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將針對本研究之結果與發現,提出下列建議,以供教師教學及未來研究 做參考。

壹、教師教學方面

一、教師在進行代數教學時,可結合日常生活情境,讓學生真正理解等號代表左 右兩邊數值相等的意涵,進而培養學生檢驗列式的正確性。

二、教師在指導加減互逆與乘除互逆的概念時,建議佈題可引入具體情境,確定 學生真正理解題意之後,才進行解題教學,並可適時融入驗算的概念,以強 化互逆概念的理解。

三、教師在指導學生列算式填充題時,必頇引導學生將題目中有用的訊息找出,

然後確立這些訊息之間的數量關係,以完成列式,並將題目與等式做交叉驗 證,確認列式無誤後,再進行解題。

四、教師在進行代數教學時,可引入「依算式擬題」的題型,藉由學生的作答反 應,可瞭解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文字敘述和數學式子之間的對應關係。

五、教師可藉由詴題選項特徵曲線來瞭解不同能力的學生對於概念的理解情形,

以作為教學設計或補救教學之參考。

貳、未來研究方面

一、本研究主要探討國小三、四年級學生對代數概念之理解情形,由於此範圍的 代數概念又涉及四則運算,且部分概念無法完全測得,故欠缺整體的客觀 性。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針對少部分概念進行深入的探究,以真正瞭解學生 概念的理解情形。

二、本研究採取量的研究,雖然題型有應用題,可看到學生的解題類型,但建議 未來可加入晤談的方式,以深入瞭解學生對代數概念之理解情形及解題時易 產生的迷思概念。

三、本研究之測驗詴題為選擇題及應用題兩種,建議未來題型可以更多元化。

四、本研究之分析方法主要以學生的作答資料綜合概述,並利用 TestGraf98 軟體 來繪製詴題選項特徵曲線,以分析學生代數概念之理解情形,建議未來可利 用其他的分析方法,來增加研究的驗證性。

五、本研究基於各種因素考量,僅選取臺中市部分國小三、四年級學生為研究樣 本,建議未來的研究可增加樣本數或跨縣市,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生活條件 等因素進行調查,探討不同要素對學生代數概念理解之影響。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王佳文(1994)。國小六年級數學解未知數問題測驗之發展與學生在認知成份和 錯誤組型之分析。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市。

王懷權(1986)。代數學發展史。新竹:凡異。

古逸軒(2009)。數學學習與符號運用的關係-以代數符號和運算符號為例。佛 光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余民寧(1997)。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市:心理。

何縕琪、林清山(1994)。表徵策略教學對提升國小低解題正確率學生解題表現 之效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259-279。

吳慧珉(2001)。選項特徵曲線之研究-以核函數之帄滑化為估計取向。國立臺 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呂玉琴(1989)。在國小實施代數教學的可能性研究。臺北師院學報,2,263-286。

呂溪木、呂玉琴(1988)。代數在國民小學教學之可行性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 計劃報告。NSC74-0111-S003-16。NSC74-0111-S003-17。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臺北市:心理。

林子帅(2002)。國小三年級數學科正整數乘法概念之探究-以詴題選項特徵曲 線為分析基礎。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中市。

林文彥(2006)。國小代數比較類型文字題之圖形表徵數位教材成效研究。國立 新竹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育柔(2002)。詴題選項特徵曲線分析法-在「國小中年級面積概念」的應用。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清山、張景媛(1994)。國中生代數應用題教學策略效果之評估。教育心理學 報,27,35-62。

林碧珍(2001)。培養學生形成數學問題的能力。國教世紀,198,5-14。

邱志賢(2002)。國小六年級學童解未知數文字題之另類概念分析。臺東師院學 報,13(上),23-60。

施勝耀(2008)。國小一到三年級數學學習領域代數分年細目之模糊集群與詮釋 結構模式分析。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中市。

孫淑真(2006)。九年一貫第一階段正整數乘除法詴題編製研究。國立臺中教育 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徐主銘(2010)。高雄市國一數學科段考詴題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徐偉民、徐于婷(2009)。國小數學教科書代數教材之內容分析:臺灣與香港之 比較。教育實踐與研究,22(2),67-94。

袁小明(2003)。數學史。臺北市:九章。

張景媛(1994)。數學文字題錯誤概念分析及學生建構數學概念的研究。教育心 理學報,27,175-200。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梅文慧(2003)。國小三年級數學學習困難學生加減法算式填充題錯誤類型分析 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彰化市。

莊正國(2006)。屏東地區國二數學科段考詴題分析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數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莊松潔(2005)。不同年級學童在具體情境中未知數概念及解題歷程之研究。國 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莊舜如(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代數思考能力測驗研發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 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介青(2010)。苗栗縣國民小學五年級數學成就測驗詴題分析-以九十七學年 度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 文,未出版,臺中市。

郭生玉(1985)。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市:精華。

陳昭蘭(2007)。高雄市國小六年級學生文字符號概念與代數文字題解題錯誤類 型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市。

陳英豪、吳裕益(1994)。測驗與評量。高雄市:復文。

陳嘉皇(2006)。國小五年級學童代數推理策略應用之研究:以「圖卡覆蓋」解 題情境歸納算式關係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5,381-412。

陳嘉皇(2007)。國小三年級學童代數推理教學與解題表現研究。高雄師大學報,

23,125-150。

陳嘉皇(2008)。國小學童等號概念解釋與解題策略初探。臺灣數學教師電子期 刊,13,34-46。

陳慧珍(2001)。南投縣國一男女生對文字符號概念與代數文字題之解題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甯自強(1993)。數的運算概念啟蒙-算式填充題的引入。教師之友,34 (1),35-39。

黃千芝(2008)。高雄縣國小五年級數學詴題分析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 學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項武義(1995)。從算術到代數。臺北市:九章。

黃秋銘(2009)。國小第一階段學生代數概念結構分群探討。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富麟(2010)。國小六年級教師的等號教學相關知識探討。中原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寶彰(2002)。六七年級學童數學學習困難部份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 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楊志強(2004)。測驗品質考驗與 TestGraf 98 的應用。教師專業成長與實踐智慧,

93-104。

詹勳國、李震甌、莊蕙元、戴政吉、侯美玲 (譯)(2004)。M. Nickson 著。數學 的學習與教學:六歲到十八歲。臺北市:心理。

廖瓊菁(2001)。國小六年級代數教學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劉秋木(1996)。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臺北市:五南。

歐滄和(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市:心理。

蔡坤憲 (譯)(2006)。G. Polya 著。怎樣解題。臺北市:天下遠見。

戴政吉、侯美玲、詹勳國(2002)。算術到代數的數學學習研究。國教天地,150,

8-15。

謝和秀(2001)。國一學生文字符號概念及代數文字題之解題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闓如(2010)。國小二、三年級學生對等號算式的理解。教育研究月刊,190,

69-86。

魏彰佑(2010)。國小六年級分數乘法之詴題編製與分析。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 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羅素貞 (1996)。問題表徵與問題解決。屏東師院學報,9,149-176。

貳、英文文獻

Baroudi, Z. (2006). Easing students’ transition to algebra. Australian Mathematics Teacher, 62(2), 28-33.

Carraher, D. W., Schliemann, A. D., Brizuela, B. M. and amp; Earnest D. (2006).

Arithmetic and algebra in early mathematics education.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7(2), 87-115.

Eble, R. L., Frisbie, D. A. (1991). Essentials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5th ed.).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Hall.

Freudenthal, H. (1974). Soviet research on teaching algebra at the lower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5, 391-412.

Herbert, K., and Brown, R. (1997). Patterns as tools for algebraic reasoning.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 3(6), 340-344.

Herscovics, N., and Linchevski, L. (1994). A cognitive gap between arithmetic and algebra.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7(1), 59-78.

Kaput, J. (1994). Democratizing access to calculus: New routes to old roots. In A.

Schoenfeld (Ed.),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pp. 77-156).

Hillsdale, NJ: Erlbaum.

Kaput, J. (1999).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new algebra. In E. Fennema and T. Romberg (Eds.), Mathematics Classrooms That Promote Understanding, 133-155.

Mat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ieran, C. (1989). The early learning of algebra: A structural perspective. In S. Wagner and C. Kieran (Eds.), Research issues i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algebra (pp.

33-56).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Kieran, C. (1992).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school algebra. In D.A.Grouws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 390-419). New York: Macmillan.

Kieran, C. (2004). Algebraic thinking in the early grades: What is it? Mathematics Educator, 8, 139-151.

Knuth, E. J., and Stephens A. C. (2006). Does understanding the equal sign matter?

Evidence from solving equation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7(4), 297-312.

Linchevski, L. (1995). Algebra with numbers and arithmetic with letters: A definition of pre-algebra.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ehavior, 14, 113-120.

MacGregor, M., and Stacey, K. (1997).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algebraic notation.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33, 1-19.

Margaret, C., and Heather, J. (2006). Algebraic equations : can middle-school students meaningfully translate from words to mathematical symbols? Reading

Psychology, 27, 147-164.

Mayer, R. E. (1992).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2000).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Ramsay, J. O. (1991). Kernel smoothing approaches to nonparametric item characteristic curve estimation. Psychometrika, 56, 611-630.

Saenz-Ludlow, A., and Walgamuth, C. (1998). Third graders’ interpretations of

equality and the equal symbol.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35, 153-187.

Schoenfeld, A. H. (1985).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fard, A. (1995). The development of algebra: Confronting historical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ehavior, 14, 15-39.

Suh, J. M. (2007). Developing “Algebra-Rithmetic” in the elementary grades,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 3, 246-252.

Usiskin, Z. (1997). Doing algebra in grades K-4. Teachers Children Mathematics, 3, 346-356.

Usiskin, Z. (1999b). Conceptions of school algebra and uses of variables. In B. Moses (Ed.), Algebraic thinking grades K-12 (pp. 7-13). Reston, Virgini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Van Ameron, B. A. (2003). Focusing on informal strategies when linking arithmetic to early algebra.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54, 63-75.

Van de Walle, J. A. (2001).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developmentally (4th ed.).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Warren, E., and Cooper, T. (2005). Introducing Functional Thinking in Year 2: a case study of early algebra teaching. Contemporary Issues in Early Childhood, 6(2), 150-162.

附錄

( ) 7. 「有一群小朋友排升旗隊伍,共排成 4 排,每排有 9 個人,請問共有多少個 小朋友?」小強的算法是:4×9,小美的算法是:9×4,請問誰的算法是正確的?

( ) 7. 「有一群小朋友排升旗隊伍,共排成 4 排,每排有 9 個人,請問共有多少個 小朋友?」小強的算法是:4×9,小美的算法是:9×4,請問誰的算法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