改變優於對照組。

圖 5-4 實驗組與對照組前後測總分對照圖

由量化研究結果中得知「七巧板創意教學方案」有增進幼兒「流暢力」、「變 通力」、「獨創力」表現之功能。

貳、教學歷程中幼兒創造力的表現情形

一、擴散性思考問題的提問,有助幼兒流暢力的提升。

實驗教學中教師以擴散性的問題引發幼兒對主題的想像與思考,並配合七巧 板的操作,展現思考的流暢度。由實驗過程中發現開放性的問答方式能提高幼兒 的流暢力。

二、成功的思考經驗使幼兒產生穩定愉悅的情緒。

當幼兒進入思考狀態時會收攝興奮的情緒,面無表情態度專一,直到想出解 決之道才露出愉悅的笑容。但是不會情緒過於激動亢奮,而是處於一種穩定愉悅 滿足的狀態。

三、競賽性活動和闖關活動能激發幼兒冒險、挑戰的人格特質。

競爭性的活動使幼兒全力發揮潛能,不論是個人或團體合作都可以使活動參

與性提高。且賦予使命感的闖關活動,也有同樣效果,提供幼兒努力達成目標的 動機,增進冒險性和挑戰性的情意態度。

四、具暗喻性的繪本和對話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繪本圖畫中安排提示性的圖案能引發聯想與猜測,暗示性的對白露出有跡可 循的線索,不僅對敏於覺察的幼兒充滿吸引力,更能引發大家的好奇心。

五、幼兒對操作材料的深入探索有助發揮創造力。

經由七巧板教學方案的施行,讓幼兒更深入了解七巧板的使用,當使用熟悉 的材料時幼兒可以運用自如,自行變化更多不同的玩法,足見幼兒時期多方深入 探索各種素材可以擴展創造的基本能力,為創造力奠定基礎。

六、鼓勵幼兒對作品命名或描述,能提升語文創造力與想像力。

作品完成後經教師詢問主題,幼兒能再次思考自己的作品所傳達的意義,經 由描述與為作品命名使之反覆思考,建構更加完整的作品內容。故實驗後期幼兒 對單一作品的命名加上形容詞描述的機率增加。創作故事的敘述能力提升、想像 的情節更為豐富。

七、教學實驗中幼兒的作品與表現具有創造力。

由作品與學習單的創造力指標中得知,多數幼兒作品具有「流暢力」、「變通 力」、「獨創力」、「精密力」、「想像力」,實驗後期七巧板故事創作充分顯現幼兒運 用七巧板的熟練度與創造力。過程中產生的「冒險心」、「挑戰心」、「好奇心」亦 被強化而顯現,足見此教學方案能增益幼兒的創造力。

總之,以七巧板概念延伸而來的創意教學方案,證明了一項簡便隨手可得易 於自創的教具,能在創意的引導下以單純的構造帶給幼兒無限想像與創意發展的 可能性。希冀此研究能於幼兒玩具教具日益精緻的同時,喚起大家於選擇教具玩

具時能盡量以低結構性的材料取代,讓幼兒在操作這些材料時,能有更大的想像 空間。而教師也需增進自身的創意素養,讓每一樣平凡無奇的材料都能賦予引發 創造的功能,使創意無所不在,落實生活中有創意,創意結合生活的願景。

第二節 建議

壹、對教學的建議

一、教學活動時間應彈性化。

本教學活動時間雖預設 40-50 分鐘,但有時因為幼兒興致濃厚,或亟欲將作品 完成,會視情形延長活動時間。尤其是解開每個人創作的密碼圖和收集過關印章 的活動,幼兒會利用晨間或空檔時間就玩起來。教學者必需於時間上作彈性的安 排,以成就幼兒自發性的創意展現機會。

二、創意教學融入各項活動。

幼兒在實驗過程中表現出肢體動作、語言和美勞作品的創造力,日常生活中 更會踴躍分享見聞和在家裡自製的圖卡,對語言的諧音產生更多積極的聯想,可 見創意教學的潛在影響。建議教學者多運用創意的思維接納幼兒的表現,重視異 質團體互動學習,於各項活動設計中融入多元創造思考教學模式,期於潛移默化 中將創意的種子透過教學深植於學生心中。

三、作品分享的習慣與培養。

創造不是無中生有,而是由模仿中加以改造。培養幼兒分享作品的習慣,無 形中鼓勵幼兒創作的信心,更能觀摩彼此的創意,使之互相激盪產生更多不同的 靈感,對創造力的啟發多有裨益。

四、創造性環境的營造。

在教師方面以開放的心胸接納的態度鼓勵創造的行為,珍視創造的成果。運 用創意教學策略技法啟發幼兒創造力。豐富學習情境,提供多樣性、結構性低的 創造素材,有助幼兒創造力的開展。

五、運用學習單增進親子互動,維繫學園與家庭相同的學習氛圍。

以親子學習單的方式,鼓勵幼兒與家長共同完成,讓家長了解在校學習近況,

並體驗開放性思考的樂趣,在增進親子互動的前題下,同時也漸進的鼓勵家長一 起腦力激盪,共同創作,將學校的創造性氛圍延續至家中,保持幼兒對創造的熱 情,以持續開展創造力。

六、教師創意素養的提升。

欲進行創意教學,教師本身必需先具備創造力教育的素養,研究者建議教師 多參與創造性教學相關研習,或進修創造力相關學分,提升教師的創意素養,方 能迎頭趕上新時代的創意潮流,提供給正值創造力關鍵期的幼兒多元活潑的教 育,啟發創造的態度與能力。

貳、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後續追蹤再測結果。

本研究僅能推論教學實驗期間至後測完成的結果,對於後續的影響無法預 測。若能再於教學後每隔一段時間後續追縱,將能得知哪些能力消弱與哪些影響 可以持續較久,進而分析其原因進行修正,以使本教學方案能廣為運用。

二、研究設計的改善

本研究設計分為進行「七巧板創意教學方案」的實驗組與未施予實驗教學的

對照組,經實驗後顯示實驗組創造力的改變優於對照組。若細分其自變項可再分 為七巧板與創意教學兩項,建議後續研究可以將操作變項分為實施「七巧板教學 課程」與「七巧板創意教學方案」做為比較,以釐清是學習七巧板操作的影響或 是創意教學彰顯的成果,或者係兩者結合的影響較大。

三、幼兒創造力評量工具的研發。

幼兒創造力評量是確認某幼兒所處群體的相對水平,故需由常模中去做比 較,選取評量工具時要符合幼兒本身生理發展、語言表達和基本能力外,有常模 對照是重要的考量。目前雖有適合幼兒發展的評量工具,但與不同年齡層的常模 相比較則缺乏信度。近年葉玉珠編制幼兒創造力測驗,建有 4~6 歲常模,但只著 眼於新奇性和有用性的評鑑指標;新活動與律動創造思考測驗(NTCAM)雖有幼兒 常模,但適用於肢體活動與律動。本研究採用吳靜吉、林偉文指導臺北市幼稚園 教師創意教學工作坊,於 2006~2007 年所編製完成的「臺北市幼兒創造力測驗」

為評量工具,建有臺北市幼兒常模可供對照,若用於其他地區恐因風俗文化影響 有失偏頗,且計分常模仍有修正空間,以更精確測量幼兒創造力。若能擴大採取 全國幼兒常模,對幼兒創造力評量將有重大的貢獻。此實國內對幼兒創造力評量 工具的發展未臻完備,有必要再持續發展本土化全面性的幼兒創造力評量工具。

四、幼兒想像力亟待研究。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為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無限 的。想像的願景引領我們未來所有可能的創造,對於存在腦海中的想像我們仍所 知有限。由實驗中得知幼兒常將生活中的心態和發生的事物融入想像,當幼兒基 於保護自己而無法訴說內心真正想法時,透過想像力的引導或許能窺見幼兒的內 心世界作為心理輔導的一環。再者,有關幼兒想像力文獻的缺乏也提供我們創造 力相關研究領域的方向。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 (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市:心理。

王香完(1993)。平面造型遊戲之王---七巧板。臺北市:益群書店。

王珮玲(2006)。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臺北市:心理。

江美惠(2005)。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方案對資優學童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 研究。台北市教育大學創造思考暨資賦優異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偉雲、葉錦燈(2003)。RAT-like 測驗中的發散性思考分析。科學教育學 刋,11(2),

195-210。

何鳳珠(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以七巧板發展分數基準化能力之研究。 國立嘉義 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巧瑜(2005)。教師對幼兒創造力知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 吳玉雯(2005)。幾何圖形教學對學童造形創造力之影響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

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昭宜(2002)。走入幼兒戲劇教學的殿堂:一個幼稚園大班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

吳昭宜(2002)。走入幼兒戲劇教學的殿堂:一個幼稚園大班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