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基於上述之研究結果以及對現況瞭解之下,提出下列幾點建議,以供教育相 關單位、教科書編纂機構、未來研究做為參考。

壹、對音樂教師之建議

在調查問卷施測前,研究者花了許多時間尋找適合的施測對象,在詢問的過程中,

有些音樂教師直言學校對於此方面並不重視,有些則表示自己本身很少接受相關培訓。

就此現象,研究者認為以下或許為可行之方向。

一、與學校課務單位溝通,主動尋求自己所希望能獲得的教學資源。

對於許多音樂教師來說,音樂創作是相對於其它教學而言,教學資源需求較高的一 種教學內容,因此許多音樂教師往往不願意實施的原因之一便是學校方面提供的資源不 足。然而,若是音樂教師願意主動積極地向學校表達這項教學內容的重要性,甚至明確 說明自己所需要的資源,讓課務單位與自己彼此間有討論、分享之對話,對於音樂創作 課程必能夠有更佳之助益。

二、嘗試與學校其他藝文教師,甚至各縣市藝文輔導團之成員交流創作教學之發想。

大多數的音樂教師在缺乏創作教學的培訓課程下,往往不太願意直接嘗試音樂創作 課程。且在各校音樂教師通常只有一至兩位的情況下,在音樂創作課程上會較缺乏與其 他音樂教師相互協助、討論的機會。因此,研究者認為音樂教師在創作教學的討論對象 上應擴大範圍,例如與學校的美術教師、表演藝術教師一同設計一系列之創作課程;甚 至透過參加自己縣市的藝文輔導團,建立音樂教師彼此的教學聯絡網,以便增進自己音

92

樂創作教學之能力。

貳、對教育相關單位之建議

在研究中,研究者發現教育相關單位的協助其實對於音樂教師的教學極有影響力。

因此研究者在詢問過一些音樂教師後,於此提出一些音樂教師希望能提供的協助。倘若 教育相關單位能由下面建議方向多加鼓勵音樂教師,那麼對於想投入音樂創作課程之教 師將頗有助益。

一、辦理校際方面的班級創作比賽,或是提供音樂創作發表之機會。

由於目前校園中的音樂比賽仍是以歌唱、直笛為主,而音樂創作相關的比賽未曾在 校園內佔有一席之地的情況下,音樂創作課程很難受到重視。因此,若學校單位能夠嘗 試去辦理相關比賽,或是提供學生音樂創作發表之機會,相信都能夠讓音樂創作課程獲 得更多人的重視。

二、給予音樂教師所需要的教學設備及空間,讓音樂創作課程不因此環境而被侷限。

在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各學校所提供的音樂教學資源相差甚大,有些教學環境十分 優良,但有些仍有改善空間。此外,教師與學生也提出對於利用現有音樂教室設備進行 音樂創作課程常感到不足之看法。因此學校方面若能提供教師與學生相對足夠的學習資 源,對於音樂創作課程的實施將極有助益。

参、對教科書編纂機構之建議

除了研究者自身的國中任教經驗外,此次研究也詢問過許多音樂教師關於教科書的 創作單元問題,許多教師表示課本中對於這部分並不是十分重視,也未給予相關教具或 資源,而在學校又要求按照課本教授、甚至考試的情況下,教師很難有更多的創作教學 時間。因此在這部份,研究者提出以下建議,希望將來吾人能透過教科書之改變,讓學 生擁有更多從事音樂創作的學習機會。

93

一、增加教科書中音樂創作的單元比例,或在每單元中多設計創作內容融入其中。

在現有的國中音樂教科書中,歌唱、演奏、欣賞等音樂知能之比例與音樂創作差異 性甚大,研究者在尋找有從事音樂創作課程之教師時,也有音樂教師反應課本所提供的 內容不足,且學校要求依照課本進行教學,因此無法增加創作教學課程之比例。

所以倘若教科書在編纂時,能更注重各個音樂知能的學習比例且不偏頗,或者在每 個單元時都不忘檢視音樂創作之課程內容是否有置入其中,相信必定能夠增加音樂教師 進行音樂創作課程的機會。

二、提供音樂創作課程之相關教具或教學資源,並搭配各個單元進行。

由於對於許多音樂教師來說,音樂教科書在出版時所提供之課程教具或教學資源十 分重要,因此若編纂單位在編輯時各個單元時,能多留意教師所需要之音樂創作課程教 具、影音資料或網路資源等,並提供給音樂教師使用,不僅可增強音樂教師進行音樂創 作課程之意願,也能夠使學生擁有更好的學習環境。

肆、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以下研究者針對研究樣本、研究變項、研究方法、研究議題四部分,提出未來其他 研究者或可探討之方向:

一、研究樣本方面

本研究僅以國中階段之學生為研究樣本,因此無法解釋不同學習階段學生在學習音 樂創作課程之音樂學習態度。且研究者發現目前國內高中階段尚未有相關研究,因此建 議未來研究可針對高中的學生進行調查,以瞭解不同學習階段之學生音樂學習態度的差 異情形。

二、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僅以性別、家庭教養方式、家庭社經地位、課外音樂時間作為背景變項,尚 未涉及到其他如地區、就讀年級、音樂教師的認同度等其它層面,因此建議相關研究未 來能夠多增加不同研究變項,以瞭解其它變項是否也會造成學生音樂學習態度之影響。

94

三、研究方法方面

本問卷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客觀之統計分析,然受訪者仍可能受限於問卷題目,

無法表達出其真正的音樂學習態度,因此建議未來研究若採用問卷調查法的同時,可增 加深入訪談之部分,透過受訪者之陳述,必可更加完整表達受訪者之音樂學習態度。且 若能將量化資料與質性結果相互對照,對國中生之音樂學習態度應可獲得更深的瞭解。

四、研究議題方面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瞭解國中生在音樂創作課程後的音樂學習態度,而由於目前對於 學生在音樂創作課程後的音樂學習態度之研究仍屬少數,且不同學習階段對於音樂創作 課程後之音樂學習態度的看法或許有所差異。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同時探究不同學習階 段之看法並且比較,以得知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對音樂創作課程之想法。

9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三民書局學典編纂委員會(1991)。學典。臺北市:三民。

王文科(譯)(1989)。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原作者:B. R. Hergenhahn)。臺北 市:五南。

王玉屏(1981)。國中低收入學生行為困擾,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妍文、許綠芸(2013)。投資自己,複利最大。《30》雜誌特刊,〈2013 生活學習地圖 投資自己 15 堂課〉,10-15。

王秀槐(1984)。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家庭環境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日本科學文部省(2008)。音樂科《學習指導要領》。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臺北市:心理。

尤婉芬(2007)。城鄉差異影響國中生音樂學習態度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江心怡(2012)。應用電子白板在國小三年級音樂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教育基本法

朱敬先(1986)。學習心理學。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朱富榮(2006)。國小音樂創作課程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 育大學,臺北市。

吳永怡(2010)。大學音樂才能優異學生家庭教養、音樂學習環境與音樂成就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秋帆(2007)。國小音樂才能班學生學習態度與音樂學習成就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吳挺溦(2006)。「一校一藝團」計劃下國中音樂藝團學生音樂學習態度之調查研究─以 台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吳蕙純(2008)。兩岸三地小學音樂創作教學課程綱要與教材內涵之分析比較(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96

吳瓊汝(1998)。國中學生之學習態度。台灣教育,566,45-50。

李悠菁(2007)。排灣族歌謠音樂課程對排灣族國中生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以屏東縣 泰武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沈啟箴(2013)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音樂創作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小玉(2002)。音樂創造力之內涵與研究趨勢探討。音樂藝術學刊,2,87-118。

林小玉(2007)。音樂創造力-概論、教育心理學觀與實徵研究。臺北市:五南。

林生傳(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林淑真(2002)。國中學生班級氣氛知覺、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國文科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崇德(1995)。國中生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卓惠娟(譯)(2011)。改變人生的超‧速習法(原作者:園善博)。新北市:智富。

侯玉波(2003)。社會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施信華(2001)。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教師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洪基峯(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國樂團學生國樂學習態度、學習環境、學業學習成就 對國樂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范儉民(1990)。音樂教學法。臺北市:五南。

翁彗榕(2012)。國中音樂教師音樂創作教學信念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翁彗榕(2012)。國中音樂教師音樂創作教學信念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