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設計符號尋找、辨認遊戲,增加學生專注力

自 Luria 提出 PASS 理論以來,已有許多研究發現閱讀者對於訊息處理的 能力與其閱讀表現有密切關係。在閱讀過程中,閱讀者會根據特定文字書寫方

向,運用序列處理策略(successive processing strategy)依序讀取文字。在閱讀圖 表或幾何圖形時,亦會採用同時性處理策略(simultaneous processing strategy) 來將讀取的訊息進行整合,以獲取整體性的概念。本研究發現語文低成就學童 在圈出相同數字、圈出目標圖案測驗中,表現顯著低於一般語文能力學童。此 現象可能是由於語文低成就組學童在面對閱讀內容時,無法掌握書面訊息的重 點,亦即不知從何著手。若教師能設計或採用適當的符號尋找、辨認測驗,應 可有效提高學童對於書面文字細節的掌握以及辨別相似字的差異,應可有效提 升其閱讀表現(Papadopoulos et al., 2004),進而促進其學業發展。亦可運用課餘 時間,以遊戲化的方式,安排學童從事非語文訊息處理訓練,以增加學童專注 力及觀察力,促進語文方面的學習(Papadopoulos, Charalambous, Kanari, &

Loizou, 2004)。

(二)運用生活化的情境,使學生察覺語詞聲韻的內在結構

在Shu、Peng及McBride-Chang(2008)的研究中發現,學童對於中文聲韻的 處理能力與其語文表現有顯著相關,語文能力愈成熟者其聲韻處理能力愈佳。

從本研究中亦可發現不同語文能力學童之聲韻判斷、首尾音處理能力有顯著差 異。造成此種差異的原因可能來自於低語文能力學童對於朗讀活動的缺少,以 及較少自行閱讀以文字為主的課外書,因而減少其運用聲韻處理能力所致。教 師在布置教學情境時,應可多營造友善閱讀環境,以利學童建立誦讀文章、故 事書的習慣。此外,在教學活動之餘,亦可安排聲韻辨識、聲韻處理之相關遊 戲,以增加學生辨別近似音中文字之能力,進而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成就。

(三)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分析中文部件組成規則

相關研究發現(McBride-Chang & Ho, 2005;Chung et al., 2008;Tong et al., 2010),一般語文能力學童經過一段時間學習、累積一定識字量之後,對於中 文的組字規則已能有初步的掌握,能區辨中文部件是否符合組成規則。本研究 發現閱讀困難學童在辨別一個中文字是否符合組字規則時,花費時間顯著較一 般語文能力學童長。此現象顯示出,語文低成就學童在中年級階段,對於中文

字組成規則的掌握相較於同齡一般語文能力學童有顯著障礙,因而影響其中文 閱讀表現。在教學時,可運用拆字及組字遊戲,使學生循序漸進、瞭解中文組 字規則。進行書寫練習時,也可提醒學生中文部件之固定書寫位置,使學生將 組字相關知識運用於學習中,增進其對於中文字的辨識、書寫能力。

(四)教導學生以聲旁幫助記憶中文發音

相關研究發現(Zhu, 1987;胡永崇,2002;Shu, 2003),目前使用的中文字 約有80%屬形旁加聲旁的複合字,能從聲旁推知中文字發音者約佔40%,且聲 旁與中文字發音完全一致者為23%。由此發現可知,若閱讀者能有效掌握中文 字裡聲旁的功能及其與中文字發音的關連,將可有效幫助閱讀者減輕記憶負擔 (Chan & Siegel, 2001)、正確使用中文字(Chen, Shu, Wu, & Anderson, 2003)。本 研究發現,閱讀困難學童在聲旁覺識測驗表現顯著低於一般語文能力學童。顯 示語文低成就學童對於中文字聲旁的運用能力較一般語文能力學童弱。因此,

若能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童瞭解聲旁與中文字發音的關連,配合教導學童以 部首分辨相似字之間的意義,應能有效提升學童對於語文學習的興趣,以及幫 助學童記憶中文字。

(五)設計注音教材符號拼讀測驗,幫助學生有效掌握聲韻單位

在拼音語系相關研究(Swanson, 1996;Bennate-Kastor, 2004)中發現,學童 對於書面文字的拼讀能力與能夠有效預測其語文表現。本研究發現,不同語文 能力學童在注音辨識測驗得分有顯著差異,其中假音快速辨認可有效預測讀詞 流暢性,顯示學童對於讀出符合發音規則假音的能力,是預測其閱讀能力一項 有效的指標。因此,教師應可鼓勵學生運用注音來標注生活情境中的各種聲 音,如創造狀聲詞,以豐富學童的注音使用經驗,以提升拼音能力。

另外,在相關研究中發現(Katz & Lanzoni, 1992),學童對於押韻的語詞較 易掌握其發音,且較容易記憶。因此,可尋找合適閱讀教材或自行編寫適合學 生能力、符合生活經驗之押韻短文、語句,使學生從閱讀內容中,逐漸掌握中 文的聲韻單位,進而使學童的經驗與學習內容產生連結,以提升語文能力。

(六)運用課餘時間訓練學童口語朗讀流暢度,以使低階認知處理達到自動化 相關研究發現(Kirby et al., 1996),閱讀困難學童對於熟悉文字、符號的處 理速度顯著較一般語文能力學童慢。曾世杰也以「自動化門檻假說」(1996)說 明閱讀困難學童所遇到之困難,可能來自於學童對於文字、符號的處理能力尚 未進入自動化階段,因而影響其對於與據、文意的理解能力。教師可運用時間,

訓練學童對於語詞的唸讀流暢度,使學生對於書面文字處理速度逐漸達到自動 化,進而增進對於文句脈絡的瞭解。

二、未來研究方面 (一)取樣方面

第一,本研究僅以四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未來可選取其他年段學童,充 實相關佐證訊息。

第二,本研究比較對象為四年級一般語文能力學童及語文低成就學童。未來可 選取與語文低成就學童閱讀能力相同之較低年級控制組,瞭解各變項對於中文 閱讀能力的影響方向。

第三,本研究以台灣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未來可以不同語言之受試者為對 象,進行跨語言比較。

(二)測驗工具方面 1.中文閱讀

本研究所採用之中文年級認字量表,係於民國90年編製完畢,迄今已逾十 年,其常模與現今學童學習情況可能有所出入,可考慮選擇更適合之工具。此 外,亦可針對學童閱讀理解能力部分,選取適合測驗或採自行編製測驗方式,

以更深入瞭解各項認知能力與學童語文能力間之關係。

2.一般處理速度

本研究中,一般處理速度測驗僅採用圈出相同數字、圈出目標圖案二項測 驗,恐不足以涵蓋完整訊息處,理能力。未來研究可以相關認知處理能力研究 為基礎,設計、發展更完整測驗系統,並改進施測、計分方式,以探討學童非

語文訊息處理能力與中文閱讀表現之相關情形。

3.聽覺聲韻處理

本研究所實施之聽覺聲韻處理測驗,係於學童上課教室進行,對於周遭環 境並無標準化之安排。學童作答情形可能受到座位安排、同學交談、戶外噪音 干擾等因素影響。未來研究應可安排於適當環境進行施測,以將其他干擾因素 影響減至最低。

4.圖形聲韻處理

本研究所採用圖形化聲韻處理測驗僅包含圖形化聲母處理、圖形化韻母處 理兩項分測驗。未來研究可設計不同分測驗,以深入探討學童主動性聲韻表徵 能力與中文閱讀表現之關係。

5.中文字型處理速度

本研究中文字型處理速度測驗施測方式為二選一,學童表現可能受到猜測 因素影響。未來研究可設計以圈選方式作答,以確實瞭解學童中文字型處理速 度與中文閱讀表現之關係。

6.快速唸名

本研究所採用之快速唸名測驗包含三項語文唸名測驗(數字、國字、注音) 及一項非語文唸名測驗(顏色)。未來研究可運用相同數目之語文、非語文唸名 測驗,深入瞭解學童唸名能力與中文閱讀表現之相關。

(三)研究模式

本研究採橫斷式研究,對於各變項影響方向有待深入探討。未來研究可採 取縱貫式研究,以深入瞭解各變項彼此交互作用及因果關係。

參考文獻

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秀霜(2002)。中文年級認字量表中文年級認字量表中文年級認字量表中文年級認字量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曾世杰、邱上真、林彥同(2003)。幼稚園至國小三年級學童各類念名速度能力

究 究究

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惠鈴、黃秀霜(1999)。不同識字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生國字學習成效研究。國國國國 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

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

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12,1-26。

錡寶香(2000)。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童語言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特殊教育研究學刊特殊教育研究學刊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0,

69-96。

顏禎慧(2005)。構音構音構音/音韻障礙學童聲韻覺識的表現與其學一年級注音符號拼音構音音韻障礙學童聲韻覺識的表現與其學一年級注音符號拼音音韻障礙學童聲韻覺識的表現與其學一年級注音符號拼音音韻障礙學童聲韻覺識的表現與其學一年級注音符號拼音 能力之探討

能力之探討能力之探討

能力之探討。台北護理學院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語文組碩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市。

饒立祥、廖晨惠(2010)。國小四年級學生聲韻覺識、一般處理速度與中文閱讀 能力之相關研究。2010 特殊教育年會論文集特殊教育年會論文集特殊教育年會論文集特殊教育年會論文集,43。

蘇潔瑩、廖晨惠(2011)。快速唸名與聲韻覺識:國小五年級閱讀理解困難學童。

2011 海峽兩岸特殊教育師資培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海峽兩岸特殊教育師資培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海峽兩岸特殊教育師資培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海峽兩岸特殊教育師資培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51。