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結論,在建議方面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針對本研 究所提出實務教學的建議,第二部分為未來研究的建議。

壹、實務教學建議

以下針對研究者於研究期間,所得到的教學心得,也是提供教學者於 未來教學實務可採取之建議。

一、對心智圖法教學的建議

研究者針對心智圖法教學課程,提出以下建議:

137

(一)學童第一次接觸心智圖法,應循序漸進教學

本研究為研究對象第一次學習心智圖法,發現學童對其是感到興趣的,

透過視覺上的刺激,可以吸引學童的注意。在課程進行,學童無法順利找 出故事文本的關鍵字,需要研究者在旁引導,藉由與全班學童討論的方式,

共同圈出關鍵字,研究者經過省思後,認為於課程中急於將所有心智圖的 繪製方式一次教完,對於之後的課程往往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在上琢磨。建 議教學者於第一次教學心智圖法課程,應由淺至深,確認學童已學會心智 圖的一個步驟後,再進行下一個步驟的學習。

(二)學童的閱讀理解能力,宜於研究前先訓練

在前測時,只能鑑定學童的說故事能力,而不能從中知道學童的閱讀 理解能力,然而,心智圖的繪製緊扣學童的閱讀理解能力,學童是否能於 文本故事中找出文章結構、學童能否圈出文章的關鍵字、學童能否將關鍵 字依照階層排序,這些都考量著學童的閱讀理解能力。建議教學者於未來 研究前,先訓練學童的閱讀理解能力,相信學童在繪製心智圖上,能更得 心應手。

(三)可設計延伸課程,以幫助學童能更瞭解如何應用

心智圖法的繪製要素「顏色、線條、文字、圖像」,發現學童必須要 透過研究者不斷的提醒,才能兼顧到每一種要素的要求,若能給予學童更 多的延伸課程,等於是讓學童有更多的練習機會,除了可以讓學童能更加 瞭解心智圖法外,也可透過延伸課程讓學童能學會心智圖法的應用。

(四)心智圖法教學後,宜個別指導,再行修正

研究者發現,透過學童給予回饋,及研究者口頭回饋,能夠指導學童 的有限,無法與學童經過討論後瞭解其想法,建議教學者可以給予每組學

138

童三至五分鐘的個別指導時間,一一釐清學童觀念後,再行修正,則會讓 學童的學習更具有效率,也能增進師生之溝通。

(五)研究者須具備心智圖法教學知能,以作學童的最佳範本

在研究課程實施當中,研究者認為教學者本身的心智圖法知能是很重 要的,提供良好的範本予學童參考,讓學童減少錯誤的發生。建議教學者 應多參與心智圖法研習課程、閱讀心智圖法相關書籍、成立心智圖法教師 社群,這些都有利於提升教學者之知能,並且能與團體中的成員互相討論、

請益,相對的學童也能獲得較為完善的課程。

二、對說故事教學的建議

研究者針對說故事教學的建議如下:

(一)須提升學童上臺說故事的動機,以利課程進行

藉由前測,研究者發現學童對於上臺發表興致缺缺,甚至會感到畏懼,

研究者於課堂中不斷的鼓勵,以正向語言及實際演練給予學童信心,故研 究者建議教學者可以透過遊戲的方式,先讓學童熟悉上臺,或是透過增強 的方式,鼓勵學童上臺發表。

(二)研究者須事先要求學童上臺合力完成說故事的分工

研究者於課堂發現學童常有分工不均的現象,而造成小組學童易產生 紛爭,為使每一位學童的學習機會與發表機會均等,研究者建議教學者應 是先要求學童列出分工表,或者是由研究者制定分工表後,再讓學童認領,

除了可以讓分工平均外,也能增進小組內的和諧。

(三)可設計說故事延伸活動,以幫助學童能充分練習

於本研究說故事能力包含儀態表情、語言能力、故事內容三大項目,

139

本研究因著重於故事內容,故結合心智圖法,而在儀態表情、語言能力顯 為較少,為協助學童能充分練習,研究者建議教學者可以設計說故事延伸 活動,讓學童可以針對儀態表情、語言能力多練習。此外,研究者也建議 教學者於平日的教學,即可訓練學童的儀態表情、語言能力,也能減輕說 故事教學的負擔。

(四)研究者須具備說故事的能力,以作學童的最佳範本

研究者於研究期間,需要示範說故事給學童聽,以作為示範參考,故 須具備良好的說故事能力,帶給學童更好的學習範例,建議教學者可於平 日晨間時間說個短篇故事給學童聽,除了讓學童學習聆聽故事,也能達到 潛移默化之效果。

研究者從實務教學層面給予建議,期望未來進行教學之教師能作為參 考,針對學童的學習情況彈性調整,及學前能力之分析完整,也透過課程 加深加廣的設計做最佳的示範教學。

貳、未來研究建議

研究者完成研究教學後,發現部分研究仍可再做修正,以待改進,因 此對於未來研究有以下建議:

一、關鍵字教學為繪製心智圖的基本功,需強化其課程

本研究的主要是以心智圖法作為故事內容的鷹架,學童對於如何擷取 關鍵字感到困難,建議可針對擷取關鍵字的部分的研究,多一點活動及課 程設計,先從句子、段落、短文、再到故事,讓學童能順利搭起鷹架,有 效擷取關鍵字後,再進行下一步驟的教學,可使學童對於故事的背景、情 節、結局更加連貫。

140

二、研究教材須適合學童閱讀理解能力

本研究的研究教材為三篇故事文本,依照研究者的研究需要選定字數,

並自行分析其文本是否達到趣味性、教育性、藝術性,根據學童於本研究 的表現,可以得知大部分學童偏好採用快樂專賣店作為後測的說故事文本,

建議可先檢測學童的閱讀能力後,再依據學童的閱讀理解能力,及平日的 閱讀取向,選定文本故事,再者依據學童的表現,可以開放學童自行選取 想要說的故事,以增加其說故事之動機。

三、研究時間宜擴增

本研究歷時十二週,然而說故事能力的教學並非一蹴可幾,平日就可 以訓練此能力,也是需要透過個別化指導,才能達到最佳效益。建議未來 相關研究可將研究與實務結合,平日課堂上即是學童發表機會;將研究歷 程拉長,讓學童的說故事能做更深入的學習與練習。

14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1998)。傾聽的藝術。臺北市:善牧基金會。

王手蟲(2009)。小熊杯湯屋。載於吳燈山、林嘉春等著,國語日報精選 童話

3─文字雨,98-104。臺北市:國語日報社。

王秀園(2005)。學習大革命:善用腦子讀好書。臺北:宇宙光全人關懷。

王春苹(2008)。心智繪圖在國小六年級學生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王淑俐(1994)。說故事的教育意義。師友月刊,329,26-29。

王開府等(2008)。國語文心智圖教學指引。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白碧華(2008)。『大聲』說故事:如何說好一個故事的技巧。新北市:菁 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朱美如(2003)。國小一年級看圖說話提升口語表達能力之實踐(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

吳佩聯(2010)。心智繪圖融入英語故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英語故事 理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吳燈山(2002)。三個願望。載於吳燈山著,宇宙超級郵差。新北市:富 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燈山(2007)。快樂專賣店。載於吳燈山著,幸福的好滋味,118-124。

臺北市: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

142

呂秀瑛(2009)。心智繪圖應用於文章構思的研究──以國小六年級學童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李秀美(2003)。概念構圖對提升國小學童說話能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李宜瞳(2011)。心智繪圖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行 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李欣蘋(2011)。心智繪圖融入故事創作教學之研究—以國小三年級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杜佳真(2002)。說故事對一年級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影響。

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汪慶雲(2005)。「心智圖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自然領域學習態度與成就 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明星(2005)。超常想像力訓練。臺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林玉体(1988)。說故事的技巧。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林秀娥(2007)。心智繪圖在國小五年級記敘文寫作教學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林秀雲(2010)。心智繪圖教學法應用在讀寫結合之行動研究─以 A 國民 小學四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林佳芬(2013)。運用團體心智圖提升口語表達能力之行動研究-以五年級 社會科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林欣穎(2009)。以故事教學提升國小學童口語表達能力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143

洪慧娟(2000)。幼兒說故事內容及結構之分析研究---以一個全語言幼稚 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孫易新(2003)。心智圖思考法。臺北市:浩域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 司。

孫易新(2009)。心智圖法 Mind Mapping○

R基礎篇。新北市:耶魯國際文

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允中(2002)。做一個人見人愛的說故事高手。臺北市:宇河文化出版 有限公司。

張雅雯(2009)。繪本融入口語表達能力訓練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曹嘉華(2014)。心智繪圖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敘事類記敘文寫作表現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曹嘉華(2014)。心智繪圖策略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敘事類記敘文寫作表現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